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苏州地面沉降灰色系统预测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针对苏州市发生地面沉降的一组时间序列预测数据,建立了灰色预报先GM(1,1)模型,预测了苏州市近期地面沉降量。计算结果表明,预测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值拟合较好。  相似文献   

2.
时变参数灰色沉降预测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前大部分沉降预测模型均假定模型的参数在沉降发展过程中是不变的,这与实际情况不符,从而影响了模型的预测精度,当预测模型的参数也是时间的函数时,系统响应预测可分为两部分:一是预测模型参数的预测;二是根据参数预测值的系统响应预测,在灰色GM(1,1)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时变参数灰色GM(1,1)模型,其模型中的参数用多项式逼近,并采用最小二乘法确定多项式中的待定系数,最后将此模型应用于建筑(构筑)物的沉降预测,实例计算表明,时变参数预测模型有望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3.
灰色神经网络水质预测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依据水质预测的客观要求,结合灰色系统理论与神经网络理论,建立了灰色的神经网络水质预测模型,并在四川沱江的实际应用中提取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灰色马尔柯夫预测模型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概要地介绍了灰色系统理论的研究对象,引入了GM(1,1)灰色预测模型,并将灰色预测与马尔柯夫预测方法相结合建立了一种对GM(1,1)模型进行了预测物新方法,克服两种预测法的不足,提高了预测精度。最后用一例子说明灰色马尔柯夫预测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灰色预测模型在纺织工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灰色预测模型的原理及方法,就纺织工业中应用灰色预测模型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作了综述评价,并分析了在纺织工业上进一步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灰色系统在预测原油产量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使油田能够长期稳定高产,必须编制科学合理的生产计划,而在计划编制过程中,对原油产量进行科学预测又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本文选定GM(1.1)模型,通过对原油生产的实际分析,建立了老井原油递减后产量的预测模型,并经过实征,具有预测精度高,计算速度快、方便实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预测城市用电量,通过1999~2006年的数据来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的检验值P>0.95、C<0.35,这说明模型的预测精度为"优"。同时,对南京市2009~2015年全社会用电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今后几年南京市的用电量增加很快,这就要求加快电力建设,来满足今后几年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简要介绍了灰色预测模型的原理及方法,就纺织工业中应用灰色预测模型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作了综述评介,并分析了在纺织工业上进一步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苏州地面沉降灰色系统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针对苏州市发生地面沉降的一组时间序列观测数据,建立了灰色预报GM(1,1)模型,预测了苏州市近期地面沉降量.计算结果表明,预测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值拟合较好.  相似文献   

10.
依据水质预测的客观要求,结合灰色系统理论与神经网络理论,建立了灰色的神经网络水质预测模型,并在四川沱江的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塘燕原油管道输送原油种类多、 油品切换频繁, 增加了蜡沉积预测的难度。根据管输原油物性, 运用 普适性蜡沉积模型, 研究了塘燕线不同季节、 输送不同种类原油时的蜡沉积速率, 并结合管道运行参数, 预测了塘燕 线管道沿线的蜡沉积层厚度及分布。塘燕线冬季的蜡沉积最多, 春、 秋季居中, 夏季最少; 输送埃斯坡、 马西拉原油 蜡沉积较少, 输送杰诺、 沙中、 沙重原油蜡沉积相对较多; 管道沿线的蜡沉积分布不均匀, 主要集中在靠近进站管段 处, 在管道全线运行压力变化不大时, 对于蜡沉积严重的管段, 其压降迅速增加, 造成管道安全运行隐患, 建议每年 秋季进行一次清管作业。  相似文献   

12.
在管道运行中,时常伴随着蜡沉积现象的发生,这种现象会导致输量减少,严重时还会出现凝管事故。针对输送庆吉混油的松山⁃葫芦岛保温原油管段,自制了室内保温环道实验装置,建立了蜡沉积速率的逐步回归模型和支持向量机模型,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模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高于逐步回归模型。应用建立的蜡沉积速率模型对现场管段进行了不同季节的蜡沉积预测,为管道现场最优清蜡周期的确定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原油管道蜡沉积若干问题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多数油田生产的原油为含蜡原油。管道输送含蜡原油会带来很多问题:减少管道的有效通流截面,增大输送压力,降低输送能力,严重时还可能堵塞管道。为了解决沉积蜡的问题,应从原油管道蜡沉积的危害,原油管道蜡沉积的测试,影响管道蜡沉积的因素,以及原油管道如何防蜡、脱蜡、清蜡等方面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管道输送原油蜡沉积速率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分别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法和逐步回归分析法对原油管道蜡沉积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建立蜡沉积速率模型。利用建立的蜡沉积速率模型预测管道蜡沉积速率并与实际蜡沉积速率相比,结果表明,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的蜡沉积速率比基于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的蜡沉积速率精度高,但逐步回归分析法计算速度快且具有表达蜡沉积速率与其影响因素之间亲疏关系的优点,而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没有此功能。综合考虑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在建立蜡沉积速率模型时,先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对实验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出蜡沉积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然后再把蜡沉积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作为神经元的输入,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建立蜡沉积速率模型。  相似文献   

