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石灰石和白云石吸收H2S的实验可用加压热重力仪来进行研究。试验条件的选择与加压流化床气化器条件相似,依照这些条件,未煅烧的石灰石(CaCO3)或煅烧过的石灰石(CaO)半煅烧白云石(CaCO3+MgO)或完全煅烧白云石(CaO+MgO)与H2S的发生反应,反应产物是硫化钙(CaS),由于热动力的限制,MgO在这些环境下,不能与H2S发生反应。(注:以下将未煅烧的石灰石,煅烧过的石灰石,半煅烧的白云  相似文献   

2.
有机羧酸添加剂对低浓度吸收剂脱硫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有窥羧酸添加剂对几种低浓度吸收剂脱硫效率的影响,选用了Ca(OH)2、粉煤灰这两种吸收剂,在加入有机羧酸的情况下进行吸收SO2的实验。  相似文献   

3.
用光度法研究了八乙基卟啉(OEP)与CO2+离子的配位反应动力学及热力学.结果表明配位反应对OEP为一级,对Co2+离子为级,HAC对反应有催化作用.提出了OEP与Co2+离子配位反应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4.
介绍一种从粉煤灰中提取铝、硅的新方法。实验结果得到Al_2O3(或AlCl_3·6H_2O)和硅胶,并得到富金属和碳的残渣,说明新方法可以用来较容易地分离回收铁、钛等金属和碳,是经济有效地从粉煤灰中回收有用物质的一种尝试。最后指出一些尚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Mikulski等人实验的基础上,利用配位场方法,分析了实测Ni2(ad)3Cl.6H2O的电子吸收光谱,确定了具有生理活性的有机金属配合物Ni2(ad)3Ckl.6H2O的空间构型与光谱参量,理论计算的磁矩和实验观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6.
用铁磷提高锶铁氧体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以铁磷、碳酸锶作原料,采用CaCO3,Al2O3,SiO2等作添加剂,通过控制摩尔比、预烧料晶体粒大小和形状以及相关工艺条件,获得高性能的各向异性锶铁氧体的方法。所制备的磁体性能可达:Br:0.379-0.410T;HCB:214-269kA/M;HCJ223-304kA./m;(BH)max:272-32.2kJ/M^3。  相似文献   

7.
一、用途:橡胶、塑料阻燃消烟功能的填料,也可用于玻璃钢产品中。生产镁粘合剂,合成橡胶、人造纤维、污水处理剂以及烟尘脱硫剂等。二、主要成份:Mg(OH)2或[MgO·H2O]≥92%三、颜色:白色粉末,白度≥88,具有弱吸水性四、开始分解温度:340℃五、硬度:莫氏2.5六、密度:2.39七、主要指标参数:未处理改性未处理改性MgO(%)≥62≥61Al2O3(%)≤0.2≤0.2CaO(%)≤2.5≤2.5SiO2(%)≤2.5≤3.0Fe2O3(%)≤0.5≤0.5强热碱量(%)≤31≤31 …  相似文献   

8.
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综述了国外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的进展,着重叙述了LiCoO2、LiNiO2和LiMn2O4的合成方法。Li-CoO2主要用Li2CO3和CoCO3为原料,在900℃温度下合成。最近通过Li2CO3和CoCO3在400℃下反应制成了“低温”LiCoO2(LT-LiCoO2),(LT-LiCoO2)的电化学性质不同于高温合成的LiCoO2。制取化学计量的LiNiO2比较困难,采用LiNO3和Ni(OH)2为原料在700℃~800℃温度下进行反应制得了Li0.96Ni1.04O2材料。采用MnO2和Li2CO3或LiNO3为原料,在750℃温度下合成了Li0.93Mn2O4。在400℃低温下采用Li2CO3和MnCO3为原料,在Li/Mn=2/3和Li/Mn=4/5情况下分别合成了Li2Mn4O9和Li4Mn5O12。  相似文献   

9.
高性能泡沫镍电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HPMC、CoO,ZnO含量对泡沫镍电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镍正极中加入CoO可以大幅度提高Ni-(OH)2利甲率,但电极只含CoO不能有效抑制膨胀,同时添加CoO、ZnO可以大幅度提高电极寿命。此外,少量ZnO的加入对Ni(OH)2利用率影响较小。在本论文的实领条件下,制造高性能泡沫镍电极的合适工艺为:HPMC、CoO、ZnO掺入量分别为0.5%、9%、4.5%。制尾的MH-Ni电池的容量在1300mAh以上,1C循环寿命在300次以上,0.2C放电1.2V以上时间占总的80%以上,1C放电1.2V以上时间占总的60%以上。  相似文献   

