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立 《新建筑》2012,(4):25-26
为了实现节能减排,中国不少城市将生态城的发展作为城镇发展的战略目标。通过对中国生态城镇的调研以及对生态城镇的理解,提出生态城镇应当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生态城镇的基本任务是实现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以此为基础,论述了中国生态城的发展现状和七个主要的共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城乡建设》2008,(10):1-1
生态城镇将自然、城市与人有机融合,求得天、地、人共生和谐,充分体现了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落实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理念.自然环境从两个方面框定了城镇发展的可持续性.一是自然资源,如生态地理、地质地貌,能源、水资源条件对人口规模、建设速度、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制约.  相似文献   

3.
一、西部城镇的必然选择生态城镇目前尚无权威定义,但结合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意见,本文认为:生态城镇是社会和谐、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形式。其内涵包括:(l)生态城镇是城镇生态化发展的结果;(2)生态城镇以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承载力为基础;(3)生态城镇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20)
面对生态危机,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城市建设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发展低碳经济的可持续之路已经成为全球共识,生态城镇成为应对生态危机所常用的一种模式。文章通过分析低碳、低碳建筑、低碳城镇之间的关系,探求适合我国生态城镇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国际生态城镇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全球暖化”和“控制排放”的问题,世界上已经有近100个生态城镇的建设。生态城镇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主流的现象,遍及各大洲。世界上这些生态城镇项目除了解决“全球嗳化”的问题,引导新的、可持续的城镇规划和建设的同时,还需要解决本国或本地区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通过对英国,法国和日本等国家生态城镇规划和建设分析,提出中国生态城市发展需要结合中国的国情,在生态城镇的规划和建设中需要创新规划体系,解决中国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建设绿色、生态与可持续城镇是未来我国城镇建设的主要方向,深入剖析国外典型生态型城镇的发展历程,有助于我国生态城镇的建设。文章对新加坡榜鹅地区建设过程进行分析,将榜鹅的发展历程归纳为“两阶段五时期”;并进一步总结榜鹅建设的主要策略,包括:长远计划与动态创新结合、实现“智慧生态城镇”建设愿景、多方参与保证规划实施、发展数字创新产业等;最后提出榜鹅智慧生态城镇对我国智慧生态城建设的部分启示。  相似文献   

7.
龚怡婷  王锐 《山西建筑》2022,(19):40-42+90
基于生态环境大的时代背景之下,生态文明理念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生态环境的保护已逐渐成为检验生态城镇建设的重要因素。城镇滨水景观作为兼具自然美感与人文特色的综合体,充分契合了生态城镇建设的内在需求。目前,不少城镇生态环境仍未受到有效的重视及治理,重新审视城镇生态环境滨水景观的建设已变得尤为迫切,基于生态环境视域下,以八宝镇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合理的方式以当地自然、人文资源,重塑城镇生态滨水景观,以此共同促进城镇生态的可持续建设发展,从而打造“宜居宜游”的特色生态城镇注入长效动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生态城镇愈发受到关注。英国是最早研究生态城镇的国家之一,以英国生态城镇西北比斯特示范区埃尔姆斯布鲁克为例,从总体设计、住房零碳目标、绿色空间、健康生活等方面阐述生态城镇规划实践,为我国的生态城镇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于立 《国际城市规划》2012,27(3):93-101
为了实现节能减排,中国不少城市将生态域的发展作为城镇发展的战略目标.生态城的规划和建设成为中国当前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然而,在中国生态城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在对中国生态城镇调研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作者论述了中国生态城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7个主要的共性问题.作者认为作为一种创新型的城市发展模式,中国生态城镇在探索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是难免的,尽管存在困惑,但仍然在成长.  相似文献   

10.
泾渭水系构成西安都市圈自然地理的基本构架,与城镇发展建设存在密切关联;当代城镇的盲目发展和破坏性建设加剧了水系生态的退化,极大地制约着城镇可持续发展。本文旨在寻求城镇发展与河流生态保护相协调的规划策略与方法,提出建构泾渭水系生态廊道的理念,从不同尺度解析了廊道结构与建构方法;在此基础上,优化都市圈景观格局,形成城乡协调的都市圈城镇发展整体格局;结合河流地区生态规划引导各类城镇发展方向,依托河流生态廊道完善城镇规划布局,促进城河生态和谐。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生态城镇的建设虽已广泛展开,一些生态城在国内外也引起了很多反响.但调研发现,中国生态城镇建设目前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重视技术,忽略生态城市社会和环境问题 这主要表现在重视技术层面的改造,以求实现经济发展,却忽略了生态城镇需要经济、环境和社会一体化的发展.目前,生态城的发展对社会问题特别是对民生问题不够重视.  相似文献   

