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结合“中国国际面料创意大赛”“中国高校纺织品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面料设计暨纱线设计大赛”等赛事,在符合纺织工程专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探讨实践教学环节与设计大赛的结合方法和实施过程,以促进学生扎实地掌握理论知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对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纺织工程专业三级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国内外纺织产业及纺织高等教育现状与趋势的基础上,构建纺织工程专业三级实践教学体系,并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内容,有效利用各级资源,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满足现代纺织企业与社会的需求。实践证明,这一实践教学体系强化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及技术开发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实践教学在纺织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优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环节的积极性等措施,对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进行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国内外纺织工程高等教育现状与趋势的基础上,构建了纺织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了教改的三个目标,将纺织工程本科生的专业方向设置为三个,利用各级资源满足本科生的教学与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动手能力,满足企业的需求,拓宽就业途径。实践证明,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体系强化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获得了学生、家长和企业的一致认可。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纺织院校纺织工程专业纺织品设计目前教学现状及新形势下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环节和课程设计等内容的改革方案,来提高学生的纺织品创意设计开发能力。  相似文献   

6.
研究纺织品设计专业方向纺织面料设计与开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在注重纺织基本原理及工艺教学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综合运用技术与艺术结合进行纺织品的创新设计。同时论述通过构建培养方案,建立新的教学体系,加强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具备创意设计能力、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及分析判断能力,使学生更加适应社会需要。  相似文献   

7.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数字化纺织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数字化纺织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以及与这一平台相配合的设计性及综合性实验内容,使大纺织专业及轻化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厚基础、宽口径、有所侧重”的基础上,加强纺织产业链及工程链的实践训练,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针对纺织工程专业特色方向——纺织品设计的实践环节课程思政进行建设探索,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根本目标,提出以新工科及工程教育认证要求为“核心”,以实践课程思政为“灵魂”,以专业课程内容为“基础”,以考核评价为反馈的实践课程体系改革,旨在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及工程素养,培养务实求精的工匠精神、文化自信及自豪感,并通过实践反馈机制改进课程内容,查找不足,推动“纺织品设计”实践教学的持续改善。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高分子材料专业化纤方向《纺织工程与纺织品》选修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密切联系高分子专业具备的特点,从构建专业对口的教学内容体系、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和革新教学方法等方面对《纺织工程与纺织品》的课程改革进行探讨,力图提升高分子专业学生对纺织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此类跨专业选修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提出目前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学院科研平台现状,介绍构建培养工程意识为主的工程感性认识环节—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的工程素质训练环节—培养解决工程问题和设计能力为主的工程能力训练环节的循序渐进的纺织工程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1.
随着纺织技术的发展,高性能纤维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的应用更加广泛,在纺织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前提下,纺织技术人员不仅是从事纺织工艺设计的工程师,同时也是纺织相关领域的工作。针对目前《纺织复合材料》课程的开设情况、教材的不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不重视等提出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使学生更加充分认识纺织复合材料,并且具备从事纺织复合材料领域工作的能力,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电工学是非电类工科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之一。为了满足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强化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门课程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不断更新。结合电工学课程的特点,本文从应用微信公众号、"雨课堂"等新技术手段建设"互联网+"智慧课堂、构建电工学工程实践体系和改革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探讨课程改革与实践。课程改革措施的实施,有效提高电工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也有助于提高非电类工科专科本科学生的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对高分子材料专业化纤方向选修课《纺织工程与纺织品》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为立足点,从激励学生主动自学与讨论、强化创新素质培养、科学合理调整考核方式等方面对《纺织工程与纺织品》课程的教改内容进行了讨论,力图使非纺工专业学生全面了解普通及高技术纺织品和现代纺织加工技术的最新进展情况,为将来应用纺织基本知识和技能解决自己专业的实际问题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织物设计》是纺织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具有系统的基础理论和很强的实践性,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设计机织物的能力。2000年我校对纺织专业进行了改造,在课程设置中,专业课门数增加,各门课的讲授学时相对减少。织物设计课教学如何利用有限的授课时间,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满足社会发展对织物设计人才的要求,就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课题。我们在这门课的教学中借助电子计算机,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的探索,经过几年的实践和不断完善,在课堂教学、课后演练、课程考核各环节形成了一套CAI与CAD多种形式综合运用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对织物设计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5.
敖利民  高翼强  张威 《纺织教育》2011,26(6):440-442
我国纺织工业的调整与振兴对纺织工程专业人才的知识一能力结构及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实践教学在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需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以适应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分层次、模块化设计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是实现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同时,引入系列专业设计大赛作为外部激励,可以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产业对接效果,并对培养质量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6.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工程专业纺纱系列课程群构建了从基础性实验到创新性实验的逐级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开展开放式实验教学、编写特色教材等措施,强化和提升学生个体的工程实践能力;通过专设创新实践教学环节、参与高水平学科竞赛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调动学生的创新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陆鑫  吴小兵  张志丹 《纺织教育》2009,24(3):36-38,50
提出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线,按实践教学层次,构建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的配套教学模式,从过分重视课堂教学向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工程训练等多个环节并重发展,从而加快学生掌握工程操作技能,增强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8.
张海霞  孔繁荣 《纺织教育》2012,27(5):466-469
"纺织材料学"是专升本纺织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分析该课程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从教学内容的整合优化、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实验教学的设计优化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为培养高校纺织品检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仿真实训教学为纺织品检测专业学生提供了更为便利的学习实践机会。针对高职纺织品检测专业的培养目标,按照高职纺织品检测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要求和职业能力培养,探索了高职纺织品检测仿真实训教学方法,从几方面着手改进高职纺织品检测专业仿真实训教学,此举对实现毕业生职业能力与就业岗位职业能力需求零距离对接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国贸专业纺织品贸易方向《纺织服装概论》选修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贸专业具备的特点,从构建专业对口的教学内容体系、适度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和借助现代信息与网络技术丰富教学手段等方面对《纺织服装概论》的课程改革进行探讨,力图提升国贸专业学生对纺织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此类跨专业选修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