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应用改进的布尔方法建立砂体骨架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勘探早期,由于钻井数少、井距大,地质资料的限制,用常规方法建立的储集层砂体骨架模型很难合理地认识地下砂体的分布特征。为此本文提出地面与地下相结合,在储集层建库的基础上,用改进的布尔方法建立起具有多种岩石相的骨架模型,从而达到精细表征储集层砂体分布特征的目的。在实例中的克拉研究区只有4口井,井距最大几十公里,应用上述方法,先作野外调查,对不同岩石相赋于不同的宽厚比;再确定总的砂体和剖面面积的比值以及不同岩石相在剖面中的比值;经统计本段不同岩石相的厚度分布和纵横向上的分布概率,最后采用改进的布尔方法随机模拟建立多种岩石相砂体骨架模型做储集层描述和预测。其结果较好地反映了该区白垩系巴什基奇克组储集层砂体的分布规模、连续性和接触方式,同时证实了该方法建模参数选择的合理性和可信度。图2参11(李建国摘)  相似文献   

2.
井网密度对河流—三角洲砂体控制程度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大庆油田萨北地区河流-三角洲沉积的七种砂体为例,论述了采用成倍抽稀井网、砂体迭合与分析统计等方法,编制井网密度对砂体几何形态的相对和绝对控制程度关系曲线,从中预测不同密度井网对地下砂体的实际控制程度,以及开发各类油层所应采用的最大合理井网密度。  相似文献   

3.
波阻抗约束下的测井信息在储集层岩相随机建模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在井距较大、完钻井较少的砂泥岩储集层岩相表征中,采用多级建模思路,充分利用地震和测井信息,首先根据波阻抗数据与自然伽马、自然电位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地震资料为约束.利用同位协同克里金模拟方法,模拟自然伽马场和自然电位场;然后根据自然伽马场和自然电位场与岩相之间较好的对应关系,对岩相进行三维建模。应用此方法建立了准噶尔盆地中部莫西庄某井区主要储集层三工河组二段二砂层组(J1S2^2)的岩相模型,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弥补了井间信息不足的缺陷,所建模型能够很好地揭示该区内砂体分布和油水分布。图5表1参8  相似文献   

4.
为了搞清井网密度与砂体控制程度关系,满足三次加密和三次采油的需求,从沉积学原理出发,通过对大庆油田萨中开发区北一区断东西块萨葡油层综合分析解剖,绘制不同井网密度条件下的砂体剖面图和沉积相带图,剖析了不同井网密度下各类砂体展布特征,探讨了不同井网密度对油层连通状况的影响,揭示了二者密切相关,研制了沉积相带线网格化的方法,实现了分不同井网密度计算砂体控制程度,定量给出各类砂体井网密度与控制程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井网越密对砂体认识的控制程度越高,当井网密度高达115 口/km2时,仍有10%左右的砂体难以控制.  相似文献   

