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文化空间的需求和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城市文化设施规划主要为非盈利的公益性设施,以北京为例,《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标准与成果规范》将公共文化设施分为四个层级:市级文化设施、区级文化设施、街道(乡镇)级文化设施、社区(行政村)级文化设施。其中,街道(乡镇)和社区(行政村)公共文化设施统称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并结合服务人口对不同级别的设施提出用地和建筑规模的管控要求。  相似文献   

2.
安娜 《河南建材》2014,(1):118-120
公共文化设施作为广大人民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是加快城市文化事业发展和进一步推动城市文化建设的基础。本文在对秦皇岛市市区范围内的公共文化设施现状调研的基础上,围绕目前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出现的问题,分析了今后一段时期内文化设施发展趋势,提出了建设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合理建设公共文化设施以满足老年人需求,是现代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厘清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现状及空间分布特性,对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天津市涉老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和建设现状,分析老龄化社会城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天津市及全国涉老公共文化设施系统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王伯伟  江浩 《华中建筑》2007,25(2):102-104
首先阐述了城市触媒的概念和内涵,然后从城市触媒的角度对公共文化设施及其设计进行了思考,分析了国内外公共文化设施的最新实例以及设计趋向和建设模式,最后指出了对当前我国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村镇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均等化对我国新农村建设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公共服务设施重要组成的文化体育设施的配置直接影响到我国村镇居民的生活质量。分析村镇文体设施配置研究的必要性,结合公共文体设施的特殊属性,提出了村镇配置文体设施中应遵循的原则,并采用区位配置模型中的P中值模型研究村镇文化体育设施配置中的选址问题,同时针对每一个具体的文体设施点建立了村镇文体设施配置矩阵,为村镇在实际配置文体设施时提供参考,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相似文献   

6.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集中了大量的金融机构和白领人群,对该地区公共文化设施配套存在着一定的需求。运用GIS手段,首先将陆家嘴公共文化设施作为离散点,在空间上分析其分布特征。并从陆家嘴公共文化设施覆盖率、市场化程度、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角度,分析当前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期提出优化建议。研究分析认为,陆家嘴公共文化设施应进一步与白领居住相结合;文化设施进一步整合以形成综合效应;更多地引入市场化文化设施资源,增强市场活力。  相似文献   

7.
从公共文化设施的公益性角度入手,对孝感市中心城区公共文化设施规划的空间布局、方法和配置标准等方面进行思考和探索,以期推动孝感市未来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黄媛  邱灿红  蔡哲 《中外建筑》2012,(12):76-78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维系一座城市生命所必备的内在力量。而公共文化设施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公共文化设施对营造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发扬城市地域文化有重要作用,它使城市家园更加舒适和宜居。本文通过分析岳阳市公共文化设施现状并及不足,并结合其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发展方向,从设施、城市及人三方面来提出其公共文化设施的规划设计策略,力图对岳阳市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发展及规划提供参老。  相似文献   

9.
郭凤霞 《山西建筑》2012,38(15):1-2
通过分析石家庄公共文化设施规划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促进文化发展的规划策略,提出公共文化设施规划中应注重发掘历史文化,发展现代文化,将设施建设与城市文化发展相统一,提升城市品位,彰显城市特色,增强城市优势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10.
高桐  贾怡红 《城市建筑》2023,(7):115-118+126
文化竞争力逐渐成为城市内生发展的动力源泉,而公共文化设施作为城市文化的物质载体,日益成为关注焦点。基于石家庄多源数据,利用标准差椭圆分析法、改进的高斯两步移动搜寻法等GIS模型,对石家庄市城区公共文化设施的分布特征及可达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文化设施与居民点在空间扩散方向存在“错位”,文化设施在外围城区配置不均衡;(2)文化设施可达性在不同搜寻半径下分布规律不同,搜寻时间越长可达性圈层特征越明显,可达性水平呈现均衡态势;(3)文化设施综合可达性呈现多中心圈层分布,而外围四区街道乡镇文化设施可达性总体较差。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6,(6)
<正>宁河区文广局制定新举措,采取新招法,夯实文化基础,服务全区发展。一是完善硬件设施。接续建设"六位一体"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加快编制宁河文化中心规划方案,协助抓好潘庄等9个乡镇文化站改扩建工程,逐步打造覆盖城乡、配置合理、功能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二是丰富文化供给。精心策划春节、元宵节系列文艺汇演,积极筹办第九届七里海文化旅游节和第十  相似文献   

