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虚拟演播室应用中常见的人体和人脸捕捉与重建的特征识别数据量大、计算耗时长、识别准确率较低、易于导致跟踪失败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单摄像头的人脸识别和参数化的方法.方法 基于MTCNN技术获取人脸的轮廓和特征点坐标,然后基于SFM人脸标准模型进行特征拟合,实时计算并得到摄像头画面对应的人脸模型顶点和三角面信息,从而实现数据驱动的虚拟人效果.借助这一算法,开发了虚拟演播室应用中的人体和人脸捕捉与重建原型系统.实验表明,上述算法识别特征数据快、识别准确率高、运行速度快,克服了跟踪失败问题、设备成本低,运行效果平滑稳定,用户反馈良好.  相似文献   

2.
基于图像差分的关键帧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实时的视频环境中,摄像头采集到的是人脸表情图像序列.人脸识别时,要对采集到的每一帧图像都进行表情识别,计算量相当大,无法满足系统的实时性要求.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差分的关键帧检测技术,运用小波变换人脸识别技术,将中性表情图像帧和检测图像帧序列分别构造中性表情弹性图和表情弹性图,接着逐帧计算表情弹性图和中性表情弹性图问的欧氏距离,根据欧氏距离变化趋势,使得系统能够从视频序列中检测到表情处于极大状态的关键帧图像,再用于后续的特征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将关键帧检测算法和基于弹性模板匹配识别算法结合起来,可以满足系统的实时性要求,并可获得理想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3.
针对现有人脸识别方法对人脸角度、表情、姿态等因素较为敏感且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距离限定优化算法的人脸识别模型。该模型对人脸识别方法的改进有两点:a)利用LBP算子提取人脸图像纹理谱特征图,然后与原始人脸图像的R、G、B通道进行融合,将融合后的图像矩阵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丰富了人脸的纹理特征;b)对误差函数进行改进,使用阈值和边界值约束特征向量的距离,对模型构建新的优化目标,使得相同对象的人脸图像在特征空间中具有较小的欧氏距离,不同对象的人脸图像在特征空间中具有较大的欧氏距离。通过在非限制场景下的LFW人脸库上进行实验,表明该模型准确率分别达到99.15%,能有效地提高人脸识别准确率,具有很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局部小波变换与DCT的人脸识别算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小波变换和离散余弦变换(DiscreteCosineTransform,DCT)相结合的人脸识别方法,该算法首先利用小波变换对人脸图像做适当层次的小波分解,然后通过离散余弦变换对低频分量作进一步的特征提取和压缩,得到人脸识别特征,最后利用欧氏距离和最近邻分类器进行识别。基于ORL人脸数据库的实验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人脸识别的考勤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人脸识别,设计出一套用于考勤的系统。基于人脸识别的考勤系统中最主要的就是人脸识别;首先对通过摄像头拍摄获取的原始人脸图片进行图像预处理;然后通过对人脸的眼睛、鼻子和嘴巴的定位实现人脸定位;在定位后的人脸图片中将眼睛、鼻子、嘴巴的特征值提取出来;最后通过图片中提取的特征值和后台人脸特征数据库中的值进行比较来完成人脸的识别功能。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人脸识别率和识别效率,提出一种纹理特征和两级分类器相结合的人脸识别方法。采用灰度共生矩阵表示人脸图像的纹理特征,计算待识别人脸图像与模板间欧式距离,采用拒识阈值进行评判,如果人脸图像归属类别清楚,则采用欧式距离分类器进行识别,否则将待识人脸图像送入SVM分类器进行识别,采用ORL人脸数据库和Yale人脸数据库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单一人脸识别器,两级分类器不仅提高了人脸识别效率,而且提高了人脸识别率,具有更好的人脸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7.
针对小样本环境下存在人脸姿态、表情变化等干扰时的人脸识别问题,提出利用基于Haar特征的随机森林分类器完成对注册样本和待识别人脸图像的关键点自适应定位,再以SURF(Speed-Up Robust Features)特征的欧氏距离决策得出初匹配和再匹配关键点,完成人脸识别,解决在小样本环境下识别多姿态人脸图像的问题。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在表情、姿态变化等干扰情况下能有效提高小样本人脸识别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8.
作为人工智能中人脸识别的技术之一,人脸识别是对人的面部特征与信息进行采集,对显示的面部影像,首先检测在拍摄镜头中是否有人脸,若检测到人脸,则进一步的给出脸的位置、形状和各个面部器官的坐标、形状等信息。处理器提取信息后,将其与已知的面部特征进行对比,从而识别用户的身份。它包括人脸检测、人脸跟踪、人脸对比三项主要内容。而人脸识别解锁系统就是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识别人脸来对户与设备中存储的人脸信息进行比对进而判断该用户是否能够进入系统的技术。用户通过电子设备的摄像头拍摄自己的面部影像,使设备预先记录下了本人的面部信息。然后再通过摄像头对采集的影像进行比对进而开放设备。如果登录用户的脸与"预先设定的身份认证信息"比对结果成功,那么用户就可进入并使用设备。  相似文献   

9.
人脸识别技术是通过分析人脸图像,并从人脸图像中提取有效的识别信息,用来辨认身份的一门技术.文章阐述了基于特征脸的人脸识别的基本算法,并对该方法进行改进,最后对其进行了仿真.该方法主要通过求出人脸图象与数据库中的特征脸空间距离来进行人脸的识别和分类,做到了快速准确地识别人脸.  相似文献   