5.
通过引入钻井数学模型,对某油田的井网密度、砂体面积、砂体储量、砂体数量进行了地质统计.分别得到了单油砂体条件下,井网控制概率与井网密度关系,井网密度与水驱控制概率关系.运用加权处理,分别得到了油藏井网密度与井网控制程度关系,油藏井网密度与水驱控制程度关系.并应用上述模型对油田的井网适应性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6.
变异函数在井间砂体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变异函数探讨了砂体的定量预测问题.通过对北二东密井网试验区不同类型砂体、不同井网密度砂岩厚度的预测,检验了此方法的精度(为70%左右).在原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预测精度的分析并结合精细地质研究进一步完善了该方法,提出二次建模法并应用于北二东西块聚驱井的砂岩厚度预测中,预测精度可提高5%以上,从而说明应用变异函数研究砂体的定量预测问题具有可借鉴性,可以为今后新井调整厚度的预测及砂体描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应用露头知识库进行油田井间储层预测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11  
井间储层预测是地质精细建模的主要难点之一,即使在密井网区井间预测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相同沉积类型的露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井间储层变化的地质信息。滦平扇三角洲露头和丘陵油田三间房下油组具有相同的沉积类型,通过精细地质研究,建立了露头和油田的储层地质知识库,确定了油田与露头储层类型和特征的对比关系。综合露头小尺度和油田密井网大尺度的砂体分布变异信息,合成变差函数反映不同规模尺度的砂体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将露头检验选定的序贯指示建模方法应用于油田储层建模,储层预测符合率较高。应用该种方法将露头知识库用于油田地质建模有助于提高井间储层预测的精度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叠后地震反演技术预测河道砂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庆油田A区葡萄花油层井网密度大,砂体厚度薄,平面上零散分布,且波阻抗曲线对砂体响应不明显,仅依靠井点信息或单纯地震信息进行河道砂体预测难度较大。以葡Ⅰ1~3单元为例,通过储层岩石物理分析,选择密度曲线和原始波阻抗曲线构建拟波阻抗曲线;建立三维拟声波阻抗地质模型框架,应用快速趋势约束脉冲算法获得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波阻抗体;利用井旁合成记录内插、外推反复估算模型得到地震特征反演的拟波阻抗体;将约束稀疏脉冲反演的波阻抗体和地震特征反演的拟波阻抗体融合得到联合反演的波阻抗体。该方法描述河道砂体,纵向上分辨率高,横向延伸自然,准确地确定河道宽度、描述河道砂体边界、判别河道砂体组合及连通关系,精细地描述了各类河道砂体特征,提高了油田开发储层描述的精度,为油田精细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地震约束薄层储层建模的研究思路,并提出控制薄层砂体预测精度的四个关键条件。根据地质、测井资料,应用序贯指示模拟方法,协同地震波阻抗反演资料预测实际区块薄层砂体,并通过油藏解释建立油层分布模型。结果表明,在地质条件约束下,地震反演与地质建模技术联合能够综合井资料和地震资料信息优势,提高井间及垂向上储层预测精度。该技术对于油藏评价和井位部署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密井网条件下地质特征再认识,发现现在的湖岸线与开发初期所确立的湖岸线存在差异。充分利用岩心、测井等资料,建立了密井网条件下不同沉积亚相砂体的储层沉积模型。萨中开发区主要为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随着井网密度的不断增大,不同沉积相类型砂体的宏观展布形态变化较大,尤其是湖岸线摆动区域,沉积砂体由于湖水能量作用的波动而变化。对开发初期所确立的湖岸线加以修正,得出了密井网条件下新的湖岸线分布。  相似文献   

11.
针对海上河流相砂岩油田单砂体厚度薄,井间储层横向变化快,纵向上油气水间互,平面上连通性差等特点,渤海通过十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发展完善了定量描述砂体展布的储层描述技术。该技术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在海上探井井距大,井控程度低,取心资料较少等情况下的储层横向展布问题,并基于已钻井资料,总结出如何在探井之间寻找潜力砂体的经验。随着渤海越来越多的河流相油田投入开发,储层描述技术的可靠性也得到证实。大量实例证明,该技术是渤海油田新近系河流相砂岩储层预测与描述的有效技术手段,其思路和方法也可借鉴到类似地质背景下的河流相岩性油气藏评价。  相似文献   

12.
河流相沉积砂体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永林 《测井技术》2000,24(2):108-109
介绍一种河流相沉积砂体预测方法。该方法利用测井和过井地震资料标定砂体沉积类型,岩性组合、沉积结构、沉积构造和砂体宽度等特征。在此基础上,找出砂体度与其各种沉积特征之间地质规律,回归计算砂体宽度关系式。根据建立的关系,通过从砂体延伸方向和宽度预测砂体的形态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3.
通常对河流相河型和单一成因砂体的研究,主要依据粒度分布、砂体形态和沉积构造等特征要素,但通过研究观测现代河流沉积,发现在河流层序演化的过渡阶段,不仅河道形式会呈现不同变化,而且也影响不同成因砂体交互出现。为此,在孤岛油田中一区油井井间距和水井井间距为75 m、注采井距为150 m的密井网条件下,开展了利用河型演变模式指导曲流河、辫状河单一成因砂体对比和拼接的研究。通过建立辫状河—曲流河、曲流河—辫状河、辫状河—网状河、网状河—辫状河、网状河—曲流河和曲流河—网状河6种河型纵向叠置演变模式,确认Ng1+2砂层组为网状河沉积;通过建立标志层附近等高程对比、河道叠置砂体细分对比、河道砂体下切对比和侧向相变对比4种地层对比模式,开展单一成因砂体识别;结合矿场注采对应关系,建立了单一河道内部、河道—河道、河道—废弃河道—河道和河道—溢岸—河道4种成因砂体拼接类型,注采连通性因成因砂体拼接关系不同而存在差异,这种连通性差异主要控制特高含水期层内剩余油差异富集,据此通过指导井网调整流场转向,从而进一步提高水驱、化学驱采收率。  相似文献   