12.
于立 《城乡建设》2012,(7):86-88
虽然世界上不少国家和地区都在开展生态城镇的建设,但是世界各地的生态城镇的发展模式和内容有一定的差异。这是因为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由于气候、地理位置、发展阶段等原因所面临的问题不同。虽然生态城镇在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上可能达成共识,但在具体定义上,以及相关的内容和发展模式上,很难在世界各国和各地区之间达成一致的意见。因此迄今为止,什么是生态城镇?并没有明确的、统一的定义。本文介绍世界各国在生态城镇的规划和发展,并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发展以及控制全球暖化已经是全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所关心的一个问题。有关研究表明,从现在开始人类若不控制碳排放,避免全球暖化的加剧,地球不少地区将面临巨大的生存挑战。显然作为人口大国和发展中的中国,生态发展模式以及相应的生态城镇的发展是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必由之路。这几年,国内外对生态城镇的发展目标和指标内容有不少的研究。作者根据对这些内容的分析,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中国生态城镇发展目标和实施措施的初步想法。  相似文献   

14.
兴安生态功能区区域城镇体系的规划研究,是保障生态功能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通过对兴安生态功能现有区城镇体系结构的分析,提出构建的原则及发展战略与目标,实现“两心、三区、两群、一带、一轴”的城镇体系空间布局,为兴安生态功能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生态城镇发展目标和实施措施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可持续发展以及控制全球暖化已经是全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所关心的一个问题.有关研究表明,从现在开始人类若不控制碳排放,避免全球暖化的加剧,地球不少地区将面临巨大的生存挑战.显然作为人口大国和发展中的中国,生态发展模式以及相应的生态城镇的发展是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必由之路.这几年,国内外对生态城镇的发展目标和指标内容有不少的研完.作者根据对这些内容的分析,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中国生态城镇发展目标和实施措施的初步想法.  相似文献   

16.
创建绿色型小区是实现小区由单一美化向生态优化、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转变的一个飞跃。绿色小区建设已成为城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现就绿色小区建设浅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规划师》1997,(3)
城镇生态环境保护,对城市持续发展,加速开发与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城镇位于自然环境之中,保护城镇生态环境,首先要保护城镇的区域生态环境.合理开发与利用生物资源,保持自然生态维持在一个良性循环中,建立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使从单纯的经济发展转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结合的同步发展,开发应用生态技术保持区域生态环境.然后加强城镇的生态环境保护.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工业、发展生态工艺,保护环境;加强全城镇绿化系统规划与建设等措施保护城镇生态环境.只有把保护城镇区域生态环境同保护城镇生态环境结合起来,统一规划,才能达到城镇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城镇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生态城镇建设是城镇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西部地区建设生态城镇既是区域城镇化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又是破解生态约束下区域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对生态城镇建设的经典理论的梳理和回顾,提出了西部地区生态城镇建设存在的现实问题、建设构想和路径.  相似文献   

19.
刘慧婷 《城市住宅》2021,28(8):135-136,138
面对气候变化和发展理念的转变,世界各国都在进行城市发展和规划方式的探索,我国城市规划的转型也迫在眉睫.从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大国担当以及我国传统天人合一的发展理念阐明我国城市规划为什么需要转型,进而引出生态城镇建设,分析我国生态城镇建设的现状、特点与优势,并通过相关生态城镇建设的研究,指出城市规划向生态城镇建设转型的六大制约因素:传统规划体制落后、规划指导经济发展但不是可持续发展、市场调节机制薄弱、生态意识薄弱公众参与度不高、创新能力缺失以及忽视小城镇和城乡协调发展,并从规划体制、生态意识及因地制宜分区管控3个方面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
刘慧婷 《城市住宅》2021,28(8):135-136,138
面对气候变化和发展理念的转变,世界各国都在进行城市发展和规划方式的探索,我国城市规划的转型也迫在眉睫.从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大国担当以及我国传统天人合一的发展理念阐明我国城市规划为什么需要转型,进而引出生态城镇建设,分析我国生态城镇建设的现状、特点与优势,并通过相关生态城镇建设的研究,指出城市规划向生态城镇建设转型的六大制约因素:传统规划体制落后、规划指导经济发展但不是可持续发展、市场调节机制薄弱、生态意识薄弱公众参与度不高、创新能力缺失以及忽视小城镇和城乡协调发展,并从规划体制、生态意识及因地制宜分区管控3个方面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