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合成了稀土铽-α,α′联吡啶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Tb2(CA)3(dipy)2(CA:樟脑酸根,dipy:α,α′联吡啶),另外,又合成了不同比例铽、钇异核混配三元配合物。在室温下测定了配合物的荧光激发光谱,最佳波长为313 nm,即在313.0 nm光的激发下,测定了四种稀土配合物的发射光谱,发射光谱图显示了Tb3+离子的特征光谱,产生四条谱线,分别是5D4-7F6(490.0 nm),5D4-7F5(544.0 nm),5D4-7F4(584.0 nm),5D4-7F3(620.0nm),最强峰为544 nm处Tb3+离子绿色荧光发射峰。对四种配合物荧光发射峰强度变化的研究表明,钇的掺入并没有降低铽离子的荧光强度,说明不发光稀土离子钇对铽离子的荧光发射有敏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实验合成了标题化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Tb2(CA)3(phen)2(CA:樟脑酸根,phen:1,10-菲咯啉).另外,又合成了不同比例掺杂镧和钇的铽异核混配三元配合物,并在室温下测定了配合物的荧光激发光谱,镧掺杂铽的异核混配三元配合物和钇掺杂铽的异核混配三元配合物最佳激发波长分别为344.0、329.0 nm;分别以最佳激发波长测定了配合物的发射光谱,均产生了4条谱带,分别归属Tb3+离子5 D4→7F 6(490.0 nm)、5 D4→7F 5(545.0 nm)、5 D4→7F 4(584.0 nm)、5 D4→7F 3(619.0 nm)能级跃迁.不同比例掺杂镧和钇的铽异核混配三元配合物发射光谱荧光强度变化的研究表明,不发光稀土镧和钇的掺入增强了铽的荧光强度,说明不发光稀土离子镧和钇对铕的荧光发射有敏化作用并且镧的敏化作用强于钇.  相似文献   

3.
实验合成了单核铕-樟脑酸-1,10-菲咯啉三元配合物和La、Y掺杂异核铕-樟脑酸-1,10-菲咯啉三元配合物。通过配位滴定、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等测试,确定其组成为RE2(CA)3(phen)2(RE为Eu、La和Y;CA为樟脑酸;phen为1,10-菲咯啉);通过三维荧光光谱图确定其最佳激发波长为330.0 nm,即在330.0 nm激发光下的发射光谱图中均显示出Eu3+离子5D0→7F0(579nm),5D0→7F1(594 nm)和5D0→7F2(612 nm)等三条特征谱线,其中5D0→7F2(612 nm)为最强跃迁峰。荧光强度变化研究表明,适量镧和钇离子的掺杂并没有降低铕离子的荧光强度,说明镧和钇对铕离子荧光发射有敏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液相反应合成出均苯三甲酸铽铵发光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和紫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和热分析确定其化学组成为(NH4)2Tb(C9H3O6)3Cl·7H2O·2H 3O.配合物的结构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点群:P21/c,晶胞参数:a=1.43825 nm,b=1.24151 nm,c=0.65938 nm,α=90°,β=122.24°,γ=90°,V=1.1773 nm3.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Tb3 与配体之间的有效能量传递使配合物在紫外光照射下发出强的绿色特征荧光,荧光发射峰485 nm、540 nm、580 nm和615 nm分别归属于5D4→7F6、5D4→7F5、5D4→7F4和5D4→7F3跃迁,其中5D4→7F5发射带最强.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铈-对甲基苯甲酸-2,2-联吡啶三元固体配合物。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热重分析(TGA)和荧光光谱等手段研究了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结果表明配合物的组成为[Ce(PTA)0.75(BPY)].3.8H2O,荧光光谱表明配合物都具有较好的荧光特性,且发射谱线很窄,主发射峰为Ce3 的5D4→7F6跃迁,具有很高的荧光强度,研究表明合成的新型稀土配合物是一种良好的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6.
赵永亮  赵凤英 《化学试剂》2001,23(4):204-205,215
合成了苯甲酸铽和苯甲酸镧配合物 ,以 4 ,4′-联吡啶将两配合物连结起来 ,形成了苯甲酸 4 ,4′-联吡啶双配体异核稀土配合物。对合成的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 ,测定了其摩尔电导、红外光谱及荧光光谱。结果表明 ,配合物的组成为Tb La L6 L′· 2 H2 O( L=苯甲酸根 ,L′=4 ,4′-联吡啶 ) ;配合物在 2 95 nm紫外光激发下 ,发出较强的特征荧光 ,是较理想的稀土发光体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4种稀土与2-噻吩甲酸(L)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稀土配合滴定及摩尔电导确定其化学组成为REL3.2H2O(RE=Gd,Tb,Dy,Er),并对配合物进行了红外光谱、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测定。红外光谱测定表明,配体通过羧基以螯合双齿的方式与稀土离子(Ⅲ)配位成键。荧光光谱数据表明,铽配合物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能。  相似文献   

