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庆探区石油总体探明率为41.2%,天然气总体探明率为2.6%。剩余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目前的勘探区域包括东北的松辽、海拉尔、依一舒、三江、延吉等盆地,以及西北的柴达木盆地北缘两个勘探区块和西藏羌塘盆地。目前,大庆油田已在松辽盆地、海拉尔盆地、依一舒地堑及延吉盆地获得了工业油(气)流,在大杨树和鸡西盆地钻探到了油气层。探明油田32个,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60323万吨,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538.11亿立方米。  相似文献   

2.
通过收集研究区已有的油井地质、测井及录井等资料,在未投入野外荼量的情况下,通过室内的综合整理、分析研究,对乌尔逊、贝尔凹陷浅部地层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进了初步研究,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对该区下一步地下水资源的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沉积盆地内的地下水是油气运移的重要载体,水文地质特征是控制或影响油气藏的边界条件。在划分盆地内含水岩系的基础上,采用水动力场与水化学场相结合的方法,对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主要含水岩系的水文地质条件进行研究,划分出3个不同性质的水文地质区带:交替活跃—氧化区带,开启程度高,不利于油气赋存;交替缓慢—弱还原区带,较有利于油气藏形成;交替阻滞—还原区带,封闭程度高,有利于油气藏形成,是油气勘探最有利的目标区域。   相似文献   

4.
海拉尔盆地油气勘探已经成为大庆油田勘探找油主要地区之一。特别是贝16井区块已经成为油田开发建设的重点区块之一,因此油田用水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5.
随着海拉尔盆地勘探开发的深入,为满足油田快速上产需要,开展了海拉尔盆地不同类型油藏注入剖面测井技术研究,了解已开发油田不同储层的动用状况及其动态变化,指导油田综合调整和开发调整。文章在介绍海拉尔油田目前规模应用的注入剖面五参数组合测井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几种注入剖面测井新技术,以及这些技术在海拉尔油田的部分应用。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煤层气勘探前景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的煤层气勘探已经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众多地区的勘探开发试验取得了工业性突破,并发现了大型煤层气田。与此同时,也存在着勘探开发的技术难题和不同认识,主要集中体现在煤层气地质条件的影响方面。作者从影响煤层气勘探的地质条件出发,探讨了煤层气资源的可采性,认为目前能够采用排水来气方法开发煤层气资源的地区是有限的,这主要受制于煤层气的可采性,而煤层气的可采性则主要取决于煤体结构、地层压力和水文地质条件。文中首比提出了划分煤层气的3种水文地质类型及分布区域,分析了不同水文地质类型对煤层气可采性造成的不同影响,探讨了煤层气综合勘探开发的前景,并提出了今后煤层气勘探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经过近20年的勘探,沉睡在呼伦贝尔草原地下的油气资源已经逐渐被唤醒。为尽快开发这些油气资源,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于2001年初决定开发海拉尔油田,并组建了呼伦贝尔分公司。该公司的成立,标志着海拉尔盆地油气资源开发已经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也是大庆油田公司战略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海拉尔盆地煤层气成藏机理及勘探方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海拉尔盆地是中生代白垩系含煤盆地,煤层气总资源量约2×1012m3。为确定该盆地煤层气勘探潜力,通过研究该区煤层厚度、埋深、煤岩煤质特征及演化程度、煤储层物性及含气性、煤层气保存条件和资源分布等因素,弄清了该盆地煤层气的分布特征。结果认为,海拉尔盆地具有很好的煤层气富集成藏条件,其中尤以盆地东部呼和湖凹陷的煤层气成藏地质条件为最好。该凹陷具有煤层厚度大、分布面积广、储层孔隙发育、顶底板封盖性能好的特点,煤层气资源量达1.25×1012m3,占全盆地煤层气总资源量的62%,是今后首选的煤层气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9.
海拉尔盆地潜山油藏测井裂缝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宪游 《断块油气田》2009,16(1):118-120
在贝尔凹陷贝中地区潜山储层岩石类型及储集空间观察和认识的基础上,得出此地区为一裂缝性潜山油藏。应用海拉尔盆地现有勘探开发资料,主要选用了深浅侧向电阻率差比测井方法对此地医潜山储层裂缝进行了初步预测,预测结果与理论实际吻合较好,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此地区裂缝识别规范表,可对今后海拉尔盆地裂缝性储层油气开发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进入21世纪,世界油气资源的分配不再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事件,而是全球范围的经济和商业活动。中国已经积累50年的陆相盆地的勘探理论和技术,在苏丹的跨国勘探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快了勘探开发的进程。在苏丹1/2/4项目勘探过程中形成的被动裂谷盆地的地质模式和成藏模式对苏丹其它盆地和区块的勘探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在秘鲁和委内瑞拉老油田开发中,地质精细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哈萨克斯坦大型复杂碳酸盐岩油田的开发为我们今后类似油田的开发,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1.
牛为民 《石油仪器》2010,24(6):54-56
随着海拉尔盆地勘探开发的深入,为满足油田快速上产需要,开展了海拉尔盆地不同类型油藏注入剖面和产出剖面测井技术研究,了解已开发油田不同储层的动用状况及其动态变化,指导油田综合调整和开发调整。文章在介绍海拉尔油田目前规模应用的注入剖面五参数组合测井和产出剖面组合测井技术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注入井示踪相关连续测井等注入剖面测井新技术和溢气型同轴线相位法环空找水、低产液井油流量测量等产出剖面测井新技术,以及这些技术在海拉尔油田的部分应用。  相似文献   

