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绵城市单项设施按照主要功能不同可以分为入渗设施、收集设施、净化设施和调蓄设施。在建筑与小区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中,生物滞留设施是最常用的滞留和净化设施,PP模块蓄水池是最常用的调蓄和雨水回用设施之一。文章以具体项目为背景,探讨、总结净化设施和调蓄设施合理的施工工艺。针对施工中常见问题和质量通病提出解决方案,为海绵城市建设施工技术标准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智慧监测是海绵城市建设效果评估的重要手段。针对建筑片区海绵城市建设效果的评价需要,从降雨地表水体、初期雨水、易涝点、海绵设施、单个项目以及片区整体等表面出发,采用在线监测和人工检测方法,构建集“气象监测-设备监控-在线分析-智慧评估”于一体的智慧海绵监测系统,给出了各个监测设施的监测内容、监测要点和监测指引,分析了海绵设施、单个项目、片区整体的海绵建设评估方法,为建筑片区智慧海绵监测系统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正>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现已印发各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还将组织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示范工作,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海绵城市就是比喻城市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  相似文献   

4.
海绵城市是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生态设计理念,主要利用场地竖向高差构建生态调蓄空间,对降雨径流进行调蓄和净化。通过对多个居住类海绵项目进行调研评估,海绵设施在完成自身调蓄雨水的功能外,其景观效果无法满足居民的审美需求,因此提高住区内海绵城市的景观效果是后期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方向。基于此,本文结合景观设计及海绵城市设计要素,探讨居住类项目内海绵设施的设计手法,为相关业内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源头径流控制系统是海绵城市建设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包含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低影响开发设施及其组合,对实现城市良性水文循环,提高雨水径流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和排放能力,维持恢复城市的"海绵"功能等的作用不可或缺。目前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设施运行维护规程还不成熟,缺少相应的运行维护体系。为此对源头径流控制设施维护过程中关于责任分配、维护人员要求、维护要点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对海绵城市源头径流控制设施的健康长久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开展城市雨洪管理研究起步较晚,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可参考借鉴的本地化数据不多,为可持续地支持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亟需参照国外相关数据库建设的经验,对我国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实践取得的相关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建立海绵城市源头设施数据库。首先分析了我国海绵城市试点建设中海绵城市源头设施相关数据的实际情况,借鉴美国国际BMP数据库的架构,完成了海绵城市源头设施数据库的需求分析,进而通过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三个步骤,设计了一个结构清晰、管理方便、执行效率高的海绵城市源头设施数据库。该数据库主要分为海绵城市源头设施、研究区域、监测站、监测事件和监测数据五个实体集,包含45张表格和上千条字段属性。后续通过中国海绵城市源头设施数据库的建设,可为海绵城市源头设施的效能评估、运营维护和成本效益分析提供数据支持,服务于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和建设。  相似文献   

7.
结合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提出基于BIM、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构建海绵城市全生命周期标准化数字平台,到创建三维模型,模拟施工过程,确定合理施工方案,实时上传海绵设施运行状况相关数据,及时了解监测范围内海绵设施运行状态,并进行安全预警,为智慧城市建设探索道路。  相似文献   

