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DSC对PP及芳纶 PP复合体系结晶性能的分析 ,得到PP长丝热压成膜结晶性能的变化 ,芳纶对PP结晶性能的影响以及不同冷却方式对芳纶 PP结晶性的影响等规律  相似文献   

2.
基于聚苯乙烯-聚乙烯-聚丁烯-聚苯乙烯(SEBS)树脂的优良特性,将其对涤纶纱线进行浸渍法处理,测试不同SEBS质量分数和浸渍次数下对纱线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SEBS的质量分数为2%,纱线浸渍3次时得到的纱线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3.
碳系粒子填充聚合物复合材料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景的电磁屏蔽材料之一。以聚丙烯(PP)/尼龙6(PA6)两相不相容聚合物体系作为基体、以炭黑(CB)作为导电填料,采用一字排列三螺杆挤出机制备PP/PA6/炭黑三元复合材料。研究PA6/PP含量比对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效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当PA6/PP含量为80∶20时,屏蔽效能达到最大值,同时力学性能也较好。  相似文献   

4.
玻纤、木粉组合增强PP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玻纤与木粉组合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系统地研究材料的湿热性能、力争性能、表面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木粉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吸湿率增大,密度降低;而随玻纤含量的增加,材料的吸湿率减小,密度增加。  相似文献   

5.
在聚丙烯(PP)中添加CaCO_3进行填充改性,研究了不同含量、不同颗粒级配的CaCO_3,对复合材料(PP/CaCO_3)力学性能和缺口冲击断面形貌以及流变性能的影响,并采用偏光显微镜(PLM)、广角X射线衍射仪(WAXD)、扫描电镜(SEM),对PP/CaCO_3的结晶形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微米CaCO_3(m-CaCO_3)和纳米CaCO_3(n-CaCO_3)的复配比例m(m-CaCO_3)∶m(n-CaCO_3)=3∶1,且复配CaCO_3(C-CaCO_3)总添加量为25%时,PP/C-CaCO_3的冲击强度达到12.7k J/m~2,比纯PP提高111.67%。PLM以及WAXD分析表明,在一定程度上,n-CaCO_3有β成核剂的作用,加快了PP结晶速率,并使球晶细化,有利于PP/CaCO_3的增韧。  相似文献   

6.
以聚丁二酸乙二醇-共-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ST)为添加剂,聚丙烯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P-g-GMA)为相溶剂,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对聚丙烯(PP)进行熔融共混改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示差扫描量热法、热重分析法和旋转流变仪等方法,对PP/PEST共混物分散相的形貌、结晶性能、热性能、流变性等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PP-g-GMA的添加能使PP/PEST共混物中分散相PEST的粒径大小和分布得到一定的改善;PEST的加入使共混物的结晶能力较纯PP有所下降;受PEST热稳定性较差的影响,共混物的热稳定性也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共混物的复数黏度介于两单组分的复数黏度之间,呈现切力变稀现象.  相似文献   

7.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玄武岩纤维和硅烷偶联剂KH-550对聚丙烯( PP)结晶性能的影响规律,并研究改性处理及纤维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玄武岩/PP复合体系中,玄武岩纤维的加入充当了PP结晶时成核剂的作用,有利于PP在纤维表面处异相成核,使复合体系的结晶度增大;KH-550改善了纤维与基体树脂的界面相容性,加速了PP在复合材料界面处异相成核,使其结晶度增加;纤维含量及KH-550质量分数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与其对结晶度的影响相一致,且当纤维质量分数为40%、KH-550质量分数为0.75%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8.
聚苯硫醚纤维与玻璃纤维按照质量比60∶40进行混合,再梳理成网、针刺成毡,经热压成型工艺制得4种不同厚度的复合材料,并对其厚度、面密度、热变形温度、力学性能及隔声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聚苯硫醚/玻璃纤维轻质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较好,热变形温度均为270℃以上;其中,厚度为1.5 mm的聚苯硫醚/玻璃纤维轻质复合材料面密度最小,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最大,隔声性能较好,最大隔声量出现在频率5 000 Hz处。  相似文献   

9.
PE/PP共混物纤维X-射线衍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聚丙烯和聚乙烯进行合金化处理后,做了大量的纺丝实验,得到了性能较好的纤维;利用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卷绕丝的结晶行为和晶型,并讨论了纺丝条件和色线粒对卷绕丝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PE可以改变PP纤维的形态结构;熔融纺丝条件影响晶型的改变;有些色母粒对PP卷绕丝的形态结构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用芳纶沉析纤维与芳纶短纤采用湿法抄纸制得芳纶纸,再加入疏水Si O2气凝胶制备了芳纶/气凝胶复合材料,并测试了芳纶纸和芳纶/气凝胶复合材料的相关性能。结果表明:当芳纶沉析纤维/芳纶短纤质量混比为60∶40时,芳纶纸的力学性能较优;芳纶/气凝胶复合材料的断裂强度和伸长率均随气凝胶含量的增加而减小,但当气凝胶质量分数为1%时,芳纶/气凝胶复合材料的断裂强度和伸长率保持率在85%以上,可有效保证其使用性能;芳纶/气凝胶复合材料比芳纶纸具有更好的耐热性能。  相似文献   