12.
B3-1井是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上的一口开发井,该井测试后试井解释渗透率比以往区域解释数据高得多。为了准确评价试油层特性,对该井进行了深入的试井分析,采用FAST软件对试井解释结果进行了验证,并将该井与临井试井成果进一步对照分析,证明该井储层特性与区域情况相符,解释结果是可信的。同时对B3-1井进行了产能预测,从而为今后海拉尔地区的深入勘探、开发储备了可靠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3.
辽河盆地深层油气成藏条件与勘探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辽河油田资源接替紧张和油田勘探开发形势不容乐观的局面,通过对辽河盆地深层烃源岩、储层、盖层、圈闭以及运聚条件等成藏要素的综合分析,认为深层油气成藏条件较好。辽河盆地资源潜力分析表明,其深层资源量相当丰富,石油地质储量为10.04×10^8t,天然气储量达3.65×10^11m^3,虽然探明程度较低,但勘探前景好。深层是该区可持续发展的最现实的勘探领域,而岩性油气藏则是深层勘探最有利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海拉尔盆地是大庆探区较大的含油气盆地之一,石油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单凭试油资料制定开发方案,会造成很大的误差。海拉尔盆地自1982年勘探以来,共试采了10多口井,本文分析对比了这些试采井及其相应的试油井、开发井的产能变化规律,得出了试油井、试采井及开发井间的产能变化关系,说明了试采井在海拉尔油田勘探开发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大庆海拉尔油田钻井提速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庆海拉尔油田地层倾角大、断层多、研磨性强、可钻性差,存在钻井速度低、防斜打快矛盾突出、钻井周期长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海拉尔油田勘探开发进程。为了提高海拉尔油田钻井速度,缩短钻井周期,针对海拉尔地区的地质特征,开展了提速配套技术攻关。通过统计海拉尔油田已钻井资料和分析地层的特殊地质特征,找出了影响该油田钻井速度提高的主要因素,在井身结构优化设计、优选钻头、强化钻进参数、采用复合钻井技术、应用垂直钻井工具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制定了合理的技术措施,并进行了现场试验,钻井速度提高26%以上,钻井周期缩短23%以上。这表明海拉尔油田钻井提速配套工艺技术对于该油田的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但还需加强高效钻头和高性能动力钻具的研制与引进,以及钻井新技术的应用,以进一步提高钻井速度。   相似文献   

