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某大型调水工程渡槽波纹管灌浆不密实、注浆封堵不严使其内部积水,冬季波纹管冻胀导致渡槽竖墙内部破裂产生空鼓裂缝。受钢筋网密布和波纹管存水的影响,超声法、电磁法均无法有效检测到空鼓裂缝。本文介绍了选用冲击映像法对渡槽竖墙空鼓缝分布范围的检测。经钻芯取样验证,检测结果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2.
《人民黄河》2015,(8):126-128
为检验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沙河渡槽结构质量、安全情况,按照预定方案开展了全段渡槽充水试验工作。试验共发现槽身裂缝、止水缝、施工缝及螺栓孔四类质量问题造成的渡槽质量缺陷72处,总体上混凝土施工与止水安装质量较好,发现的质量缺陷不影响工程结构安全,对其进行混凝土灌浆和表面封闭处理后,渡槽结构能够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充水试验期间,对渡槽变形及应力应变进行了全面监测,最大挠度2.90 mm,最大沉降量18.72 mm,最大沉降差5.53mm;沙河渡槽预应力槽身结构在各工况下均处于受压状态,普通钢筋混凝土槽身结构应力应变均在允许范围内。充水试验证明,沙河渡槽整体结构安全稳定,在各设计工况下均处于平稳运行状态。  相似文献   

3.
南水北调中线放水河渡槽混凝土冻胀分析及加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水河渡槽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的一座大型河渠交叉建筑物,槽身为整体三槽一联简支多侧墙三向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水泥用量大水化热高.为了防止混凝土早期产生温度裂缝,施工时采取的多种温控措施获得成功.但因进入冬季由于冷却水管未排水造成冻胀,使得槽身混凝土局部出现胀裂.通过采取化学灌浆和贴碳纤维布等处理措施,经过充水试验和长达8个月的通水检验,渡槽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4.
南水北调中线禹长三标矿务局南沟渡槽在浇筑完工后检查发现,混凝土立墙表面有细微裂缝等质量缺陷。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后,认为在渡槽立墙浇筑时适缝夏季,因赶工期,混凝土养护未能及时到位,致使混凝土内外部温差增大,最终导致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经研究决定采用化学灌浆的方法对裂缝进行修补处理。详细介绍了裂缝修补灌浆的施工方法、工艺流程以及在处理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事后检查,处理效果满足抗渗要求。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引丹灌区排子河渡槽经过30多年的运用,渗漏情况严重,大量止水带失效,槽身出现多处裂缝,钢筋裸漏并出现不同程度的锈蚀.在分析了渡槽渗漏原因的基础上,采用化学灌浆、碳纤维布加固等方式进行处理,可为其他渡槽的加固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6.
刘晓鹏  吕斌 《人民黄河》2018,(1):123-126
新疆某供水工程地处阿勒泰高寒地区,工程试通水期间发现其单向预应力渡槽存在渗漏现象,渗漏通道主要为混凝土裂缝、伸缩缝。通过渡槽渗漏的成因分析,发现施工期间温度应力是造成槽身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极大的年温差和强劲风力是造成渡槽伸缩缝部分止水失效的主要原因。通过总结国内对渡槽裂缝、伸缩缝缺陷的修补技术,提出对宽度大于0.2 mm的裂缝采用化学灌浆及粘贴碳纤维措施进行加固、对渡槽伸缩缝采用4 mm厚SK单组分聚脲进行防护的修补措施。另外,对槽身内部采用2mm厚SK单组分聚脲整体进行防护。按照此方案对渡槽缺陷修补后,效果良好,彻底解决了该工程渡槽的渗漏及后续运行过程中的冻融剥蚀破坏问题。  相似文献   

7.
以新疆某大型预应力渡槽为研究对象,应用有限元计算软件模拟了预应力渡槽在完建期和运行期的位移和应力情况,通过在槽身底部和侧墙布置肋梁,能够有效提高槽身抗变形能力,经过计算,该渡槽可满足完建期整个槽身不出现拉应力,运行期渡槽底部拉应力小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但支座处局部出现应力集中现象,应当在支座处加密配筋达到抗裂要求。其计算成果可供实际工程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高楼渡槽由62节简支预应力槽身组成,槽身长度19.9m,其施工工序为:模板施工、混凝土施工、预应力施工及灌浆,混凝土施工中,由于预应力固定端钢筋密集,应选用流动性大、和易性好的一级配混凝土,而其它部位则选用二级配混凝土;其次采取了分段分批的浇筑方法;同时要求混凝土初凝时间适当延长,混凝土强度达到90%以上后采用群锚单根二次超张拉法进行预应力张拉施工。  相似文献   

