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结合我国河道排放的发展方向,本文进行系统试验以研究多孔扩散器在有限水深且有限宽度水域水平潜没排放的近区掺混稀释特性。通过试验观测,分析近区掺混稀释的影响因素,提出判别近区流态变化的影响参数,得到近区稀释度变化的影响规律,为排放工作研究和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王华 《吉林水利》2005,(11):20-23
本文根据冷却水物理模型试验关键相似条件,对长江下游扬州DE电厂扩建工程物理模型进行了设计.通过对二、三期取排水口工程布置方案在各种水文条件下的温差水流试验,得到了表层温度分布场和垂向温度分布,论证了取排水口布置和型式,并对二期取水口的位置进行了优化设计,为DE电厂扩建工程的设计及环境评价提供了相应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潮汐影响下的电厂温排放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朝汐河口的冷却水工程由于受潮汐影响,其布置及热污染较为复杂。本文根据冷却水物理模型试验相似条件。对福建省宁德电厂一、二期取排水工程冷却水物理模型进行了设计。详细介绍了对各种水文务件下的温差水流实验。测得表层温度分布场和取水口取水温升。结果表明,该模型较好地复演了原体水流漉态。为减轻温排水相互影响程度及对环境影响的评价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并为各期循环水取排水工程安全、可靠、经济的运行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4.
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和应用CORMIX专家系统、ROBERT模型 ,研究台湾高雄在现阶段规划排放污水量的情况下 ,高雄 6 0 0m长 ,设 15 0根上升管的交错式放流管在不同的排放量和不同的环境水流条件下 ,污水的初始稀释效果。研究结果表明 :高雄交错式放流管能取得较好的稀释效果 ,物理模型试验模拟和近区稀释模型系统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 ;分析均匀环境下影响密排型多孔扩散器稀释效果的控制参数 ;根据减少上升管的根数 ,增加上升管上的喷口个数来取得相近的稀释效果的现代海洋放流管设计理念 ,对高雄第三期排海工程的设计方案提出改进方案 ,即每根上升管上设 6个喷口 ,6 0 0m长扩散器上设 5 0根上升管 ,并进行模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改进后的扩散器大大减少了上升管根数仍能取得较好的稀释效果。文中对上升管上多个喷口的扩散器的近区稀释进行理论分析 ,推导出在类似长江口环境下上升管布设多个喷口的扩散器的近区稀释度公式。在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根据实测及理论计算对长江口白龙港放流管系统的稀释状况进行后评估。运用长度尺度理论初步分析在盐度分层环境中污水经淹没多孔扩散器的初始稀释 ,在文中推导出多孔扩散器初始稀释特征参数的一般公式  相似文献   

5.
预掺混扩散器区别于常规扩散器,在污水自扩散器出流前提前掺入环境水进行预稀释,可有效提高污水射流初始稀释度、减小混合区范围。本文通过调研分析,总结归纳了管壁开孔式、套管式及终端式这三类已有预掺混扩散器的工作原理,提出制约预掺混扩散器应用推广的主要因素是稀释效果欠佳、水头损失过大。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环形射流抽吸原理的预掺混扩散器,并采用模型试验与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初步研究了污水径向进流与切向进流两种结构型式扩散器的流量放大倍比及紊动掺混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类进流方式的预掺混扩散器均可有效实现环境水对污水的提前掺混,其中切向径流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6.
河口海湾电厂的温排水工程受到潮汐波浪等水文条件的影响,电厂所在水域的水力热力特性及工程的布置方式比一般的电厂更为复杂,根据模型理论和水动力学原理介绍了河口海湾电厂的温排放试验研究的原则和方法,并通过对北仑电厂三期扩建工程4种排水口布置方案的分析比较和优化,对试验研究的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最后提出了合理的排水口布置方式,确定了温升的范围,为电厂的扩建工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广东国华惠州热电厂温排放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国华惠州大亚湾热电厂取排水工程的物理模型,对电厂温排水在潮汐过程中的运动情况及其对海水水温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经多方案对比试验,提出了较优的取排水口布置方案.试验研究成果,对布置在近海区的电厂温排水工程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滨海电厂通常以海水为冷却水源。海水含有的海生物易黏附在冷凝器铜管内壁,造成铜管壁热阻迅速增大,严重影响冷却效果,甚至阻塞铜管,迫使凝汽器停运,危及电厂的安全运行。因此,冷却水进入管道前,一般采用加氯进行处理,防止海生物黏附于管壁,同时会导致一定量的余氯随冷却水排出,影响受纳水域的水质。采用MIKE21模型,对电厂温排水和余氯排放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装机容量为5×600 MW+2×1 000 MW时,大小潮条件下,0.02 mg/L等值线包络面积不大于0.8 km~2。4℃全潮最大温升包络面积等值线约3.28 km~2,1℃全潮最大温升包络面积等值线约38.5 km~2。  相似文献   