16.
海拉尔油田位于大庆油田海拉尔盆地中部,属于低压、低渗、低丰度油藏,储层条件复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地层以断块、背斜为主。具有倾角大的特点,且设计均为直井。快速钻进与防斜矛盾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17.
油气勘探程序要适应中国陆相盆地构造沉积,生油和油气藏形成的复杂地质特征。本文把油气勘探程序划分为三个阶段。1.区域勘探阶段,是对盆地的地质情况进行整体调查,了解区域基本油气地质条件,圈定有利的生油凹陷,评选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带,预测可能存在的油气圈闭类型,进行早期远景地质储量或资源(Resources)的预测。2.圈闭预探阶段,是在选定的有利圈闭上进行钻探工作,以探明构造的含油气性质;查明油气层位及工业价值;计算出可能储量(Probablereserve)为详探部署提供依据。3.油田详探阶段,是探明含油气边界,圈定油气田面积;详细研究油气层和油气藏的特征;确定探明储量(Proved reserve),为编制油气田开发方案提供依据。复杂小断块油田必须采取详探,开发相结合的做法。采取勘探、开发和生产滚动方案,逐步搞清地下情况。不断扩大开发面积,以缩短勘探历程尽快的形成生产能力。勘探管理要按地下,地面特点划分探区,实行项目管理,实行投资包干,勘探最终成果是各级储量增长的数量,而探明每吨储量的成本,则是衡量勘探经济效益的最终指标。  相似文献   

18.
对海拉尔盆地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油气勘探历程进行回顾,总结了各勘探阶段的地质认识和工程技术,以及由此取得的重要勘探成果,将海拉尔盆地勘探历程划分为盆地区域勘探油气发现阶段、构造油藏勘探突破阶段、断块-岩性油藏勘探增储阶段和多类型油藏勘探扩展阶段。多年油气勘探实践表明,每次认识创新和思路转变,都给勘探工作带来了新的转机;复杂断陷盆地地震关键技术的突破,有效地提高了物探成像精度,为复杂构造区深化认识奠定了基础;原型盆地控制了烃源岩的形成和演化,凹陷内的构造带对油气运移和富集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明确主洼槽、断裂和构造控藏规律,是引领勘探方向的基础和关键;对洼槽区—缓坡带油气富集规律的认识,可带来勘探思路的转变和勘探领域及空间的拓展;地质理论认识的创新,是复杂断陷盆地拓展勘探领域持续发现的根本途径,这些对于今后的勘探工作具有促进作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海拉尔盆地旧桥凹陷是典型的低煤阶区,煤层气勘探程度较低,缺乏煤层气地质和资源潜力的相关研究。基于煤层气参数井地质和实验测试资料,并结合国内外低煤阶区相关研究,对旧桥凹陷煤层的厚度、含气量和等温吸附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估算了该凹陷煤层气的资源丰度、理论采收率和单井最终可采储量,提出了未来煤层气勘探建议。研究表明:旧桥凹陷煤系伊敏组和大磨拐河组发育多套厚煤层,但因煤层生气和吸附能力有限,平均含气量仅为0. 00~3. 23 m~3/t,单煤层的资源丰度不满足煤层气单层开发的需求;相比之下,多煤层累计资源丰度较高,在煤层气理论采收率超过60%的情况下,单井开采尽可能多的厚煤层,仍然具有较高的最终可采储量和经济效益,资源潜力较大;旧桥凹陷未来煤层气勘探的重点在于地下水活跃的潜在次生生物气富集区和煤层埋深较大、气体保存条件较好的地区。研究结果对于旧桥凹陷煤层气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油气资源和油气发展前景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翟光明 《勘探家》1996,1(2):1-5
文章根据中国主要含油气盆地地质和构造背影资源量的统计,油气资源的区域,时代,深度分布特点及探明程度等,论述了我国油气的勘探战略、方针和原则,提出了今后油气勘探的前景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