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饮用水源地生态资本价值实现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根据现行生态补偿的缺陷和所遇到的困局,探讨了饮用水源地生态资本价值实现途径,提出了两种方法:一是基于优质水产品的生态价值化;二是基于水权交易制度的生态资本价值化。前者可调动民众自觉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后者则可促进上下游地区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这两种方法是保护性的发展政策,对于生态补偿具有积极正面的意义,是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石羊河流域是西北干旱内陆地区水危机最严重的流域;日益严重的水危机对社会经济、生态系统产生了沙生植物枯萎死亡、防风固沙体系急剧衰败、沙丘活化、荒漠化威胁日益加剧、人畜饮水困难、生态难民增多等多方面的、巨大的、深远的影响。由于石羊河流域的生态安全在国家生态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并解决其地下水持续超采、环境恶化、绿洲生态系统濒临崩渍等严重问题,意义重大。本文在讨论流域初始水权分配重大意义的基础上,进行了流域初始水权分配,并提出水权分配的控制措施和指标体系;最后对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具体对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基于生态补偿的区域水权交易价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区域间水权交易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同一流域和跨流域两种不同的区域水权交易特征,提出基于替代方案成本估计的生态补偿方法,建立基于生态补偿机制的区域水权交易价格定价模型,为水权交易制度建设提供方法储备。  相似文献   

4.
介绍国内外有关初始水权分配研究概况,结合江西省水资源特性,提出开展该项研究工作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文章结合流域实际情况论述了初始水权的内涵以及水权分配的目的、指导思想、原则和依据,阐述基本需求水权、经济水权、生态环境水权及政府预留水权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文章结合流域实际情况论述了初始水权的内涵以及水权分配的目的、指导思想、原则和依据,阐述基本需求水权、经济水权、生态环境水权及政府预留水权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水资源紧缺成为瓶颈制约经济发展的现实,提出以水权交易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思路,倡导树立以节约求生存、以提高效率求发展的思想。在包括水权定义在内的诸多问题亟待解决的情况下,建议借助国外经验,采取操作相对简单的水权分配方法,首先解决水资源使用权问题,为水权交易创造条件,最终实现以水资源优化配置支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基于生态补偿的用水户水权交易价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水户间水权交易是实现区域水资源优化分配的有效途径。针对同一区域内不同行业用水户之间水权交易价格的制定及生态补偿机制问题开展研究,提出反映不同行业污染程度的用水户水权交易价格调整系数,并将其作为水权交易生态补偿主要因子,纳入到水权交易定价模型中,探索用水户间水权交易的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9.
在比较分析各种水权分配模式的基础上,确定了符合漓江流域实际情况的水权分配模式及初始水权分配方案。混合分配方案涉及流域内的各个层面(生活、农业和工业),分配结果与现状用水情况偏差不大,充分尊重了历史与现状,兼顾了公平与效率,符合漓江流域生态、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分配方案全面、综合、合理,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0.
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的界定涉及到经济学领域的诸多内容,而横向生态补偿更需要一个相对统一、可量化的标准。目前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标准多在定性范围内分析,定量方面的研究较少,其主要原因是量化标准难以确定,不利于补偿方与受偿方之间有效协商。基于流域生态经济价值模型,结合横向生态补偿的模式,提供了一种量化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标准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文章围绕海南省水权试点工作,深入分析了水权试点的政策要求、工作基础和困难挑战,研究提出了赤田水库流域水权制度框架、初始水权确权、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等关键水权制度和实施方法路径,并给出了针对性对策建议,为推进海南省水权试点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生态水权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水权的角度理解生态和环境用水,可以为生态和环境的保护与恢复提供新的研究思路。通过辨析“河流”“河道”与“流域”,“用水”“耗水”与“需水”,“生态”与“环境”等概念,明确了生态水权的内涵。在生态水权的计算方法中,重点介绍了Montana法、湿周法、日本的维持流量及我国的河道内和河道外两类生态和环境需水。结合我国黄河与塔里木河的生态水权问题,提出了包括立法、协议、规划、管理、工程、经济手段在内的实现生态水权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蚂蚁河流域规划中关于水权和水权分配的有关问题,阐述了水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紧密联系,水利现代化宗旨是造福人类社会,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14.
我国黄河水资源十分短缺,近年来又多次调水。提出依据现行黄河水资源的分配方案,确定初始水权,并利用水市场进行水权交易,在水权水市场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经济补偿机制,促进全流域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5.
水权与跨流域调水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水资源归国家所有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中国也不例外,在《宪法》和《水法》中都明确规定“水资源所有权属于国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和政府是水资源配置的两条基本途径.市场是在已获得水权的用水户之间通过交易进行配置,而政府对水资源的配置(尤其是初始水权配置)起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政府有权代表人民行使水资源配置的权力;政府在配置水资源中起宏观调控作用;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是水资源所有权的代表;政府配置水资源必须以所有权与使用权明晰为前提.跨流域调水是我国21世纪水利的一大特点,也是政府优化配置水资源的一项重要内容,但跨流域调水必须以水权为基础,综合考虑各方利益.  相似文献   

