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首钢实验高炉解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首钢实验高炉解剖情况,重点考察炉内炉料分布,炉料下降状况,炉内温度分布,烧结矿的还原、软化、熔融以及熔铁和炉渣的滴下状态;还研究焦炭性状的变化和风口前的焦炭循环区;对碱金属的循环和硅、锰等元素的还原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关于首钢实验高炉解剖的一组研究报告中的第一篇.介绍了实验高炉的生产概况、特征.重点是介绍实验高炉的灭炉、注水冷却、解剖操作、取样、高炉料柱纵剖面及横断面的形态特征.还讨论了其它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首钢高炉喷矿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洎华 《炼铁》1994,13(6):13-16
首钢近年来在19m^3小高炉和576m^3中型高炉上进行了喷吹矿粉的工业试验。结果表明:矿粉比小于30kg/t时,高炉顺行,1号高炉采用减轻焦炭负荷的热补偿措施,[Si]未降低,在矿粉比为11.7kg/t和16.06kg/t时,铁水温度分别降低32℃和42℃,下渣(FeO)分别升高0.079和0.026个百分点,在炉渣碱度和硫负荷不变的情况下,硫分配系数分别下降了19.4%和27.2%。  相似文献   

4.
5.
本试验研究了现用含铁炉料的冶金性能,对两种烧结矿分别搭配20-35%其他酸性炉料做了熔滴性能检验,检验结果表明,烧结矿配加秘鲁球和矿山秘鲁球时,综合炉料的熔滴性能随其配比的增加而逐步改善;烧结矿搭配26-31%巴西球的熔滴性能最佳,高炉配入秘鲁球的工业应用情况表明,配比增加可改善高炉透气性,提高煤气利用率,且增产节焦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现用含铁炉料进行了冶金性能研究,对两种烧结矿分别搭配20 ̄35%其他酸性炉料作了熔滴性能检验。检验结果表明,烧结矿配加秘鲁球和矿山秘鲁球时,综合炉料的熔滴性能随配比增加而逐步改善;烧结矿搭配26 ̄31%巴西球的熔滴性能最佳,高炉配入秘鲁球的工业应用情况表明,配比增加可改善高炉透气性,提高煤气利用率,且增产节焦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中国冶金》2012,(5):49
编号:2011200获奖等级:壹等完成单位:首钢总公司北京科技大学河北省首钢迁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完成人:赵民革、张建良、陈冠军、王建民、张福明、胡雄光、马金芳、国宏伟、马泽军、万雷、倪苹、竺维春、郑敬先、毛庆武、左海滨  相似文献   

8.
胡世杰 《山东冶金》2010,32(4):52-52
由北京金属学会、山东金属学会、河北省冶金学会、山西省金属学会、河南省金属学会、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和山东省冶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高炉干法除尘技术交流会"于2010年7月18~20日在北京召开,15个省、市的40多家钢铁企业、科研院所和环保设备制造企业的80多名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9.
根据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安排 ,2 0 0 2年 12月 10日~ 12日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在北京市主持召开了共九项铁矿石国家标准审定会。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马鞍山钢铁公司、包头钢铁公司、武汉钢铁公司、太原钢铁公司、鞍山钢铁公司、国家铁精矿质检中心、武汉科技大学、国家标准出版社等单位参加了会议。这九项标准是 :1)铁矿石粒度分布的筛分测定方法 (idtISO4 70 1)2 )铁矿石热裂指数的测定方法 (idtISO 8371)3)铁矿石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铝含量的测定(idtISO 4 688- 1)4)铁矿石火焰原子…  相似文献   

10.
王涛  王颖生  余鸿林 《钢铁》2003,38(10):6-10
介绍了近10年首钢高炉铁口维护和渣铁沟使用以及炉前环保的改进情况,炉前每班人员由过去的近20人,降低到现在的10人左右,渣铁沟耐材消耗由过去的吨铁10元左右降到现在的4元左右,分析指出了同立级高炉适合的出铁次数。  相似文献   

