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金陵石化公司南京炼油厂原油中转库3台5万m3大型油罐,在充水试压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地基不均匀沉降,最大日沉降38mm,最大日偏沉38mm,局部地基或桩基出现破坏。山东省水科院采用软土地基高压喷射灌浆和静压灌浆相结合的综合加固技术,对大型油罐地基进行了加固处理,取得了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2.
金陵石化公司南京炼油厂原油中转库3台5万m^3大型油罐,在充水试压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地基不均匀沉降,最大日沉降38mm,最大日偏沉38mm,局部地基或桩基出现破坏,山东省水科院采用软土地基高压喷射灌浆和静压灌浆相结合的综合加固技术,对大型油罐地基进行了加固处理,取得了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3.
通过一座桩身和土体中埋有各种观测仪器的 5× 1 0 4 m3 油罐地基试验 ,结果表明用超长水泥土搅拌桩处理 2 6m深、2 0 m厚的淤泥质粘土是可行的。直径 60 m的浮顶油罐 ,经过 50 d的边施工边充水 ,至充水 1 7.5m恒压 2 0 d后 ,环梁沉降仅 2 9mm~ 67mm,径向倾斜率仅 0 .6‰ ,大大低于钢油罐设计规范要求的 4‰。  相似文献   

4.
浙江沿海地区以软土地基为主.在软土地基上建设电力工程.对基础沉降特别是不均匀沉降要求很高.基础的一点点小的不均匀沉降.都会导致电力设备歪斜,不能正常工作,甚至拉断电缆,造成大面积停电。浙江是经济强省.电力需求旺盛.很多电力工程的施工周期越来越短.而电力工程又必须严格控制地基沉降.这就对基础处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在海滨滩地上建造大型油罐时,采用的地基处理方法种类繁多。对软弱上层中小于6米的地基,常采用置换土质法和建造用钢筋混凝土或钢板做成的环梁基础,在环梁内充填砂或碎石。软弱土层厚度超过6米后,就采用桩基,或采用砂井预压法。我国常常利用油罐本身特点,在空罐内注水预压加固地基,这种方法既简单,又节省资金,并  相似文献   

6.
动力排水固结法在软弱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动力排水固结法加固软土地基,分析该软土地基的分层沉降、深层沉降、侧向位移观测结果和加固效果可知,用该方法加固软土地基工期短、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吹填土地基是滨海新区围海造陆的主要地基形式,由于在吹填土层的增加,改变了原来地基的应力状态,使原天然地基在吹填土有效重力作用下产生附加荷载,而吹填土为欠固结土,所以吹填土地基在真空预压插板过程中会产生固结沉降。故本文提出吹填土地基真空预压产生的沉降是由插板期间发生的固结沉降和真空预压期间发生的固结沉降两部分组成。现场监测表明吹填土地基在真空预压插板期的沉降占总沉降的30%-50%,但在目前的设计计算中未能考虑。本文通过分析吹填土地基各土层的受力状态,提出插板期间各土层的沉降量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现场试验结果比较吻合,从而完善了真空预压软基加固沉降计算方法。本文同时深入研究了真空预压各施工时段固结度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深圳机场场道工程换填地基的沉降分析与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深圳机场场道地基的沉降分析,沉降观测及沉降控制。分析和观测成果表明:场道的软土地基经过在拦淤堤封闭下换填后的总沉降量不大,且沉降速率较快。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了控制沉降工程措施。经过对观测资料的分析,利用调整混凝土道面浇筑的时间,严格控制地基的剩余沉降及差异沉降在设计允许的范围内。道面工程完成后的观测结果表明:其沉降控制是非常成功的。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软土地基上桥坡的沉降、分层沉降、水位及孔隙水压力的监测成果。分析了桥坡沉降、沿桥坡纵向的展开曲线,桥坡沉降的竖向分布规律及孔隙水压力的变化。结果表明,注浆加固和真空井点降水后有一定的加固作用,其工后沉降减小,纵坡变化减小。从桥坡沉降的竖向分布规律来看,主要压缩量发生在灰色淤泥质土层中。  相似文献   

10.
地基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的影响较大,文章通过分析某水闸的相关历史沉降资料以及近期的沉降观测资料可知,目前该水闸差异沉降为29.90 cm,最大沉降量为58.00 cm,且水闸仍以0.01 mm/d发生沉降。通过分析影响水闸沉降的原因可知,该水闸发生过大沉降及差异沉降的主要原因为地基承载力不足、边墩荷载过大、分缝不合理以及上部改建加载等,建议对该闸进行上部减载及地基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永定河滞洪水库退水闸边墩外倾和铺盖、消力池、护坦裂缝的分析.指出产生的原因是边苛裁引起。进而对边荷载对工程的影响及对应防治措施进行了论述,指出在软土地基和松散的砂土地基上,设计水工建筑物时,应特别要注意边荷引起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问题。  相似文献   