11.
12.
通过定量测量HDPE/稻壳粉木塑复合材料的颜色物理量参数,研究分析其在光和水热条件下颜色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自然光和紫外光照射过程中,木塑复合材料表面颜色的各个参数随时间的推移虽有波动但总体呈上升趋势,自然光照射8星期后木塑复合材料表面颜色变化可察觉,紫外光照射192h后木塑复合材料表面颜色有轻微变化;单纯热干燥和冷水对木塑复合材料表面颜色影响不大,人眼不易察觉;但热水对木塑复合材料表面颜色有显著影响,人的视觉达到可察觉和可区别程度,同时随着温度的上升,色差变化也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3.
选用苎麻/PP纱在G12的手摇横机上编织罗纹半空气层组织预制件,经不同方法对预制件进行改性处理,在模压温度185℃,模压压力10 MPa,模压时间10 min的条件下热压成型制得复合材料,并测试复合材料的横纵向拉伸性能和冲击性能。结果表明:经NaOH溶液处理,NaOH质量分数为8%时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和冲击性能最佳;经CTAB溶液处理,CTAB质量分数为2%时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和冲击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4.
为开发高性能全降解聚乳酸复合材料,以连续磷酸盐玻璃纤维通过无捻合股与加捻合股工艺构建的无捻与有捻纱线为增强体,利用模压成型工艺制备单向纤维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并基于弯曲性能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降解失重与pH检测等方法,表征不同纱线结构、纤维体积含量对复合材料降解过程中力学性能与降解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连续磷酸盐玻璃纤维纱线可有效提升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但其弯曲强度与模量受有捻纤维结构影响分别下降22%与10%。然而,降解过程中可见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随磷酸盐玻璃纤维的降解而衰减,降解28天后磷酸盐玻璃纤维完全降解,复合材料弯曲强度与模量分别下降85%与90%。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复合材料中丙纶(PP)体积含量对板材厚度、截面形貌、树脂浸渍增强纤维的效果以及板材拉伸性能的影响,利用PP作为基体,玻璃纤维(GF)和涤纶(PET)作为增强纤维织成机织平纹预制件,采用层合热压法制备热塑性复合材料板材,并对复合材料板材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着PP体积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板材的厚度呈明显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6.
研究结果表明,共混纤维中EVA和PP未形成混晶;后处理未使PP组分的结晶结构发生转变,但对结晶度有影响,EVA使共混纤维的表观结晶度降低,但使PP组分的结晶度提高,纤维的平均取向度,晶区取向度与拉伸比成折线关系。EVA使纤维的力学性能有所降低,而拉伸可使其力学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碳泡沫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电磁屏蔽性能,以硼酚醛树脂为碳源,碳纳米管(CNTs)为增强相,空心微球为闭孔相,利用压塑成型-碳化工艺制备CNTs/碳泡沫复合材料,并在其表面包覆镍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万能试验机、网络矢量仪等,研究了CNTs含量对碳泡沫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压缩性能及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NTs均匀分散在微球相表面;当其质量分数为0.8%时,碳泡沫复合材料的压缩性能最优(19 MPa),较改性前提高了850%;CNTs作为纳米增强相,其自身的拔出断裂效应改善了复合材料的压缩性能。CNTs的引入,增加了该复合材料对电磁波的吸收损耗,其电磁屏蔽性能显著提高。改性后,其电磁屏蔽效能最高可达54 dB,较改性前提高了83%。  相似文献   

18.
采用自主纺制的聚丙烯(PP)、聚乳酸(PLA)单丝,以经编成型技术为基础,编织PP/PLA型复合经编盆底补片,然后与纯PP经编盆底补片进行综合对比,研究其表观形貌、基本性能,以及体外模拟降解测试后试样的拉伸强力损失率及质量损失率.结果 表明:3种PP型经编盆底补片基本性能相近,体外模拟降解第28周时的拉伸强力损失率不足...  相似文献   

19.
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不同凹凸棒石用量的聚乙烯醇-壳聚糖/凹凸棒石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凹凸棒石用量对聚乙烯醇-壳聚糖/凹凸棒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凹凸棒石用量为聚乙烯醇-壳聚糖总质量的5%时,聚乙烯醇-壳聚糖/凹凸棒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最好。FT-IR和SEM测试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聚乙烯醇、壳聚糖和凹凸棒石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聚乙烯醇-壳聚糖基体表面致密,凹凸棒石与聚乙烯醇-壳聚糖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有效地解决速生杨木力学性能差、耐腐蚀性差的缺点,将聚氯乙烯(PVC)和其他添加剂与速生杨木的木质纤维通过一定的方法加工成木塑复合材料。文章对这种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对利用该方法制备的木塑复合材料进行了力学性能、热学性能、吸水性能和耐久性能等方面的分析,为木塑复合材料的高效合理利用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