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黄桥区块地层可钻性评价及钻头选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桥区块是华东局在下扬子地区重点勘探开发区块。区块中、古生界地层可钻性差,平均机械钻速2.95~3.37 m/h。为了提高钻井速度,开展了黄桥区块地层可钻性评价及钻头选型研究。应用钻速方程反求法,结合实际钻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计算,建立了黄桥区块地层可钻性级值剖面;根据地层的可钻性级值分布范围及岩性特点,开展了钻头选型研究,在已钻井钻头使用情况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推荐了有利于提高黄桥区块机械钻速的钻头型号。  相似文献   

2.
在塔河油田区域钻井过程中,二叠系及以下地层机械钻速偏低、钻头磨损严重,制约了钻井效率和勘探开发质量。因此对该区域进行钻头优选,对于有针对性地制定钻井技术措施、形成优快钻井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在对塔河油田托甫台区块深部地层进行钻头优选时,采用分段优选方法,在表层采用机械钻速法,在深部地层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通过实例,应用Matlab软件对托甫台区块深部构造钻头进行了主成分分析,使用该方法优选出的钻头,其钻井周期比以往减少了7.22%,使用效果较好,节省了钻井成本,提高了钻井效率。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钻井过程中因钻头选型不合理、钻头与所钻地层不匹配,导致钻头使用效果差的问题,建立了一种基于模式识别的钻头选型新方法。利用模式识别理论,对已钻井地层及使用的钻头进行聚类分析,建立了地层-钻头标准模式,然后利用K-NN算法对待钻地层进行识别归类,通过地层-钻头标准模式即可选出最佳钻头。该方法在青海油田东坪、牛东区块的2口井中进行了钻头选型现场试验,给出了钻头优选方案,实钻数据表明,与未使用推荐钻头的邻井相比,2口井的钻速和进尺都有了很大提高,提速效果明显。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模式识别的钻头选型新方法既考虑了地层多种抗钻特性参数,又考虑了钻头使用效果,钻头优选方案更合理,可以更好地实现钻井提速提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以元陆10井为例对元坝区块陆相井钻井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析。该井在钻进中先后使用了空气锤钻井技术、PDC钻头+螺杆钻具复合钻井技术、进口PDC钻头+扭力冲击器钻井技术及孕镶金刚石钻头+高速涡轮复合钻井技术,有效克服了陆相地层岩性复杂、机械钻速低及易斜易漏等难题。其中进口PDC钻头+扭力冲击器钻井技术应用效果较好,平均机械钻速是常规钻井牙轮钻头的4.68倍,平均单只钻头进尺是常规钻井牙轮钻头的9.7倍。建议使用无固相钻井液体系,并在珍珠冲段之前结束使用扭力冲击器。  相似文献   

5.
钻头优选新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大港油田X区块地层特点、钻头选型的难题,利用现场测井资料及岩心实验结果建立了该区块岩石可钻性与声波时差、岩石可钻性与地层密度的单因素计算模型及岩石可钻性与多元测井参数计算模型,并利用多元测井参数与岩石可钻性的关系模型,对单一测井参数计算得到的岩石可钻性级值的误差进行了修正,建立了该区块横向地层岩石可钻性剖面及整个区块岩石可钻性纵向剖面,找出了该区块地层岩石横向及纵向可钻性变化规律,根据计算结果优选出适合于该区块的钻头类型,解决了钻井速度慢、钻井周期长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元坝地区地层研磨性强,可钻性差,在钻井方面存在一些技术难点。本文针对千佛崖和自流井组牙轮钻头机械钻速慢,PDC钻头不适应的状况,对该段地层进行分析,研制了相适应的孕镶金刚石钻头,并提出配合高速螺杆的钻井方式。现场应用表明,研制的孕镶钻头适宜该地区使用,机械钻速快,进尺高,对该区块的提速提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吴琼  高斐 《石油地质与工程》2011,25(6):109-111,10
姚家坡、黑家堡地区下部地层古老、岩性坚硬、可钻性差,为解决谊地区钻头掉齿、机械钻速慢、钻井周期长等问题,在收集谊区块测井数据、钻井井史和实钻岩心资料的基础上,利用全自动可钻性测试仪,进行了大量室内岩心可钻性实验研究,并建立了声波时差测井与岩石可钻性关系模型和该区块的地层岩石可钻性剖面.谊项研究为该地区的钻头选型、提高机...  相似文献   