12.
软土地基沉降监测回归分析数学模型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软土地基的复杂性,沉降理论计算很难符合实际情况,本文结合滇池疏浚治理工程,在软土地基通过实测沉降资料,选择不同数学模型对其回归分析计算,希望得出适合于类似工程的软土地基沉降回归计算公式,对滇池疏浚治理后续疏浚工程起到优化设计、指导施工和安全预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模型对东改沿线非桩基段输水结构的沉降(全面)进行了计算,并取适于广东地区的经验变形模量进行计算;对碎石桩处理的软弱地基,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综合确定的复合地基变形模量,建议局部地段加强检测或设计改进处理方案,以减少沉降,并提出了为控制沉降所要求的地基的变形模量值,作为地基检测的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4.
赵国胜 《治淮》2006,(12):38-39
建筑物不均匀沉降裂缝是房屋安全鉴定工作中经常遇到的现象。作者根据十余年的鉴定工作经验,从建筑物沉降产生的机理、沉降裂缝与地基沉降的关系、裂缝形式等几个方面对不均匀沉降裂缝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刘彬 《人民长江》2019,50(7):144-149
针对蒙华铁路岳阳段软土和松软土地基问题,为了有效控制地基沉降,提出了采用分离式布桩和交叉式布桩的长短桩复合地基加固方案。基于离散元颗粒流仿真技术分析两种布桩形式、不同桩间距对软土地基沉降的影响规律和机理,提出合理的加固方案并通过现场测试验证。研究表明:① 分离式布桩和交叉布桩下,复合地基最大沉降位移/桩体最大沉降位移均与桩间距均呈指数函数分布;② 分离式布桩复合地基最大沉降位移出现在地基面上两种桩型的衔接处,桩体最大沉降位移出现在两种桩型衔接处的多向搅拌桩桩顶位置。③ 交叉式布桩复合地基最大沉降位移出现在地基面上的线路中心线处,桩体最大沉降位移出现在加固地基顶面中线附近的多向搅拌桩桩顶。④相同桩间距条件下,分离式布桩复合地基沉降和路基面宽度范围内地基的不均匀沉降量明显小于交叉式布桩复合地基。  相似文献   

16.
以竖向集中荷载作用下Boussinesq位移解为基础,建立了地基沉降的可靠度分析模型,该模型完全可以取代基于单向压缩层的地基沉降分层总和法的概率模型。结合实例对荷载、沉降经验修正系数、土层压缩模量及土层厚度等参数的变异性对地基沉降可靠度指标的影响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经过对西蛟口渡槽多年沉降观测,发现渡槽两侧出现一侧抬升、一侧下沉的不均匀现象,通过对流槽槽身和地基研究得出主要原因是地质条件发生改变、渡槽拱脚基础下地基的不均匀变形引起的。  相似文献   

18.
市政道路工程软土地基三种最终沉降推算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深厚的软土地基处理中,如何利用前期沉降观测资料来推算最终沉降值,从而对地基处理效果作出合适的评价,已成为地基处理方法的重要环节。目前常用的沉降推算方法有三点法,双曲线法和Asaoka法等。结合某一工程进行最终沉降量推算,并从推算结果的比较中说明Asaoka法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为分析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在西安地区的适用性,实测了西安地区某住宅小区多个应用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高层建筑沉降数据,并将实测数据与多种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得到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同类工程地质条件下不同沉降计算方法的适用性,提出了不同计算方法的沉降经验系数。研究表明:在西安地区类似的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时,文中第二种统一算法简单易行且其计算结果与实测沉降变形最为接近;压力扩散法所得到的计算结果偏于安全且变异性较小,适于对计算结果进行复核。  相似文献   

20.
超深排水板堆土预压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开胜  戴济群 《水利学报》2000,31(6):0074-0081
本文论述在26m厚的淤泥质粘土中,采用塑料排水板,进行堆土预压处理的变形观测和效果评价。6座5万m3油罐地基中埋设的深层沉降管、测斜管、孔隙水压力计和地表沉降标观测表明,在堆土18m预压后地基沉降量高达3.08m、地基承载力提高到300kPa、固结度达93%,满足兴建大型油罐的要求。实验证明,用塑料排水板处理深达30m,承载力只有70kPa的淤泥质粘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