16.
黄建水  乔钰 《人民黄河》2012,34(12):52-54
我国水权转让中的水权主要指水的使用权,不包含水的所有权。法定水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可分离性,使得水权转让成为可能。水权具有排他性、分离性、外联性的法律特征。我国水权转让在制度层面还存在水权归属主体虚置、水使用权的分配原则法律规定不明确、水资源的价格不尽合理、水权交易制度没有法律依据等缺陷。提出了完善我国水权转让法律制度的措施:强化国家作为水资源所有者的地位、清晰界定水资源的产权,健全水权转让制度的法律法规,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健全水权转让的程序规则等。  相似文献   

17.
《水利水电快报》2007,28(21):30-30
国际著名环保组织——CI.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日前在国内启动“饮水护源,和谐共赢”中国淡水保护项目,将通过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试点实施,进而遏制或减缓水体被污染的趋势,从而经济有效地实现水源地保护。此次淡水保护项目地主要在中国西南山地,该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及邻近的青藏高原是亚洲几乎所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被誉为“亚洲水塔”,世界上45%的人口居住在这些江河的流域内。而这一区域正受到植被破坏、湿地退化的威胁。中国西南部的冰川已退化了近1/5,将影响到2500万中国人的淡水供给。该项目旨在通过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试点实施,探索如…  相似文献   

18.
未开展干流绿洲生态水权被挤占量的计量,制约了塔里木河流域干流绿洲生态水权分配与其绿洲生态环境恢复。明确被挤占的绿洲生态水权及其计量是落实塔河流域挤占干流绿洲水权主体权责、客体分配及其经济补偿的基础。为此,首先明确了挤占干流绿洲生态水权的计量原理和类型;然后进一步确定了挤占干流绿洲生态水权的计量方法和模型;在此基础上计算了挤占干流绿洲生态水权。结果表明:在塔河流域,上游源流都挤占了塔河干流绿洲的生态水权,干流绿洲的生态水权基本都被挤占;而且,挤占干流适宜绿洲生态水权高于挤占干流最低绿洲生态水权,挤占干流绿洲维持恢复生态水权高于挤占干流绿洲维持生态水权;挤占期主要在3~5月和6~9月。分析成果可为确定塔河流域挤占干流绿洲生态水权归还和经济补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前提下, 提出生态需水差分整合移动平均自回归预测模型( autor 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 model, ARIMA) , 据此在生态需水确权的基础上进行流域预留水权确权, 并在水权确权的基础上 探索水权期权交易模式下预留发展水权再配置方案, 实现跨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规避水权买卖双方风险, 为跨流域特殊水权的确权与再配置提供参考。研究表明: 受气候、政策的影响区域生态需水量呈现出较大变化; 南水北调中线受水区天津和河北不具备自备预留发展水量的能力, 需要依靠流域调度中心的统一协调; 流域调度中心可以根据预测年预留发展水量的使用风险情况进行价格方案的灵活配置, 实现预留发展水量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水权的基本概念及初始水权分配的意义与原则,在综合考虑影响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社会、经济、生态等各因素的基础上,将定性指标应用到模糊可变集合模型,提出了初始水权分配的半结构性模糊可变集合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到塔里木河流域,根据指标重要性进行二元比较与量化,合理地确定出各个指标的权重,通过塔里木河流域"四源一干"的级别特征值计算,确定各地区水权分配的综合权重,从而实现各地区的初始水权分配,为初始水权分配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