11.
1996年上半年以来,首钢主要通过增加高炉生矿配比、提高自产烧结矿和球团矿产量和质量、改善高炉槽下筛分效果、降低焦炭灰分等措施,使高炉生产形成稳定顺行局面并长期保持。为了进一步提高综合入炉品位,选配巴西南部精粉,开发高品位、低二氧化硅含量烧结矿生产技术,提出今后精料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首钢高炉近年以来取得高产、稳产、优质、低耗的技术操作方针进行了总结分析,其主要方面:以精料为基础,实行全风量作业,采用高压、高温、富氧、喷煤及大矿批、多正装的装料制度,冶炼低硅、低硫炼钢铁以及经常注意保持定风量、定风温和定矿批大小等操作制度。  相似文献   

13.
冶金部组织的“高炉热平衡测定及计算方法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规”)审定会,于2月21日~24日在重庆大学召开.参加会议的有高等院校、科研设计、企业等33个单位的代表共70多名.会议对重庆大学、重钢、梅山工程指挥部受冶金部委托而草拟的“暂规”草案进行审定.他们验证测试和草拟的“暂规”具有以下特点: 1)用X射线衍射仪测定了焦炭石墨化程度. 2)系统地测定和计算了冷却水、炉壳、炉底、煤气和热风围管等所带走的热损失.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详述了京西,宁夏无菌烟及东胜,神府,口泉烟煤的理化和燃烧性能,并通过综合分析,为首钢高炉喷吹混合煤选择出适宜的烟煤种。  相似文献   

15.
竺维春  王颖生 《炼铁》2003,22(4):14-18
对2号高炉提高煤比过程中的一些操作经验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影响置换比的因素,提出了提高置换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炼铁》2016,(5)
对首钢京唐1号高炉喷吹煤粉的粒度组成和不同粒度煤粉燃烧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在京唐1号高炉进行放宽煤粉粒径的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在高炉生产保持稳定和顺行,原燃料条件基本不变的条件下,放宽煤粉粒径后磨煤机生产能力增加10%左右,高炉内煤粉利用率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认为在进行烟煤和无烟煤混合喷吹的条件下,完全可以降低小于75μm煤粉的比例,不必按传统的做法将该比例控制在80%左右。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首钢高炉喷煤粉技术发展十七年来的简要总结.介绍了首钢在高炉喷煤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首钢喷煤系统的概况、工艺流程及其特点;煤粉喷入高炉的行为和影响;并对喷煤量和置换比问题进行了探讨;对于喷吹烟煤和无烟煤在操作技术上的差异,进行了较详细的说明.最后,通过用首钢高炉的焦比与先进的日本高炉焦比的对照分析,说明高炉喷吹煤粉技术的优越性,并展望了此项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陈冠军  刘洪松  倪苹 《工业炉》2010,32(4):19-21
在比较国内外高炉风温基础上,结合风温变化,说明首钢高炉高风温的技术进步。近年首钢在高风温热风炉、高风温工艺流程和高风温管道等方面开展的理论研究,为首钢高炉实现高风温奠定了基础。在首钢搬迁调整之际,高温空气燃烧预热和自研发的热风炉等技术在首钢得到推广应用。通过首秦与迁钢开展的高炉高风温实验研究,表明首钢实现了1 250~1 280℃的高风温。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近几年首钢高炉热风炉采用的多项提高风温的技术措施及取得的应用效果,即热风温度逐年升高,2006年平均达到1158℃,创出了历史最好水平。2002年后,首钢技术改造或新建高炉的热风温度均实现大于1200℃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冶金部“高炉热平衡测定与计算方法暂行规定(草案)”技术审定会于1984年2月21~24日在重庆大学召开。冶金部钢铁司、鞍山热能研究所、各工厂、设计、科研、院校等有关单位共75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