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采用偏光显微镜和透射电镜研究了 PS-b-PEO-b-PS三嵌段共聚物的结晶形态和微相分离 ,重点讨论了 PEO含量和分子量的影响。实验发现 ,当共聚物中的 PEO分子量低至 60 0 0、含量低至 4 2 %时 ,均有球晶生成 ,且随着 PEO含量的升高 ,球晶形态变得更加完善。 TEM结果显示 ,当 PEO分子量为1 0 0 0 0、含量分别为 93%和 91 %时 ,形成以 PEO为连续相、PS为分散相的微相分离结构 ;但当 PEO含量降低到 77%时 ,发生了相反转 ,PEO变为分散相 ,PS变为连续相。当 PEO分子量为 60 0 0 ,含量为 4 2 %时 ,形成了以 PS为连续相、PEO为分散相的微相分离结构。所有的分散相都有球形或近似球形的形貌。在 PEO的分子量为 2 0 0 0、含量为 1 8%、34 %时 ,发现了层状微相分离结构。同时我们还发现 ,p H=6.0的磷钨酸水溶液是该类嵌段共聚物的有效染色体系  相似文献   

2.
鲍志素 《塑料技术》2002,22(2):45-49
本文以实例介绍通过在流诞成型时用选择溶剂控制形态结构;利用化学交联修饰分子结构;以及利用嵌段共聚物的二成分共混精密控制组成的方法,叙述了利用苯乙烯系嵌段共聚物的微相分离结构形态控制,从而达到控制物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采用偏光显微镜和透射电镜研究了PS-b-PEO-b-PS三嵌段共聚和折结晶形态和微相分离,重点讨论了PEO含量和分子量的影响,实验发现,当共聚物中的PEO分子量低至6000、含量低于42%时,均有球晶生成,且随着PEO含量的升高,球晶形态变得更加完善,TEM结晶显示,当PEO分子量为1000含量分别为93%和91%时,形成以PEO为连续相,PS为分散相的微相分离结构,但当PEO含理降低到77%时,发生了相反转,PEO变为分散相,PS变为连续相,当PEO分子量为6000,含量为42%时,形成了以PS为连续相,PEO为分散相的微相分离结构,所有的分散相都有球形或近似球形的形貌,在PEO的分子量为2000,含理为18%,34%时,发现了层状微相分离结构,同时我们还发现,pH=6.0的磷钨酸水溶液是该类嵌段共聚物的有效染色体系。  相似文献   

4.
BAMO-AMMO三嵌段共聚物相分离及晶体结构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DSC方法研究了3,3’-双叠氮甲基环氧丁烷-3-叠氮甲基-3’-甲基环氧丁烷(BAMO-AMMO)三嵌段共聚物的相分离程度,根据Scherrer公式和Bragg方程计算了pBAMO均聚物和BAMO-AMMO三嵌段共聚物的微晶尺寸和晶面间距,利用XRD比较了两者的结晶度.结果表明,BAMO-AMMO三嵌段共聚物形成...  相似文献   

5.
选择性溶剂中的嵌段共聚物胶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近20年来在选择性溶剂中嵌段聚合物缔合行为的研究进展 ,探讨了胶束结构、表征方法及胶束形成的热力学、动力学和流体力学。  相似文献   

6.
董擎之  顾利霞 《化学世界》1991,32(9):403-408
本文通过DSC、WAXS、PLM、SALS等测试方法,对PEG-PET嵌段共聚物的结晶、熔融过程、晶格结构及其球晶形态进行了研究,发现PEG-PET嵌段共聚物在不同的结晶温区分别形成两种均聚物(PEG、PET)所特有的晶格,而不形成新的共晶晶系;由于PEG链段的内增塑作用,使共聚物在较短淬火时间内就能得到PET在同等条件下所不能得到的完整的晶面衍射;而且发现球晶的光轴方向对温度敏感,200℃淬火试样与较低温度淬火试样不同,球晶光轴发生偏转,并形成PET大球晶包PEG微晶的混晶现象。  相似文献   

