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高芳纶滤料的耐高温性并降低滤料的生产成本,以芳纶1313纤维为主要原料,通过混入不同质量分数的PAN预氧化纤维,制备了芳纶1313/PANOF复合针刺毡,并对其进行PTFE涂层整理。通过对所得复合针刺毡结构、力学性能、过滤性能以及耐高温性能等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添加PAN预氧化纤维,提高了芳纶1313/PANOF复合滤料的缠结性能,减小了滤料的孔径尺寸,滤料透气量降低,过滤阻力增大;对于粒径0.3μm的微粒,PANOF质量分数低于35%时,滤料过滤效率随PANOF含量的增加而明显提高;随着PANOF含量的增加,滤料横向断裂强度逐渐降低,横向和纵向断裂伸长率均逐渐增大;5组试样均具有优良的耐高温性,200℃高温下,滤料的纤维结构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该滤料适用于200℃的高温条件。  相似文献   

2.
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羊毛混纺产品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军 《毛纺科技》2006,(2):39-41
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PANOF)是一种新型耐高温的有机纤维,在防火、阻燃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由于PANOF纤维本身的特性使其在环锭纺纱系统中的可纺性能较差,故采用转杯纺纱技术编制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PANOF)/羊毛混纺纱线,以提高可纺性能和改善纱线性能.文章通过对比各试纺方案,研究了转杯纺主要工艺参数与成纱质量的关系,合理选择工艺参数,以提高混纺纱的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3.
简述目前防毒手套的类型与特点。采用芳纶1414(Kevlar)织物作为防毒手套外层,中间层采用拒水透湿的聚四氟乙烯(PTFE)膜,聚丙烯腈(PAN)基活性碳纤维复合织物作为吸附里层,制备兼具防机械危害与高性能防毒的透气式防护手套。介绍Kevlar纤维的赛络纺纱、染色与织造的工艺及技术要求,聚丙烯腈基预氧化纤维(PANOF)的纺织与碳化活化工艺,防护手套的制备工艺;测试相关的机械防护和化学防护性能。结果显示:手套的耐磨性能达到2级,耐切割达到3级,抗撕裂达到2级,耐穿刺达到2级;芥子气液—气防护时间>24 h,气溶胶防护效率>98%;整体符合GB/T 12624—2006劳动防护手套通用技术条件标准对防护性手套的一般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了世界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的发展历史,同时对国内PAN基碳纤维的现状进行了总结;着重分析了PAN原丝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并对国内PAN基碳纤维广阔市场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正> 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承担纺织工业部下达重点试制项目“预氧化纤维(PANOF)整体毡”,经过几年来的反复研究,不断改进设备与工艺,已试制出成品,并提供用户单位实际应用,效果良好,同意组织鉴定。  相似文献   

6.
利用热致相分离法基于废旧腈纶制备聚丙烯腈(PAN)多孔材料,并对其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比表面积分析及热重(TG)分析等测试。结果表明,当二甲基亚砜/水(DMSO/H2O)溶剂体系中DMSO体积分数为88%,且PAN质量浓度为50~70 mg/mL时,所得PAN多孔材料成形良好;PAN质量浓度对PAN多孔材料孔隙形态的影响较大,随着PAN质量浓度的增加,多孔材料的骨架尺寸增大,孔径减小;PAN多孔材料存在多级孔结构,不仅含有孔径为2.674~3.948μm的大孔,还存在孔径为2~140 nm的微孔,孔隙率超过90%,比表面积高达177.302 m2/g;与废旧腈纶相比,PAN多孔材料的热稳定性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分析不同抗菌剂对聚丙烯腈(PAN)抗菌纳米纤维的影响,进一步开发功能性纳米纤维纺织品,通过静电纺丝方法制备PAN/三氯生(TCS)、PAN/TiO2抗菌复合纳米纤维膜,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等对纳米纤维膜的微观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相对于纯 PAN纳米纤维膜,PAN/TCS 和PAN/TiO2抗菌纳米纤维膜的纤维直径减少了39% ~ 71%,拉伸强度增加了12% ~ 88%; PAN/TCS 复合纳米纤维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圈都大于1 mm;由于TiO2为非溶出型菌剂,PAN/TiO2复合纳米纤维未发现抑菌圈;PAN/TCS 和PAN/TiO2纳米纤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都达到了91.98%以上,且抑菌率随着TCS和TiO2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8.
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PANOF)是一种新型耐高温的有机纤维,在防火、阻燃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由于PANOF纤维本身的特性使其在环锭纺纱系统中的可纺性能较差。故本文采用转杯纺纱技术纺制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PANOF)/羊毛混纺纱线,以提高可纺性能和改善纱线性能。文章通过对比各试纺方案,研究了转杯纺主要工艺参数与成纱质量的关系。合理选择工艺参数,以提高混纺纱的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9.
自由基引发剂制备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腈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开发高品质聚丙烯腈(PAN)共聚物用于PAN基碳纤维生产,针对水相悬浮聚合、水相沉淀聚合和混合溶剂沉淀(悬浮)聚合等自由基聚合工艺的优缺点,结合其反应特征,综述了近几年来自由基引发剂制备高相对分子质量PAN共聚物的研究进展,探讨了油溶性或水溶性引发剂的选择机制,并对制备高相对分子质量PAN共聚物的理论与实验进行分析。根据单一引发剂制备PAN共聚物的实验结果发现:采用纯水相聚合体系可制得高转化率和高相对分子质量的PAN共聚物;采用混合溶剂沉淀(悬浮)聚合反应体系,可在不降低聚合反应产率的前提下,对PAN共聚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进行合理调节。  相似文献   

