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VPN在政务网中的安全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子政务的发展,政府机构对自身网络的灵活性、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使得虚拟专用网VPN技术迅猛地发展起来.本文介绍了VPN技术的概念和优点,分析了政务网中实现VPN的四项安全技术:隧道技术、加解密技术、密钥管理技术和身份认证技术.重点讨论了隧道技术的应用,最后指出了VPN还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隧道技术是实现VPN的核心技术,而根据VPN的不同应用环境,隧道技术也有很多实现细节上的差异。隧道技术主要涉及到对用户信息的封装、信息加密以及用户认证等处理。文章就VPN的三种典型应用环境,即远程接入VPN、Intranet VPN以及Extranet VPN,对其中应用的隧道技术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对VPN隧道技术进行了系统的总结。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青岛市实验幼儿园横跨岛城东西建有5个园区实际,结合VPN技术特点,介绍VPN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技术,通过安全隧道、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等技术,提供了一种低成本、高安全性实现分布式园区网络互连、跨园区数据交流共享和移动办公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4.
VPN技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并且实现较简单,费用低廉。本文阐述了VPN中采用的隧道技术,加解密技术,身份认证,使用者与设备身份认证技术等安全技术的实现,着重介绍了VPN中应用的第2层隧道协议、第3层隧道协议及SSL等协议,分析了SSLVPN技术的主要优点及其不足之处。简单介绍了现行的SKIP与ISAKMP/OAKLEY密钥管理技术和常用的身份认证技术。  相似文献   

5.
VPN技术及其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VPN技术的优势及其特点,详细说明了VPN中采用的隧道技术,加解密技术,身份认证等安全技术的实现.以及根据不同需求搭建的不同VPN解决方案.介绍了下一代VPN需要解决的服务质量,安全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程思  程家兴 《微机发展》2010,(2):156-159
大规模的组建VPN网络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越来越多地受到用户的广泛关注。从总体来说。VPN技术非常复杂,它涉及到通信技术、密码技术和现代认证技术,是一项交叉科学。隧道技术对于构建VPN来说,是一个关键性技术。它在源局域网与公网的接口处,将数据作为负载封装在一种可以在公网上传输的数据格式中,在目的局域网与公网的接口处将数据解封装,取出负载。从隧道技术的发展,对各种隧道技术做了一个简单的分析,了解VPN组网的安全技术。  相似文献   

7.
VPN中的隧道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规模的组建VPN网络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越来越多地受到用户的广泛关注。从总体来说。VPN技术非常复杂,它涉及到通信技术、密码技术和现代认证技术,是一项交叉科学。隧道技术对于构建VPN来说,是一个关键性技术。它在源局域网与公网的接口处,将数据作为负载封装在一种可以在公网上传输的数据格式中,在目的局域网与公网的接口处将数据解封装,取出负载。从隧道技术的发展,对各种隧道技术做了一个简单的分析,了解VPN组网的安全技术。  相似文献   

8.
VPN安全-隧道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阐述了VPN及其实现的主要技术——隧道。先探讨了VPN的产生背景及其能够实现的功能,VPN利用不可靠的公用互联网络作为信息传输媒介。通过附加的安全隧道,用户认证,访问控制等技术实现与专用网络类似的安全性能:接着分析了实现VPN的隧道技术和隧道协议,并着重分析了第二层隧道协议和IPSec第三层隧道协议的实现原理。  相似文献   

