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通过在精炼及连铸工位进行系统取样,研究了非金属夹杂物在SPHC钢钙处理过程中的行为变化。结果表明,钙处理前钢中夹杂主要为三角形及不规则形貌的Al2O3夹杂,在LF出站时夹杂物以完全变性及未完全变性的铝酸钙为主,在中间包处则有单纯CaS出现并与钢中已有铝酸钙结合,随着连铸的进行,钢中硫化物夹杂比例增加,铸坯中有更多的CaS生成,并形成环状结构对已变性的铝酸钙进行包裹。  相似文献   

2.
3.
刘成松  李京社  高晓杰  杨树峰 《钢铁》2015,(2):27-31,80
基于示踪剂生产试验,通过对国内某钢厂BOF-LF-CC工艺生产的SPHC钢的洁净度和缺陷进行全流程系统取样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LF出站时钢液中大型夹杂物由钙处理后的19.6 mg/(10 kg)升至36.7 mg/(10 kg)。LF精炼后至中间包浇注,钢液中氧质量分数由23×10-6升高至(36~48)×10-6,存在一定的二次氧化现象。铸坯和热轧板卷中夹杂物示踪剂结果显示,精炼渣、耐火材料、中间包覆盖剂以及结晶器保护渣均有不同程度的卷渣或侵蚀,其中精炼渣的卷入和中间包耐火材料的侵蚀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4.
利用大样电解法、LEO-1450型能谱分析仪和NEOPHOT-32型金相显微镜对SPHC钢铸坯中非金属夹杂物的种类、含量、来源、形状、尺寸进行分析研究。并针对尺寸特大(D≥150μm)的典型夹杂物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铸坯中主要为O—Ca—Si—Al-Na—S复合型夹杂物。转炉出钢下渣量大、浮渣卷入、耐火材料侵蚀、以及钢液被空气二次氧化是钢中生成大型夹杂物的主要原因。并针对以上原因,提出相应工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利用大样电解法、LEO-1450型能谱分析仪和NEOPHOT-32型金相显微镜对SPHC钢铸坯中非金属夹杂物的种类、含量、来源、形状、尺寸进行分析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铸坯中夹杂物主要为O-Ca-Si-Al-Na-S复合型。判断出转炉出钢下渣量大、浮渣卷入、耐火材料侵蚀、喂线工艺操作不当及钢液被空气二次氧化是钢中生成大颗粒夹杂物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减少钢中大颗粒非金属夹杂物数量,提高铸坯品质的相应工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6.
针对SPHC钢冶炼过程中钢液磷含量超标、可浇性差的问题,通过热力学计算和生产数据分析研究了转炉出钢温度、出钢碳含量对钢液中磷含量的影响,及钢包渣的氧化性和RH操作过程对钢液洁净度的影响。在采取降低转炉出钢温度和出钢碳含量、加入炉渣改质剂、增大出钢口的内径、优化RH脱氧制度等改善措施后,转炉平均出钢时间缩短了0.9 min,出钢平均温降减小了15℃;转炉终点磷含量的达标率从87.1%提高到94.3%;RH工位吹氧升温的比例从30.2%降低到14.3%;单中间包的连浇炉数从4炉提高到8炉以上。  相似文献   

7.
对SPHC热轧卷表面翘皮缺陷形貌、分布规律及相应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结晶器保护渣卷入是引起SPHC热轧卷表面翘皮缺陷的主要根源。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减少Al2O3夹杂含量,提高钢水可浇性,结合对塞棒氩气流量和保护渣黏度的调整,结晶器器液面波动控制在±3 mm以内,减少了结晶器卷渣,使因翘皮缺陷引起的产品改判率由15%降低至7%以下。  相似文献   

8.
 通过热力学计算及转炉、LF炉、中间包、铸坯的系统取样与SEM、EDS等检测,对BOF-LF-CSP工艺生产的SPHC钢夹杂物在各工序的种类、数量、变性及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BOF-LF-CSP过程中, 转炉终点夹杂物以Al2O3为主,在LF炉钙处理后钢水Al2O3夹杂的质量分数降低到铝处理后时的50%,出LF炉时钢中剩余的Al2O3夹杂基本完成了球化变性,并以铝酸钙复合物或硅酸盐结合的镁铝钙复合物为主,球化率约为72%;铸坯内夹杂物的平均粒径为5. 4μm、球化率为75. 8%。Al2O3经历了①Al2O3→CaO·6Al2O3→CaO·2Al2O3或CaO·Al2O3→12CaO·7Al2O3或CaO·3Al2O3;②Al2O3→MgO-Al2O3→MgO-Al2O3-CaO→MgO-Al2O3-CaO-SiO2的演变,正确合理的精炼工艺会使夹杂物充分上浮、球化及变形,提高钢水可浇性及钢材性能。  相似文献   