14.
三角洲岩性油气藏中储层河道砂体小、散、薄,连通性差,且与泥岩互层,导致反射信号弱,难以进行综合/精细解释。据此,本文提出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与井导向的三角洲岩性油气藏储层参数预测方法,用于刻画此类砂体分布特征。从测井资料中提取揭示储层特征的参数作为储层预测的导向,利用支持向量回归机建立多种属性与储层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进而开展储层预测。针对CF区实例,通过估算储层的伽马参数和R4参数预测河道砂体的分布特征,所得结果与钻井揭示的实际岩性有较高吻合度。因此,本文方法适用于三角洲岩性油气藏预测。  相似文献   

15.
大庆长垣油田历经五十多年的勘探与开发,目前处于高密井网、细分单层开采阶段。为了确定砂体的连通关系和井间窄小河道的边界位置,在高密度三维地震资料和开发井信息基础上,综合钻井的纵向信息和地震横向高密度信息的优势,采用井震结合反演技术建立砂体预测模型。通过地质统计学反演,识别了复合砂体单一河道边界及井间窄小河道砂体。该方法适用于类似油田开发后期井间砂体的识别。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井震结合,建立了喇嘛甸油田北北二区块的构造模型,具体作法为:①利用井分层数据产生深度域顶部层面,应用地震构造解释产生时间域构造层面,通过合成记录建立油层组级别的速度场,并将深度域构造层面数据进行转换得到时间域数据;②以地震构造层面为趋势约束,最终得到时间域的各油层组构造层面;③对断层与断层、断层与层位进行交切,通过准确定义断层关系以及断层与层位之间的关系,使断层上、下盘地层的过渡符合实际地质情况。在构造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断层模型约束进行地质统计学反演,经与测井解释结果对比,砂体预测可信度明显提高。利用该预测结果落实了井网控制程度较低区域的断层附近砂体分布,对断层附近水平井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变异函数在进间砂体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变异函数探讨了砂体的定量预测问题。通过对北二东密井网试验区不同类型砂体,不同井网密和岩厚度的预测,检验了此方法的精度(为70%左右),在原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预报精度的分析并结合精度地质研究进一步完善了该方法,提出二次建模法并应用于北二东西块聚驱井的砂岩厚度预测中,预测精度可提高5%以上,从而说明应用变异函数研究砂体的定量预测问题具有可借鉴性,可以为今后新井调整厚度的预测及砂体描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濮城油田卫42断块油藏埋藏深、物性差、储层沉积环境和砂体连通状况不清、平面非均质性强、注水困难、井网不完善,开发效果差。以油藏精细描述和油藏动态分析为基础,研究了油藏剩余油类型及分布规律。油藏剩余油类型主要有层间干扰型、构造高部位型、注采不完善型和透镜状砂体型。针对油藏地质特点和剩余油的不同类型,开展了滚动扩边、层段重新组合以及调整注采井距和井网密度等油藏工程研究。实施结果表明,针对不同类型剩余油分布的井网优化和井网加密等措施明显改善了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9.
薄层砂体的预测一直是精细储层评价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地震沉积学是目前识别薄层砂体横向展布特征的一个重要研究方法。 针对地震资料品质差、薄层砂体描述难等实际情况,以地震沉积学理论为指导,利用“频率控制地震同相轴倾角及内部结构”和“三维地震资料横向分辨率较高”这 2 个重要理念,在经典地震沉积学研究的基础上,增加了拓频处理和多元地震属性预测储层参数等技术,这不仅对薄层砂体横向展布进行了有效识别,而且对重要小层的砂体厚度和砂地比进行了预测,总结出了一套适用于 TZ12 井区的地震沉积学识别薄层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百口泉油田百 34 井区克拉玛依组砂体预测为例,探讨了地质统计学反演在开发早期薄砂体储集层预测中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地质统计学反演作为将地质统计学与传统反演方法相结合的一种新的反演方法,提高了反演的纵向分辨率,同时可以实现多种测井参数的反演,进行储集层多参数综合描述,减少了单一参数预测的风险,为陆相砂、泥岩薄互层预测,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