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玉功  姜志强  张树伟 《轧钢》2012,29(4):50-53
针对冷轧薄规格带钢生产中存在的因轧辊弹性压扁而造成负辊缝现象、板面热擦伤、轧制打滑、带钢表面残留乳化液斑等问题,山东钢铁集团莱芜钢铁有限公司板带厂通过优化道次绝对压下量以消除轧辊有害接触,优化乳化液温度、浓度、皂化值等指标以减少热擦伤,增设挡板、吹扫装置等以消除乳化液斑,优化压下规程、板形目标曲线、张力控制系统等以保证带钢尺寸和板形精度,成功地生产出了超设计极限的0.18mm薄规格冷轧涂镀基板。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冷轧平整机带钢表面平整液残留问题,分析了平整液残留的原因,根据吹扫系统吹扫位置分布以及压缩空气管路控制,采用了调整喷嘴角度、增加喷嘴数量、清理疏通气帘和导流槽以及定期检查压缩空气过虑装置等措施,基本杜绝了宽度1 800 mm以下规格带钢平整液残留缺陷,带钢表面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冷轧平整机带钢表面平整液残留问题,分析了平整液残留的原因,根据吹扫系统吹扫位置分布以及压缩空气管路控制,采用了调整喷嘴角度、增加喷嘴数量、清理疏通气帘和导流槽以及定期检查压缩空气过虑装置等措施,基本杜绝了宽度1 800 mm以下规格带钢平整液残留缺陷,带钢表面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在厚规格(1.5mm以上)热镀锌板的生产过程中,带钢表面经常会出现锌起伏缺陷。本文对该缺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厚规格镀锌板核心热、气刀空气喷吹以及塔顶辊温度过高并与带钢下表面摩擦是造成锌起伏缺陷的原因。适当降低带钢入锌锅温度及锌液温度,采用氮气喷吹,冷却塔开通风窗,清理塔顶辊表面的方法可减轻此类缺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1420mm可逆冷轧机板面乳化液残留的解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震 《轧钢》2009,26(5):57-59
针对攀钢集团成都板材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普通冷轧钢板及低牌号无取向电工钢时存在的板面乳化 液残留问题,通过对乳化液羁留、飞散情况的分析与计算,调整了乳化液防溅板的安装角度和引流能力,减小轧机入口、出口封闭设施与牌坊间的单边间隙至10mm以内,在出口封闭设施上增设出口挡液辊,调整吹扫装置的布置和吹扫角度等,解决了乳化液残留问题,使带钢表面由原来不规则局部色斑变成了亮银白色。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0.18mm极薄规格巧料的振动纹问题,从理论上分析了带钢厚度、轧制速度、辊缝中摩擦系数、带钢张力以及轧制润滑条件对冷轧过程自激垂直振动的影响。通过优化轧制工艺参数和调整乳化液性能指标,成功解决了1420mm冷连轧机900m/min左右高速轧制T5料时第5机架的振动问题,抑制了带钢表面振动纹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针对首钢迁钢2 160 mm生产线轧制冷轧基料时带钢表面氧化铁皮压入缺陷问题,对生产工艺设备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该缺陷的产生与板坯出炉温度、轧辊氧化膜剥落、高压水除鳞、轧机共振、机架间冷却、辊缝水等众多因素相关。为此,通过采用降低板坯出炉温度、后移RT2高温计、优化精轧机负荷分配、抑制轧机共振、优化使用机架间冷却水与辊缝水、优化轧辊冷却水及高压水喷嘴布置等多项措施,有效减少了带钢表面氧化铁皮压入缺陷,提高了带钢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8.
王少飞  张良  乔东波  时海涛 《轧钢》2017,34(2):79-81
乳化液斑迹是冷轧带钢常见的一种质量缺陷,某机组在生产DP钢过程中发生批量乳化液锈斑缺陷,给产品质量控制带来很大影响。通过分析乳化液吹扫装置原理和现场试验调整,最终找出影响吹扫质量的因素。对吹扫装置进行改进并在调整和维护上加强管理后,带钢表面质量得到了良好控制。  相似文献   

9.
在3种润滑条件下对酸洗后的热轧带钢试样进行了冷轧实验,采用扫描电镜跟踪观察冷轧前后试样的表面形貌,采用TR200型粗糙度测量仪测试轧制前后试样的表面粗糙度轮廓,研究了润滑条件对冷轧带钢表面形貌演变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轧件表面形貌主要取决于表面凹坑和辊痕的尺寸,随着轧制道次的增加,轧件与轧辊表面的实际接触面积增加,轧件表面凹坑和辊痕的尺寸均减小,轧件表面光洁度提高;轧制5道次后,干摩擦条件下轧制的试样表面显微凹坑最少,但表面存在明显的辊痕;油润滑条件下轧制的试样表面辊痕较少,但存在少量未被轧合的显微凹坑;乳化液润滑条件下轧制的试样表面残留的显微凹坑和辊痕都很少,表面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10.
周智勇 《轧钢》2021,38(3):61-63
针对湿平整生产中平整液残留缺陷问题,提出了一种高速轧制湿平整模式平整机带钢清洁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吹扫梁系统、封堵系统,以及相对应的通风排雾系统。通过对平整机机架内部出口区域设备重新分区封堵,对工作辊和支撑辊辊颈设计挡水板,可有效阻隔入口平整液的窜流、二次飞溅和凝结滴落;在出口防颤辊,轧制线辊,测张辊等处前后布置多道吹扫梁,吹扫梁的压力梯度设定,使机架内不同区域形成压力差,气体向一个方向流动,避免了各吹扫梁空气的衍射干扰,并结合排雾系统的主动抽吸,形成顺畅的气流通道,减少了湿平整液的二次飞溅,大大提高了带钢的清洁效果,提高了机组产量,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1.
胡华东  王乐  汤化胜  徐国军  文雄  王栋 《轧钢》2022,39(2):124-128
针对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2 030 mm冷轧产线宽厚规格深冲钢卷出现大量梗印缺陷问题,通过现场实测与多功能仪自动检测相结合检测缺陷卷热轧卷横断面轮廓曲线,检测热轧卷微观组织及硬度等方法,分析了梗印缺陷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带钢横断面存在连续局部高点,卷取中局部高点逐层累加形成鼓包,因深冲钢屈服强度较低,成卷后局部高点处存在应力集中,使其沿径向和横向发生延展变形而导致梗印缺陷的形成,且梗印缺陷卷开卷后在带钢边部形成浪形。为此,在热轧工序通过优化轧辊轴向横移、弯辊策略以及调整轧制节奏等措施,增大工作辊辊缝凸度,从而有效改善热轧带钢横断面局部高点缺陷,为冷轧工序提供合格原料。在冷轧工序通过优化工作辊辊缝形状、分小卷卷取等措施,宽厚规格深冲钢的局部高点可得到有效控制,显著降低了因梗印缺陷造成的不良改判率。  相似文献   

