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省近520年旱涝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
分析研究了黑龙江省旱涝发生发展的规律,提出了该省旱涝频繁、春旱秋涝、连旱连涝、西旱东涝、旱涝插花、旱涝并存、旱涝损失大、旱涝灾情有加重趋势和抗御旱涝灾情的能力低等特征,并提出了现有水利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治理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根据1961—2012年长江流域644个气象站降水资料,以及宜昌、大通水文站流量资料,采用Z指数法研究了长江流域旱涝等级划分和降水特征。结果表明,Z指数为基础的区域旱涝指标可以较好地反映长江流域旱涝变化,其结果与降水距平百分率、水情资料的分析较为一致。长江流域典型洪涝年为1998、1983、1973和1980年,典型干旱年为2011、1978、1966、2006和1971年。典型洪涝年降水空间分布呈从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典型干旱年降水量偏少的程度一般南部大于北部、东部大于西部。  相似文献   

4.
基于Copula 函数的滦河流域旱涝组合事件概率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滦河流域多伦、承德、青龙和乐亭4个代表性气象站点1957—2010年日降水数据为基础资料,选取广义帕累托分布(Generalized pareto Distribution,GP)拟合各个气象站点春、夏、秋三季的降水距平百分率序列,并利用L-矩法估计参数,在此基础上采用二维Copula函数(Clayton和Gumbel-Hougaard分布函数)拟合春-夏、夏-秋降水距平百分率序列,依据降水距平百分率划分旱涝的标准进一步计算出各个站点旱涝交替和连旱连涝这两类旱涝组合事件发生的概率,结果表明:(1)Clayton和Gumbel-Hougaard分布函数均能较好地拟合季节间的降水距平序列;(2)青龙和乐亭较容易发生旱涝组合事件,春夏以持续干旱为主,夏秋以旱涝交替为主,夏秋季节间旱涝组合事件发生频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基于北京546年的旱涝资料,通过Mann-Kendall检验、滑动t检验等方法,分析得到不同旱涝变化趋势,并使用马尔可夫链研究了整体和每个趋势各状态间的转移概率以及重现期。研究表明北京地区旱涝灾害具有明显的趋势性,整体呈现"涝-旱-涝-旱"波动,局部有旱涝急转的现象。1470-1579年整体偏涝,转向偏涝年份的概率最高(31.3%);1580-1768年整体偏旱,转向正常年份的概率最高(34.3%),且容易发生多年连旱;1769-1898年整体偏涝,转向正常年份的概率最高(41.5%),且旱涝灾害发生概率基本相同;1899-1961年由涝转旱,转向偏旱年份的概率最高(35.1%);1962-2015年整体偏旱,转向偏旱概率最高(29.7%),且容易发生多年连旱。对546年旱涝整体分析,旱涝转移趋向于正常,但整体处于一个偏旱的状态。  相似文献   

6.
华南近500年旱涝特征及未来20年趋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南地处中国南部,雨水较为充沛。然而由于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旱涝时有发生,本文以华南(广东、广西、海南3省9地区)近500年历史旱涝资料为依据,分析其统计特征(周期性和阶段性),揭示旱涝等级与近100年实际降水量的关系,并预测未来20年广州、汕头旱涝变化趋势。华南(广东、广西、海南)地区,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大型的降水系统如锋面系统,台风系统等活动,带来充沛的雨水。然而时空上的不均,使旱、涝频繁发生,而且常造成较严重的灾害。  相似文献   

7.
研究海河流域近500年旱涝演变规律能为流域防汛抗旱、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基于海河流域内1470—2000年间11个序列较完整站点的旱涝等级数据,采用小波分析、功率谱分析以及经验正交分解方法对海河流域旱涝时空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海河流域1470—2000年期间经历了干旱(1470—1644年)-湿润(1645—1898年)-干旱(1899—2000年)的旱涝转换;(2)1470—2000年流域旱涝呈现出2~7年、10.4年、19年、22年和25年左右的周期性变化特征,其中10.4和22年周期变化显著;(3)EOF第一模态表现为全流域性的干旱或洪涝,其方差贡献率为44%;第二模态为流域自西向东涝-旱-涝(或旱-涝-旱)的分布特征,其方差贡献率为12%。  相似文献   

