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利用开菲尔菌、双歧杆菌制作低聚肽发酵烤甜玉米果粒酸乳,通过正交试验研究,确定了酸乳的最佳配方和最佳加工工艺。结果表明,白砂糖6%,复合稳定剂0.20%,烤甜玉米果粒0.15%,甜玉米150℃烘烤20 min,接种量为3%,28℃发酵10 h。  相似文献   

2.
采用110~140 ℃过热蒸汽处理甜玉米1~5 min,以未经处理的甜玉米为对照,探究过热蒸汽烫漂技术对甜玉米主要可溶性糖、类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及色泽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当的过热蒸汽烫漂条件下,甜玉米中葡萄糖、果糖具有较高的保留率,可达97%以上;蔗糖含量显著增加,比对照组增加了177%;玉米黄素、叶黄素等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增加,相比对照组,分别增加了33.3%、28.0%;同时,过热蒸汽烫漂显著提升了甜玉米的亮度和黄值,改善了外观品质。采用烫漂时间1min,比较沸水、常压蒸汽、130℃过热蒸汽三种烫漂方式对甜玉米主要可溶性糖、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发现过热蒸汽技术预处理甜玉米,更有利于保持甜玉米主要可溶性糖以及类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甜玉米饮料的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甜玉米作为原料,确定了甜玉米饮料的工艺条件。α-淀粉酶和糖化酶的用量、酶解时间和酶解温度,分别是0.175g和0.4mL、75℃和60℃、85 min和3h。确定了饮料风味调配时各组分的适宜添加量,玉米糖化汁为80%,柠檬酸为0.2%,白砂糖为4%,氯化钠为0.3%,此时饮料的感官最佳。成品的灭菌温度和时间分别是95℃,3min。所制备的甜玉米饮料,具有浓郁的玉米香味,色泽、口感具佳。  相似文献   

4.
以甜玉米为原料,采用现代生物技术生产甜玉米饮料,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甜玉米汁最佳酶解条件为:淀粉酶用量0.05%,在70℃液化60min,再进行糖化,在60℃温度下糖化酶用量0.10%,糖化3h,制取甜玉米原汁进行调配。最佳配方为柠檬酸为0.1%、白砂糖为4.5%和氯化钠为0.05%时,生产出的饮料具有浓郁的玉米香味,色泽、口感俱佳。  相似文献   

5.
牛奶玉米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以甜玉米为主要原料,添加牛奶等成分,通过正交试验研究牛奶玉米饮料的最佳配方及工艺。研究表明牛奶玉米饮料的最佳配方及工艺为:玉米原浆含量20%,砂糖用量为3%,牛奶含量10%,CMC-Na用量0.15%,灭菌条件为温度100℃,时间25min。该饮料颜色淡黄,口味香甜,口感细滑,是具有抗癌、通便、美容等功效的保健饮品。  相似文献   

6.
以新鲜甜玉米为原料,中温α-淀粉酶及糖化酶为催化剂,采用双酶法分段酶解制备甜玉米汁。以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评价依据,先考察了液化过程中液料比、中温α-淀粉酶用量、酶解温度和时间对酶解效果的影响,后考察了糖化过程中糖化酶的用量、糖化温度及时间对酶解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甜玉米双酶酶解取汁的最优工艺条件。结果显示最佳条件为:按照料液比为14(g/mL)制取甜玉米浆,中温α-淀粉酶用量为0.35%,于55℃液化25 min;糖化酶用量为0.15%,于55℃下糖化20min;最佳条件下制得的玉米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3.90%。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时间短,取汁效果好等优点,可在甜玉米饮料加工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真空软包装甜玉米穗加工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籽粒含水量为70%~73%的甜玉米,经前处理在100~120℃条件下蒸煮6~15min,冷却至50℃,在真空度为0.080~0.095MPa下抽真空,106~120℃杀菌,经冷却、烘干、检验、包装即可得到即食真空软包装甜玉米  相似文献   

8.
大米胚芽蛋白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水、6%氯化钠、70%乙醇和0.4%氢氧化钠溶液对大米胚芽中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研究。确定各种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清蛋白加水量70 mL,浸提温度为40℃,浸提30 min,提取率达52.01%;球蛋白加氯化钠溶液60 mL,浸提温度为40℃,浸提30 min,提取率达17.86%;醇溶蛋白加乙醇溶液80 mL浸提温度为50℃,浸提20 min,提取率达2.14%;谷蛋白加氢氧化钠溶液60 mL,浸提温度50℃,浸提30 min,提取率达15.01%。总蛋白提取率为87.02%。  相似文献   

9.
以甜玉米穗轴为原料,利用超声波辅助纤维素酶法提取其中的黄酮类物质,考察纤维素酶作用的酶解时间、酶解温度、pH值以及酶用量对甜玉米穗轴中黄酮类物质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纤维素酶法提取黄酮类物质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处理20 min后,酶解温度55 ℃、pH 4.8、纤维素酶用量0.008 g/2.0 g甜玉米穗轴、酶解时间1.5 h,此条件下甜玉米穗轴中黄酮类物质提取率0.318%。甜玉米穗轴中黄酮类物质对白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最低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0.5、0.25、2 mg/mL。  相似文献   

10.
文中通过测定氧化还原电位对二氧化氯溶液的氧化能力进行了评价;并用二氧化氯溶液对棉籽壳进行了降解处理,考察了二氧化氯用量、pH值、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对棉籽壳的颜色和失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氧化氯溶液能在pH值6以下、浓度8 g/L以上、60~70 ℃和较短时间内保持较强的氧化能力;优化的二氧化氯溶液降解处理棉籽壳的条件为pH值4、二氧化氯浓度8 g/L、温度60 ℃、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棉籽壳的降解效果最好,棉籽壳残片呈白色半透明片状,失重率达到20%,这均说明二氧化氯溶液可以实现对棉籽壳的有效降解和脱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