8.
在嘉兴市海绵城市建设的试点期间,建成了一批海绵设施。具有水量控制功能的海绵设施主要包括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绿色屋顶等。这类海绵设施能有效控制的雨水径流包括:通过设施自身调蓄、蒸发、下渗回补地下水的雨水径流,以及通过设施土壤、填料等过滤、吸附作用净化后由底部盲管收集外排的径流量。因此,海绵设施的外排径流量即为通过设施溢流井外排的雨水径流总量,海绵设施进水口径流总量与外排径流总量即为设施雨水径流控制总量。本文主要以雨水花园为研究对象,监测其进出水口流量结合降雨量及降雨强度进行具体分析,综合评估雨水花园对径流控制的效果,为雨水花园的设计及推广提供有力的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9.
低影响开发(LID)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技术之一,常用的LID设施又称典型海绵设施。为了对典型海绵设施的降雨、入渗、径流、蒸发过程进行长期监测分析,丰富典型海绵设施水文过程与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的研究内容,加深对海绵设施的水量、水质转化全过程的了解,在北京市西郊雨洪调蓄工程园区建立了一个典型海绵设施水文过程综合监测实验场。该实验场的研究对象包括透水铺装、生物滞留设施和绿色屋顶。主要介绍该实验场典型海绵设施的结构设计、水循环过程以及污染物削减过程监测系统构建等,可为类似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海绵城市就是运用现代设计理念,通过改善城市雨水基础设施,实现雨水的自然存储、自然净化以及自然渗透.在"城市双修"理念指导下开展海绵城市建设工作,能够有效解决城市内涝、水资源短缺以及水污染等问题,从而改善城市环境.论文结合实例对"城市双修"理念下的海绵城市建设措施进行了分析,通过采用改造地形、设置海绵设施、改善竖向设计等一系列措施,有效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海绵城市建设和水环境综合治理中,多种低影响开发设施和水体修复技术均需要用到不同类别的功能介质土。为了研究不同配合比介质土对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雨水径流滞留及净化性能的影响,以玉溪市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为依托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实测数据对城市径流雨水污染物进行了特征分析,然后通过介质污染物渗透及净化实验探究了不同配合比和不同增强层的功能介质土去除径流污染物能力和渗透性,最终给出了高性能、低造价的功能介质土最佳配合比,为红壤地质条件下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功能介质土选用提供了可靠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总结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中的设计工作经验,结合江苏省海绵城市建设实际情况,开展了江苏省海绵城市设施通用图集编制工作。图集分为海绵设施及植物配置两部分,海绵设施部分对现有技术进行提炼总结,体现了各类设施的具体构造、做法及材料要求等;植物配置内容重在体现设施内植物种植要求,包括植物配置示例、常用覆盖料性状表及常用植物性状表。图集将具体详细的技术内容转换为标准性的图纸,有助于提高设计和施工效率,对推动江苏省乃至全国的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滕州高铁新城养德公园海绵城市建设为例,针对工程实施中遇到的景观效果与LID设施功能需求之间如何平衡的问题,探索出一套海绵城市生态景观设计策略,将城市雨洪调蓄渗技术、城市规划和风景园林设计融为一体。为海绵城市规划与设计中植物选择、LID设施的应用、植物对雨水净化作用等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为如何平衡景观效果和功能需求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既有城市住区存在管网外排压力大、内涝积水、径流污染等问题,基于既有城市住区海绵化空间局限性和建设条件薄弱的改造特点,针对项目、设施和管网关键节点提出既有城市住区海绵城市效果监测指标和监测方法,对既有城市住区海绵化改造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持续运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城市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面临着水生态、水资源、水环境及水安全的各种问题,居住用地作为城市建成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城市降雨产汇流的源头,也是海绵城市源头减排的重中之重。以迁安市广场馨园小区为例,分析既有小区海绵城市建设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以现有问题为导向,遵循绿色优先的原则,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造思路及对策,因地制宜地选择海绵技术设施,从源头构建低影响开发系统,实现对建筑小区径流总量控制率的要求。同时兼顾小区居民的生活需求,将海绵城市建设与旧城改造相结合,实现项目建设的多重目标。通过多种设施的并用,有效提高了对径流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及排放能力,力求恢复城市原始的水文生态特征。  相似文献   

16.
园林植物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选择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林植物是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植物具有维护城市雨涝调蓄功能、雨水净化功能和土壤净化功能等作用,在海绵城市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论文从海绵城市的含义、园林植物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作用、选择的原则、不同海绵措施的应用及植物选择等方面进行探讨,为海绵城市的植物选择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23号)要求,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现已印发各  相似文献   

18.
城市树池是海绵城市建设中一种重要的技术设施,是城市道路、广场树木生长所需的人工构筑物,已有较多的应用。通过对比分析海绵城市建设中各种城市树池的建池原则、处理方式、植物灌溉、雨水回用等特点,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设计并提出了一种能够有效净化初期径流并储存回用雨水的海绵型改进优化树池,并相应地提出了该新型树池的构造要求、设计方法与参数,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指标要求,对其应用特点与要求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设施具有径流控制与节水效果高、运行维护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张彧  杨冬冬  曹磊 《风景园林》2017,24(10):93-100
伴随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工作的不断推进,生态化雨洪管理理念正在海绵城市建设项目中逐步得到落实。由于相关设施后期运行管理与维护直接影响其效能的发挥以及在城市中的广泛推广,因此雨洪管理设施后期监测与维护方法研究的重要性日渐凸显。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海绵城市构建与效能"实验基地为观测原型,归纳总结了一系列雨洪管理设施维护工作的主要内容,并聚焦于"日常管理维护的具体操作方法""北方冬季休眠期后设施的激活方法"以及"不利环境外因弱化转化的创新管理方法"三方面,为中国"海绵城市"提供操作性强,完整度高的管理维护方案,为城市建设投资收益发挥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从海绵城市问题导向和景观环境全面提升的角度,对深圳已使用20多年的居住建筑小区——天健花园进行海绵化改造。在解决小区局部积水、地下室顶板渗漏等痛点问题的同时,改变场地径流组织,重塑景观格局,将海绵城市技术融入景观方案,通过三区立体海绵设施布局,赋予庭院雨水自然积存、滞、蓄、净化功能,形成丰富的雨趣文化。通过薄型下凹绿地和轻质透水铺装等技术创新,解决地下室顶板荷载限制下海绵设施设置问题。对雨水总排口的长期监测表明,改造后海绵城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从约17%提升至大于65%,是老旧小区宜居改造和海绵城市达标改造的一次成功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