10.
梁莹 《自动化与仪表》2023,(6):10-13+28
为避免光线、姿势、表情等因素影响高光谱人脸识别效果,该文设计了基于MTCNN的高光谱人脸识别自动控制系统。高光谱人脸采集模块通过人工智能机摄像头和CMOS图像传感器采集高光谱人脸图像样本,采用分块局部二值模式提取高光谱人脸局部特征,将其输入Ada-Boost支持向量机,得出高光谱人脸不同区域的最优谱带;利用多任务卷积神经网络,提取最优谱带特征,由Softmax函数完成高光谱人脸分类识别,将识别结果存储至人脸库构建模块,并呈现在手机智能终端。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高光谱人脸图像采集和LBP特征提取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识别出不同光线条件和光照角度下高光谱人脸,平均识别率高达99.36%。  相似文献   

11.
设计了一个基于分布式网络的监控系统.该系统利用网络摄像头采集视频数据,压缩后传送到远程的PC主机,主机对图像帧进行分析,进行人脸识别和步态识别,检测出异常人体,控制摄像头云台进行监视.整个系统使用实时传输协议和实时控制协议,利用网络实现了分布式的视频采集和集中处理,为远程视频监控提供了高效可行性且价格低廉的解决方案,并且具有较强的实时性和可交互性.  相似文献   

12.
On the Euclidean distance of images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We present a new Euclidean distance for images, which we call image Euclidean distance (IMED). Unlike the traditional Euclidean distance, IMED takes into account the spatial relationships of pixels. Therefore, it is robust to small perturbation of images. We argue that IMED is the only intuitively reasonable Euclidean distance for images. IMED is then applied to image recognition. The key advantage of this distance measure is that it can be embedded in most image classification techniques such as SVM, LDA, and PCA. The embedding is rather efficient by involving a transformation referred to as standardizing transform (ST). We show that ST is a transform domain smoothing. Using the face recognition technology (FERET) database and two state-of-the-art face identification algorithms, we demonstrate a consistent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of the algorithms embedded with the new metric over their original versions.  相似文献   

13.
针对等距离映射(Isomap)算法在处理扰动图像时拓扑结构不稳定的缺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改进算法将图像欧氏距离(IMED)嵌入到等距离映射算法之中。首先引入坐标度量系数计算图像的坐标度量矩阵,通过线性变换将原始图像从欧氏距离(ED)空间转换到图像欧氏距离空间;然后计算变换空间中样本的欧氏距离矩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样本邻域图,得到近似测地距离矩阵;最后采用多维标度(MDS)分析算法构造样本的低维表示。对ORL和Yale人脸数据库降维并结合最近邻分类器进行实验,基于改进算法的识别率平均分别提高了5.57%和3.95%,表明与原算法相比,改进算法在人脸识别中对图像扰动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LBP算子具有旋转不变性和灰度不变性等显著特点,本文通过LBP算子的特征提取,将人脸分成子区域,然后通过连接这些子区域的LBP直方图生成人脸特征向量,由于生成的特征向量的维数过高,通过PCA算法降维压缩,最后用欧式距离分类器完成测试样本和训练样本的人脸识别,通过实验比较得出很好的人脸识别效果,此人脸识别算法过程用于火车站等各种公共场合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引进了两幅图像之间的一种新的距离度量方法——图像欧氏距离,该距离是利用核函数对传统的欧氏距离进行改进而得到的。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的分类识别方法——基于核的图像欧氏距离人脸识别方法,并应用于人脸识别中。为验证该算法的可行性,对人脸图像进行DCT变换得到预处理样本,并在ORL和Yale人脸库上进行多角度的比较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优于其它距离分类器算法。  相似文献   

16.
智能视频监控随着大数据视频分析技术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通过实时监控,视频分析系统即时反应。识别出视频监控采集到的目标人脸。在基于ARM11的S3C6410嵌入式硬件平台,以Linux操作系统为软件平台,用LBP算法对人脸图像进行预处理,减少光照对识别的干扰;用PCA算法对经一致模式统计后的均衡直方图进行特征提取和降维,降低数据的计算量;对降维后的数据运用岭回归算法进行分类,设计并优化LBP+PCA算法,结合RidgeRegression分类技术作为人脸识别视频分析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基于视觉技术的手势跟踪与动作识别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工业生产线上规程化操作动作进行手势跟踪与动作识别研究。首先选取YCbCr颜色模型进行手部区域识别,获得完整手部区域;然后利用Euclidean距离变换计算相邻2个手部运动轨迹点之间的距离和各帧图像的手部运动速度;再利用扩展有限状态机模型实现手部运动的分割,将分割的多个动作与建立的动作模板匹配,利用Hausdorff距离匹配法判断匹配结果的准确性,实现手部动作的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手部动作识别算法对背景干扰和摄像头轻微震动具有一定的抗噪能力,有较高的动作识别正确率,能够满足现实工作环境下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8.
对人脸识别进行研究,将基于主要成分分析的图像训练算法用于人脸识别中,并运用最近邻分类器欧几里德距离对处理了的人脸图像集进行分类,设计一套基于PCA的人脸识别考勤系统,并运用到公司的考勤实践当中去。实践结果表明,该套系统的识别率维持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