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快速、高效、便捷的同时,频发的个人信息侵权事件让数亿网民在互联网世界里形同"玻璃人"。现有的法律条款及行业规范无法对个人信息全面有效地保护,加之网民信息保护意识薄弱、服务商技术水平有限,给网民在精神、名誉及经济方面带来严重损害。强化自我保护、加强行业自律、健全政府保障、提升技术水平及增加国际交流与合作可有效完善个人信息保护体系,不断推动互联网行业健康前行。  相似文献   

2.
数据时代,App作为互联网衍生产品已得到普及,但App侵权行为的频发暴露出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基于此,文章从司法实践案例入手,基于个人信息的人身利益属性、财产利益属性和公共利益属性,分析得出App用户个人信息保护面临的法律规制困境,包括损害赔偿认定标准模糊、用户法律救济途径缺失、企业自我监管力度不足、特殊群体保护措施缺位等问题,并最终提出完善用户司法救济途径、提升企业信息管理水平、构筑儿童权利保护体系等一系列举措,推动App用户个人信息权益在法治轨道上得到充分保障。  相似文献   

3.
陈沛 《世界电信》2013,(5):34-38,6
近年来,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公民对于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的诉求日益强烈。同时,通过对个人信息交换价值的分析,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发展引发的信息经济增长依赖于对个人信息的合理收集和使用。未来基于个人信息的价值交换将不会成为主要发展趋势。在呼吁用户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的同时,监管机构和企业如何共同探索并建立一套平衡、有序的信息价值利用与保护机制,将是保护个人信息并促进信息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牛平 《数字化用户》2022,(12):31-33
本文以抖音App隐私政策为研究对象,从用户个人信息收集的方式、个人信息收集的内容、政策文本展示的三个维度对相关隐私政策文本进行分析。抖音App隐私政策基本框架较完善,但是隐私政策依然存在内容不完整、缺乏可读性、用户参与度不足等问题。为了完善现有隐私政策和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应当完善隐私政策内容;提升读者在隐私政策制定和修...  相似文献   

5.
哪些信息属于个人信息,个人信息受到侵害时该如何保护,名人和普通人的隐私范围是否一样,公共场所安装摄像头,手机偷拍是否违法?一直以来,公众十分关注自身的信息保护。这些内容将在我国第一部有关个人隐私保护的法律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得到规范和保护。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PB21/T1628—2008《个人信息保护规范》6月19日正式发布。PB21/T1522-2007《辽宁省软件及信息服务业个人信息保护规范》发布实施后,推动了其他行业构建个人信息保护体系的认知。为提高全社会的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和个人信息保护水平,规范个人信息管理和使用.维护公民基本的人格权,促进个人信息保护的发展.辽宁省率先发布实施辽宁省《个人信息保护规范》,是社会、经济秩序有序、规范的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7.
大数据背景下,侵犯用户隐私权的行为不论是特征还是途径,都出现了新的变化。侵权的主体更加多元,侵权的方式更加隐蔽,其影响也更加复杂。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用户保护自己隐私权的难度。文章剖析了大数据背景下的信息流动中用户隐私权被侵犯的途径,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深入的研究,探讨了大数据背景下信息流动与隐私权保护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8.
《网络电信》2009,(3):28-30
湖南电信总经理廖仁斌强烈呼吁加快网络立法 目前,世界上已经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从总体来看,我国现有涉及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规定,过于原则,缺乏可操作性,存在保护范围狭窄、缺乏统一主管机构等问题。他建议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规范个人信息收集、保存和利用行为,尤其是加强对金融、房地产、互联网等重点行业的信息安全监管。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化和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们更快捷地共享信息和利用信息,但是网上个人信息泄露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多不便甚至威胁,增强网络时代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鉴于此,对目前网络时代下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对网络时代下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问题有了一些基本认识,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公众生活、网络环境、立法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思路和意见。  相似文献   