12.
针对安钢集团冷轧有限责任公司1 550 mm酸轧机组薄规格轧硬卷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断带事故率高、轧制打滑、板面热划伤、带钢碎边浪、带钢表面残留乳化液斑等问题,对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使0.4 mm以下薄规格产品断带率由1.47%下降到0.68%,成材率由96.1%提升到了96.5%,吨钢轧辊消耗也由0.49 kg下降到了0.36 kg。  相似文献   

13.
杨喜恩  王莹  闫青华  王宁 《轧钢》2022,39(2):118-123
针对厚度0.2 mm以下极薄规格带钢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中浪缺陷的问题,对某UCM轧机极薄规格带钢局部中浪板形缺陷与轧制过程数据进行了分析,通过工作辊温度测量与工作辊热凸度引起平坦度的有限元计算,表明中浪缺陷是由于轧辊热凸度过大而造成的。分析了轧辊热凸度影响因素,以及UCM轧机轧辊辊型,板形目标曲线,中间辊轴向横移,乳化液,中间辊、工作辊弯辊力等参数对极薄规格带钢板形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板形目标曲线优化设计,合理配置中间辊轴向横移量、工作辊弯辊、中间辊弯辊3种板形调节手段,增加中间辊轴向横移量,增加工作辊弯辊、中间辊弯辊负弯的调节余量,可在消除中浪的同时避免边浪的产生。同时,通过优化工艺润滑制度,降低乳化液温度到合理范围,可有效提高分段冷却的板形控制能力,使带钢平坦度回归到板形目标曲线设计范围,释放弯辊调控量。再有,通过支撑辊边部辊型优化设计,可提高辊型对边浪的抑制能力,在减少中浪的同时不产生边浪。采用上述措施,将中浪缺陷减小到5 IU以内,极薄规格带钢中浪板形缺陷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14.
钟路  刘小东 《轧钢》2022,39(1):101-105
针对某厂DMS森吉米尔轧机生产无取向硅钢表面麻面缺陷的问题,根据生产实际,对其形成原因从乳化液及工作辊两方面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乳化液对麻面缺陷的产生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因素,主要原因是由于二十辊森吉米尔轧机工作辊辊径较小,轧制相同长度带钢轧辊运转周期较大,容易产生疲劳失效而导致。为此,提出通过调整冷轧工序成品轧制道次的压下率以减小轧制力,从而减小工作辊的磨损疲劳;通过对轧制乳化液浓度、温度的合理控制,以改善润滑效果、提高轧制速度,而进一步缓解轧辊疲劳的改进措施,使该钢厂无取向硅钢麻面缺陷发生率由原来的18%降至0.8%,带钢表面质量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5.
李龙  张薇  宋则进 《轧钢》2019,36(4):69-71
介绍了薄带铸轧生产线轧制润滑系统的原理、元件组成、设备布置、技术参数,以及该技术在国内铸轧生产线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轧制润滑能降低轧制力10%~30%,保证了轧制过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冷轧厂在线轧制过程中轧机的振动问题,从辊缝油膜承载力的角度分析其对轧机振动的影响,得出轧制过程中辊缝间距的减小导致辊缝油膜需提供更大的承载力来维持轧机稳定。从乳化液浓度、轧辊转速、乳化液金属微粒含量方面探讨了增强辊缝油膜承载力的方法,得出乳化液浓度与轧辊转速在增强油膜承载力的同时减小了辊缝的摩擦系数,也易导致轧机振动。通过试验得出,调节乳化液金属微粒含量能够在原有摩擦系数的基础上增强辊缝油膜承载力,从而保证轧机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7.
轧机升速进入高速轧制阶段后,常发生振动现象,其中三倍频程垂振最为强烈,以此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振动机理得出辊缝间产生的负阻尼效应导致振动临界速度降低,自激振动更易形成。对已投产轧机的抑振改进不宜进行大范围的结构改进,应从轧制参数的角度进行分析。运用计算机仿真方法研究轧制参数中乳化液黏度、带钢入口厚度、带钢出口厚度、带钢变形抗力、辊缝间阻尼对振动临界速度的影响,获得相应的非线性关系,并通过轧制试验进行验证。通过调整相关轧制参数,提升振动临界速度,使之总高于轧制速度,保证轧机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