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本文介绍电子辐射对不同墨水书写信息的影响。2001年10月当发现炭疽病毒感染邮寄的信件时,美国政府开始利用电子辐射杀死邮件上的病毒,并在全国推广这项技术。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发现,这项技术对某些邮寄物品是有害的。数据表明电子辐射可能对邮品上存在的时间特征有损害,尤其是邮寄通过常规船运的美术和历史资料,时间特征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4.
以杨木漂白化学热磨机械浆(BCTMP)为原料,模拟造纸白水,对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溶解与胶体物质(DCS)的物理化学性能进行研究,并考察了温度、时间、pH值和循环次数等因素对DCS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杨木BCTMP所产生的溶解物质(DS)占DCS总量的51.9%左右,而胶体物质(CS)仅占DCS总量的48.1%左右。DCS中灰分的质量分数为41.3%。DS的电导率约占DCS电导率的67.3%,CS的阳离子需要量(CD值)占DCS的CD值的78.7%,DCS的浊度主要由胶体物质贡献。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对DCS中的化学组成进行了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6.
7.
8.
老油田早期的测井曲线分辨率低、薄层的识别能力差,不能满足储层建筑结构的研究需要,针对这一状况,我们将反褶积原理运用到测井曲线处理上。信号反褶积原理是把反褶积问题转变成期望输出和实际输出之间的误差值构造线性的方程组,然后求解方程组,得到反褶积因子,实现测井曲线盲反褶积处理。通过消除围岩这些因素的影响,将测井曲线上的低幅度细微变化"放大",对比处理前后的测井资料,增强测井曲线的高频段能量,提高测井曲线的薄层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2种喷涂试剂,碘-苯黄酮和四氧化钌(RTX)与传统刷粉技术显现潜在指纹信息,做了比对评价。不是所有客体表面的指纹和陈旧痕迹,都同时适用于喷涂和刷粉技术,如玻璃和木制家具上的指纹显现,刷粉技术仍然是首选。而喷涂技术用于壁纸、乙烯基材料和地砖上的指纹显现效果较好。注意:刷粉或氰基丙烯酸酯(用罗丹明6G染色)熏显技术与RTX喷涂技术不能同时使用,因为这2类药物不相容。但在使用刷粉技术之前或之后,再用碘-苯黄酮喷涂,指纹显现效果较好,而碘-苯黄酮与氰基丙烯酸酯不能同时使用。在碘-苯黄酮配方中,使用HFC4310mee和HFE7100两种溶解剂与原配方中的CFC113溶解剂相比,没有发现差异。但CFC113含有氟利昂,严重污染环境,所以推荐使用HFC4310mee作为理想的替换试剂。由于RTX喷涂剂比较昂贵,目前正在寻找与RTX相媲美且廉价的化学试剂,同时使用寿命在2个月以上。对于不同的客体表面,依据指纹的陈旧性,推荐使用以下技术:刷粉适用于玻璃和木制家具上的所有陈旧指纹,指纹的陈旧性在3天或更长一点时间;碘-苯黄酮喷涂适用于壁纸、乙烯基材料、地砖和粗糙的原木上;RTX喷涂适用于壁纸和油漆上的新鲜指纹,而指纹陈旧性在1天以内。 相似文献
10.
11.
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对甘肃产白苏子挥发性组分(VF)和半挥发组分(SVF)进行了提取,用GC-MS对以上两组分进行了分析,用超氧负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清除法进行了抗氧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VF的主要成分为水芹烯(相对质量分数5.72%),桉油精(6.58%),2-甲氧基苯酚(4.55%),丁香酚(6.13%),蒎烯(3.07%),紫苏酮(10.51%),n-十六酸(5.81%)等;SVF的主要成分为α-亚麻酸(16.21%),n-十六酸(4.11%),2-甲氧基苯酚(6.65%),α-亚油酸(4.44%)等;白苏子提取物对DPPH和超氧负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作用呈量效关系;挥发油对超氧负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作用的IC50值(0.030 5 g/L)比半挥发性组分IC50值(0.574 g/L)要低,存在显著性差异(t=2.93,p<0.05);挥发油对DPPH的清除作用的IC50(0.133 g/L)值比半挥发组分IC50值(2.75 g/L)要低,存在显著性差异(t=4.02,p<0.05)。研究结果表明白苏子是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剂资源。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建立了化妆品中2-甲氧基乙醇(ME)、2-乙氧基乙醇(EE)、乙酸-2-甲氧乙酯(MEA)、2-(2-甲氧基乙氧基)乙醇(MEE)4种禁用组分的气相色谱测定法。样品采用无水乙醇提取,毛细管柱分离,气相色谱分析测定,阳性样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确证。4种目标组分能完全达到基线分离,在4~760μg/mL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0.9999,回收率在96.0%~98.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2%~4.4%之间。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定量准确、重现性好等特点,阳性样品进一步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确证,可避免假阳性误判,是一种具有实际应用价值且易于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从辣椒素总碱(Capsaicinoids)中提取高纯度的辣椒索及二氢辣椒素单体,建立了分离工艺条件。以TLC实验筛选适当的洗脱流动相,低压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产物用两相法重结晶,TLC及HPLC监测分离效果及产品纯度。结果表明优选的流动相为混合溶剂石油醚:丙酮=8:2(体积比),纯化分离得到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索,纯度分别从64%和29%提高到97%和96%。 相似文献
20.
泰国蒌叶精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国蒌叶精油 (Betlevineoil)是由从泰国蒌叶藤叶用水蒸汽蒸馏而得精油 ,湿料计含油率约为 0 .2 % ,利用气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仪技术对泰国蒌叶精油 (Betlevineoil)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分析 ,色谱分离出 6 4种成份 ,其中检测鉴定 58种成分 ,其中主要成分为乙酸丁香酚酯 (Acetyleugenol) 31.76 8%、反式 异丁香酚 (trans Isoeugenol) 2 8.32 2 %、乙酸 4 烯丙基苯酚酯 (4 Allylphenylacetate) 8.0 53%、乙位石竹烯 (beta Caryophyl lene) 3.0 6 3%、大根香叶烯 (Germacrene d) 2 .917%、甲位紫穗槐烯 (alpha Amorphene) 2 .52 0 %、甲位杜松醇 (alpha Cadinol) 2 .4 36 %、甲基黑椒酚 (Chavicol) 1.994 %。泰国蒌叶精油有药效 ,在泰国当地有传对爱滋病及爱滋病带菌者有疗效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