10.
离子组成对粉煤灰活性激发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加入NaOH、HCl调节粉煤灰水泥胶砂溶液中的离子组成,并做强度试验,发现离子组成的改变对粉煤灰的活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测定了不同条件下制备得到的飞灰/Ca(OH),水合吸收剂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并在固定床反应器内进行了同时脱除NO2/SO2的实验。结果表明:飞灰和Ca(OH)2通过水合反应可以得到具有较高比表面积和更丰富孔隙结构的钙基吸收剂,较高的水合温度、较长的水合时间、适宜的飞灰/Ca(OH)2质量比和固液比以及较低的干燥温度,有利于提高吸收剂的比表面积、优化孔隙结构并增强吸收剂的脱硫脱硝活性。  相似文献   

12.
在总结国内外对硫酸钙(CaSO4)、碳酸钙(CaCO3)、氯化钙(CaCl2)在粉煤灰/Ca(OH)2系统中对水合产物脱硫活性影响研究的基础上,对存在争议的脱硫灰中的主要物质亚硫酸钙(CaSO3)在粉煤灰/Ca(OH)2系统中对水合产物脱硫活性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从理论和试验两方面证明了脱硫灰直接水合制取高活性脱硫剂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CO2矿化封存是一种有效的温室气体减排途径,适合于缺少地质储层条件的地区。为了克服传统矿化工艺流程复杂、条件苛刻,且矿化原料价格昂贵等缺点,提出了以廉价的电厂粉煤灰为原料、利用可循环使用的NH4HSO4为溶出剂的CO2矿化封存工艺。该工艺大大降低了矿化溶解的反应温度条件,在有效溶出Ca、Mg等金属元素用于CO2矿化封存的同时,能产生含Al、Fe元素的高附加值产品。通过考察粉煤灰成分、溶剂浓度、固液比等工艺参数对粉煤灰金属元素溶出的影响,得出了温和条件下粉煤灰中金属元素的溶出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在100 ℃、溶出剂浓度为3.5 mol/L、固液比为25 g/L、反应时间为2 h条件下,具有最大的Ca、Mg溶出率,分别为37%和72%;乌海乌云热电厂的灰样具有最高的含钙量,较其余灰样具有较大的矿化潜力。  相似文献   

14.
改性钙基吸附剂的汞吸附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汞渗透管产生的气态单质汞和其他烟气主要气体成分模拟烟气条件,在固定床实验台上进行了以消石灰、飞灰和由两者混合物改性的3种物质作为吸附剂吸附单质汞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Ca(OH)2吸附Hg0效果较差,SO2的存在对Ca(OH)2吸附Hg0有促进作用;经改性的普通高活性钙基吸附剂对Hg0吸附效果比消石灰稍强,SO2的存在促进了普通高活性钙基吸附剂对Hg0的吸附;有添加剂的高活性钙基吸附剂对Hg0的吸附效率比普通高活性钙基吸附剂增加约30%,当有SO2存在时,有添加剂的高活性钙基吸附剂对Hg0的吸附效率略低,而穿透时间延长。利用改性钙基吸附剂可以实现烟气中SO2和Hg0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同时脱除。  相似文献   

15.
新式整体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的脱汞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选取某石化热电厂100 MW燃煤锅炉的新式整体脱硫工艺(novel integrated desulfurization,NID)半干法烟气脱硫装置为研究对象,对其入炉煤样、底渣、预除尘器灰、新鲜脱硫剂、循环脱硫混合灰和烟气等进行了取样分析研究,获得了汞排放浓度数据,得到了NID系统的汞平衡。实验结果表明NID半干法脱硫装置可以脱除高达86.6%~92.2%的汞,对燃煤电厂汞排放的控制效果明显。还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LS200对烟气中的飞灰、进入NID系统的新鲜脱硫剂和循环脱硫灰进行粒径分析,并初步解释了NID反应器的催化氧化和吸附脱汞机理。  相似文献   