7.
应用DSC、热台、扫描电镜以及偏光显微镜等研究了PA6-PEG嵌段共聚物的结晶性能。结果表明,共聚物呈微相分离结构,其中PA6组分和PEG组分分别结晶。两种晶粒在各自的生长过程中彼此影响。随着PEG组分含量的增加,晶粒的完整性越来越差。共聚以后PA6组分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结晶温度下降,熔融温度范围变宽,结晶能力增强,晶粒尺寸分布变宽。  相似文献   

8.
Surface morphologies of the films of poly [styrene-b-(ethylene-co-butene)-b-styrene] (SEBS) have been studied by using tapping-mode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TM-AFM). The films of block copolymer were prepared both by spin-coating on mica and by solvent-casting on different solution surfaces. For spin-coating samples, the effect of solution concentration, solvent, and annealing temperature are investigated. It is shown that chang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solution makes no difference on the morphology of the film of the block copolymer. The microstructures are quite stable during thermal annealing; only the size of the domains changes toward the equilibrium configuration. However, solvent annealing can notably change the microstructures. When different selective solvents are used for film spin-coating, different morphologies can be obtained and explained by the different solubility parameters of the solvents. As expected, significant different morphologies in the top and the bottom surfaces of the casting films were observed. The images of the top surfaces reveal cylinder microdomains, while those of the bottom surfaces were spherical morphologies.  相似文献   

9.
美国的3M公司正在开发可以在纳米水平进行自组装和相分离的嵌段共聚物。公司管理农业原料项目的领导人James Nelson说,这些添加剂现在正用在3M公司的混合物中,特别是黏合剂配方中,通过下一年的努力目标是实现商业化。嵌段共聚物是一种典型的“可控农业原料”(CAM),其分子量和共聚单体的分布能被设计到所定的特定界面。CAMs也可以用作帮助纳米黏土在热塑性塑料中的剥离和分散。  相似文献   

10.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三臂L-乳酸-b-D-乳酸(PLLA-b-PDLA)嵌段共聚物的非等温结晶及熔融行为。引入单位时间结晶程度来表征非等温结晶速率,运用Avrami和Ozawa等方法分析了三臂PLLA-bPDLA嵌段共聚物的非等温结晶及熔融行为。结果表明:3种三臂PLLA-b-PDLA嵌段共聚物TLD1/0.5、TLD1/1和TLD1/2.5的立构复合晶体最快结晶速率分别为19.9、7.2和4.5%/min,其Ozawa指数均在2~3之间,说明三臂PLLA-b-PDLA嵌段共聚物非等温结晶形成了球晶。另外,聚乳酸立构复合晶体和聚乳酸均聚物晶体的形成与分子链组成、结构和冷却速率有关。其中当冷却速率高于20℃/min时,TLD1/1和TLD1/0.5仅能生成立构复合晶体。  相似文献   

11.
应用DSC、热台、扫描电镜以及偏光显微镜等研究了PA6-PEG嵌段共聚物的结晶性能。结果表明,共聚物呈微相分离结构,其中PA6组分和PEG组分分别结晶。两种晶粒在各自的生长过程中彼此影响。随着PEG组分含量的增加,晶粒的完整性越来越差。共聚以后PA6组分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结晶温度下降,熔融温度范围变宽,结晶能力增强,晶粒尺寸分布变宽。  相似文献   

12.
以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PCL-b-PEG)为研究对象,用旋涂法制备了PCL-b-PEG薄膜,并采用DSC、XRD和PLM对不同分子量薄膜样品的结晶行为以及形貌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分子量的增加,样品的结晶温度先升高后降低,而主要熔融温度逐渐升高;分子量越小,样品的结晶行为与熔融行为越复杂,样品的球晶形貌越不规则;在嵌段共聚物中PEG段可体现自身的结晶行为,但是PCL-b-PEG的总体结晶行为以分子量占比大的PCL为主。  相似文献   

