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品安全是目前比较流行的话题,保护消费者的健康成为食品安全工作的首要任务。有机食品和常规食品的质量安全对比是国际上争议较大、关心较多的话题。系统阐述了食品安全的危害因素和不同阶段的理解,着重论述了有机食品和常规食品的质量安全对比及其形成原因,并对2种农业耕种方式在保障食品安全中的作用进行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2.
最迎阜阳出现“毒奶粉”事件使食品安全再次成为全国舆论焦点。为此,回顾近年来卫生部对食品安全事件统计资料,可以看出,食品安全虽与食品添加剂有一定关系,但真正不安全因素并不是食品添加剂本身。为保证食品添加剂使用安全,各国均有一整套严密审批制度,当新的不利因素发现时,都会及时将其从名单中删除,包括FAO/WHO及美国、日本等国,因此现行食品添加剂使用名单是安全的。此外,随着新的、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参与,未来的食品添加剂将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食品安全与中国安全食品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李新生 《食品科学》2003,24(8):250-255
阐述了食品安全和安全食品的概念,讨论了安全食品分级分类,分析了近年来中国安全食品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中国安全食品的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美国食品保护和进口食品监管新动向与我国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新近推出的《食品保护计划》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阐述了美国食品保护和进口食品监管的新动向及对我国可能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了我国的对策建议。认为美国上述食品保护和食品监管新举措将对我国出口食品安全体系运行的有效性提出新的挑战,可能增加我国输美食品企业的负担,导致我国部分输美食品企业遭到淘汰,美方认可的第三方检查机构将在我境内异军突起。建议密切关注美国食品保护和进口食品监管新动向,评估美国新推出的食品保护计划对我国可能造成的影响,关注和研究第三方食品检查机构的发展和运行趋势,加强与美国FDA在进出口食品监管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对美国食品保护与进口食品监管研究课题进行科研立项,借鉴国外食品监管先进经验加强进出口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5.
随着现代食品的快速发展,食品添加剂已经成为食品产业中必不可少的角色,并成为食品工业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然而,同时由食品添加剂带来的对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食品安全问题凸显了出来。一些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超范围、超限量地使用食品添加剂,危害食品安全,或在食品生产和食品添加剂生产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掌握食品添加剂的正确使用方法,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严格控制使用量,才能使食品添加剂在发挥最大功效的同时保证食品安全。本文综述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要求及原则,并对食品添加剂在加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探讨,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确保食品的质量和食用安全。  相似文献   

6.
侯振建 《食品与机械》2012,28(2):238-240
针对食品添加剂、食品配料、食品主料的定义和种类界定存在的问题,根据逻辑学规则和食品学科发展趋势,对食品主料、食品配料、食品添加剂等原料类别重新进行定义和种类界定,论述食品添加剂、配料和主料的区别和联系。  相似文献   

7.
有机食品与绿色食品之异同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中国已加入WTO,与国际标准接轨是必然趋势,而国内对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混淆不清,本文从概念,生产基础,加工标准及发展前景等方面剖析了有机食品与绿色食品的异同点,最后指出了我国食品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消费者对预包装食品标签的认知度开展研究,以了解消费者对食品标签的认识,并对下一步食品标签的管理提出建议.方法:以问卷形式开展消费者调查,对5975份调查报告进行统计并分析调查结果.结果:消费者对于食品标签的认识不足,食品标签标示内容存在不规范现象.结论:应加强对消费者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提升食品标签标示质量;应...  相似文献   

9.
食品安全、食品卫生与食品质量概念辨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从狭义上讲,食品卫生是指食品干净、未被细菌污染,不使人致病。食品安全是指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不存在对人体健康造成现实的或潜在的侵害的一种状态,也指为确保此种状态所采取的各种管理方法和措施。与食品卫生相比,食品安全更加强调食品标签的真实、全面、准确;更强调食品认证与商标管理;更重视食品食用方法的特殊要求;更关注个体的差异性。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在公共管理方面的差异也比较明显。食品质量,是一个“度”的概念,是指食品的优劣程度,既包括优等食品,也包括劣等食品。食品安全指的是所有对人体健康造成急性或慢性损害的危险都不存在,是一个绝对概念。食品卫生与食品安全一样也是一个“质”的概念。笔者以为,应当借正在进行的《食品安全法》的起草,《标准化法》与《食品卫生法》的修改,通过法律的途径厘清三个概念。  相似文献   

10.
食品召回法律制度的中外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清  关嘉义 《食品与机械》2018,34(10):63-66
文章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基于中外对比的视角,总结中国食品召回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美国、加拿大、日本食品召回法律制度的有益经验,为中国食品召回制度的完善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论传统小麦面食的现代化与工业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概述了传统小麦面食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就促进小麦面食工业化发展及新产品开发等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并对传统小麦面食的工业化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龚亭亭 《食品与机械》2015,31(5):270-273
中国现行的食品安全犯罪防治还存在两个问题,即有关食品安全犯罪的刑罚对犯罪嫌疑人震慑力不足,以及食品安全监管制度严重缺失问题。为了有效根治日趋严重的食品安全犯罪问题,应当在考察国外防治食品安全犯罪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加强有关防治食品安全犯罪方面的刑事立法工作,加大刑罚力度,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缺陷食品召回制度,并尽快完善监管和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13.
食品辐照对食品品质的影响及其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综述食品辐照对食品营养品质的影响。低剂量辐照食品对食品糖粉、蛋白质、脂肪和维生素没有影响,适当的剂量辐照食品可以降解食品中农药残留,减轻食品过敏,杀死有害微生物,提高食品品质。因此辐照食品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4.
食物致敏原及其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食物过敏发病率的增加,有关食物过敏的研究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食物过敏已成为当前食品安全领域较为突出的问题。介绍了食物致敏原的性质、种类,详细论述了两类主要的食物致敏原检测技术,并对食物致敏原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我国肉类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甲 《肉类研究》2010,(2):71-75
肉类食品添加剂的广泛应用是肉类工业发展的助推器,也是影响肉制品安全的重要因素只有加强从源头到产品全程的控制管理,才能确保肉制品安全,才能确保消费者的安全与健康。  相似文献   

16.
我国海洋食品工业的现状及对其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国海洋食品资源,特别是各种海洋生物中所含有的营养、功能性的成分作了分析,分类介绍了当前我国主要的海洋食品,同时对加快发展海洋食品工业提出了思路。  相似文献   

17.
Food packaging--roles, materials,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Institute of Food Technologists has issued this Scientific Status Summary to update readers on food packaging and its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8.
陈伟  陈建设   《中国食品学报》2021,21(1):377-384
食品质构是食品材料与结构性质的感官体现,直接影响食品的口腔行为、风味释放和感官愉悦,是影响消费者对食品的喜好和可接受性的重要因素.本文阐述食品质构的定义、质构性质的分类、感知途径和仪器测量方法等,以期让科研人员更好地理解食品质构及其性质,推动该领域研究的发展,为食品工业设计开发营养可口的高质量食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国外街头食品卫生安全与营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街头食品营养、卫生和安全方面的研究情况,包括街头食品研究的内容、方法,并为我国的街头食品管理的借鉴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刘法辉  陈红兵  高金燕 《食品科学》2009,30(23):452-455
食品召回制度在维护公众安全和健康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监管部门、法律支撑、召回实施程序等方面比较研究了我国和部分发达国家的食品召回制度,分析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较为完善的食品召回制度的一些相似特征,认为我国食品召回制度与这些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