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汇集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稳定同位素等信息的基础上,结合金矿床产出的地质构造背景和年龄信息,讨论了张家口—赤峰金成矿区金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指出金矿床具有物质来源老、成矿时代新、成矿流体多源性、成矿具有鲜明的多因复成等特征。  相似文献   

2.
甘肃大水闪长岩型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水金矿床产在闪长岩体内和接触带以及附近灰岩中,地表广泛分布闪长岩脉和红褐色赤铁矿化灰岩,氧化带下部发育大量的微细粒浸染状、细脉状黄铁矿。黄铁矿中微量元素Co/Ni比值范围为1~5,与岩浆成因的黄铁矿Co/Ni比值相吻合;各种矿石稀土元素配分曲线与闪长岩脉接近,而与地层灰岩差别较大,揭示成矿物质的来源与闪长岩脉有关;黄铁矿的δ^34S为-1.8‰~+4.1‰,平均+2.4‰,反映为深源硫;方解石的氢氧同住素分析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后期有改造的大气降水参与。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大水金矿床是以闪长岩为主要成矿物质来源,以岩浆水为主要成矿流体的富硫化物的闪长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3.
不同成因类型金矿床成矿期黄铁矿成分成因标型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铁矿是金矿床中普遍而重要的载金矿物,对其成分标型进行深入研究可获得大量成因方面的信息。采用δFe-δS、主微量元素蛛网图、δFe/δS-As、(Fe+S)-As、Co-Ni-As图对黄铁矿的主微量元素进行研究,得出了各类型金矿床成矿期黄铁矿的主微量元素标型特征。结果表明,各成因类型金矿床成矿期黄铁矿的主微量元素特征、特征元素组合、相关系数以及主微量元素蛛网图、δFe/δS-As图、(Fe+S)-As图都具有明显分区特征。因此,不同成因类型金矿床成矿期的黄铁矿具有典型的成因标型特征,这与其不同类型金矿床的成矿地质作用、成矿热液来源、成矿条件等密切相关。这些研究成果对金矿床中黄铁矿标型的研究以及金矿床的成因类型判别和找矿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滇—黔—桂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金成矿区之一,分布有众多高温岩浆热液型金(铜)矿床和低温热液型金矿床,但这些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和形成过程仍存在争议。通过对高温岩浆—热液型金(铜)矿床(姚安金矿床和普朗金铜矿床)和低温卡林型金矿床(八渡和泥堡)中的热液磷灰石进行微量元素统计分析发现:高温富碱斑岩型金(铜)矿床中的磷灰石自形程度较好,具有较高的F和Cl含量,稀土元素呈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相对而言,低温卡林型金矿床中产出的磷灰石自形程度较差,具有相对较低的F和Cl含量,稀土呈中稀土富集模式。另外,磷灰石δEu-δCe图解和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揭示卡林型金矿床相对于岩浆热液型铜、金矿床具有更高的氧逸度。结合右江盆地辉锑矿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认为磷灰石(包括萤石和方解石)中稀土(MREE)富集特征指示低温成矿流体可能与特殊的盆地基底岩石存在一定联系。综合分析认为:磷灰石在高温—中低温金矿床中具有独特的地球化学特征,能够有效揭示矿床类型及成矿流体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5.
于重远  李跃东  张永哲 《黄金》2022,43(5):28-33
二道沟金矿床是夹皮沟矿集区内十分重要的典型金矿床,夹皮沟矿集区属于滨太平洋成矿带的重要矿集区之一。为确定二道沟金矿床稀土元素特征、矿床类型,对岩心样品进行了采集与分析。结果表明:各类岩石均具有向右倾斜的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分异不明显、轻稀土元素曲线的斜率明显大于重稀土元素的特征;发生蚀变与未发生蚀变的岩石轻稀土元素与重稀土元素分异程度高度一致,认为成矿流体来源与中生代中—酸性脉岩(如正长斑岩)关系密切;结合稀土元素特征,进一步确认二道沟金矿床为典型的岩浆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6.
辽东地区是变质细碎屑岩型金矿床主要分布区之一。本文从成矿构造环境、含矿岩系、控矿构造及矿化特征等方面对变质细碎屑岩型金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并对辽东地区此类型典型矿床特征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大宝山矿区各矿床产出的地质环境,矿体产状,矿石类型和结构构造,矿石稳定同位素特征,稀土元素特征,成矿温度等方面的研究,论证矿区的在矿历史分2个成矿期,4个成矿阶段,即中泥盆世多金属成矿期的铜铅锌银硫化物成矿阶段,菱铁矿成矿阶段,早白垩世铁钼钨成矿期的铁钨成矿阶段钼钨成矿阶段。  相似文献   