16.
以粉煤灰为原料采用直接液相法矿化封存燃煤电厂烟气中CO2是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CO2捕集与利用一体化技术。本文考察了粉煤灰物相组成、温度、固液比、气速、压力等工艺条件对矿化反应的影响,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热重分析等手段研究了温和条件下粉煤灰的矿化反应机制。研究表明,增大悬浮液固液比能够有效增加CO2捕集能力但是会降低钙的转化率;烟气流速超过一定值后,CO2溶解成为决速步,Ca转化率达到饱和;温度对矿化反应有重要影响,对工艺温度条件的研究是进一步提高矿化反应效果的关键。当反应条件为温度60 ℃、固液比100 g/L、烟气流速350 mL/min时,北京粉煤灰对CO2的封存能力达到最大值(66 kg CO2/t粉煤灰,?Ca=50.86%)。基于该技术设计了5万t/a CO2直接液相矿化装置,估算了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与国外采用天然矿石原料的CO2矿化技术相比,该技术反应条件更加温和,同时实现粉煤灰利用与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前景广阔,对我国未来实行碳中和目标具有价值。  相似文献   

17.
污泥与煤混烧中飞灰对汞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解飞灰对汞的吸附特性,用氮气吸附等温线分析了4个飞灰样品的比表面积和孔隙分布;应用基于(Frenkel- Halsey-Hill,FHH)模型的方法计算了它们的分形维数,分析了飞灰样品的化学组分对汞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飞灰残碳量与汞含量呈正相关关系。飞灰颗粒比表面积增大,飞灰的汞吸附趋于增加。孔分布越宽越有利于汞的吸附, 其中微孔在汞吸附过程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飞灰样品的分形维数处于2.1~2.6之间,且分形维数能较好地反映飞灰对汞的物理吸附性能。烟气成分与飞灰化学组成可能对汞存在一定的催化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8.
石灰石的溶解特性对湿法烟气脱硫工艺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变pH值的方法考察了不同钙硫比(Ca/S)以及飞灰添加量对石灰石溶解特性的影响,并就其影响结果及其影响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溶液的pH值随着石灰石的加入而逐渐升高,且在较短反应时间内石灰石转化率就达到98%以上,少量飞灰的存在则对石灰石溶解有一定促进作用。石灰石的溶解速度和反应初期转化率均随着Ca/S及飞灰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但当Ca/S比较高时,其对石灰石的溶解速度和反应初期转化率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9.
在热功率1MW的CFB燃烧试验台上对3类生物质和垃圾衍生燃料(refuse derived fuel,RDF)成型燃料进行试烧试验,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用生物质及RDF燃料时污染物的排放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燃料NOx排放浓度随温度和氧量的升高而增大。随着炉膛燃烧温度的升高N2O排放量明显降低。设计燃料在床温860℃左右时,其SO2排放量最低,自脱硫效率最高;脱硫效率随着Ca/S的增加而升高,到一定程度后,增长的速度趋缓;设计燃料按Ca/S=1.5添加生石灰粉脱硫,炉膛平均燃烧温度为880℃左右时,脱硫效率最高。试验典型工况烟气中二恶英类以及飞灰、底渣中的二恶英含量均满足国家的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0.
用石灰石作脱硫剂在一台35 t/h循环流化床锅炉上进行工业性脱硫试验,结果表明:①添加石灰石脱硫对氮氧化物排放的影响很微弱。在小钙硫比工况下,添加石灰石脱硫会使烟气中NOx排放量上升,但升幅平缓。在大钙硫比情况下(Ca/S>3.0),加入石灰石后使得烟气中的NOx排放量有所下降;②在钙硫比较小的工况下,添加石灰石脱硫会降低烟气中CO的排放浓度,但降幅受钙硫比和石灰石颗粒度分布的影响不明显。在上述大钙硫比工况下,添加石灰石脱硫的前期反而会使烟气中CO的排放浓度升高;③锅炉的飞灰含碳量在添加石灰石脱硫后略有增加,而且添加细颗粒石灰石比添加粗颗粒石灰石时增加更多。另外,添加细颗粒石灰石脱硫还会使炉渣的含碳量同时增加;④由于脱硫效率不高,添加石灰石后使得炉膛内热容量减少并使锅炉的热效率有微小的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