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地震资料时空变谱白化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目前一些计算中心应用的所谓“时变谱白化”软件的避限性,本文提出了一种时空变谱白化的处理方法,即在纵向分时窗提供不同的滤波器频带,横向上再用控制点滤波器的横赂变化。通过对实际资料的处理,说明本方法对提高地震剖面处理的整体效果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2.
3.
合肥盆地重磁资料处理及重磁震联合反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合肥盆地自1958年开始历经3次区域普查,近年来胜利油田又加大了对该盆地的投资力度,投入了大量资金开展地震、非地震勘探——覆盖全盆地的高精度重磁、化探及纵横贯穿全区的8km×8km二维地震测网与8条电法剖面。作者针对该盆地的勘探现状,利用丰富的重磁电资料,打破以往常规处理的模式,重点进行了重磁资料的目标处理,快速准确地提取了该区区域构造、局部构造及断裂的重磁异常信息和电性特征,并绘制了相关图件,为合肥盆地的油气综合评价提供了可靠而翔实的依据,并总结归纳了一套适合新区勘探的重磁处理新思路;同时,针对合肥盆地物性数据欠缺但物探资料丰富的特点,创立了不依赖物性参数的统计推断反演方法,综合全区31条地震测线资料和全区重磁数据建立起统计关系式,反演计算出其印支面埋藏深度,成功地绘制了重磁震联合反演印支面构造图,细致刻画了地震测网未涉及区域的构造分布形态;另外,应用LCT软件对HF-700、HF-340进行了重磁电震的联合解释,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4.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处理航磁找油资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认为,含油气沉积岩因长期油气的渗透作用而形成的磁异常是一种二次磁化场。利用人工神经网格方法对高精度航磁资料的处理,可以寻找到这种二次磁化场。此法选择磁异常强度、磁异常宽度、化极前后磁异常形态比和磁异常梯度作为表征磁场的控制变量,对PFW油田的航磁资料进行了模式识别处理,识别结果的正确率达到87%。  相似文献   

5.
王增明 《石油物探》2006,45(3):290-293
准噶尔盆地北缘地表条件复杂,有沙漠、农田、砾石和基岩出露山体等。二维地震勘探测线跨越玛湖凹陷、克夏断阶带、哈山凸起与和什托洛盖沉积盆地等地下构造。由于地表高程起伏大,低、降速带速度和厚度变化剧烈,地下地质结构复杂,使得地震资料的属性存在较大的差异,采用常规方法处理效果不好。为此,从地震测线的地表结构和地下构造的研究入手,对不同地表条件下的地震资料特征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即对地震资料进行空间变化处理。处理结果表明,空间变化处理方法对地表条件复杂地区的资料有很好的处理效果,剖面的品质可以得到较大的提高,剖面的一致性好,反射同相轴连续,信噪比高。  相似文献   

6.
重磁资料面积处理中的滤波增强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磁法资料面积处理中,为了突出断层信息,有效地进行异常体边界划分,提出了一种梯级带滤波增强非线性滤波技术。该方法打破传统的窗口加权平均的经典模式,将一个统一的加权区域采用4种不同分割方式划分成2个子域,在给定的准则下,选择其中均方差最小的子域的异常均值作为整个窗口滑动滤波处理的均值进行处理,这样对断层及异常边界的划定更为精确。选取了西部敦煌盆地的航磁资料,该区表层火成岩出露广,磁性强,断层模糊,通过梯级带滤波增强非线性滤波技术处理,断层和异常体边界十分明显,为地质资料的准确解释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7.
在深水油气勘探中,海水水体的声学物理特征直接影响到后续地震资料处理及地球物理技术应用的效果。为了解决该类区域地震资料的保幅性问题,采用深水机器人、海水实验室测量及深水VSP等多种方法定量测量了地震波在海水中的速度(以下简称海水速度),明确了海水速度具有明显的分层特征并建立了分层模型;进而基于地震波在海水、地层中振幅的衰减差异,提出了变参数振幅恢复技术,有效解决了浅水—坡折带—深水区域地震资料的保幅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①海水和地层的振幅衰减规律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地震波传播相同的距离,其在海水中的振幅衰减比在地层中要弱很多;②较之于常数海水速度偏移剖面,层状海水速度偏移效果具有同相轴更为连续、信噪比更高的优点,提高了整体成像分辨率与成像精度;③在偏移距方向,近、中、远偏移距的地震振幅变化更加合理,避免了远偏移距的强振幅异常现象,使AVO属性更加合理。结论认为:①准确利用海水分层速度特征,可以使变水深区域地震成像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②在琼东南盆地陵水深水区实际地震资料处理中,变参数振幅恢复技术获得的振幅更加均衡,同一反射地层可以被连续追踪;③该项研究成果可以为后续的储层预测和烃类检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深水油气勘探中,海水水体的声学物理特征直接影响到后续地震资料处理及地球物理技术应用的效果。为了解决该类区域地震资料的保幅性问题,采用深水机器人、海水实验室测量及深水VSP等多种方法定量测量了地震波在海水中的速度(以下简称海水速度),明确了海水速度具有明显的分层特征并建立了分层模型;进而基于地震波在海水、地层中振幅的衰减差异,提出了变参数振幅恢复技术,有效解决了浅水—坡折带—深水区域地震资料的保幅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①海水和地层的振幅衰减规律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地震波传播相同的距离,其在海水中的振幅衰减比在地层中要弱很多;②较之于常数海水速度偏移剖面,层状海水速度偏移效果具有同相轴更为连续、信噪比更高的优点,提高了整体成像分辨率与成像精度;③在偏移距方向,近、中、远偏移距的地震振幅变化更加合理,避免了远偏移距的强振幅异常现象,使AVO属性更加合理。结论认为:①准确利用海水分层速度特征,可以使变水深区域地震成像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②在琼东南盆地陵水深水区实际地震资料处理中,变参数振幅恢复技术获得的振幅更加均衡,同一反射地层可以被连续追踪;③该项研究成果可以为后续的储层预测和烃类检测奠定基...  相似文献   

