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聚乙二醇/聚己内酯三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 (TDI)为偶联剂 ,合成了聚乙二醇 (PEG) /聚己内酯 (PCL)两亲性三嵌段共聚物 (PEG-b-PCL -b -PEG ,PECL) ,采用IR、1 H-NMR、DSC和WAXD分析和研究了PECL的结构与性能。实验结果表明 ,PECL的结构和组成与设计相一致 ,结晶度和熔点均低于均聚物 ,且随着PECL中PCL嵌段含量的增加 ,PCL嵌段熔点升高。透射电镜照片显示PECL纳米粒呈核 /壳结构的球形。  相似文献   

2.
PEO-b-PS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PEO-Br为大分子引发剂,CuBr/2-2’-联吡啶为催化体系,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方法制得了一系列分子量可控且分子量分布窄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通过1H-NMR、GPC、DSC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嵌段共聚物随着聚氧乙烯含量的降低,结晶度(Xc)、结晶熔融温度(Tm)、结晶温度(Tc)降低;当共聚物中聚氧乙烯的含量降为45%时,嵌段共聚物已无结晶现象。  相似文献   

3.
以聚己内酯-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PCL-b-PEG)为研究对象,用旋涂法制备了PCL-b-PEG薄膜,并采用DSC、XRD和PLM对不同分子量薄膜样品的结晶行为以及形貌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分子量的增加,样品的结晶温度先升高后降低,而主要熔融温度逐渐升高;分子量越小,样品的结晶行为与熔融行为越复杂,样品的球晶形貌越不规则;在嵌段共聚物中PEG段可体现自身的结晶行为,但是PCL-b-PEG的总体结晶行为以分子量占比大的PCL为主。  相似文献   

4.
用季戊四醇引发ε-己内酯(ε-CL)开环聚合得到四臂星形PCL,将其末端羟基转变为O-乙基黄原酸酯,以此为大分子链转移剂调控N-乙烯基己内酰胺(NVCL)的RAFT聚合,合成了以季戊四醇为核、以PCL为内臂、PNVCL为外臂的两亲性星形嵌段共聚物,用1H NMR谱证明了所得聚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5.
采用阴离子开环聚合方法合成了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LA-PEG-PLA。用1H-NMR和GPC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了聚合物在离子液体中自组装的形貌,发现PLA-PEG-PLA在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中形成了胶束。当疏水链长固定时,胶束的自组装形状主要依赖于亲水链的长度。  相似文献   

6.
崔运启  张二琴  张普玉 《广东化工》2011,38(2):20-21,47
采用阴离子开环聚合法合成了嵌段共聚物PCL—PEG—PCL(聚己内醋-聚乙二醇-聚己内酯)。用1HNMR和GPC等对产物的分子量和组成进行表征,将其在离子液体中配成胶束,通过透射电镜(TEM)观察胶束的微观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当疏水链段长度固定时,胶束的自组装形状主要依赖于亲水链的长度。  相似文献   

7.
两亲性聚乙烯醇-b-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合成了具有两亲性的聚乙烯醇-b-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P(VA-b-St)。首先利用调聚反应制备了带三氯甲基端基的聚醋酸乙烯大分子引发剂。以联二吡啶作配体、氯化亚铜为催化剂,引发苯乙烯单体聚合,得到结构明确的P(VAc-b-St)嵌段共聚物,而后通过皂化反应将其水解,从而得到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VA-b- St);产物采用FT-IR、1H NMR、GPC等方法进行结构表征。P(VA-b-St)在不同浓度溶剂中的自组装行为用TEM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P(VA-b-St)可在DMF溶剂中形成球状囊泡结构,其尺寸达到纳米级。  相似文献   

8.
任伟  王薇 《广州化工》2010,38(11):125-126
首先用Novozyme 435作为催化剂合成了聚己内酯-聚乙二醇-聚己内酯三嵌段聚合物,然后通过端基官能化法合成了大分子引发剂。通过核磁表征了三嵌段聚合物和大分子引发剂的结构,从而制备含氟功能五嵌段共聚物,该聚合物在很多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可逆加成一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是制备嵌段共聚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介绍了队RAFT聚合方法的基本原理及其所用的RAFT链转移剂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利用RAFT聚合方法合成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0.
张二琴  柴云  张普玉 《广州化工》2010,38(10):125-126,157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方法合成了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St-b-PAA。用1H NMR和GPC等手段对活性聚合进行了确认,对嵌段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在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 IM][PF6])中形成胶束溶液。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聚合物在离子液体中形成胶束的纳米结构。当疏水链长固定时,胶束的自组装形状主要依赖于亲水链的长度。两亲性共聚物在离子液体中可自组装成可控制结构的纳米胶束,这种纳米胶束可应用在很多领域。  相似文献   