8.
张建良 《石油钻探技术》1997,25(4):33-34,36
根据塔拉拉油田第六区块的地层特性和该区块6口井钻头使用分析,应用钻井成本方程求出各种钻头在同一层段的单位进尺成本。通过对比分析,优选出适合于该区块的钻头类型。  相似文献   

9.
《石油机械》2015,(6):16-19
川南坳陷仁怀区块仁页1井在施工中存在着地层出水、井壁垮塌、膏岩卡钻以及机械钻速低等问题。根据该井的工程设计及地层特点,总结分析了钻进过程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难点,同时论述了PDC钻头+螺杆优快钻井、高效钻头应用、旋冲钻井技术以及钻井液优选等关键技术在该区块的首次成功应用。该井实钻效果表明,这些技术能有效提高机械钻速,保持井壁稳定,是川南坳陷仁怀区块页岩气探井钻井施工成功的关键,为今后在该区块的工程设计以及钻井关键技术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川西洛带构造气田的机械钻速,分析了该构造二开井段PDC钻头使用情况,针对地层特点,结合现场设备状态,与钻头生产厂家合作,开发出AB1605型钢体和胎体式PDC钻头,并在JS17井组中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该钻头可适应地层岩性变化,能够钻穿细砾石地层,而且机械钻速大幅度提高,实钻中对钻具组合进行优化,减少起下钻次数,进一步缩短了钻井周期。在JS17井组中,实际钻井周期比设计缩短了33.75%~42.14%,2种尺寸PDC钻头都创造了该构造同类型钻机、相似井段、相邻区块钻井周期最短纪录。  相似文献   

11.
结合克拉玛依油田七中区钻井实际情况,以现场应用PDC钻头钻井为例,对PDC钻头特性及现场应用作了阐述,并和三牙轮钻头进行了同井段可钻性的比较.给出了该区块现场使用PDC钻头钻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一种PDC钻头选型新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利用剪切强度和单位进尺钻井成本的关系来进行PDC钻头选型的新方法。该方法以一个建成的PDC钻头使用资料库为基础,该数据库包括钻头型号、所钻井段地层的平均剪切强度、单位进尺钻井成本等指标。在选型时,通过所钻区块邻井的测井资料计算出不同井深各间隔点的地层剪切强度,从需要进行钻头选型的井段开始,确定计划钻井段地层剪切强度的平均值。以此平均值为基点,在合理的偏差范围内,从数据库中选择PDC钻头,单位进尺钻井成本最低的PDC钻头为优选结果。  相似文献   

13.
人工智能方法被广泛地用于预测钻井过程中的机械钻速,虽预测精度都能超过80%,但以前的算法大多仅选取一口井或一个开次的数据进行预测和检验,缺乏对邻井或整个区块推广和预测的研究,泛化能力有待检验。针对上述问题,讨论了相关性分析在机械钻速预测中对钻井参数选取的影响以及训练数据选取对人工智能模型泛用能力问题。引入地层参数、钻头参数及钻井参数作为输入参数,选取四川盆地某区块的实际钻井数据进行训练,评价了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梯度提升树、人工神经网络4种人工智能算法对整个区块机械钻速预测的精度。结果显示,随机森林算法对区块内各单井数据的预测精度能达到90%,对整个区块数据预测的准确度能达到88%,且使用区块数据训练的随机森林模型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认为该方法能够推广至整个区块,有利于指导该区块的钻井工程技术优化。  相似文献   

