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厂有一台J2108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该机印刷时有套印不准的现象。其故障表现为叼口时大时小,误差在0.01~0.04mm之间,左右一致。并且情况一天比一天严重。 我们检查了与套准有关的各个部件,都没有发现故障。后认为压印滚筒叼牙轴与轴套间有磨损,导致套印不准。经仔细检查压印滚筒叼牙轴与轴套,认为此处虽有一些磨损,但尚不至于对产品产生这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我厂有一台TY615印刷机,在印刷时出现了套印不准的现象,误差大约0.3mm,与我厂的印刷质量要求相差太远,造成了很多不合格产品。我们开始以为是前规打颤引起跑规矩,更换了前规和推纸杆上的轴承和滚子,套印不准的问题仍未解决。再检查递纸牙排及滚筒大开也处于正常状态。在不吸纸时,台压试印两次,套印十分准确,证明了版台和滚筒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最后,我们慢慢点动机器,发现输纸不到位.这样毛病就找到了。根据以往经验,我们觉得此毛病出在设备传动系统的原始定位上,立即把机器传动面大罩打开,将滚筒齿轮拆下来,把…  相似文献   

3.
我厂的一台J2108型胶印机在使用几年后出现了套印不准现象。这种现象时好时坏,经多次检查,也未能排除故障。 套印不准一般分为左右不准和前后不准。我厂的机器左右套印准确,而前后不准,有下不到位现象,误差在2~3mm不等。在检修中我们首先检查传动销是否断裂、前规定位轴是否稳定,并调整了前规高低。在试印中我们又调整了压纸轮、压纸毛刷的前后位置,问题没能解决。但机器的输纸平稳,没有纸张歪斜现象,输纸时间也合适。 我们又试着分别使用两侧规,结果在使用靠身侧规时,套印不准较严重,而另一侧规下不到位。同时检查前规的前后位置时,发现靠身一侧叼纸量只有3mm多,而靠  相似文献   

4.
有台J2108型胶印机在工作中,前规套印非常准确,但侧规不准,造成印品轴向重影,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不得不中断生产,停机检查。操作人员从出纸部分到输纸部分,从纸张定位机构到递纸机构,都重新检查校正,确认各部位调节到位,重新开机试印,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后请来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苦战几星期仍不见成效。为什么找不到原因呢?规矩套印不准的弊病虽然是长期困扰胶印机操作人员的一类胶印故障之一,不易解决,但是只要不属于机器制造中的先天不足,应该说套印不准都能解决。按照常规逻辑思维,根源大都在侧规、叼纸牙方面(递纸叼…  相似文献   

5.
印刷业中产品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是印品套印的准确度,而能否达到套印准确,则取决于滚筒叼牙是否能够准确无误地叼纸.在实际的印刷工作中,为了保证滚筒叼牙的准确叼纸,常常需要对机器进行一系列调节.  相似文献   

6.
本厂一台J2108B型印刷机的印刷品出现两边(朝外与靠身)套印不准现象.每次抽取几十张或几百张,总有套印不准现象,但相差不是很大,用肉眼看去不成一条直线,套印误差在3线左右.为此我们进行了基本调试.开始认为问题出在前挡规定位处,于是将2个前挡规拆下来查看,发现其已经被纸张磨出了凹槽.换了2个新的前挡规试机,仍有套印不准现象.怀疑可能是纱带慢了,于是将纱带稍微借快点再试车,纸张有时会过头,而问题未能解决.怀疑可能是纱带快了,将纱带借慢些试车,套印不准就更严重了.于是将纱带借回到原处,并重新调整输纸板上的压纸球、毛刷轮、压纸轮、接纸轮;对给纸机进行了调试;对递纸牙与压印滚筒叼纸牙的交接时间及位置进行了细致、全面的检查与调试,仍无济于事.  相似文献   

7.
套印不准是影响印刷质量的重要因素.我国国家标准允许0.1 mm的套印误差. 概括来说,造成印品套印误差主要有下列几大因素:照相引起的误差、拼版误差、晒版误差、机器及技术调节不良引起的误差、纸张形变引起的误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仅以一则滚筒故障来阐述一个道理处理故障要用逻辑思维,要根据故障的表象与具象来探讨排除故障的方法.故障描述新机购进后,安装调试并正常印刷一段时间后,出现套印不准的现象.反复调整与检查后,发现印刷过程中套印准确,但停机后再开机,有一段时间套印不准(几十张到几百张不定),而后套印开始稳定.故障分析故障的表象是套印不准,但故障的具象是机器稳定后套印准确,说明所有与套印有关的调整应该是正确的,否则就会有套印不准的个例出现惟有停机后再开机至机器  相似文献   

9.
套印不准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上下规矩的误差;二是左右规矩的出入。两种情况可能同时出现,也可能单独发生,都会直接影响到印品质量。一般情况下,全面或单方面套印不准的原因都比较好找,有时情况却复杂得多。我们就遇到过一例。我们在印一批彩色活时,黄和红都套印准确,印青色时,却出现了问题。规矩套好了,图文却相差很大,大多数图文套准了,个别图文却相差很远。是片了拼的不好?还是纸张伸缩严重?我们又对印品纸张进行了仔细检查和对比,发现纸张涨得确实很厉害,但还不至于对上下规矩和个别罔文构成这么大的影响。会不会是压…  相似文献   