9.
通过化学成分分析、金相显微镜、拉伸试验机、扫描电镜及能谱仪等检测手段,对DC04表面缺陷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缺陷处有一条长约200μm的B类夹杂物,基体夹杂物超标.非金属夹杂物引起应力集中,轧制时在此处产生微裂纹,冲压形成表面缺陷.  相似文献   

10.
SPHC钢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以及建筑等行业,对表面质量要求较高。某钢厂在生产SPHC钢过程中,经常出现麻点、红锈以及酸洗黑边缺陷。本文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缺陷部位的检测结果,研究和分析了SPHC表面和酸洗黑边缺陷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麻点缺陷的形成是由于粗轧后除鳞不彻底,残留的氧化铁皮在精轧时被压入钢板表面形成的;红锈缺陷的产生与Si元素的富集和初次除鳞温度低于Si的氧化物熔点相关;酸洗黑边缺陷是缺陷处氧化铁皮过厚,产生色差所致。  相似文献   

11.
安钢低碳低硅钢SPHC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安钢通过一系列措施控制钢水硅含量和钢水可浇性,严格控制轧制工艺,成功大批量生产出SPHC钢卷,获得了用户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2.
针对承钢含钒钢水SPHC试制初期出现的成渣晚、造白渣困难、增碳回硅及钢水浇铸困难等问题分析了原因,通过优化渣料、转炉及LF炉工艺,实施早化渣、早成渣、保持白渣时间,保证弱吹氩时间,精确控制处理周期的生产组织模式,SPHC精炼工艺获到了平均脱硫率64.5%、铸坯T[O]28.5×10-6、钢水可浇性100%的良好冶金效果。  相似文献   

13.
IF钢冷轧板表面缺陷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IF钢冷轧板表面缺陷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该缺陷是由夹杂物引起的,夹杂物为Al2O3颗粒与CaO-SiO2-A12O3-MgO—Na2O-K2O系的复杂氧化物。其来源很可能是中间包覆盖渣与浸入式水口内堵塞物的结合物。在轧制过程中,夹杂物的脆性部分被碾碎,呈颗粒状零散分布;塑性部分被碾平,不均匀地分布在铁基体表面上。  相似文献   

14.
轴承钢连铸坯非金属夹杂物的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特钢企业铁水预脱硫—BOF—LF—VD—CC轴承钢生产流程进行了非金属夹杂物行为的系统研究,取得的研究数据为转炉流程轴承钢生产提供了基础资料和依据。研究表明:铸坯内T[O]平均为12×10-6,显微夹杂总体积率为0.41‰,铸坯中显微夹杂,主要分为硅钙酸盐夹杂、硅铝酸盐夹杂、Al2O3夹杂三类;铸坯中大型夹杂物主要有三类复合夹杂物,分别为SiO2-CaO-MnS-Al2O3夹杂、SiO2夹杂、SiO2-Al2O3-CaO-MnO夹杂。  相似文献   

15.
针对武汉钢铁公司二炼钢厂LD-钢包吹氩处理-CC生产15MnHP钢的工艺,对钢包,中间包和铸坯中夹杂物进行系统的研究,为进一步改善15MnHP钢清洁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喂线技术在齿轮钢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金龙  廖俊 《炼钢》1996,12(1):19-24
通过应用喂线技术,在20CrMnTi钢液中喂入Si-Ca芯线,改变了氧化物夹杂的形态,提高夹杂物评级水平,从而改善了钢质量。  相似文献   

17.
钢渣热焖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安钢钢渣处理的概况,对钢渣热焖技术的原理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安钢综利公司钢渣热焖技术改造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以及钢渣热焖技术改造后的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18.
高碳钢线材中夹杂物形貌及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质高碳钢中的夹杂物来源于脱氧产物、吹氩降温过程中的二次氧化、钢包到中间包浇注过程的二次氧化、钢包和中间包耐火材料的剥离等.指出夹杂物形貌和能谱特征,分析不同破裂指数的夹杂物对线材的影响,为了得到塑性的MnO-Al2O3-SiO2夹杂物,应该采用Si-Mn脱氧.提出生产高碳钢线材过程中减少夹杂物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9.
高碳硬线盘钢制品对钢的纯净度,夹杂物的尺寸、分布以及形态都有严格的要求,其中非金属夹杂物是影响高碳硬线钢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分析连铸坯中夹杂物的来源及分布,对在炼钢一精炼一连铸工艺过程中如何控制钢中的非金属夹杂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