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癸二酸、己二酸部分取代丁二酸,通过熔融溶液相结合的聚合方法,得到两者一系列的共聚物。通过数均分子量和熔点两个指标,得出最佳取代比例为20%癸二酸取代丁二酸的共聚物(PBSE-20)和20%己二酸取代丁二酸的共聚物(PBSA-20)。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对这两种共聚物进行扩链改性,结果表明:扩链后,其数均分子量大小顺序为PBS>PBSA-20>PBSE-20,分子量分布均小于扩链前;且断裂伸长率均大于扩链前,各聚合物的热分解温度均大于300℃。阐述了脂肪族聚酯分子量、熔点及分子结构对称性与降解性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线性PBS基脂肪族共聚酯的结构和降解之间的关系,首先合成了线性PBS基脂肪族共聚酯,即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共-聚己二酸丁二醇酯P(BS-co-B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共-癸二酸丁二醇酯P(BS-co-BSe),并将线性PBS基脂肪族共聚酯及PBS在土壤悬浮液中进行降解,通过GPC、熔点测定仪对线性PBS基脂肪族共聚酯的分子量和熔点进行了测定;通过测定降解过程中失重率和降解前后聚酯薄膜表面形貌来对共聚酯降解程度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二元酸碳链的增长,分子对称性降低,降解性能增大。通过观察分子量,熔点及降解失重率的测定结果,得出分子量越大,降解越不容易进行;熔点越小,降解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3.
以乳酸为原料、辛酸亚锡为催化剂,采用直接熔融缩聚法合成聚乳酸(PLA),将其用IPDI扩链,制得聚合物IPDI/PLA,再用PEG-800改性,制备出IPDI/PLEG-800。用凝胶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接触角、X射线衍射、热失重、流变学分析等手段对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IPDI/PLA相比,IPDI/PLEG-800分子量大幅度提高,且接触角变小,亲水性能提高;IPDI/PLEG-800具有较高黏弹性;PEG-800的加入使得IPDI/PLA的结晶度提高韧,性增强。 相似文献
4.
5.
6.
以溶液法直接合成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乳酸为基础,在双螺杆挤出机上与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进行反应挤出,制得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乳酸基聚氨酯,研究了不同NOO/OH摩尔比对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反应挤出法对聚乳酸进行扩链是可行的,扩链后聚乳酸的黏均相对分子质量由9.19×10^4提高到23.6×10^4,韧性提高,拉伸断裂强度增大近1倍。 相似文献
7.
用癸二酸、己二酸部分取代丁二酸,通过熔融、溶液相结合的聚合方法,得到两者一系列共聚物。选用PBS、20%癸二酸取代丁二酸的共聚物P(BS-co-BA)和20%己二酸取代丁二酸的共聚物P(BS-co-BE)作为样品,在土壤悬浮液中进行降解,通过降解前后的失重率变化以及薄膜表面的形貌变化对试验结果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扩链前后PBS,P(BS-co-BA)和P(BS-co-BE)均具有一定的生物降解性能,大小顺序均为P(BS-co-BE)>P(BS-co-BA)>PBS,但扩链后聚合物的降解性能略低于扩链前的聚合物。 相似文献
8.
9.
以乳酸为原料,锌酸亚锡[Sn(Oct)2]为催化剂,在170℃,0.09MPa下反应8h,直接熔融缩聚合成聚乳酸(PLA)均聚物。当W[Sn(Oct)2]为0.8%时,PIJA均聚物的黏均分子量(Mη)最大。将其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反应,当n(-OH)/n(-NCO)为1.5时,在176℃,0.09MPa下反应13min.得到PLA共聚物的Mn最大。PLA共聚物与不同数均分子量的聚乙二醇(PEG)共聚合成PLA—PEG(PLEG)系列。用凝胶渗透色谱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接触角测试仪等表征聚合物。结果表明:PLEG-6000的聚合程度最好;PLEG-800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最小,且亲水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0.
11.
12.
通过熔融溶液相结合的方法合成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预聚物。用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六亚甲基-1,6-二异氰酸酯(HDI)和丁二酰氯(SUC)对PBS预聚体进行扩链改性。采用熔点仪测定PBS的熔点;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PBS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凝胶渗透色谱仪、热重仪和万能实验机测定了PBS的摩尔质量及其分布、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测定失重率,考察不同扩链剂对PBS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BS扩链后摩尔质量均有显著提高,摩尔质量分布均小于扩链前;且断裂伸长率等力学性能和热分解温度等热性能也都有明显改善。但用不同扩链剂扩链后,PBS降解性能有较大区别。 相似文献
13.
采用扩链剂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2,2'-双(2-恶唑啉)(BOZ)以及新型扩链剂ADR-4370对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进行扩链,研究了三种扩链剂对PBS性能的影响。采用聚乳酸(PLA)与PBS共混,选择最佳配比以及合适的共混工艺。结果表明:新型扩链剂ADR-4370可以明显改善PBS的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PBS/PLA最佳配比为70:30,在共混同时进行就地增容扩链改性可以更好地提高PBS/PLA的性能。 相似文献
14.
采用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对共聚甲醛(Co-POM)进行扩链改性,通过双螺杆挤出机进行反应性挤出,对挤出样品进行元素分析、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及动态流变行为的测试,研究了MDI对共聚甲醛体系的扩链效果及动态流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MDI是一种有效的扩链剂,样品的MFR随MDI用量的增加而降低:添加量为5%(质量分数,下同)时,MFR由27g/10min降至0.5g/10min;添加量为3%时,氮元素的含量从0变化为0.32%;并且改性后样品的流变曲线发生了明显变化:在低频区域,相同频率下,相角(δ)明显低于90°,复数黏度(η*)、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均显著增大,δ-ω曲线上δ先降低,随后出现一个平台区域,零切黏度和剪切变稀出现在更低频区域,G′、G″与ω关系曲线的斜率变小。 相似文献
15.
以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为偶联剂,将端羟基聚丁二酸丁二醇酯预聚物(PBs)与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乙二醇(PEG)进行多嵌段共聚,得到PBS/PEG多嵌段共聚物。采用FT-IR、^1H—NMR等方法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同时研究物料配比和偶联剂TDI的用量对共聚物性能的影响及共聚物的吸水率和水解降解行为等。结果表明,PEG的引入使得材料的亲水性显著改善,共聚物的降解速率较纯PBS有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7.
全生物降解PBS新型扩链剂BOZ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草酸二乙酯、乙醇胺、二氯亚砜等为原料合成了一种能对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增黏,改善其加工性能的新型扩链剂2,2’-双(2-噁唑啉)(BOZ)。探讨了工艺条件对产物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乙醇胺与草酸二乙酯的摩尔比为3:1,二氯亚砜与N,N’-二羟乙基草酰胺摩尔比为3:1,NaOH乙醇溶液浓度为2mol/L,消除反应温度为80℃时所得BOZ产率最高。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在1621.55cm^-1和1119.36cm^-1处存在-C=N-和C—O-C的伸展振动峰,在918.68cm^-1处存在五元杂环的振动峰,证明合成的产物含噁唑啉环结构。紫外光谱分析表明合成产物中存在-N=C-C=N-共轭双键结构,元素分析进一步证明合成产物为BOZ。通过X-射线衍射和DSC分析知BOZ为单斜晶系,熔点为210℃。对PBS的扩链研究发现扩链后PBS特性黏度由0.698dL/g增加到1.125dL/g,羧值含量从56mol/10^6g降到20mol/10^6g,表明该扩链剂对PBS具有良好的扩链效果。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