10.
《信息通信技术》2016,(4):32-37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的搜集、使用已在更大程度上涉及个人信息的方方面面,而个人隐私信息保护问题也日益凸显。文章从大数据互联网时代的隐私信息保护面临的挑战出发,在此基础上论述现阶段我国大数据环境下存在的侵犯数据隐私的种种现象,揭示保护隐私权的迫切性与必要性;同时,从美国和欧盟两种不同的法律保护体系的立法经验出发,结合目前我国的法律保护现状,提出国内相关企业须从国际视野获得数据隐私保护启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数据存储和数据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个人信息广泛存在于各类文档之中,个人信息保护已成为目前科研界和工业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而个人信息抽取是个人信息保护的前提和核心概念之一。针对内容复杂,格式多样,不确定性高的各类复杂文档进行个人信息抽取,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个人信息自动化抽取的统一方法。该方法整合了流式文档和版式文档的信息抽取能力,同时结合了正则匹配和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模型来输出个人信息抽取结果。此外,方法中的个人信息抽取模型通过改造输入数据的方式来融合文档的布局信息进行训练,并在训练过程中采取了迭代标注和扩展训练数据的方法,以此提高模型训练的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12.
读者个人信息保护是智慧图书馆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分析了智慧图书馆背景下读者个人信息的特点以及读者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从法律层面、技术层面、管理层面、意识层面和特殊保护对象出发,探讨了我国读者个人信息保护的现状与不足,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为解决智慧图书馆读者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新冠肺炎疫情抗击中,大数据的利用为抗击疫情提供了有力武器,同时也凸显了在公共突发事件下如何权衡公共需要与个人信息保护这一重要问题。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公共突发事件下的信息利用规则,赋予政府部门广泛的信息收集、利用职责,但相关规则与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协调性不足。建议加强对公共突发事件下的数据利用与个人信息保护再权衡,细化相关场景下的数据利用具体规则。  相似文献   

14.
推荐理由:网络个人信息是信息经济时代网络空间重要的信息资产和国家战略资源;网络个人信息是信息消费环境的拉动引擎,可以不断提升信息消费环境的整体品味和质量;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网络个人信息已经成为大数据应用的重要添加要素和组织图谱,基于网络个人信息的大数据应用已经成为重要发展方向;保护网络个人信息已成为世界各国保护互联网经济以及网络空间国家战略资产的必然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面向广大电话用户、互联网用户以及其他金融服务行业等用户,我国不断加强实名制登记工作。同时,实名制用户的个人信息面临着潜在的信息泄露的威胁。对此,个人信息保护工作亟需加强。实名制个人信息的安全是维护我国社会稳定的基础,我国的个人信息保护工作需要在立法、行政管理、行业规制、国家标准规范、信息保护关键技术以及信息安全人才培养等方面全方位进行,从而为国家的安全、社会的稳定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手机实名制终于要推行了。信息产业部方面表示,这次的《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出台,是从法律的层面对手机实名制予以确定,目的是保护消费者的切身利益,绝无侵害之意。司法部研究室副研究员、《中国司法》杂志副总编刘武俊对信息产业部没有举行听证征求广大用户意见而“一意孤行”的手机实名制持质疑态度,因为仓促推行的手机实名制的确存在侵犯用户个人信息隐私权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提案要点全国政协委员、神州数码董事局主席郭为建议,需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加快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并且要建立统一的基于实名制的身份认证体系,确保每个人真正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同时还应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以保障公共服务信息的安全。所以,首先要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立法,从法律角度保障个人信息安全;其次要对个人享受公共服务过程中的信息安全问题进行研究,在个人信息安全和公共服务的有效性之间寻求合理的平衡;第三要研究个人信息委托使用机制,确保公共服务机构对个人信息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互联网在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同时用户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也受到了挑战。本文将针对当前计算机互联网中个人信息保护的发展现状开始研究,进而对用户个人信息保护提出了相关的策略,旨在能够提高互联网络的安全性能,提高个人信息安全。  相似文献   

19.
个人信息权益本身是一个较为复杂的保护对象,其中存在着多元的利益主体和多组权利关系,立法一方面需要借鉴现有的实践和域外经验,一方面又要兼顾内在的体系,再加之其本身的因素,就会带来多处“两难选择”,其中包括:保护范围的延伸给合法性基础带来的调整应当是趋严还是趋宽、合法性基础是否应当贯穿整部立法、是否应当允许特殊场景之下的同意标准出现一些变动甚至是例外、是否应当对权利进行合理限制以起到一定的正向激励作用等,笔者及团队在行业研究过程中总结了上述现象,结合域内外的立法比较对当前《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     
《中国数字电视》2011,(2):23-25
近日,工信部发布《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保护指南》意见稿,该指南对个人信息主体的权利、信息管理者使用个人信息的要求等多方面做出规定。出台这样的标准草案是为促使目前拥有大量用户个人信息的网站进一步建立完善的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实施有效的个人信息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