13.
通过嵌段共聚物在环氧树脂中的微相分离能够构建具有不同形貌纳米结构的热固性树脂,从而改善环氧树脂的性能.自组装机理和反应诱致微相分离机理作为环氧树脂中构建纳米结构的机理已得到众多环氧树脂研究工作者的认可,这为进一步于环氧树脂中构建新型的纳米结构提供了有利的支撑.本文针对自组装机理和反应诱致微相分离机理进行了阐述,并对通过...  相似文献   

14.
通过嵌段共聚物在环氧树脂中的微相分离能够构建具有不同形貌纳米结构的热固性树脂,从而改善环氧树脂的性能。自组装机理和反应诱致微相分离机理作为环氧树脂中构建纳米结构的机理已得到众多环氧树脂研究工作者的认可,这为进一步于环氧树脂中构建新型的纳米结构提供了有利的支撑。本文针对自组装机理和反应诱致微相分离机理进行了阐述,并对通过两种机理在环氧树脂中构建纳米结构的研究进展及纳米微相结构对热固性树脂性能的影响做了概述,以期对环氧树脂更为广泛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以左旋和右旋丙交酯为原料,通过开环聚合制备了含有左旋和右旋乳酸链段的聚乳酸立构嵌段共聚物.采用红外光谱对其分子结构进行表征,表明共聚物已成功合成;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共聚物的熔点和晶型进行研究,表明所得嵌段共聚物具有立构复合结构;采用乌氏粘度计对共聚物的分子量进行研究,表明共聚物的粘均分子量为25600...  相似文献   

16.
使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制备三嵌段共聚物PS-b-PEG-b-PS.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嵌段共聚物结构及分子量进行表征.将嵌段共聚物与聚苯乙烯溶液共混成膜,使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接触角测试仪(CA)对不同含量嵌段共聚物共混膜的表面形貌和性能进行了分析表征.PEG链段与PS链段在共混膜中发生了微相分离,由于PEG链段对PS链段的热力学排斥作用以及PS的硬链段特性,PS不能在PEG微区上方形成覆盖,因而在薄膜表面形成大量孔洞,PEG微相区位于孔洞底部.随嵌段共聚物含量增加,孔洞(PEG微区)尺寸增大.当嵌段共聚物含量增加10%以后,孔洞内出现PS微相区,导致形成“胞状”结构.嵌段共聚物含量增加使得共混薄膜的亲水性和表面张力增大.  相似文献   

17.
PDMS基聚氨酯嵌段共聚物涂层微相分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具有表面微相分离结构和低表面能的聚氨酯涂层材料是当前高分子防污材料的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基聚氨酯涂层微相分离的研究进展,提出了获得可控的PDMS基聚氨酯嵌段共聚物涂层微相分离结构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两类Ps-b-PEO-b-PS三嵌段共聚物水介质中分子聚集行为的三种因素依赖性,包括起始溶剂中水的含量、外加均聚物及温度的影响。聚集体的制备采用先把共聚物溶解于共溶剂中,然后滴加选择性溶剂水的方法。采用TEM技术表征了自组装分子聚集体的形态。实验结果发现起始溶剂中过量的水、添加过量的均聚物以及升高温度,都不利于体系的有序聚集。  相似文献   

19.
利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研究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共聚物溶剂成膜前后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结果表明,PVDF-HFP共聚物的结晶对降温速率有一定的依赖关系,成膜后的共聚物与成膜前的共聚物对比发现,成膜后的共聚物的结晶温度升高,结晶速率加快,结晶时间t1/2缩短.用Jeziomy法处理非等温结晶过程较理想.Jeziomy法求出的结晶指数n的值在3~4之间,成膜前后的结晶速率常数kc影响较小.n和kc随降温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并且成膜后的共聚物的n和kc大于加工前的树脂的n和kc.Kissinger方法计算的PVDF-HFP共聚物成膜前后的结晶活化能分别为119.97kJ/mol和168.29kJ/mol.  相似文献   

20.
对于我们合成的PEEK/PES嵌段共聚物结晶样品,采用密度法、DSC、WAXD、SAXS等手段对其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EEK/PES嵌段共聚物具有明显的微相分离的多相结构,PES组份含量对相分离程度有影响;PES相没有进入PEEK的晶区,也没有进入PEEK的晶片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