9.
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尼勒克沟渡槽三维有限元模型,并以尼勒克沟渡槽的自振频率和振型为基础,采用静力法和地震反应谱分析法对尼勒克沟渡槽进行横向地震反应分析.结果表明:尼勒克沟渡槽结构形式、尺寸和预应力筋的布置是合理的,渡槽结构的应力、应变满足规范要求,但渡槽槽身侧墙临水面拉应力较大,建议增加该处预应力钢筋的数量,以提高渡槽的整体抗拉强度.  相似文献   

10.
旗岭渡槽槽身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江-深圳供水改造工程旗岭渡槽槽身为U型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薄壳结构,其施工工序为:模板、钢筋、混凝土、预应力,在模板施工中采用大块拼装钢模板;在混凝土施工中,由于槽身结构薄,槽壁高,钢筋数量多,间距小,反弧半径大,选用流动性、可泵性、均匀性好的混凝土;在预应力施工中,一定要等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才能进行钢绞线张拉.  相似文献   

11.
混凝土结构裂缝不仅影响建筑物美观,尤其是影响建筑物承载力和使用寿命。混凝土产生结构裂缝原因很多。处理措施也多种多样。冻胀裂缝属于结构裂缝中的一种。通过对放水河渡槽次梁冻胀裂缝部位进行挂网,用高一个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进行修补,对主梁冻胀裂缝进行化学灌浆.并在垂直裂缝方向粘贴碳纤维布进行补强加固,并采用槽身充水试验检测。实验数据充分证明了主、次梁的整体性得到了恢复,结构的耐久性得到了保证,渡槽可以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12.
多厢互联式渡槽是针对南水北调输水量大而专门提出的一种新型渡槽结构型式,与传统单厢渡槽相比,这种新型渡槽纵向与横向尺寸相差不大,并采用三向预应力设计,导致其横向刚度与纵向刚度相差不大,承载以后的受力表现更像板而不是梁,这种结构挠度变形很小,但对不均匀沉降变形异常敏感。为此,以某三厢互联预应力渡槽为例,通过对现有沉降变形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提出了两种不同类型不均匀沉降变形模式,即"一头倒"和"扭麻花"沉降变形模式,并指出实际不均匀沉降是上述两种的复合模式。同时,当不均匀沉降发生时,将会改变槽身受力状态,对渡槽安全运行产生不利影响;随着不均匀沉降变形增大,槽身内壁及外壁应力状态逐渐恶化,内壁受拉区范围逐渐增大,最大拉应力值也逐渐增大;该不均匀沉降变形达到当前状态的1.5倍时,槽身内壁环向正应力将超过1.70 MPa,内壁存在很大的开裂风险。  相似文献   

