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军乐 《橡胶工业》2023,70(7):0533-0538
以丁腈橡胶(NBR)和氯丁橡胶(CR)和NBR/聚氯乙烯橡塑合金单用或者并用作为主体材料,以硼酸锌、氢氧化铝、聚磷酸铵和氧化锑等并用作为协同阻燃体系,以抗静电剂XS和导电钛白粉并用作为抗静电体系,经过优化配方设计,开发出矿井胶布用阻燃抗静电胶料。结果表明:NBR/CR并用矿井胶布用阻燃抗静电胶料可满足胶布压延及硫化工艺要求,综合性能较好,阻燃性能和抗静电性能均满足矿井相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丙烯腈含量、橡塑比和硫化体系等对NBR/POM共混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BR中丙烯腈含量增加,共混物的拉伸强度显著提高;随着POM用量增加,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变化不大,而撕裂强度明显提高,伸长率下降,硬度有规律的增加,耐油性能有所改善;选用过氧化物硫化体系或低硫高促硫化体系制备的NBR/POM二元共混物的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3.
孙宁  徐朝华  童真 《橡胶工业》2007,54(6):378-381
介绍橡塑磁的生产技术和应用概况。橡塑磁所用磁粉主要为钕铁硼、铝铁硼、铁铝镍、铝镍钴等金属磁粉和钴铁氧体、锶铁氧体、钡铁氧体等铁氧体磁粉;粘合剂主要为氯化聚乙烯、NBR和聚酰胺等;生产工艺主要有压延、注射、挤出和模压成型。探讨橡塑磁体系中粘合剂的结构和形态及粘合剂并用、开发或/和应用新型粘合剂和新型加工工艺等是近期橡塑磁的研究重点。橡塑磁已在印刷设备、微特电机、汽车配件、医疗卫生器械和家用电器等众多领域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氢化丁腈橡胶与聚氯乙烯或聚乙烯共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氢化丁腈橡胶(HNBR)与聚氯乙烯(PVC)或聚乙烯(PE)的共混,该HNBR是用偶氨法常压氢化丁腈胶乳制得的。共混物的力学性能表明,在HNBR质量分数为40%以上时,2种共混物均呈现热性橡胶性能。HNBR/PVC共混物在拉伸强度方面呈现加和关系。热老化后HNBR/PE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比NBR/PE共混物的好得多。用扫描电镜观察HNBR/PE 混物的断面形态。并用DSC曲线研究了HNBR/PE共混物的结晶变化。  相似文献   

5.
丁腈橡胶(NBR)与聚氯乙烯(PVC)的基混胶己是目前橡塑并用的主要品种。其主要优点是兼有PVC的耐臭氧性和NBR的耐油性和可交联性,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其主体原料PVC的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因此应用相当广泛,市场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6.
王伟勤  王健 《橡胶工业》1997,44(12):715-718
研究了乳液法PVC(简称乳PVC)悬浮法PVC(简称悬PVC)和粘合剂用量,阻燃增塑剂,带芯含棉量等因素对橡塑整芯难燃输送带粘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覆盖胶中可用20~25份乳PVC等量替代CR/NBR/氯化聚乙烯(CPE)(40/40/20)配方体系中的NBR,也可用40~60份悬PVC等量替代NBR配方体系中的NBR,浸渍液中增塑剂选择ZRS-50/DOP/42%氯化石蜡并用最适宜,覆盖胶中  相似文献   

7.
NBR/PVC共混胶的市场前景看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腈橡胶(NBR)与聚氯乙烯(PVC)的共混胶已是目前橡塑并用的主要品种。因其兼有PVC的耐臭氧性及NBR的耐油性和可交联性,并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而且原材料PVC的来源丰富、价格低廉,所以应用相当广泛,市场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8.
采用橡塑[NBR/PVC为(60-50)/(40-50)]并用材料制造旋流器。补强剂采用中超耐磨炉黑(70-75份);使用促进剂DM/TT和硫黄硫化体系,同时加入含过氧化物的混合物DMG硫化效果最好;增塑剂用10-15份;防老剂用4010NA。并用工艺采用增塑剂部分加入到PVC中制成糊状树脂的方法。共混时间一般为20-30min。该产品具有优异的耐磨性[磨耗量(1.61km)小于0.04cm3]、较高的拉伸强度(19MPa)和硬度(邵尔A型硬度95度),可直接替代衬胶铸铁旋流器。  相似文献   

9.
杨兴木  许卫东 《橡胶工业》2003,50(7):431-433
介绍NBR/PVC低硬度高速印刷胶辊的配方设计和生产工艺。胶辊的主体材料为并用比65/35的NBR/PVC并用体系,硫化体系为低硫高促硫化体系,增塑体系以增塑剂DOP为主且用量较大。胶料在开炼机上混炼,胶辊在卧式硫化罐中硫化。低硬度高速印刷胶辊硫化胶性能与国外同类产品硫化胶性能基本相当,并达到HG2287—2001标准优等品水平。  相似文献   

