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同PC的发明,互联网的发展兴起孕育出了庞大的具有信息时代特征的网络文化。信息网络已成为重要的文化传播、消费平台,网络文化正成为社会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长期战略,提出要"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信息通信业作为现代传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关于网络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互联网也后来居上,迎来了它的春天。无独有偶,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在互联网方面同样存在,网络文化建设已到了关乎国家未来的重要程度。本文由此出发,提出管理和引导并重的建议,以加强网络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网络文化的核心是其价值观,是网络文化群体的价值理念、价值追求,也是网络文化的内在精神。现阶段,从文化精神来看,网络文化的精神特征主要体现在自由、平等、民主、开放等方面。网络文化的精神特征决定了网络文化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网络文化主体上具有人格的个性化、身份的多样性、价值的多元性等特征,技术上具有虚拟性等特征,这些特征使得网络文化的精神特征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在网络上容易出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从而使得网络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只有充分、全面地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更加准确地把握现阶段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通信》2007,9(4):23-24
日前,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切实把互联网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连日来,总书记对“网事”的关心,在各界引起强烈反响。[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合运用社会学、心理学和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的视角,对网络文化安全进行全方位的探讨,归纳总结了网络文化及网络文化安全的概念及特征,并对以后的工作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吴交树 《中国新通信》2013,(21):116-117
网络文化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产生出来的一种文化形态,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网络文化发展繁荣过程中出现的淫秽色情、反动、不良信息传播、网络犯罪等违法行为严重干扰了网上精神家园的健康发展,本文针对网络文化发展繁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来保障网络文化健康发展,让互联网成为安全网、和谐网和安全网。  相似文献   

7.
要闻回顾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要求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10月25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了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中多处表述与信息通信业息息相关,重申要推进三网融合,首次提出要建设国家新媒体集成播控平台,并以整节的篇幅对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高校网络文化逐步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流,发展好高校网络文化势不可挡;针对网络文化的快捷性、开放性、虚拟性、渗透性特性冲击带来的危险,本文通过网络安全系统的设计应用,加强用户认证,加强网络通信的过滤监测,加强应用系统的安全,达到提高校园网的整体安全性,从而保障校园网络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9.
一 引言 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团结和一个国家稳定的重要基础,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发达,不仅可以形成巨大的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而且这种认同感和凝聚力所形成的文化屏障可以极大地提高国家的整体安全度,赢得良好的国际安全环境。在融合网络下,随着网络的开放性、交融性和复杂性的不断提高.各种网络新兴应用方式层出不穷,互联网文化内容安全、音视频内容安全等问题将进一步延伸和扩展。融合网络下的文化传播将面临巨大的安全考验,文化监管愈加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0.
王尔博 《电子测试》2013,(9X):94-95
赤峰市旅游文化资源丰富,当前网络传播给赤峰市旅游文化的传播带来巨大的挑战和机遇,面临着网站质量与数量均落后于平均水平,网站传播内容缺乏特色等问题,只有发挥网络传播赤峰旅游文化积极效应的对策,与传统媒体、现有网络资源合理结合,才能形成民族气息浓厚独具特色的赤峰市旅游文化网络传播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中国数据通信》2011,(24):15-16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部署。近日,记者就如何发挥工业和信息技术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采访了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以下为访谈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我国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为传播信息、学习知识、宣传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互联网上也出现了一些暴力、反动、迷信、低俗等落后文化的现象,使我们的网络文化面临着新的矛盾和挑战。本文从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制定网络文化内容分级体系、加强网络文化安全技术研究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为保障网络文化安全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要闻回顾     
《黑龙江通信技术》2011,(6):I0005-I0005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定发布要求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 10月25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了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中多处表述与信息通信业息息相关,重申要推进三网融合.首次提出要建设国家新媒体集成播控平台,并以整节的篇幅对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定位与建设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清爽  马秀峰  周伟 《信息技术》2010,(3):30-32,71
随着大学校园网络的日益普及,网络文化在高校校园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校园网络文化已成为校园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校园网络文化与传统校园文化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特点与作用,提出了建设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网络文化是伴随着信息化产业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本文从网络文化与信息时代下我国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入手,阐述了建设网络文化的重要性,同时分析了网络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法律法规和道德伦理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通信》2011,(24):15-16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部署。近日,记者就如何发挥工业和信息技术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采访了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以下为访谈主要内容: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与文化繁荣相互促进记者:工业创新和设计离不开文化创意。作为工业和信息化  相似文献   

17.
《电信快报》2012,(9):1-2
<正>营造健康的网络文化氛围,喜迎党的十八大召开,进一步推动互联网产业转型发展成为中国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新期待。互联网是精神文化活动的重要传播平台,互联网的普及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工作方式和交往方式,由此而形成的网络文化也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精神世界。网络文化的开放性、丰富性和娱乐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但不得不看到,互联网带来"甘甜"的同时,也存在着网络文明建设不力所带来的"苦涩",如垃圾邮件泛滥、网络色情暴  相似文献   

18.
《世界电信》2011,(11):7-7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在京举办互联网站和互联网企业负责人研讨班。与会互联网站和互联网企业负责人认为,互联网业界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奋斗征程中承担重要使命,必须以更加有力、有效的举措大力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推动互联网在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9.
网络文化产业期待振翅高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庆黄金周期间召开的第三届网络文化博览会,吸引了不少休闲中的京城百姓,他们走进会场见识了日渐红火的“网络文化产业”.从字面上理解,网络文化就是在互联网上延伸的文化.而这种文化与网络的所有上下游厂商相联系时所衍生出的产业集群,即为网络文化产业.确切地说此产业应为众多产业组合成的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包括网络游戏、网吧、网络动漫、在线点播、网络视频、网络培训、网络教育等诸多方面内容.不过目前整个产业链中,受资本青睐且声势壮大的唯有网络游戏产业.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给人类提供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负面影响,并由此产生了传统社会没有的、新型的社会问题——网络社会问题。网络社会问题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广泛存在的,其复杂性和多样性等特点解决起来也是一个不小的世界性的难题。因此通过对网络进行监控,对网络舆论导向进行分析,并智能的做出回应,对于正确引导舆论走向是有必要的。本文对网络舆情引导理论和技术方面进行研究,采用基于马尔科夫逻辑网络模型进行舆论引导,通过对已有知识库的学习,推断未知知识库,即需要引导的舆情领域相关引导的参数,达到舆情引导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