9.
利用表观粘度测量法,研究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南海海水溶液磁处理后的增粘规律,并对增粘后的HPAM南海海水溶液进行抗剪切性能、抗氧降解性能、磁记忆性和模拟岩心驱油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在磁处理温度为30℃、磁场强度为60 mT、磁处理时间为1.5 h和磁处理搅拌速度为800 r/min的条件下,质量浓度为2 000 mg/L的HPAM南海海水溶液的粘度由14.2 mPa·s增至18.1 mPa·s,增粘率达27.5%;磁处理增粘的HPAM南海海水溶液,在30℃下抗50~200目筛网的剪切性能和抗氧鼓泡降解性能明显优于同温度下未经磁处理的HPAM南海海水溶液,且磁记忆时间达9 d。在HPAM南海海水溶液驱油结束后,继续注入3.9 PV经磁处理增粘的HPAM南海海水溶液,注入压力提高了35 k Pa,图像显示波及体积进一步扩大,采收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本文指出在我国几个主要沉积盆地内岩石的密度和埋藏深度大致呈线性关系,因此,可将密度作为深度的函数来模拟密度剖面引起的重力值并和实际观测值拟合,进而求出密度界面的构造形态。文章列出密度界面的计算公式及在计算机上实现的步骤,最后通过实例的分析指出方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1.
海上地震资料处理中的组合压制多次波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梦秋  赵彦良  左胜杰  巴晶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2,(4):537-544,682,511,512
本文针对澳大利亚海上地震资料中全程多次波和层间多次波发育的特点,分析了各类多次波压制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针对该区海上地震资料多次波压制策略:①在第一次速度分析后应用Radon变换压制大部分全程多次波;②应用预测反褶积压制大部分层间多次波;③在第二次速度分析后,应用高精度Radon变换压制剩余多次波;④在叠前偏移CRP道集上应用Radon变换和内切除压制小时差层间多次波。应用上述组合方式可以有效地压制多次波,突出一次有效反射波。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海洋地震勘探向深海区域的发展,由于巨厚海水层及曲折海底的影响所产生的水底多次波在地震勘探资料的所有干扰中逐渐占主要部分。水底多次波分布广、能量强,是资料处理中首要衰减的多次波干扰。拉冬变换是一种速度叠加变换,时间域里的偏移距轴在拉冬域里转换为速度轴,时间域不同的速度曲线变为拉冬域中不同的速度点,在时间域里不易分开的不同速度曲线在拉冬域里以不同的速度点分开。这样就可以根据有效波与水底多次渡在速度上的差异在拉冬域内区以不同的速度点分开,进而衰减水底多次波。  相似文献   

13.
在海上地震资料采集过程中,海上平台、船只、崎岖海底障碍物或地形不连续等会引起能量较强的点源干扰,严重影响了地震成像的质量,是海上地震资料噪声压制处理的难点之一。在点源干扰产生机理分析和传播时距方程推导的基础上,研究了直线型和双曲型点源干扰压制方法。基于f-x域预测滤波的直线型点源干扰压制针对地震数据中的线性干扰进行分析与识别,通过拟合与相减较好地去除直线型点源干扰。双曲型点源干扰压制是根据点源干扰传播特征和相似性扫描预测干扰点源位置,以实际地震采集观测系统模拟来自预测点源的干扰波,并将模拟的点源干扰波和实际地震资料进行匹配相减处理,实现点源干扰压制。理论模型数据和实际地震资料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能较好地压制直线型和双曲型点源干扰,并很好地保留有效反射信息及其频谱特征。  相似文献   