8.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产地之一,但是频繁发生的旱涝灾害经常造成该区域作物减产。利用长江中下游地区72个气象站的逐月气象观测数据,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正交经验分解函数(EOF)等方法,结合GIS技术,分析了近5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时空变化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旱涝SPI3空间格局既有全区一致的现象,也存在区域内部南北、东西方向的差异,但是其主要特点依然为纬向分布型。由于受气候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夏秋两季旱涝灾害交替发生,但以涝灾为主。  相似文献   

9.
根据桂北地区旱涝变化时间序列,采用小波分析、滑动t检验和分形方法分别分析了该地区旱涝变化的准周期、跃变现象及分形特征。结果表明,桂北地区旱涝变化存在5、11、31、60和180年左右的准周期变化;桂北地区旱涝变化的70年尺度跃变发生在1883年,30年尺度跃变发生在1524、1839、1867和1962年;桂北地区旱涝变化Hurst指数为0.508 6,长程记忆时间为29 a,该地区旱涝变化随机性较强,可持续性较差。  相似文献   

10.
1955- 2015 年郑州夏季旱涝急转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郑州 1955- 2015 年逐月降水数据, 结合长、短周期旱涝急转指数、线性倾向估计及 M ann2Kendall 突变检 验等数学模型, 对郑州年降水特征以及 6 月- 9 月份旱涝急转演变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郑州的年降水量总体 以- 71 87 mm/ ( 10a) 的速率下降; 郑州地区的长周期旱涝急转指数( LDFAI) 趋势变化不明显, 但 LDFAI 强度呈阶 段性变化特征, 存在 2 个偏强期和 2 个偏弱期, 其中 LDFAI 强度大于 1 占 371 7% , 旱涝急转比较频繁; 各相邻月之 间的短周期旱涝急转指数 SDFAI 曲线振荡最频繁的是 6 月- 7 月, 7 月- 8 月次之, 8 月- 9 月指数变化平缓。总体 来说, LDFAI 的涝转旱的强度比旱转涝强, 长、短周期旱涝急转现象均呈现减弱趋势。  相似文献   

11.
根据1951—2015年辽阳地区逐日降水数据,结合LDFAI和SDFAI指数、线性回归方程、 M-K突变检验等数学方法,对辽阳地区汛期(6-9月)降水特征及其旱涝急转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阳地区降水集中在汛期,占比72.3%,有-2.0mm/a下降趋势,通过了置信度99%的M-K检验;辽阳地区长周期旱涝急转频繁,频率为2.71a/次,趋势变化不明显;短周期旱涝急转指数曲线中8月—9月变化最为频繁和剧烈, 6月—7月次之;长、短周期旱涝急转指数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总体来看,辽阳地区旱涝急转现象由旱转涝趋向于涝转旱为主导,强度呈现微弱的减弱趋势。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旱涝态势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河南省15个气象站点1961—2014年的逐月平均气温、日照时数及降水资料,基于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采用趋势拟合、概率统计、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河南省旱涝灾害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降水量呈明显减小趋势,近54 a降水量减小率为1.2 mm/a;蒸发量呈增大趋势,多年平均增长率为0.7 mm/a;(2)旱灾发生频率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趋势,而洪涝总体呈现东低西高、北低南高的趋势;(3)河南省整体上呈干旱加剧、洪涝减缓的趋势,安阳、新乡地区干旱加剧趋势最为明显,而西华地区有干旱缓解的趋势;(4)年尺度SPEI的主周期为10 a。  相似文献   