8.
郭城金矿位于胶莱盆地东北缘,矿体产出与荆山群地层,矿化类型以黄铁矿化和磁黄铁矿化为主,相比胶东其它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较为特殊。采用ICP-MS方法分别对郭城金矿矿石、牧牛山岩体和中基性脉岩中的稀土元素的组成进行了测定,探讨了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来源的问题。结果显示,矿石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具有右倾型和平坦型两种型式。具平坦型配分曲线特征的矿石与花岗岩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型式接近,二者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具右倾型配分曲线特征的矿石与脉岩的曲线型式类似,二者的相关性较好。晚期碳酸盐化的矿石具有极高的稀土含量。脉岩Eu异常不明显,矿石和花岗岩均具明显的Eu负异常。表明了成矿物质来源于牧牛山岩体和地壳深部,成矿流体来源于深部岩浆演化,矿床的形成具有多期次性。  相似文献   

9.
摘要: 该文从动力成矿的角度出发, 论述了剪切带型金矿床的矿化类型、成矿特征、成矿机理和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大宝山矿区各矿床产出的地质环境、矿体产状、矿石类型和结构构造、矿石稳定同位素特征、稀土元素特征、成矿温度等方面的研究,论证矿区的成矿历史分2个成矿期、4个成矿阶段,即中泥盆世多金属成矿期的铜铅锌银硫化物成矿阶段、菱铁矿成矿阶段;早白垩世铁钼钨成矿期的铁钨成矿阶段、钼钨成矿阶段。各阶段均有各自的成矿地质环境和成矿方式,构成一个在空间上关系密切,成因上有一定联系,时间上差别明显的矿床系列。  相似文献   

11.
伟晶岩型矿床是稀有金属矿产的主要来源之一,我国西部地区的稀有金属矿床也以伟晶岩型为典型。柴达木盆地北缘乌兰茶卡北山地区岩浆活动频繁,伟晶岩体发育,具有形成稀有金属矿床的良好条件。为了进一步了解伟晶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加深对区域构造演化以及稀有金属成矿和控矿条件的认识,选择该地区含矿伟晶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岩石矿物组合、岩相学特征、主微量及稀土元素组成,解释了侵入古元古界达肯大坂岩群中的伟晶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发现样品全碱含量较高,这与形成于大陆弧或板块碰撞环境下的成岩特征相似。稀土配分曲线为右倾型,轻重稀土分馏明显,具有Eu中等负异常,推测含矿伟晶岩源区不仅与地壳有关,而且还具有幔源镁铁质岩浆参与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含矿伟晶岩属于亚碱性岩石类型,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分馏程度较高,反映出在岩浆演化及伟晶岩成岩过程中幔源物质可能参与了稀有稀土金属的成矿作用。研究认为伟晶岩的物质来源不仅与地壳有关,而且还有幔源物质的参与,推断含矿伟晶岩的地质构造环境可能为后碰撞或碰撞后伸展环境。  相似文献   