11.
游倩倩 《精细化工》2012,29(7):646-650
以α,α'-二甲基-α-乙酸-三硫代碳酸酯(BDATC)为链转移剂,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自由基聚合方法合成了末端带有—COOH官能团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b-聚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单甲醚-b-聚苯乙烯(PSt-b-POEOMA-b-PSt),这种含有亲水性端基的嵌段共聚物可以自组装成核-壳结构的纳米微粒,用于载药高分子的模板研究。利用FTIR、1HNMR、GPC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用热失重(TG)和差示扫描量热(DSC)的方法研究了3种不同比例的嵌段共聚物的热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通过RAFT聚合方法得到了所设计的嵌段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简称分子量,下同)分布1.35左右;嵌段共聚物的热稳定性较好,通过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变化推测出嵌段共聚物中两种嵌段比例对两嵌段相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使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ATRP)设计合成了大分子引发剂PAN-Br,通过引发甲基丙烯酸锌单体聚合制备得到黏均相对分子质量(简称黏均分子量,下同)分别为7 507、8 517、9 905的嵌段共聚物聚丙烯腈-b-聚甲基丙烯酸锌(PAN-b-PZDMA),利用1HNMR和FTIR确认了大分子引发剂和嵌段共聚物的分子结构。TGA和DSC测试结果显示,ZDMA链段抑制了聚丙烯腈的环化反应,提高了聚合物的热性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 RAFT)成功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叔丁酯嵌段共聚物( PMMA-b-PtBA),在三氟乙酸的作用下选择性水解,得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双亲性嵌段共聚物( PMMA-b-PAA),利用1HNMR,FTIR和GPC对两种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将Ln3+稀土离子与PMMA-b-PAA通过“配位诱导”作用在THF溶剂中形成配合物胶束,并用TEM和DLS测定了胶束的形貌和粒径.结果表明,共聚物与稀土离子配位而发生交联,导致配合物胶束粒径比单纯共聚物的胶束粒径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4.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在水溶液中通过自组装可以形成以疏水嵌段为核,以亲水嵌段为壳的胶束。其亲水嵌段对胶束起稳定和保护作用,在胶束中通过物理、化学方式载入药物,可以实现对药物的控制释放。简述了嵌段共聚物胶束化的一些基本途径,如利用氢键,离子间相互作用,改变温度,自由基共聚,改变外部环境pH等,探讨了其对模型药物的控制释放。  相似文献   

15.
以β-丁内酯(BL)为单体、萘钾-冠醚为引发剂通过阴离子开环聚合合成聚(β-丁内酯)(PHB),研究了反应时间对PHB分子量的影响。在萘钾-冠醚引发体系的基础上制备聚乙二醇甲醚-钾大分子引发剂(mPEG-K),采用mPEGK引发β-丁内酯开环聚合合成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聚乙二醇甲醚-聚(β-丁内酯)(mPEG-PHB),并通过1 HNMR、FTIR、DSC对其进行表征。通过分子自组装技术制备了mPEG-PHB共聚物的纳米粒子,采用SEM、TEM、DLS对纳米粒子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一定时间内PHB的分子量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大。DSC结果表明,无定形的PHB明显降低了结晶性mPEG的结晶能力。mPEG-PHB纳米粒子为粒径在100nm左右的具有核壳结构的纳米微球。  相似文献   

16.
两亲嵌段聚合物通常用在现代水性涂料配方中充当分散剂、消泡剂和流变控制剂等关键助剂,而且也是水性树脂乳液聚合技术的重要乳化剂品种,可以规避小分子乳化剂易于在界面富集而导致涂膜耐水性较差的缺点。通过大分子引发剂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来制备一系列聚氧乙烯与聚丙烯酸丁酯嵌段的非离子型两亲共聚物PEO-b-PBA。采用Wilhelmy吊片法、动态光散射和透射电镜(TEM)等手段详细研究了此类两亲聚合物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和聚集体粒径以及微观形貌,并就其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X-100的起泡与乳化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7.
Summary Dumbbell type amphiphilic block copolymers, two polymeric globules connected with poly(ethylene glycol) 2000 or 4000 (PEG 2k, PEG 4k), were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The outer polystyrene globules are hyperbranched poly(chloromethyl styrene) synthesized via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 The degree of branch of the hyperbranched polymer tells that the structure is rather closer to a dendrimer than a general hyperbranched polymer. The synthesized polymers have well controlled structures. The molecular weights and its distributions were chatacterized by GPC and 1H-NMR. The synthesized polymers were micellized in water using dialysis method and 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 was measured using pyrene fluorescence method.  相似文献   

18.
匡莉  伍齐贤 《塑料工业》1995,23(6):3-4,19
用巯端基聚苯硫醚(PPS)齐聚物和氯端基聚砜(PSF)齐聚物,在极性溶剂中常压合成了PPS-PSF嵌段共聚物,用红外光谱表征了其链结构,X-射线衍射及热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由于无定形砜基的引入,导致了嵌段共聚物的结晶度和熔融温度的下降。在合成PPS-PSF嵌共聚物的基础,合成了PSF-PPS-PSF三嵌段共聚物,用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等分析手段对其进行了初步表征。  相似文献   

19.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朱杰  暴峰  黄世强 《江苏化工》2002,30(3):20-23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聚合物是一类很有应用前景的性能优异的新型高分子材料。综述了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的合成方法、结构特点和性能 ,探讨了相分离及其对材料的影响和增加相容性的途径 ,并简要介绍了其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