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基础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全面转轨,学校体育的地位逐步提高,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形式多样的体育文化活动中,学生的积极参与,不仅促进了身心健康,同时对培养体育意识和运动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我院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各个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从而全面了解我院非体育专业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情况,切合实际的提出如何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为解决我院非体育专业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存在的问题提供意见和建议,从而形成良好的课外体育锻炼运行机制。为提高我院非体育专业学生的身体素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马佳丽  王保佳 《食品安全导刊》2022,(28):129-131+13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特别是未接受专业体育教育的非体育专业大学生。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我国高校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膳食习惯及体育锻炼习惯对其体质健康的影响,总结在饮食结构和体育运动中存在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研究认为,合理膳食和适当体育锻炼对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身心发育、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有积极影响;在高校中普遍存在对大学生体育运动和食品课程等不够重视的现象。高校应该深化体育教育改革和合理膳食的宣传,才能促进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体质健康。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依据"阶段变化理论",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参与的阶段变化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并对各阶段学生的变化情况进行归因分析,旨在全面了解现阶段普通高校大学生的体育参与状况,进而有针对性地引导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促进高校大学生健康发展,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为今后的大学体育改革方向提供实质和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学生课余体育行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目前中学生体育行为消极,体质情况不容乐观。针对影响高校课余体育行为的因素分析,总结相应改善建议为:第一、中应重视学生课余体育行为的培养,加强改善学校体育设施和运动场地使之利于学生进行课余体育锻炼;第二、体育教师应对中学生课余体育活动加以引导,加强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提高自身体育行为能力;第三、学校、社会及家长支持中学生维持定量的课余体育锻炼习惯,增强体质。  相似文献   

5.
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对在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客观的调查分析。得知部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不清楚、动机不够明确、态度不够端正、形式比较单一。为提高学生体育锻炼,建议加强对女生体育锻炼的引导,创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增加资金的投入,改革现有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6.
《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以及在当代大力推行体育强国的背景下,高校深入贯彻体育强国发展战略,根据自身特色采用多种策略,鼓励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而篮球运动在大学生群体中广受追捧,对丰富学校生活,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文献资料法对我校的篮球运动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对...  相似文献   

7.
自提出体育强国建设目标后,社会各界的体育锻炼与赛事参与积极性越来越高,作为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高校更应肩负起组织引导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重任,通过各类运动赛事的开展,促进学生不断提升对锻炼的热情,充分认知体育赛事的价值。高校篮球运动赛事作为中国体育史上最先实施产业化运营的高校体育联赛,其影响力不断增强,对高校体育文化氛围的打造、体教融合的深化都可起到显著作用。但如今高校篮球运动赛事还存在一定的发展问题,本文通过对其的价值链进行分析,并提出推广服务策略,以期可为赛事问题解决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参与体育的坚持性,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以2012年10月国家四部委下达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高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契机,对在校大学生坚持参与体育情况进行了概况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参与体育意识淡薄,高校对“群众体育”的轻视,缺少专业人员的指导,学生怕吃苦受累等因素制约体育参与的坚持性。针对具体影响因素,对如何提高大学生体育参与的坚持性提出了相应的参考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高校体育教学是高校教育领域的重要部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意义重大,体育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增强学生的体制,更重要是培养学生们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激发他们的体育动机,使他们养成自主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海南四所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研究表明:当前海南体育专业学生参与非本专项体育运动的人数很多,参与面较广。学生对其他体育运动项目有浓厚的兴趣,参与运动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特征。但运动场地器材缺乏,时间紧迫以及缺乏技术指导等因素严重影响了学生参与非本专项的体育运动。分析学生参与非本专项体育运动的状况,并对所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对我国高校实行俱乐部型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愉快、自主参与体育锻炼的新模式,通过俱乐部模式的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在校期间的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终身健身的方法与技能,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法,对成都市部分高校高职称教师健康状况和体育锻炼情况进行调查,认为:成都市高校高职称教师群体在体育锻炼时间表现出很明显的职业特征,运动时的强度比较合适,以中等强度为主;表现出锻炼是以健身娱乐为主,而不是以争胜为目的,其中男性倾向于较剧烈竞争性强的项目,而女性却倾向于传统的、展示人体美的锻炼项目,在锻炼参与形式上体现出注重社交,兼顾亲缘,突出个性的特征,高校体育场进行锻炼成为了高职称教师群体的首选。通过分析本文希望高校领导加强重视教职工参与体育锻炼的力度,研究和开发适合高职称教师的趣味性群体活动项目;要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引导非体育群体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意识进行研究分析,发现普通高校大学生对体育的主观认识不充分,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高。可以通过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体质观念,树立学生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念;深化传统体育教学改革等措施来加强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山西省部分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了山西省部分高校体育专业八段锦开展的现状,并对其进行分析。针对高校体育专业八段锦开展中所存在的师资配备、体育课程项目合理安排等问题。提出了构建新的教学内容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各高校间八段锦交流与竞赛等合理化建议。这将有利于高校体育课程的深化改革,对丰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为教育事业输送高水平人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问卷法、文献资料研究法、访谈法,研究西藏民族大学研究生校内体育锻炼情况,分析研究生在体育锻炼方面存在锻炼时间较少,锻炼频率较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加强组织和引导,形成良好的活动氛围;完善体育资源配置,适应学生的项目要求;建立奖励机制,定期奖励体育活动的先进;开设非体育专业运动知识培训。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找出影响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原因,建议高校体育教育中要注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同时还应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体育氛围,从而推动高校健康教育的实施。  相似文献   

17.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针对陇南市碧口镇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锻炼意识、活动锻炼场地等问题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陇南市碧口镇居民锻炼专业场地设施落后;陇南市碧口镇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项目比较单一;基层社会体育服务缺乏系统性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建议,以期为陇南市碧口镇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发展提供有益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18.
随着学校体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校园体育运动也日渐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重视,各地区各高校的体育设施建设也日趋完善,体育社团活动内容愈加丰富,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体育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次研究以普洱学院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高校体育社团发展现状和大学生体育参与现状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旨在探讨高校体育社团和大学生体育参与的相互联系,为如何加强高校体育社团建设,促进大学生的体育参与提出合理有效的促进措施和建议,并为今后高校体育社团的发展及促进大学生体育参与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随着近年来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逐渐下降,课余体育锻炼越来越受到教育者和社会大众的重视。课余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的主要构成要素,与学校体育课共同促进大学生身体健康的发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分别从大学生课余生活方式、体育锻炼的认知情况、参与体育锻炼的频率、组织形式、体育消费支出等方面对沈阳市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调查研究,进一步分析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体育志愿服务是志愿服务的一个分支,由于体育志愿者在体育领域中的作用不断增强而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对影响辽宁省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参与体育志愿服务的因素进行分析,旨在了解影响辽宁省高校体育志愿服务发展的内外因素,促进辽宁省未来高校体育志愿者活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