10.
聚丙烯腈水解过程的红外光谱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自由基接枝聚合方法由丙烯腈 (AN)单体和纤维素纤维 (CF)制取一种具有聚丙烯腈(PAN)表层的改性纤维素纤维 (PAN CF) .将AN接枝率 70 %的PAN CF用 2 .0 g/dLNaOH溶液进行水解 ,制得反应程度不同的系列水解PAN CF(Hyd .PAN CF)样品 .运用红外光谱法分析上述试样 ,以考察水解反应过程 .结果表明 ,PAN的碱水解过程是由反应速度不同的三个阶段构成 :前期增速缓慢 ,中期增速急剧 ,后期缓慢减速 .50 %以上的腈基在仅占水解过程总时间 1 /6(约 2 0分钟 )的反应中期转化 .  相似文献   

11.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膜,研究其微观形貌及过滤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PAN纳米纤维形态结构良好。纺丝液中PAN质量分数大时(18 wt%)纤维直径最大;PAN质量分数小(14 wt%),且纺丝电压最大(24 Kv)时,纤维直径最小。纤维直径大时,膜的平均孔径大,为7.6μm;纤维直径小时,膜的平均孔径最小,为2.7μm。孔径最小的纳米纤维膜的过滤效率最佳,达到了98.3%,且呼吸阻力为16.4 mm H2O。  相似文献   

12.
张杰 《印染助剂》2021,(4):37-39
采用水相沉淀法合成聚丙烯腈(PAN),并将其复合到纳米二氧化钛(TiO2)表面,制备PAN/TiO2复合微粒。PAN/TiO2经预氧化得到共轭结构的复合微粒,拓宽了纳米TiO2的光响应范围。采用FTIR和DTA-TG对PAN/TiO2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TiO2上附着有预氧化的PAN,PAN/TiO2热稳定性较好。改变n(AN)∶n(TiO2)制备不同的PAN/TiO2,并用于太阳光下罗丹明B的降解。结果表明,n(AN)∶n(TiO2)为1∶120时,PAN/TiO2光催化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3.
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PANOF)是一种新型耐高温的有机纤维,在防火、阻燃等应用领域具有广泛的前景。但由于PANOF纤维本身的特性使其在环锭纺纱系统中的可纺性能较差。故采用转杯纺纱技术编制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PANOF)佯毛混纺纱线,以提高可纺性能和改善纱线性能。文章通过对比各试纺方案,研究了转杯纺主要工艺参数与成纱质量的关系。合理选择工艺参数,以提高混纺纱的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制备满足力学性能且具有芳香功能的混纺纱线,以芳香缓释微胶囊为原料,利用离心-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聚丙烯腈/薰衣草精油/β-环糊精(PAN/OEL/β-CD)纳米纤维,结合传统纺纱工艺,制备PAN/OEL/β-CD纳米纤维/棉混纺纱线,利用微观成像系统、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分析仪(TGA)、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聚丙烯腈质量分数为8%的条件下制备出的PAN/OEL/β-CD纳米纤维形貌均匀、无明显串珠,微胶囊与PAN之间没有新的化学键产生;PAN/OEL/β-CD纳米纤维以3种形式分布在纱线内部;热重分析表明PAN/OEL/β-CD纳米纤维的含量约占纱线7%;混纺纱线3℃条件下21天芳香保持率为95.58%,25℃条件下为83.49%。  相似文献   