14.
王守君  王征 《石油物探》2012,51(4):402-407,317,318
在海洋地震资料采集中,气枪震源子波接近最小相位子波,反射信号的峰值点并不代表地下反射界面,需要进行相位处理。传统的最小相位化处理技术不能彻底消除相位对资料的影响,传统反褶积方法从地震资料中提取零相位化算子并对资料进行零相位化处理技术,由于提取算子的不稳定性,很难得到满意的处理效果。为此,探讨了采用震源模拟子波、远场实测子波和海底提取子波求取零相位化算子并对地震资料进行零相位化处理的技术。首先分析了非零相位处理对后续高分辨率处理和解释标定的影响;然后讨论了海洋地震资料子波的获取方式,阐明了在深水、浅水两种条件下如何利用不同子波进行零相位化算子求取和应用;最后以海洋资料处理为例,证实了深、浅水资料零相位化处理技术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问题的提出由于海上三维地震采集中的种种问题和特殊性,使得三维面元覆盖存在着不均匀性。所谓不均匀性就是各种炮检距道道数不等,有的炮检距道道数为零(也就是缺失了这些炮检距道)有的炮检距道道数为1或大于1。这种面元的不均匀性,特别是在缺失某些炮检距道的情况下,就会导致叠加剖面质量降低。为了提高海上三维地震资料处理质量,必须使三维面元覆盖尽可能均匀化。本文基于从附近面元借用所需炮检距道的思路出发,提出了海上三维面元覆盖均化的方法,并分析了面元覆盖均化处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海上地震数据处理中采集脚印分析与衰减处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海上地震资料处理中,由于检波点空间分布不均匀造成的采集脚印现象不仅影响地腹构造的高质量地震成像,而且还会严重影响AVO属性分析和地层速度模型,有效的衰减采集脚印对地质构造解释和油气藏储层预测等都十分必要。通过对海上某区的地震数据采集脚印的成因及特点的详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试验研究,最终选用SkyFix XP定位系统来进行三维地震资料的潮汐校正;采用面元中心化技术来实现资料的面元规则化,减小相邻道间的差异从而压制采集脚印;此外,剩余静校正技术也是处理过程中压制三维地震资料采集脚印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以上3种关键技术的应用,处理出来的地震资料在信噪比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采集脚印从时间切片上和剖面上均有了明显的衰减,地震资料达到了最大限度的相对保幅,地震振幅、能量等地震属性与地质认识也更加吻合,为该区下一步油气勘探和已投入生产油气田的开发部署调整提供了更为可靠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讲述在海洋地震勘探中USBL定位数据的分析及处理方法,通过大量的USBL定位数据建模分析,针对分析结论研究处理方法,并将算法细分为各个步骤,逐步演示处理过程,最终将USBL定位数据提取、优选、约束、平差后计算后得到节点位置坐标。使用LBL定位结果与USBL定位结果进行对比验证,通过真实有效的数据来验证其处理流程、算法的实用性、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得出影响USBL定位结果精度的几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复杂地形条件下磁测数据的解释精度,本文提出B样条函数法。B样条函数是用δ函数逼近的一类样条函数,其节点可以是等距的,也可以是非均匀分布的。本文在计算中选用节点为非均匀分布的三次B样条函数,并将其求导和求积化为一个统一公式。因此,本方法具有插值、求导、求积方便的特点,有利于在提高复杂地形条件下磁测数据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9.
大地电磁测深资料的处理有四分量和五分量之分:四分量是指采集和处理都选用两个水平电场分量Ex,Ev和两个水平磁场分量 Hx,Hy;而五分量是指在水平电、磁场四分量的基础上,再加入-个垂直磁分量 Hz。众所周知,依据垂直磁场分量 Hz可以确定地层的倾向,所以五分量的处理手段较四分量的处理更加优越。本文仅对美国地质电子仪器公司 M78SRA 型大地电磁测深数字仪的配套常规处理程序 MAGTAN 的计算方法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20.
倾角时差校正(DMO)技术是当前一项非常重要的地震资料处理技术。它能够在叠前通过特定的速度分析和倾角时差计算,消除正常时差校正(NMO)无法消除的地层倾角影响,实现叠前部分偏移,从而提高剖面叠加质量。对于野外施工规则、覆盖次数均匀的资料,常规DMO处理效果好;但对于由于野外施工不规则或丢道而造成覆盖次数不均匀的资料,常规DMO达不到理想处理效果;在覆盖次数低的区域,常规DMO常引起斜干扰和空间假频。本文介绍的均衡DMO(EQ-DMO)能够消除上述影响。文章简单介绍了均衡DMO的基本原理,通过试验,验证了均衡DMO在覆盖次数不均匀的地震资料处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