14.
玉门青西油田岩石可钻性差,给钻井工程带来很大难度。为提高钻井速度,降低钻井周期,利用测井资料进行了岩石可钻性解释、处理和分析,建立了该油田横向地层岩石可钻性剖面及该区块内每一口井地层岩石可钻性纵向变化规律,找出了该区块地层岩石横向及纵向可钻性变化规律,为钻头优选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从而应用于生产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15.
酒泉盆地青西油田快速钻井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酒泉盆地青西地区油层储藏深 ,地层可钻性差 ,钻井过程中存在机械钻速低、井斜不易控制、刺断钻具频繁等问题。为此 ,在近年的钻井实践中 ,采取了优化钻具组合、优选钻头、应用 PDC钻头、强化钻具管理等措施 ,使该区块的钻井速度不断提高 ,钻井周期缩短 ,钻头用量减少 ,从而形成了一套适合该区块的快速钻井技术。  相似文献   

16.
针对塔河油田主体区块地质结构特点,为了缩短钻井周期,提高经济效益,将该区块的常规开发井简化为三开结构,其中二开裸眼段长,钻进过程中上部地层阻卡、钻头容易出现泥包、缩径,下部地层井壁易垮塌、易发生井漏。为此二开通过优选钻井参数、优化钻井液体系等配套技术,形成了一套适合该区块的优快钻井技术及施工措施,保证了该区块的安全快速的施工。  相似文献   

17.
南海西江大位移井钻头选型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优选出与钻进地层相适应的钻头,无论对安全钻井还是对钻井总成本的控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应用效益指数法对研究区块钻头进行初选,然后结合地层岩石力学参数评价结果优选出与地层相适应的钻头。编制了地层抗钻特性评价及钻头选型软件。利用该软件对西江24-1油田测井资料进行处理,优选出了西江大位移井各层段钻头型号。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有效,适合现场应用。  相似文献   

18.
四川高石梯-磨溪区块须家河组地层岩性致密、抗压强度高、研磨性强、软硬交错频繁,牙轮钻头磨损速度快、进尺短,不能满足快速钻进的要求,常规PDC钻头切削齿钝化较快,崩齿较为严重,长期以来都是高石梯-磨溪区块钻井提速的瓶颈地层。针对高石梯-磨溪区块须家河组地层特点,结合其他区块须家河组及类似复杂地层的钻头选型经验,选用的牙轮-PDC混合钻头,兼具牙轮和PDC钻头两者的优点,适合在须家河组地层长段钻进。牙轮-PDC混合钻头不仅单只钻头进尺大幅度提高,配合螺杆辅助钻进后,平均机械钻速也明显优于常规PDC钻头,实现了高石梯-磨溪区块须家河组复杂地层钻井提速瓶颈技术突破,积累了重要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9.
乐东区块位于南海西部莺歌海盆地中心区域,其莺歌海组、黄流组地层处于压力过渡带,地质情况较为复杂,在钻井过程中,受钻头异常磨损、钻井参数搭配不合理、井筒压差大、地层复杂等因素的影响,钻井效率低、事故频发。为提高该区油气勘探开发的效率,充分发挥录井作为钻井过程中"眼睛"的作用,在随钻过程中,通过对钻头机械比能(MSE)、岩性、井筒压差以及气测等数据进行分析,结合实例从钻头、地层及压差3方面分析随钻过程中导致乐东区块钻速过低的原因,进而快速准确地识别钻井效率低的影响因素,最终为下步钻井提速提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塔河油田7号区块深井优快钻井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详细分析了塔河油田7号区块地层特点及钻井技术碓点的基础上,给出了适合该地区深井钻井的优快钻井技术,包括针对不同地层合理选用PDC钻头和牙轮钻头,井眼稳定技术和井眼畅通技术等。多口井的钻井实践表明,深井钻井速度大幅提高,钻井成本不断降低,时塔河油田增储上产、提高勘探开发速度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