12.
为查明建水稀土矿的稀土数值特征,在长岭岗岩体风化壳的黏土层、全风化层、半风化层、弱风化层中采集了82件样品,进行全相稀土氧化物、离子相稀土氧化物质量分数分析,包括全相稀土氧化物的质量分数、离子相稀土氧化物的质量分数、全相与离子相稀土氧化物质量分数的相关系数、全相稀土氧化物在各个风化层位中的变化系数、离子相稀土氧化物在各个风化层位中的变化系数、结晶相稀土氧化物的质量分数。经资料整理,黏土层、全风化层、半风化层、弱风化层中的稀土数值有明显差异。造成稀土数值差异的主要原因为:成矿母岩的风化程度,稀土矿物离解程度,离子相稀土氧化物的迁移富集程度。加强稀土数值的研究,有助于深化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成矿机理认识。  相似文献   

13.
以中国南方地区某离子型稀土矿为研究对象,采用搅拌浸出和柱浸的方式,研究不同条件下矿样中稀土及杂质元素的浸出情况,为离子型稀土矿产资源的绿色高效开采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浸出液固比对离子相稀土浸出率影响较大,浸出时间影响较小,离子相稀土浸出过程时间短,反应迅速;柱浸过程中离子相稀土流出速率最快,达到平衡时间短,杂质元素前期浸出浓度高,后续拖尾严重;离子相稀土浸出率随着样品深度的增加不断降低,符合南方离子型稀土成矿规律;硫酸铵浸出过程中铵根离子损失量较大,最低损失率超过11.31%,硫酸根不参与金属离子的交换反应过程,回收率最高可达99.22%。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是中国“三稀”资源(稀有、稀土、稀散)大省之一,其中铌(Nb2O5)、稀土储量位居中国之首.华北陆块北缘成矿区是典型的稀有~有色多金属成矿区,成矿作用与广泛发育的燕山期花岗质岩浆活动密切相关.内蒙古中部地处华北陆块北缘成矿区中段,以石灰窑和赵井沟2个花岗岩稀有金属矿床为研究对象,以摸清“三稀”典型矿床特征以及控制矿床形成和分布的有关因素为目的,以典型案例研究为方法,探讨研究区成矿背景、成矿特征、控矿等要素,推测在内蒙古中部地区可能存在稀有金属的区域性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多元复合稀土钼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通过粉末冶金方法在钼中掺杂1种稀土氧化物(简称单元稀土)和掺杂3种稀土氧化物(简称多元复合稀土)制取钼材的工艺要点,并对掺杂钼粉、坯条及不同温度退火丝材的性能和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多元复合稀土钼丝的生产工艺与纯钼丝生产工艺基本相同;多元复合稀土同单元稀土一样,都能大大提高钼丝的强度;多元复合稀土钼丝与同含量的单元稀土钼丝相比,多元复合稀土钼丝表现出优异的高温退火强度,具有更高的延伸率和可加工性。  相似文献   

16.
张杰  刘鸿 《稀土》2012,33(4):1-8
通过对赫章铜矿化带的野外地质调查、采样、室内显微镜下分析、化学分析、扫描电镜、X衍射成分分析,研究了铜矿的矿物组成、矿石类型特征(初步划分为砂岩型铜矿石和蚀变构造角砾岩型铜矿石),矿石铜品位为3.26%~3.88%。采用ICP-MS方法测定了赫章铜矿两类型矿石、赋矿围岩及峨眉山玄武岩的稀土元素及微量元素组成,并进行了稀土特征值等的对比研究;LREE/HREE比值为9.43~11.12,La/Yb比值为11.86~14.6,显示出各样品轻稀土明显富集;δCe值为0.75~0.84,显示出负异常。除HTC-3的δEu=1.11、显示出很弱正异常外,其余样品的δEu=0.94~1.06,Eu仅显示非常微弱的异常。铜厂沟铜矿岩矿样品微量元素分布模式图表明其分布特征具有同源性。通过研究各样品的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铜矿化蚀变过程中稀土元素的迁移规律及呈现继承性的特点,结合飞仙关组砂岩的形成环境,得出峨眉山玄武岩为铜矿成矿(矿化)的物质来源结论。  相似文献   