15.
为改进常规聚丙烯腈(PAN)纤维的吸湿性能,将PAN与聚乙二醇(PEG)共混后湿法纺丝,经水洗后处理,制得多孔PAN纤维(M-PAN),然后在碱液中将M-PAN水解,得到具有良好吸湿性能的改性PAN纤维(HM-PAN)。研究了PEG分子质量、质量分数及水解条件对HM-PAN吸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水解条件下,随PEG分子质量、质量分数增大,HM-PAN吸湿性增强;当PEG分子质量、质量分数一定时,通过调节水解温度、时间、碱含量及碱液种类,可在不同程度上提高HM-PAN的吸湿性能。  相似文献   

16.
将不同质量分数的聚丙烯腈( PAN)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制备了PAN纳米纤维多孔膜,并对静电纺PAN纳米纤维膜的形貌、纤维直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力学性能以及过滤性能进行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随着PAN质量分数的增加,纤维的平均直径明显增加;对应的静电纺多孔纤维膜的孔隙率和比表面积都减小、过滤效率降低.其中,由PAN质...  相似文献   

17.
为获得力学性能较好的聚丙烯腈(PAN)基实心和多孔碳纳米纤维,以自制相对分子质量30万的PAN为原料,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PAN和PAN/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纳米纤维,经预氧化、碳化后分别获得了新型纳米纤维。利用扫描电镜观测了纳米纤维和碳纳米纤维的表面形态,并对纳米纤维和碳纳米纤维的直径分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相对分子质量为30万的PAN适宜纺丝质量分数为6%,PAN纳米纤维的平均直径为1 242 nm。在PAN纺丝液中加入PMMA后,纳米纤维的平均直径下降至519 nm,且直径分布变窄;预氧化过程中施加张力可以使碳纳米纤维保持较好的纤维形状;碳化处理后的PAN和PAN/PMMA纳米纤维的直径都明显减小,前者减小为683 nm,后者为374 nm;扫描电镜照片显示,加入PMMA后PAN碳纳米纤维呈多孔结构。  相似文献   

18.
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聚丙烯腈/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PAN/PBMA)共混纤维。分别从溶解度参数、红外光谱(FT1R)、动态力学分析(DMA)3个方面对共混组分的相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AN与PBMA具有部分相容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失重分析(TG)研究共混纤维形态结构和热稳定性,发现低含量组分PBMA以微区形式均匀分散于PAN基体中,使其耐热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吸附实验表明,PAN/PBMA(70/30)共混纤维对甲苯、氯仿、煤油的吸附能力较纯PAN纤维提高了2~3倍。  相似文献   

19.
将石墨烯(GR)纳米颗粒掺杂到聚丙烯腈(PAN)纺丝溶液中,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石墨烯/聚丙烯腈(GR/PAN)复合纳米纤维膜。研究PAN质量分数、GR用量、纺丝电压及接收距离对GR/PAN复合纳米纤维膜形貌和过滤性能的影响,发现最优纺丝工艺参数为PAN质量分数14.0%、GR用量1.5%、纺丝电压26 kV、接收距离14 cm、注射速度1 mL/h。此最优纺丝工艺参数制备的GR/PAN复合纳米纤维膜的过滤效率为98.86%,过滤阻力为110.30 Pa。  相似文献   

20.
聚苯胺/聚丙烯腈导电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潘玮  赵金安 《纺织学报》2006,27(10):32-34
将十二烷基苯磺酸掺杂的聚苯胺(PANI-DBSA)与聚丙烯腈(PAN)共混,通过常规腈纶湿法成型技术制备出PANI-DBSA/PAN复合导电纤维。采用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对PANI-DBSA在PAN中的分散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PANI-DBSA含量对复合纤维力学性能及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ANI-DBSA在PAN基体中分散均匀,呈纳米尺寸分散,在较低的PANI-DBSA含量下复合纤维中的导电网络已经形成;PANI-DBSA的质量分数为5%时,复合导电纤维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电导率可达10-3S/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