9.
预掺混扩散器在污水出流前掺入其周围的水进行预先稀释,可增强初始稀释度,减小混合区范围。为进一步提高扩散器的稀释水平,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环形旋转射流的新型预掺混扩散器,在进流方式以及排放形式方面另辟蹊径,并系统地研究了该扩散器射流的温度场、流场和内部压力分布。研究结果表明:该预掺混扩散器稀释性能稳定,流量放大倍比约为2.5,排口处温升极值可降低约50%,1.2倍排口直径处可降低约80%;排口后环形旋转射流无速度核心区,存在内掺混机制,极值温升及流速沿喷距呈幂函数衰减规律,具有更短的射程和更强的掺混稀释能力,对迅速缩减污染带十分有利;水头损失系数较小,约为2.4。采用该预掺混扩散器,可在离岸较近的浅水区域获得较常规扩散器深排的稀释效果,进而缩短排污输水管道、降低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根据冷却水物理模型试验关键相似条件,对于上海CJ电厂一、二、三期取排水工程冷却水物理模型进行了设计。详细介绍了对典型水文条件下的温差水流实验,测得了表层温度分布场以及取水口取水温升。结果表明,该模型较好地复演了原体水流流态,为减轻温排水相互影响程度及对环境影响的评价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并为各期循环水取排水工程安全、可靠、经济的运行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1.
该文基于k-ε紊流方程,建立了三维温水排放紊流模型,并用物理模型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了排水温度、环境温度、环境流速和排水流速等影响因素对温水掺混规律的影响,提出温脊线概念,研究了影响因素与包络线宽度、排放口下游11 m断面处温脊线横向最大距离和温脊线平均坡度的定性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其定性关系主要受到温度梯度、扩散通量以及温脊线路线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了达到热废水排放过程中热水快速稀释的目的,采用Fluent中Realizable k-ε模型基于SIMPLEC算法,研究了热射流过程中,射流孔间距、初始流速对射流流场、温度场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随着射流孔间距的增大,第1孔射流对第2孔射流影响程度逐渐减弱且第2孔射流的弯曲程度随之增加;射流与横流作用促使反向涡对的产生,加快了热水与环境水体的掺混度,横断面温度场出现"肾形"分布;当相对孔间距相同时,随着射流初始流速的增加,第1、2孔射流温度衰减速率随之增大;射流初始流速相同时,射流孔间距的增加对第1孔射流轴线温度稀释度影响较小,对第2孔射流的轴线温度稀释度影响相对复杂;S/D=2时,增大热射流的初始流速,为本研究中热水快速稀释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3.
朱巧云  王珏  徐骏 《人民长江》2011,42(13):79-82
由于徐六泾站潮流量和悬移质输沙率测验资料系列不长,代表性不够,尚难用于直接分析,利用徐六泾站近年来取得的水沙资料与大通站同期资料进行相关分析,推定长江口河段的水沙特性及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大通站和徐六泾站的水、沙关系相关性良好,长江口河段近期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的变化趋势与长江上游干流一致,年径流量没有趋势性的变化,而输沙量则呈逐年下降的趋势。长江口河段落潮潮量主要集中在汛期,而涨潮潮量主要集中在非汛期,枯季悬移质泥沙中值粒径粗于洪季。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温排水对长江安徽段水温的影响,建立长江干流安庆至芜湖段三维水动力温度输运模型,根据水文实测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率定及验证,分别在纵、横断面上预测分析了不利条件下两种排放工况(减排前、减排后)对周边水域温度的影响范围及程度.结果表明:在两种排放工况下,保护目标水温均未受影响;水体温升分布有显著垂向差异,随着水深增加,...  相似文献   

15.
温排水对水体生态环境影响的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温排水对水体生态环境的影响,结合一些工程实例,重点叙述了一些水生生物因子在受热水体中的反应。针对这些提出了改进冷却水排放方式、设计合理的运行方案、加强温排放监督管理等措施,为水体的水温控制标准和水环境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结合某泄洪洞改建工程,利用三维紊流模型对不同进口高程的龙抬头泄洪洞水力特性进行比较研究。首先,利用龙抬头泄洪洞水工模型试验结果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可靠性。然后,针对四种进口高程的龙抬头泄洪洞,从泄洪洞泄流能力、水头损失及水流流态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保证各曲线段光滑平顺的前提下,进口高程对泄洪洞、水头损失及流态的影响不大。研究成果可为泄洪洞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南迪普电站温排水影响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估电站的温排水对自然水域的影响,通过对巴基斯坦南迪普联合循环电站取排水系统进行平面二维数学模拟,对温排水水体的速度场和温度场进行了计算,并与物理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应用温排水运动的平面二维数学模型对宽浅河道进行温排水影响计算,可以较为准确地模拟温排水对自然水域的影响程度,并可对取排水工程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18.
基于数学模型与物理模型的特点及其适用性,采用取排水局部水域物理模型与大范围海域二维数学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某核电工程排水口附近区域有无围填区温排水的水力、热力特性变化规律进行了对比研究工作。研究结果表明:海域围填不会改变工程海域流场的总体特征,但会对核电厂排水附近的局部流场特性产生明显影响,与此相应的温排水输运轨迹、温度场分布特性等也会随之改变,进而可能对温排水环境影响以及电厂取水温升等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对于电厂取排水工程附近海域围填问题需慎重处理,应通过模拟研究工作对围填方案影响加以研究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