10.
一台上海产TY401平台印刷机,因年久失惨,致使印品不但套印不准,而且磨版严重。根据该机存在的故障,我们作了如下检查修理: 1.首先,我们检查了滚筒包衬,发现包衬已严重超厚约1.8毫米左右。众所周知据“径一周三”的  相似文献   

11.
印刷过程中,由于胶印机本身或纸张等原因会发生印品粘纸毛、滚筒粘脏、套印不准等一些问题,笔者在实际工作中摸索出几种解决方法,在此与同行分享.  相似文献   

12.
套印不准是影响印刷质量的重要因素。我国国家标准允许0.1mm的套印误差。 概括来说,造成印品套印误差主要有下列几大因素:照相引起的误差、拼版误差、晒版误差、机器及技术调节不良引起的误差、纸张形变引起的误差。  相似文献   

13.
我公司引进了一台德国产罗兰RZK3B双色二手胶印机,在安装调节后,用80g铜版纸进行试印刷,有纵向套印不准和叼纸口被叼翻现象,但勉强能使用。当我们在该机上印刷250g白板纸时,不但套印不准,叼翻纸口的情况加重,而且收纸牙不能将印好的纸张从压印滚筒上顺利地接出,纸张经常粘卷到橡皮滚筒上,价格  相似文献   

14.
套印精度对于多色胶印机而言至关重要,因为其直接影响着印品质量,一旦套印不准,就会引起印品画面不清晰、文字重影等一系列质量问题。影响套印精度的因素有很多,本文将重点分析滚筒牙排对多色胶印机套印精度的影响及解决措施,以供业内人士参考。影响套印精度的几种情况1.滚筒牙排牙垫的精度和间隙不佳滚筒牙排上一排牙垫的上表面是印品交接过程中的基准面,当设备运转一段时间后,牙垫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磨  相似文献   

15.
我们在使用J2205机印白板纸时,曾发生严重的套印不准现象。抽取一摞纸,把叼口边对齐,沿来去方向呈阶梯状理开后,发现每张纸中间的十字线不在一条直线上,两边都是如此。 检查输纸台各部件,未发现异常,且纸张到达前规时间也准确。很可能是递纸交接时间有问题。于是检查交接情况,却发现递纸牙片与压印滚筒边口有碰撞现象,递纸牙碰滚筒边口是肯定套不准的。以前印80g/m~2胶版  相似文献   

16.
我厂有一台PZ4880—01B平版胶印机(北人集团产),有一次在印刷中出现了套印不准、甩角的故障,在刚开机印刷时甩角不严重,质量比较正常,印半小时后,套印不准,甩角的不良状况便逐渐明显,但其间也会出现一些正常的情况。对这种没有规律的故障,往往要从几方面进行分析和判断。我们先对传纸滚筒的开牙滚子进行检查,因为传纸滚筒的开牙滚子的正常与否,对印张传接的准确、影响很敏感。检查发现,有两只开牙滚子已经产生磨损,将这两只开牙滚子更换。结果是:质量有所好转,但上述故障仍无法根本消除。可见这次故障的主要原因并…  相似文献   

17.
我厂一台J2010型对开胶印机,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出现印品靠外规矩不稳定、套印不准的现象,印刷较精细的活件时,影响产品质量。 机台人员起初查找原因时,对滚筒咬纸牙的咬力、牙垫的高低和平整度、前规及侧规的定位时间、毛刷毛轮的位置和压力、输纸带的松紧、纸张到达前规的时间等方面,逐一进行了检查,结果均很正常。后来我采用人工续纸的办法时发现,纸张在输纸台上到达前规,前规对纸  相似文献   

18.
周明 《印刷技术》2009,(16):67-67
在印刷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皱纸现象,轻者影响印品的外观.重者出现重影、套印不准等故障,严重影响印品质量。产生皱纸的本质原因是纸张在压印滚筒表面不能平铺开,不能很好地与滚筒贴合,出现起弓现象,从而引发褶皱。本文就此故障进行具体的影响因素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若有不正之处,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19.
我们厂94年安装的一台08机出现前规规矩不准现象,直接影响到我厂的生产和产品质量。 问题出现后,我们对机器进行几次检查,从进纸到走纸一切都正常,各环节的配合都可以,可是印出来的产品就是套印不准,前后误差多则达3—4毫米。在检查前规时发现前规轴拉动、上下摆动有1.5毫米的量。看来问题就出在前规轴上,具体是那个部位尚不知道。我就反复的检查,一边盘动前规一边观察。于是发现前规轴联锁结构下边缓冲座与摆  相似文献   

20.
最近我厂承印了一批印刷质量要求比较高的印品。在北人印机厂产J2108B高速印刷机上印刷时,出现两边无规律套印不准的故障。为了排除故障,我们对前规、侧规挡纸舌的高低、工作时间进行检查,都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