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测试东非7国棉纤维的马克隆值、平均长度及其整齐度、强力、断裂伸长率、纤维棉结、纤维的长度分布、短绒分布、成熟度、回潮率、质量比电阻等各项指标,分析东非7国棉纤维的可纺性能。结果表明:东非7国棉纤维的成熟度、回潮率、质量比电阻均达到纺纱的要求,但从颜色、手感、马克隆值、强力、断裂伸长、长度及其整齐度等方面而言,以莫桑比克和马拉维棉纤维的可纺性相对最佳。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白色、黄色和红色三种天竹纤维常规性能的测试,对比分析了有色天竹纤维与白色天竹纤维的断裂强力、回潮率、摩擦性能、导电性能、卷曲度和耐热性能。结果表明有色天竹纤维的拉伸强力和耐磨性好于白色天竹纤维,但其质量比电阻大于白色天竹纤维,在纺纱过程中易产生静电现象。  相似文献   

3.
针对山羊绒纺纱加工中出现的静电大、容易缠绕罗拉的主要问题,实验设计不同的和毛油水比和回潮率,采用相应的测试方法,分别测试和毛油水量对山羊绒纤维质量比电阻、拉伸性能、摩擦性能、纤维直径以及纤维表面形态结构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经过加和毛油水后,山羊绒纤维的平均直径和直径CV值呈现增大的趋势;当回潮率大于35%时,随着和毛油水比的增加,纤维强力呈现下降的趋势;当回潮率达到29%时,纤维的质量比电阻为零;加和毛油的山羊绒纤维与未加和毛油的山羊绒纤维相比,纤维表面形态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4.
探讨粘胶基Outlast纤维和Siwear纤维的纺纱工艺及成纱性能。分析了两种粘胶基Outlast纤维和Siwear纤维的性能,通过实际纺纱试验,确定了各工序纺纱工艺配置和相关技术措施,并对两种纤维的成纱质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国产粘胶基Siwear纤维的纺纱性能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进口粘胶基Outlast纤维的质量水平。认为:纺制该类纤维纱线应针对纤维特点,以防止微胶囊破裂为原则,合理配置相关工艺,控制好温湿度并采取必要的抗静电措施。国产粘胶基Siwear纤维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可在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功能性纤维产品开发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将PBO纤维和几种常见阻燃纤维的性能进行对比研究,分析纤维的回潮率、体积比电阻、极限氧指数、热分解温度以及染色等性能。PBO纤维的极限氧指数为68%,热分解温度高达650℃;体积比电阻较大,可用作高温绝缘材料,但纺纱极为困难;PBO纤维的耐化学性好,但染色困难。同时开发出了PBO编织软管和缝纫线,缝纫线强力是同规格芳纶1414的5倍。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和研究椰炭涤纶纤维/Porel纤维/棉纤维混纺纱的生产工艺,根据椰炭涤纶纤维和Porel纤维长度长、整齐度好、回潮率小、纤维表面光滑和质量比电阻大等的特点,针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纤维性能和纺纱工艺参数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确定了最佳混纺比等工艺参数,探讨了提高椰炭涤纶纤维混纺纱质量所采取的一些关键技术措施。试验结果表明:椰炭涤纶/Porel纤维/棉纤维混纺纱条干均匀、强度好、单纱强力CV值小,各项指标都达到了较好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探讨阻燃腈纶纤维的可纺性。测试分析了阻燃腈纶纤维的形态结构、组成和热性能,并对阻燃腈纶纤维和普通腈纶纤维的强伸性能、卷曲、摩擦、回潮率、质量比电阻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阻燃腈纶纤维表面比较光滑,截面近似圆形,与普通腈纶纤维相似;除C-Cl伸缩振动吸收峰外,其余特征吸收谱带与普通腈纶纤维相近;纺织和染整加工温度不能超过180℃;强伸性能和卷曲性能可以满足纺纱需要,但摩擦因数较大、回潮率低、质量比电阻高。认为:阻燃腈纶纤维可纺性较差,可通过上油、混纺、优选纺纱器材和适当提高车间相对湿度等方式改善其可纺性。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聚酰亚胺纤维的性能及其品种适用性,文章对聚酰亚胺纤维进行各种表征及性能测试,探究聚酰亚胺纤维的可纺性。通过赛络纺纺纱工艺,分别纺制14. 8、19. 7、29. 6 tex三种纯纺纱线,并对三种纱线的表面外观、拉伸断裂性能、条干均匀度和毛羽指数等指标进行测试,探讨聚酰亚胺纯纺纱线的质量。研究表明:聚酰亚胺纤维表面光滑,截面呈不规则状;纤维大分子结构稳定,回潮率较低;比电阻数量级高;纤维的强力高,韧性好,可纺性好。但和普通合成纤维类似,纺纱过程中静电现象严重,在前纺阶段,应该对其进行油剂喷雾处理,防止静电现象。  相似文献   

9.
化学纤维同天然纤维相比具有卷曲度差、吸散湿差、导电性差及质量比电阻大的特点。若在纺前不进行预处理和控制,纺纱过程中就会出现棉网破边、条干蓬松、绕罗拉、缠皮辊的现象,致使成纱品质低劣,影响产品质量。对化纤原料进行预处理的目的就是要改善纤难的纺纱性能。当原料回潮率较高时,可借助空调设备对其所在空间进行升温去湿处理,以通过降低相对湿度来降低回潮率。回潮率过高,杂质不易清除,纤维难以分离,且易扭结,罗拉、皮辊也易粘纤维,致  相似文献   

10.
通过测量牛奶蛋白纤维和腈纶纤维的吸放湿平衡回潮率及纤维比电阻,对两种纤维的吸放湿性能和电学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并通过软件拟合出两种纤维的吸放湿回归方程。实验结果表明,牛奶蛋白纤维的吸放湿平衡回潮率远高于腈纶纤维,吸湿滞后性显著;不同温湿度下牛奶蛋白纤维的质量比电阻小于腈纶纤维,且两种纤维的质量比电阻均随着湿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