8.
稀土—邻苯二甲酸—联吡啶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合成了以镝、铽为中心,邻苯二甲酸和2,2’-联吡啶为配体的稀土配合物,在紫外光激发下,测试了配合物的荧光,结果表明,镝对铽的荧光发射起着猝灭作用,而荧光发射峰位置变化不大,红外光谱表明,邻苯二甲酸羧基氧和联吡啶氮原子与稀土离子配位;热分析数据表明,配合物在100℃左右失水,380℃左右开始分解。  相似文献   

9.
稀土铽-水杨酸配合物的合成及荧光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共沉淀法分别制备了稀土铽-水杨酸二元配合物以及铽-水杨酸-邻菲罗啉三元配合物。同时,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掺杂稀土铽-水杨酸二元配合物的SiO2凝胶玻璃复合发光体。对合成的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在紫外光激发下,它们均能发射出铽离子的特征荧光。  相似文献   

10.
朱晓伟  布仁  宝金荣 《化学试剂》2007,29(6):361-362
合成了钐、镝与2-噻吩甲酸-2,2'-联吡啶的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稀土配合滴定及TG-DTG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组成为:REL3L'·C2H5OH(RE=Sm,Dy;L=2-噻吩甲酸,L'=2,2'-联吡啶);摩尔电导数据表明,此配合物为非电解质;测定了配体及配合物的红外光谱,表明配体2-噻吩甲酸中的羧基氧与稀土离子配位,2,2'-联吡啶上两个氮原子与稀土离子配位.还研究了Dy3 配合物的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  相似文献   

11.
朱晓伟布仁  宝金荣 《化学试剂》2007,29(6):361-362,365
合成了钐、镝与2-噻吩甲酸-2,2′-联吡啶的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稀土配合滴定及TG-DTG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组成为:REL3L′.C2H5OH(RE=Sm,Dy;L=2-噻吩甲酸,L′=2,2′-联吡啶);摩尔电导数据表明,此配合物为非电解质;测定了配体及配合物的红外光谱,表明配体2-噻吩甲酸中的羧基氧与稀土离子配位,2,2′-联吡啶上两个氮原子与稀土离子配位。还研究了Dy3 配合物的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稀土铕配合物Eu(OC3H7)β2,并与醇酸树脂掺杂,考察不同β二酮如α-噻吩甲酰三氟丙酮(HT-TA)和二苯甲酰甲烷(HDBM)对复合体系荧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配合物Eu(OC3H7)(DBM)2或Eu(DBM)3的醇酸树脂主要呈现位于460 nm附近醇酸树脂荧光发射峰;而掺杂Eu(OC3H7)(TTA)2配合物,在380 nm激发下发射很强的Eu3 离子5D0→7FJ(J=0,1,2,3,4)跃迁红色特征荧光。  相似文献   

13.
采用柠檬酸盐硝酸盐燃烧法制备了GdAlO3 Tb, RE荧光粉体.在紫外激发下(254nm),GdAlO3Tb发射绿色荧光(5D4→7F5,544nm),Dy共掺杂对绿色发光有增强作用,Ce共掺杂对GdalO3 Tb绿色发光有降低作用.激发谱和能谱研究表明Dy能级嵌入Tb主发射能级5D4(绿色发光能级)、5D3(蓝色发光能级)能级之间,Ce能级嵌入Tb主发射能级5D4、5D3能级上方.这种能级嵌入方式,使得稀土离子之间存在声子支持的共振能量传递,但T→Dy→Tb能量传递使Tb绿色发射(5D4→7FJ (J=3,4,5,6))增强,蓝色发射(5D3→7FJ (J=3,4,5,6))减弱;而Ce→Tb能量传递使Tb蓝色发射增强,绿色发射减弱.  相似文献   