13.
利用桐庐县近50a(1955~2004年)夏季(6~8月)降水资料,以降水正态化Z指数确定旱涝指标,运用分类、累计值等方法进行旱涝统计.结果表明,桐庐县夏季旱涝灾害十分频繁,不同级别旱涝出现的几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并且旱涝异常还具有明显的年际、年代变化及阶段性和群发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盘锦市1969-2016年降水资料为基础,对其降水丰枯变化趋势及时空分布特征利用频率统计法加以分析,在此基础上揭示了盘锦市年降水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盘锦市年均降水量呈现出缓慢下降的变化特征,其变差系数为0.30,平均降水量567.7 mm/a;年内降水量分配极不均衡,年总降水的30%-70%集中于汛期(6-9月...  相似文献   

15.
基于粤东北12个国家气象站1965—2019年的月降雨量资料,通过定义汛期长周期旱涝急转指数(LDFAI)及强度,辅以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和EOF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粤东北近55a汛期旱涝急转时空分布特点及典型年份旱涝异常特征。结果表明:近55a粤东北汛期长周期旱涝急转特征以涝转旱为主,通过筛选分析典型年份汛期旱涝异常事件得出相关认识;旱涝急转指数和强度的区域平均序列变化趋势不明显,指数的年际变化差异大、强度的年际变化较稳定并伴有阶段性的突变;旱涝急转指数以20世纪90年代以前差异最显著,20世纪90年代以后差异趋于减小;旱涝急转指数强度在1973年、1989年和2005年出现显著增大;粤东北汛期LDFAI年均值空间分布差异较大且均为负值(连平-5.25~丰顺-0.27),汛期旱涝急转指数EOF展开的第一特征向量空间分布呈自西北向东南减小的特点,河源地区旱涝急转强度较梅州地区更明显。  相似文献   

16.
近50年来淮河流域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淮河流域及周边地区48个气象站点1961年-2010年共50年逐日降水过程为基础资料,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数据处理平台,结合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Morlet小波变换和集对分析法(SPA)等,分析淮河流域年降水量时间序列趋势性、周期性以及降水集中度、集中期、降水质心、旱涝发生频率、旱涝交替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近50年来,年降水量整体呈略微减少趋势,南部地区降水增加,北部地区降水减少;②年际变化上存在27年的主周期,年内分配集中在夏季,且北部地区降水更为集中;③干旱易发区分布面积较广,洪涝易发区分布相对较集中,上游和中游部分地区为旱涝交替易发区。  相似文献   

17.
旱涝灾害是北江流域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之一,因其出现的次数多、持续的时间长、影响的范围大,往往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危及到人们的生命安全,而且还对环境方面有潜在影响.因此了解北江流域区域性旱涝的发生频率、时间分布特征和强度,对建立旱涝监测预警系统,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Z指数旱涝指标,对北江流域近42年来汛期的旱涝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用前期气候指数建立的逐步回归方程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月平均流量实测资料、,利用遥相关系数和概率分析旱涝的水文气候特征,了解北半球500hPa高度大气环流以月为尺度与入库流量发生前数年至同月有关信息,为制作水文气候预报提供了大量分析资料。  相似文献   

19.
采用长(LDFAL)、短(SDFAL)两种旱涝急转指数,对鞍山地区旱涝急转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周期旱涝急转概率较低,短周期存在6—7月及8—9月由"旱转涝"向"涝转旱"急转变化;区域近55年长周期旱涝急转指数呈现下降趋势,短周期指数6—7月及8—9月呈现上升趋势;短周期由"旱转涝"向"涝转旱"急转变化高指数分布岫岩一带。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2001-2010近10年来陕西省工农业用水、生活用水以及生态用水的结构变化,并引入信息熵的方法对用水结构的演变趋势进行了探讨,同时阐述了造成这些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分析表明:陕西省用水总量近十年来在波动中缓慢上升,年均增加0.61亿m3;农业用水量和比重都在下降;工业用水总量变化较缓;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呈持续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