13.
针对珠窝大坝廊道内及溢流坝面产生的裂缝问题,在分析了裂缝产生原因的基础上,采用嵌缝和嵌缝与灌浆相结合两种方法,对大坝裂缝进行了处理。嵌缝材料选用901堵漏剂、PU弹性密封膏、丙乳砂浆以及环氧砂浆,灌注材料采用LW型水溶性聚氨酯。裂缝经处理后,混凝土表面干燥,裂缝处未见渗水现象发生,裂缝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锦屏水库大坝1975年建成运行后,多次发现坝体存在纵横向的表层及内部裂缝,经对裂缝成因分析,大坝存在的裂缝主要是由坝体填筑方法不合理及填筑质量差造成的。因无法确定坝体是否存在其他裂缝,仅采用开挖回填、充填灌浆等方法对已发现裂缝进行处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坝存在的病险问题。建议在大坝原防渗轴线设混凝土防渗墙,墙下坝基进行帷幕灌浆,再造完善的防渗体系,即使坝体内有裂缝存在,也不影响大坝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盐渍土在冻融循环作用下,主要表现出盐胀和冻胀特性,对土体结构造成破坏,土体发生变形,从而降低土体强度,给工程建设造成危害。为改良盐渍土、防治盐渍土病害,从盐渍土病害产生的机理出发,介绍了结晶压力是导致土体结构发生破坏、土体发生变形的本质因素,证实了结晶压力的大小与孔隙大小有关。水盐迁移会加剧盐胀和冻胀的发生。在冻融循环作用下,水分和盐分向土体表层发生运移。盐渍土的盐-胀特性受土体的干密度、含水量、含盐量、荷载和温度的影响,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不同,干密度的影响较含水量小。干密度越大、含水量和含盐量越高、降温速率越慢,盐-冻胀越强烈。荷载对盐-冻胀有抑制作用。通过对盐渍土病害机理的研究,结合盐渍土盐-冻胀的影响因素,从土质改良、加固土体、阻断水盐通道和温度控制四个方面阐述了冻融作用下盐渍土的改良方法,可供盐渍土地区的工程建设参考。目前关于结晶压力的研究主要是定性方面的,水盐迁移的研究以室内试验为主。未来对盐渍土病害机理的研究将主要集中在结晶压力的定量研究和水盐迁移的现场试验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青居水电站机组运行后发现机组底层廊道和安装间等部位混凝土墙面出现不规则裂缝且渗水较严重.针对裂缝特点及难点,采取化学灌浆处理以达到墙面不再渗水的效果.阐述了该工程化学灌浆材料和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7.
新疆北疆某供水渠道冻胀融沉变形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冻土区季节性输水渠道冻融破坏问题,选取新疆北疆某长距离供水渠道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冬季冻胀、春季融沉、通水期及停水后等四种工作状态下阴面渠坡的原位监测试验,研究分析一个完整运行周期内地层岩性为膨胀型沙质泥岩阴面渠坡法向及顺坡向变形性态,并对冻胀变形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冻胀期,渠坡顺坡向收缩变形0.3~6.0 mm,坡脚法向隆起变形97.9~115.6 mm;在融沉期,渠坡沿坡面向下滑移约10.0~30.0 mm,顺坡向变形较大的渠段其坡脚法向隆起变形呈增大趋势,最大隆起量为144.0 mm,顺坡向变形较小部位其坡脚法向变形呈沉陷状态,变形量约186.0 mm。通水前后,渠坡顺坡向变形增加约4.0 mm,坡脚法向已隆起部位变形量有所减少,坡脚法向沉陷部位变形增加68.4~80.8 mm。停水后,渠坡法向隆起或沉陷部位的变形不大,已发生衬砌板开裂或错台的部位的顺坡向变形进一步增加约8 mm。研究成果对该渠道工程维修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在役混凝土坝耐久性研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50~60年代兴建的混凝土坝,在长达40多年的运行历程中,其耐久性遭受到地基劣化、冲磨空蚀、冻融冻胀、表层碳化、渗漏溶蚀、硫酸盐侵蚀、裂缝、水工机械衰损、水库淤积等因素的影响,有的老化病害比较严重,个别曾影响到大坝的安全稳定。经过维修加固和科学调度,这些大坝如今运行状态仍属正常,没有因老化病害致使承载能力和使用功能丧失而退出运行的事例。需继续加强影响大坝耐久性因素的分析研究,将工程治理措施与适当调整运行方式相结合,及时消除重大老化病害,避免或减少大坝耐久性遭受损害,以延长大坝的正常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9.
为了量化渠基土体中的水分在冻融过程中的迁移及其分布规律,揭示渠基土体的微观冻胀特性,选取渠基土体不同部位的原状土样,进行冻融试验,采用CT扫描技术,监测研究渠基土样冻融过程中的水分迁移及其孔隙水分布规律,进一步探究渠基土体的微观冻胀特性。结果表明:冻融过程中土样深度16~18 cm处的含水率较高,产生了水分积聚。冻结过程中,土体的微观孔隙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同时发生了裂缝的张开和闭合。在融化阶段,由于冻结水快速融化,土体发生融沉,最大融沉量为6.78 mm。研究成果揭示了渠基土体单向冻融过程中的水分迁移规律、孔隙水的分布状态及其冻胀微观特性,为季节冻土区输水渠道的抗冻胀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