9.
王炅  张华 《福建电脑》2008,24(6):66-68
虚拟专用网(VPN)是采用隧道技术以及加密、身份认证等方法,在公共网络上构建企业网络的技术。将VPN技术应用于校园网,可以突破校园专用网的地域性限制或优化校园网的管理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虚拟专用网(VPN)作为一个广泛应用的技术,隧道传输安全性与用户认证是关系到虚拟专用网安全的两个核心内容.传统的基于用户名和密码的认证措施容易发生被窃取的情况,另外VPN本身对权限的等级分配也未作考虑,需要其他技术的支持.而特权管理基础设施(PMI)作为认证与授权的一个新型的以PKI基础建立的技术,正好满足VPN对用户管理的需求.本文提出的基于PMI的VPN架构,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一种非对称隧道模式的移动VPN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移动VPN的移动性与认证安全问题进行了研究,对比分析了现有的移动VPN安全解决方案。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对称隧道模式的改进策略,使移动IP协议与IPSec VPN之间能够达到兼容。在满足了VPN用户移动性需求的同时,还对方案的可用性及安全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黄东 《测控技术》2013,32(7):83-86
针对安全套接层协议的虚拟专用网络SSL VPN网关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Cookie技术的可靠认证方案,该方案中Cookie采用加密技术,攻击者无法伪造和篡改数据;此外,方案采用基于Hash和链表的数据结构,结合安全Cookie协议,不仅对内部站点的信息进行隐藏,还实现了对用户信息的认证和授权.同时,提出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通过职责分离和最小特权的原则来满足SSL VPN访问控制的要求.该方案对于身份认证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扩充,可以有效加强SSL VPN网关的安全性.实验测试验证了该安全认证方案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VPN技术改进了通信协议的安全机制,但因其身份鉴别不完善而影响到在复杂环境下的网络安全。PKI是由公开密钥密码技术、数字证书、证书认证机构和安全策略等基本成分共同组成的安全基础设施。PKI技术能够提供身份鉴别和角色控制服务。文章分析了PKI和VPN技术的各自安全特点,采用PKI技术与VPN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增强了系统的身份鉴别和访问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SSL VPN和IPSec VPN安全工作原理,并对IPSec的加密、认证、密钥管理等安全保护方法作了详细研究,并论证了基于IPSec的VPN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虚拟专用网的主要隧道协议的安全性剖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频 《计算机工程》2006,32(13):164-165,169
隧道技术是构建VPN的核心技术,但这些隧道协议的实现本身也不是非常安全的。一旦网络攻击者利用隧道协议的安全弱点攻击VPN成功,所有互联网上利用VPN技术提供的安全数据传输将不再安全。探讨了两种主要的隧道协议——PPTP和IPSec实现中的安全漏洞。通过分析,最后的结论是IPSec协议是当前最好和最安全的IP安全协议。随着IPv6的使用,IPSec必将得到更广泛的使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量子破译算法的不断优化和量子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传统密码算法面临越来越大的安全风险,这使得抗量子计算成为研究热点,目前用传统密码体制构建的VPN,越来越受到量子计算攻击的威胁。为了解决传统VPN中在身份验证和密钥协商环节不能抵抗量子计算攻击的问题,本文基于Microsoft PQCrypto-VPN项目的框架,依赖于OpenSSL的OpenQuantum Safe项目分支,设计了一套抗量子计算攻击的软件VPN系统。对比进入NIST第三轮筛选的后量子数字签名和密钥协商算法,通过综合考量运算性能和安全性能,系统采用后量子签名算法Picnic和密钥协商算法CRYSTALS-KYBER,以实现VPN通信中数据的抗量子计算攻击安全保护。同时,本文对所使用的上述两种后量子算法进行了安全性分析,以阐述本系统的抗量子安全性能,并对系统进行了性能测试。在测试的带宽条件下,VPN连接后最高上传速度可达206 Kb/s,下载速度可达2495 Kb/s,与通过公网直接传输和通过传统OpenVPN传输两种情形下的传输速度相近;在通信延迟方面,相比目前提出的三种后量子VPN系统均有明显降低,在牺牲少量带宽的情况下实现了对数据通信的更高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17.
如何以最低的费用保障通信的安全与高效,是当前银行数据传输所需解决的问题。流行的解决方案是利用隧道技术建立虚拟专用网(VPN)。该文对银行当前实现的VPN系统进行分析,提出新的系统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8.
浅析虚拟专业网络VPN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虚拟专业网络VPN的隧道技术、加解密技术、密钥管理技术和身份认证技术进行了具体介绍。同时还提及了、PN的安全性问题,为后续进一步对VPN的研究和应用打下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