17.
江西赣县大埠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钨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埠岩体位于武夷隆起西侧、罗霄褶皱带中部的于山多金属成矿带,与钨、锡、钼、稀土、铌钽等多矿种成矿关系密切。文章对赣县大埠岩体进行了期次划分,对岩体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与岩体有关的长坑钨矿进行了Re-Os同位素测年,探讨了岩体与成矿的关系。岩体主要岩性为粗中粒斑状-中细粒含斑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属高硅、富钾、贫钙的酸性S型花岗岩类;稀土元素特征属钙碱性、轻-中稀土富集型,铕元素强度亏损-中度亏损;成矿元素含量是维氏值的数倍至百倍。岩体晚侏罗世花岗岩W的浓集系数高达133.33,且U-Pb同位素年龄(161.3±0.6)Ma与长坑钨矿辉钼矿Re-Os同位素年龄(158.1±1.2)Ma大致相当,与钨矿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Rare-earth modification Bi_2 WO_6 composites(RE/Bi_2 WO_6) were studied by experimental performance and theory computation based on the different 4 f orbits of selected rare earth elements(La,Ce,Gd,and Yb).The prepared RE/Bi_2 WO_6 was characterized by XRD,SEM/TEM,XPS,UV-vis DRS,and N_2 adsorption to learn their physical-chemical properties.Azo dye Rhodamine B(RhB) was photodegraded as a target pollutant to investigate th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prepared RE/Bi_2 WO_6 composites.The results of experiment and computation show that four rare earth elements with different electron configurations retain the phase and morphology of Bi_2 WO_6 and enhance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RhB under simulated solar irradiation.The optimum doping contents are 0.01%,0.05%,0.05% and 0.01% for La-,Ce-,Gd-,and Yb-doped Bi_2 WO_6,respectively.However,light rare earth La and Ce doped composites indicate some difference in visible light adso rption capacity and mineralization on RhB co mpared with heavy rare earth Gd and Yb doped composites.Both La/Bi_2 WO_6 and Ce/Bi_2 WO_6 possess larger pore size and higher mineralization ability than Gd/Bi_2 WO_6 and Yb/Bi_2 WO_6 under the sam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while Gd/Bi_2 WO_6 and Yb/Bi_2 WO_6 show stronger red shift to the visible light due to the more 4 f electrons.The hole oxidation plays a major role in the photodegradation of RhB by all RE/Bi_2 WO_6.  相似文献   

19.
招掖地区是我国著名的产金地之一.在回顾前人对本区矿床成因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本区的构造、矿源层以及花岗质岩石成因和同位素、稀土元素等特征,提出了本区花岗岩是胶东群的中生代重熔花岗岩;玲珑式—焦家式金矿床都是中生代岩浆热液金矿床;成矿母岩是郭家岭花岗岩,并且指出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20.
新疆东戈壁斑岩型钼矿床脉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东戈壁斑岩型钼矿床规模达特大型,该矿床具有独特的地质特征,矿体不是产于斑岩体的内外接触带,而是产于斑岩体100~200 m外侧围岩脉体中。矿化主要富集于各种脉体中,石英脉、钾长石脉是最常见、分布数量最多的脉体,此外还有方解石-石英脉、萤石-石英脉及方解石-萤石-石英脉、萤石-钾长石脉等成份复杂、规模不等的脉体,脉体外围岩中基本无矿化。不同成份的脉体其矿化种类、强弱有较大差异,本文重点研究了矿化脉体的分类、脉体与不同成分的金属矿物矿化之间的对应关系及脉体之间的交切系等特征。通过脉体特征能从一个方面了解与岩浆热液成矿作用有关的热液成份的复杂组合,为再塑成矿作用过程、更好地指导区域找矿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