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我国"三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项重大战略和历史性任务。近年来原阳县在农村社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不断探索,在不牺牲农业和粮食安全以及农民收入的前提下,通过科学规划、引进资金、落实政策、盘活资源、重点示范、强化组织保障等有力措施,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驱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初步实现了数千万农民的"城市梦"。原阳县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做法对推进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健康发展具有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2.
新型城镇化被尊为中国经济新的发动机和实现“中国梦”的有力抓手,论文从农民市民化、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工业化建设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四个方面剖析了新型城镇化金融服务需求。以重庆市为例,采用灰色预测模型,对2012-2020年重庆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金融服务需求进行预测,研究结果对重庆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镇化正处于战略转型期,新型城镇化是关系现代化全局的大战略.社区文化是新型城镇化移民社区的灵魂.移民社区文化的状况直接影响到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进程.当前,移民社区文化在健康全面发展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基于这一现状考量,概述了城镇化移民社区文化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新型农村社区是我国顺利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为此,主要基于四个因素来研究与讨论新型农村社区规模和空间范围,并利用其指标空间范围对不同类型的新型农村社区进行分析与讨论,旨在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5.
扩大内需首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但在新经济时代如何更有效地推进新型城镇化,迫切需要新想法、新思维。因此,新型城镇化目标是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途径强调"两个集中"、新型城镇化重点地区是"七大平原"、新型城镇化要求恢复"县管市"制度,这是四个关键性的内容,由此才能真正崛起新型城市的当代展演空间,同时助推城镇的产业化升级与转型,作出这个时代我们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镇化正经历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学术界和地方政府对新型城镇化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从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和合肥地位背景入手,对合肥城镇化建设现状格局进行分析,结合其他类似城市建设经验,从构建特大城市空间体系、合理发展大中城市、积极发展中心镇和新市镇、分层推进四个方面探讨合肥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根据湖南省1996—2015年的时间序列样本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借用协整检验法、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定量分析新型城镇化与物流业发展之间的关联机制,并进行系统阐述。结果表明,湖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物流业发展存在明显的关联性,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物流业发展有明显的带动作用,但物流业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却不太显著。  相似文献   

8.
正自党的十八大将"新型城镇化"提到国家战略层面以来,新型城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如何根据自身实际推进新型城镇化,成为各省市城镇化工作的重要命题。作为"苏南模式"的开创者和"城乡一体化"的提出者,无锡市在城镇化方面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发展条件。2012年,无锡城镇化率为72.9%,居江苏省第二,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927∶1,收入差距为江苏省最低。因此其城镇化如何由"量"的发展转为"质"的提升显得尤为迫切。本文拟从新型城镇化内涵入手,认识和评估无锡城镇化状况,以期对无锡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并给其他地方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9.
2014年安徽被确定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省,为进一步推动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可复制的经验,安徽正着手实施"镇改市"试点,为摸清安徽"镇改市"试点的基本情况,课题着重分析了安徽"镇改市"试点面临的五大主要困境,并提出了加快安徽"镇改市"试点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以新市镇和大型居住社区建设为先导、轨道交通为纽带的空间响应成为大城市多中心空间布局与高密度城市建设的主旋律。但是,轨道交通发展在规模布局、功能布局和线路布局方面的瓶颈问题却日益凸显。借鉴新加坡新市镇发展的成功经验,以上海大型居住社区轨道交通发展为案例,探讨如何通过高密度混合开发优化职住平衡、通过多层次公交体系强化轨道地位、通过便捷的无缝换乘锚固轨道优势,有助于新型城镇化转型发展,推进和谐社会构建。  相似文献   

11.
新型农村社区是新型城镇化体系的末端节点,也是乡村振兴中农民生产生活的全新场域,新型农村社区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以上海郊区某乡镇为案例,分析研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型农村社区存在的三种形态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三种形态特征提出加强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对策建议,为促进农民相对集中居住、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优化小城镇的综合配套设施,加快小城镇的城镇化水平,对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小城镇的综合发展水平,具有基础性作用.以河北省涿州市11个乡镇为研究样本,对小城镇的配套设施水平变量与城镇化水平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深入剖析了各种配套设施对于城镇化进程的贡献与作用,从优化小城镇综合配套设施的角度,为小城镇,特别是靠近大城市的小城镇的发展路径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时期,城乡统筹下新农村的发展与建设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重要现实任务,新农村社区公共空间的建设是我国当前及未来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农村社会的构造中,存在着多元公共空间。随着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动,多元的公共空间不断萎缩和消亡。在各地新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怎样规划设计新农村社区公共空间,提高村民的生活环境质量,改善生活品质,促进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广大规划人员必须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国乡镇企业的飞跃发展,带来了农村产业结构、生产方式以及传统的农村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走出了一条与资本主义国家所经历的不同的城市化发展道路.文章从分析这一富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进程出发,探讨县域和县级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关注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5.
水利措施对解决红壤小流域开发治理中碰到的水土流失、干旱缺水等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加强红壤小流域的水土保持,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省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红壤小流域的防洪、供水保障能力.是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建议通过水土保持建设、灌溉水源建设、发展节水灌溉、建立水利设施长效管护机制等措施开发利用低丘红壤资源.  相似文献   

16.
解决国家商品粮基地的"三农"问题,是关系到农民增收和国家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概述了我国城镇化道路和国家商品粮基地现状,分析了国家商品粮基地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和外部环境条件,结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和城镇化总体战略,建立了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国家商品粮基地城镇化模式———农村综合开发。探讨了农村综合开发中基地产业协调发展、城镇体系布局、村镇设施配套建设和农村人口有序迁移的主要内容,并分析了产业协调发展的基地乡域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最后从城乡统筹角度,提出了支撑农村综合开发模式运行的制度改革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对社区体育设施规划设计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述社区体育设施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从社区体育设施的规模、布置方法、社区共生设施、现有场地的利用几方面对社区体育设施的规划设计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江苏省徐州市邳州的31个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村的现状调研,从目前自然村的典型状态、公共设施配套建设水平、居民居住状况、土地利用现状等方面对苏北农村规划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苏北新农村规划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太仓市在1984年跨过温饱线后五年时间,步入小康社会,正沿着乡村城市化的道路不断向前迈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是太仓市城市化进程加速的主要原因。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是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其中重点应放在积极发展小城市。太仑市是个典型。加强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城市化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