14.
韩冰  陈静  吴松容  吴海生  夏竹芬 《广东化工》2006,33(9):16-17,41
分别合成了稀土铽-N-苯基邻氨基苯甲酸、铽-N-苯基邻氨基苯甲酸-邻菲罗啉两种稀土二元及三元配合物。此外,采用溶胶-凝胶湿化学制备手段在SiO2凝胶玻璃中引入了铽-N-苯基邻氨基苯甲酸-邻菲罗啉三元配合物,对合成的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在紫外光激发下,它们均能发射铽离子的特征荧光。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丙烯酸P(NIPAM-co-AAc)共聚微凝胶,及其与Tb(Ⅲ)离子、α-噻吩甲酰三氟丙酮(HTTA)的二元和三元配合物。用透射电镜、Zeta电位、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荧光光谱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微凝胶粒径为400nm;Tb(Ⅲ)与微凝胶、HTTA之间以配位作用为主;微凝胶、HTTA和Tb(Ⅲ)之间能进行有效的能量传递。配合物的最佳激发波长为316nm,在此激发波长下Tb(Ⅲ)有荧光特征发射。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以草酸和邻菲啰啉为配体,铈为中心离子的三元固体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配位滴定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Ce(OOC-COO)(phen)].H2O。通过红外光谱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配合物中羧基氧原子和邻菲啰啉中的氮原子均参与了配位。通过热重分析(TGA)测定了配合物的热性能,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在波长275 nm紫外光激发下,测定了配合物的荧光光谱,其结果表明,配合物吸收光能后将能量通过无辐射驰豫的方式传递给了稀土中心离子,发射570 nm特征荧光,且发射谱线很窄,主发射峰为Ce3+的2D5/24-F7/2跃迁,表明合成的新型稀土配合物可作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17.
以活性炭粒为吸收剂采用微波辐射法合成了SrMoO4∶Tb3+绿色发光材料。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荧光分光光度计对样品进行了分析和表征,探讨了微波反应时间、Tb3+的摩尔掺杂量、助熔剂等对样品结构和发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合成的SrMoO4∶Tb3+晶体结构与SrMoO4相似,属四方晶系结构,I41/a空间群。样品的激发光谱是由位于200~350nm的1个宽带和350~500nm的一系列尖峰构成。宽带吸收与Mo--O的电荷转移和Tb3+的4f8--4f7 5d1跃迁过程有关,最强峰位于287nm左右。350nm以后的吸收峰是由于Tb3+的4f--4f跃迁引起的。发射光谱主要由4个发射峰组成:主峰位于544nm处,属于Tb3+的5 D4→7 F5跃迁发射;另外3个弱发射峰位于490、587、622nm处,分别属于Tb3+的5 D4→7 F6、5 D4→7 F4、5 D4→7 F3跃迁。当反应时间为30min,微波功率为中高火(560W),Tb3+摩尔量为0.06,助熔剂H3BO3的用量为4%(质量分数)时,样品的发光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18.
在稀土离子钐中掺入钇,以水杨酸、邻菲咯啉为有机配体合成了一系列的新的三元有机配合物,研究了该系列配合物的荧光性能,并从中探讨了荧光性能随掺杂离子Y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稀土离子Y的掺入能改变Sm的红光发光强度,在70%含量时达到最佳。Sm-Y系列有机配合物的特征发射峰位于565、600和650nm处,与植物叶绿素光合作用的吸收红光波段吻合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铽-聚N-乙烯基乙酰胺-1,10-菲罗啉三元配合物的光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N乙烯基乙酰胺(NVA)为原料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合成了N乙烯基乙酰胺(PNVA),在乙醇溶液中合成了铽聚N乙烯基乙酰胺1,10菲罗啉(TbPNVAphen)的三元稀土高分子配合物。利用FTIR、UV-vis和荧光光谱对三元配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荧光光谱表明,配合物的最佳激发波长为304nm;在此波长激发下,配合物在490nm和546nm处发出较强铽的特征荧光,荧光强度分别为846.853和2086.798,分别比TbPNVA配合物增强了1310%和1290%。  相似文献   

20.
以六水合硝酸铽和丁二酸为反应物,通过水热合成法获得了一种三维稀土有机配位聚合物Tb2(suc)3(H2O)2·H2O(suc为丁二酸根)。通过单晶XRD衍射、红外光谱、热失重分析及荧光分析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单晶衍射结果显示聚合物为单斜晶系,C2/c空间群,具有三维结构。由于Tb3+的5D4→7F5跃迁,化合物的主要发射峰位于544nm处,具有绿色荧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