15.
对低输量含蜡原油管道,每次清蜡时都保留一定的结蜡厚度,这是因为蜡的"保温"效果有利于管道的经济运行。然而,从安全的角度考虑,管线保留一定的结蜡厚度存在一定的风险。保留一定的结蜡厚度,管径变小,一旦管线停输或输量下降,管线中单位体积的原油所携带的热量减少,相对降温速率加快,原油形成胶凝结构的速度加快,管线允许的停输时间大大降低,并且管径越小管线停输后的再启动越困难。同时,管线停输后,在某些特殊管段特别是上倾管段,石蜡沉积物会发生破坏滑脱并聚集在管道低洼处,造成蜡堵凝管。因此,建议定期彻底清除管壁结蜡。  相似文献   

16.
利用模型环道进行了一系列蜡沉积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蜡沉积速率随时间逐渐减小;当壁温高于原油的析蜡点或低于凝点时,没有蜡沉积;相同油壁温差下,蜡沉积速率随油温的升高而减小;在相同油温下,蜡沉积速率随油壁温差的增大而增大,当壁面温度较低时随油壁温差的增大而减小;蜡沉积速率不仅与原油的蜡含量有关,还与原油的粘度等物性有关;剪切弥散机理对蜡沉积的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17.
结蜡厚度对输油成本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含蜡原油管道 ,尤其是北方的含蜡原油管道 ,普遍存在结蜡现象 ,必须及时进行清蜡才能实现管道的经济运行。当输量高于或等于设计输量时 ,保证完成输送任务是生产中优先考虑的问题 ,因此清蜡后的残余蜡层应尽可能小。当输量低于设计输量时 ,管道运行的经济性上升为主要问题 ,清蜡后的残余蜡层是否还应尽可能小值得研究。在输量一定的情况下 ,随着结蜡层的增厚 ,管道的总传热系数减小 ,热力费用下降 ;同时 ,管道的有效内径减小 ,摩阻变大 ,动力费用增加。为此 ,建立了以输油成本为目标函数 ,以结蜡厚度为决策变量的数学模型 ,从结蜡厚度的角度研究管道的经济运行。采用黄金分割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结果表明 ,对于给定输量 ,存在一个结蜡厚度 ,使得输油成本最小 ;当输量低于设计输量时 ,允许存在一定量结蜡厚度在经济上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8.
目前阿赛线进站温度远高于凝点,且清管频繁。清管通球作业中蜡多,堵塞加热炉进口,过高的进站油温也使得加热炉过烧。利用普适性蜡沉积模型,预测了阿赛线不同进站温度下,正常工况及保温层破损条件下管输原油的蜡沉积规律。结果表明,阿赛线蜡沉积主要集中在进站处。据此提出了管道新的清管方案,并优选了新的进站温度。夏季和春秋季管道进站温度取35℃,冬季管道进站温度取40℃。现场数据表明预测结果和实际吻合良好,平均相对误差9.49%。  相似文献   

19.
化学防蜡剂广泛应用于含蜡原油采输领域,为含蜡原油采输过程安全高效运行提供重要保障。目前已经开展了很多关于化学清蜡基础实验研究以及数值模拟研究,对化学防蜡剂的类型、作用机理及其应用范围进行了探究。常见的化学防蜡剂主要有稠环芳烃型防蜡剂、表面活性剂型防蜡剂、高分子聚合物降凝剂型防蜡剂以及新型纳米粒子防蜡剂,它们通常通过水膜理论或蜡晶改性理论防止蜡晶发生联合和沉积。其中,稠环芳烃型防蜡剂、表面活性剂型防蜡剂、高分子聚合物降凝剂型防蜡剂存在环境友好性差、环境适应性差或经济性差等缺点。今后的研究重点应该是探索绿色、高效且通用的化学防蜡剂,利用纳米粒子提高防蜡剂的性能,并且继续探索更加环保的化学防蜡剂。  相似文献   

20.
飞机场运量的灰色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运用基础GM(1,1)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残差GM(1,1)模型对基础模型进行了修正,并用于飞机场的客运量和货运量的预测,提高了预测精度.预测结果对飞机场建设与管理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