12.
针对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设施集中建设的热潮,在梳理国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选取广州珠江新城花城广场公建区、天津文化中心和太原长风文化岛为国内典型案例,运用对比分析法、空间句法等,从设施建设是否顺应城市文化发展的需求、空间上的集中是否对城市肌理与周边交通产生影响、规划设计是否考虑到了城市活力的营造以及后期运营是否能与大规模建设投入相平衡4个方面,对我国公共文化设施集中建设的空间绩效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正以天津市老年人对儒雅文化特色公共文化设施和现代公共文化设施的消费需求与现状为基础进行调查研究,运用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找出老年人对公共文化设施的需求,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探索天津市老年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较为理想的发展趋势。根据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的《中国发展报告2010:促进人的发展的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中提出,到2030年,我国城市化率将达65%,届时将有70%的老年人居住在城市。因此,解决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在“网格化公共文化服务”的推进过程中,对网格文化的建设情况、群众需求及认同感等方面的研究,寻求网格文化建设的意义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有效提高公共文化设施、资源的利用,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乡镇留守居民是“和美乡村”的主要建设者,因此保障居民的身体健康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而身体健康与体力活动密切相关。现有研究多集中于城市的绿色公共空间体力活动方面,揭示乡镇绿色公共空间与体力活动之间关系的文献较少。【方法】以山东省泰安市东疏镇绿色公共空间为例,对乡镇留守居民体力活动需求进行定量研究,利用Kano模型进行体力活动需求满意度、重要程度评价。【结果】乡镇留守居民更关注绿色公共空间中的环境安全以及设施布置;儿童对环境品质、面积大小和设施布置需求程度更高;老年群体对于环境安全、步行基础设施、场地与居住地的距离有着较高需求。【结论】因此,在“和美乡村”绿色公共空间建造中,应把环境安全以及基础设施放在首位,形式美的程度需要谨慎推敲,以提高居民体力活动和健康水平,为进一步建设“和美乡村”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4,(11)
<正>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整合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设施,建设综合性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天津滨海新区文化艺术中心城市设计实践历时数年演变的回顾,深入剖析和反思了中国现有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思路、运营管理模式的弊端及现有体制的局限,在深入分析国际潮流和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寻求与其本土环境的融合,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尝试创新思路,探索中国大型公共文化设施的全新建设模式和城市形态,力求在中国复杂的环境下,塑造功能复合、尺度宜人、充满活力的优质城市空间。  相似文献   

18.
艺术文化设施集聚区是一种将几个艺术文化设施集中建设的区域,是城市艺术文化活动开展的重要公共场所。随着国家对文化越来越重视,在国内,艺术文化设施集聚区的建设从20世纪90年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多个城市均有集聚区的建设。该文对香港两个艺术文化设施集聚区(一个已建成使用,一个尚在建设阶段)的规划、建设及运营情况进行了阐述,并从公共空间、功能与活动、运营管理行为三个方面较为详细地分析了这两个集聚区的特征及集聚性,包括集聚区内公共空间的类型与层次体系,多元的功能和活动的开展,以及运营管理行为的统一和整体。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探讨香港艺术文化设施集聚区在建设及管理上可供借鉴与参考的做法,包括对集聚区的整体性,紧凑的空间处理以及对活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9,(12)
<正>在近年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年级甚至不同的学生,都存在着各样的困惑问题,多方面归纳起来大致有这些。一、课堂教学方面问题一:一是区位的差别。城市的周边学校与农村乡镇中心校及村庄小学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别。城区小学占据一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乡镇中心校在师资力量和办学设施上又比村庄小学稍好。二是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师本人接受的文化水平和视野等都存在着不同。比如说老教师特别是农村老教师由于自身知识  相似文献   

20.
乡镇文化站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开展农村文化工作的基本阵地,具有承上启下、覆盖基层、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当前全面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乡镇文化站必须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联系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文章重点对乡镇文化站在农村群众文化工作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