10.
采用红外光谱、化学抽提以及控制材料硬度和拉伸强度等方法,研究了摩托车零部件橡塑材料(NBR/PVC)共混比的控制。该法简便有效,对一般企业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采用动态硫化法制备了丙烯腈-T二-苯乙烯3元共聚物/丁腈橡胶(ABS/NBR)热塑性弹性体(TPV),研究了硫化剂种类及用量、NBR中丙烯腈含量、橡塑比、增塑剂等对TPV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丙烯腈较高的NBR制备的TPV综合性能优良,在试验范围内硫黄用量1.5份为宜。适量的增塑剂可以降低TPV硬度,但会导致拉伸性能下降。实验表明,TPV重复加工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2.
聚氯乙烯/橡胶并用胶辊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军 《塑料科技》1994,(3):32-35
研究了采用聚氯乙烯(PVC),丁腈橡胶(NBR)和顺丁橡胶(BR)三元共混制备模压浅色胶辊的配方和工艺,主要探讨了PVC/NBR/BR共混比、稳定剂、填充剂、硫化体系等因素对橡塑并用胶辊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选择PVC/NBR/BR=30/60/10,并配以白炭黑,过氧化物和少量硫黄硫化体系,可制得综合性能较好的浅色橡胶胶辊.  相似文献   

13.
杜永鹏  李亚明  徐富春 《橡胶工业》1996,43(11):686-687
应用密炼机进行橡塑共混工艺试验杜永鹏,李亚明,徐富春(沈阳第四橡胶厂一分厂110021)为提高胶料综合性能,降低成本,常在橡胶中并用一定量的塑料,通过改变组分配比和选择适宜的加工方法将几种高聚物的特性加以综合,得到理想的混合料。橡胶工业中对于PVC与...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动态硫化NBR/高聚合度聚氯乙烯(HPVC)热塑性弹性体的硫化特性、物理性能及加工性能。试验结果表明,PVC聚合度越大,NBR/HPVC共混比越大,动态硫化NBR/HPVC的加工性能越差;当橡塑共混比为70/30,动态硫化温度在150-155℃时,采用硫化剂TMTD硫化体系制备的动态硫化NBR/HPVC的综合物理性能优良,热塑性较好,可重复加工。  相似文献   

15.
用熔融共混法制得了聚烯烃类弹性体(POE)/PP共混体系,研究了不同橡塑比对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考察了不同填料(CaCO3,滑石粉.炭黑)对POE/PP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共混比为60/40-70/30时,体系的综合性能较佳。加入的填料均使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下降,硬度上升。  相似文献   

16.
赵祥迎 《弹性体》2011,21(2):66-69
丁腈橡胶(NBR)与聚氯乙烯(PVC)共混合金是橡塑共混体系中一类重要的共混体系,NBR和PVC都属于极性聚合物,在共混过程中,相容性较好,因此这种体系被广为研究和应用。但此方法是选用粉末丁腈胶直接加入PVC中进行混炼共混,仍然存在共混不均匀的问题。本实验用乳液共混凝聚法制备了NBR/PVC共沉胶,研究了共沉工艺条件、丁腈胶种类与性能对NBR/PVC合金性能影响。  相似文献   

17.
汽车用橡塑共混刹车片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卫莉  冯云生 《橡胶工业》2004,51(9):549-551
介绍EPDM/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NBR/PVC汽车刹车片的研制。采用主体材料为EPDM/HDPE和NBR/PVC(共混比均为20/80)共混体系,硫化体系为硫黄/硫化剂DCP/促进剂M体系,补强剂分别为高耐磨炉黑和气相法白炭黑制备的刹车片具有硬度高、耐磨性好和质量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硅酸钙晶须在NBR/PVC体系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硅酸钙晶须对丁腈橡胶/聚氯乙烯(NBR/PVC)并用胶料加工性能和硫化胶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酸钙晶须可较好地增强NBR/PVC,用适量的偶联剂γ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改性后,硫化胶的撕裂强度、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大幅度提高,但胶料的粘度增加,损耗因子tanδ降低,造成加工性能下降;而未改性硅酸钙晶须对并用体系的加工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NBR/PVC抗静电纺织胶辊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艳秋  华君 《橡胶工业》2003,50(3):160-162
探讨了NBR/PVC抗静电纺织胶辊的配方设计和生产工艺,试验得出,主体材料采用并用比为60/40的NBR/PVC并用体系和导电填料采用并用比为20/40的乙炔炭黑/高耐磨炭黑并用体系制备的抗静电纺织胶辊抗静电和抗臭氧龟裂性能好。生产工艺简单,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20.
陈焜盛  罗权焜 《橡胶工业》2007,54(5):283-286
研究NBR/氯磺化聚乙烯(CSM)并用比、硫黄用量、炭黑品种与用量、增塑剂及防老剂品种对NBR/CSM并用胶物理性能的影响。NBR/CSM并用胶优化配方为:NBR40,CSM60,炭黑N55055,氧化锌2.5,硬脂酸1,氯化石蜡10,防老剂MB1,硫黄1,促进剂TMTD0.5,促进剂CZ0.9。该配方并用胶的综合物理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