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比较法角度对我国建立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进行论证。债权是相对权,具有非公示性。传统民法以此否认第三人对债权的侵害。随着学理演进和实践的需要,19世纪中叶以来两大法系通过学说判例及立法都先后确立了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侵权法实际就是突破债的相对性,从而达到保护债权人利益的意义。我国现行立法没有规定侵害债权制度,新的侵权法有必要加以规定。  相似文献   

2.
在债务人为多数时,其中一债务人的违约行为可能侵害到其他债权人的债权时,同样成立侵害债权行为。已成立还未生效的合同和已生效的合同同样受到第三人侵害债权制度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侵犯债权的行为必须是第三人实施了侵权行为,且该行为违反法律,致使合同债务不能履行。如毁坏标的物、引诱或威胁债务人故意毁约等。如果第三人实施的行为虽然致债务人履约不能,但该行为合法,则不构成侵害债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侵害债权的行为日益增多.但由于人们长期受"债的相对性规则"的束缚,债权人只得向债务人主张民事责任,从而威胁到债权人利益的实现.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迫切需要我们在理论、实践、立法中突破债的相对性规则的束缚,确立侵害债权制度.  相似文献   

5.
善意取得制度,是一种牺牲财产所有权的静的安全为代价,来保障财产交易的动的安全的制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善意取得制度将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立法应及早加以明确,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侵害债权的行为日益增多。但由于人们长期受“债的相对性规则”的束缚,债权人只得向债务人主张民事责任,从而威胁到债权人利益的实现。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迫切需要我们在理论、实践、立法中突破债的相对性规则的束缚,确立侵害债权制度。  相似文献   

7.
我国《合同法》对表见代理制度的规定过于简略,导致实践中对其认定较为混乱。以其类型和表现形式为研究基础,提出表见代理应当具备主观和客观方面的构成要件以及在认定袁见代理时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我国《公司法》没有规定董事对第三人的民事责任制度,在理论上也有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对法人机关代表理论的理解过于绝对化。本文重点探讨了董事对第三人民事责任的性质、构成要件,责任主体、第三人范围等内容,并认为我国《公司法》应借鉴国内外立法对董事向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的制度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9.
我国《合同法》对表见代理制度的规定过于简略,导致实践中对其认定较为混乱。以其类型和表现形式为研究基础,提出表见代理应当具备主观和客观方面的构成要件以及在认定表见代理时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建筑事故的发生,既有技术层面上的原因,也有管理层面上的问题,构成建筑事故应具备四个条件:客体、客观方面、主体、主观方面。通过对建筑事故成因及构成要件的分析与研究,为我们对建筑事故的认定与法律处理提供一个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1.
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是指刑法未明文规定,但又为成立某一犯罪所必须的要素。确立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并不意味着违反罪刑法定原则,反而有利于实现罪刑法定原则实质侧面的功能。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具有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功能。合理确定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可以借鉴注意规定的确定方法。另外,根据条文的内在逻辑以及条文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确定不成文的构成要件要素。  相似文献   

12.
客观归责理论在德日刑法理论中饱受诟病,在我国却被奉为圭臬。该理论实质地判断因果关系,将结果的行为归属纳入到不法的体系判断之中是有待商榷的。构成要件辐射范围历来为争议的焦点所忽略,其本身具有的形式性是进行客观归责理论改造的出发点,首先应当对其进行学说史上的考察,对其发端的起因进行详细梳理;其次对其进行体系性扩张和主观归责视野下的限缩,尝试进行规范视角下的形式化和价值实现,为客观归责理论的整体变更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14.
15.
论仲裁第三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仲裁中是否应设立第三人制度,学界众说纷纭.作者在厘清仲裁第三人概念的基础上,总结了赞同和反对仲裁第三人的理由,对国外相关立法和仲裁规则进行阐述,实证分析了我国仲裁和司法实践中的典型案例,认为,基于仲裁制度本身的特点,不宜设立仲裁第三人制度.  相似文献   

16.
商业受贿罪是商业贿赂犯罪中的一种,也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犯罪,但目前在其犯罪构成上存在一定的分歧,文章就商业受贿罪的犯罪主体、客体、客观方面展开讨论,为打击商业受贿罪有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我国民事立法确立自助行为制度的必要性,详细说明了自助行为的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18.
论述隐瞒境外存款罪中的"存款"范围,存放在境外的汽车、房地产、黄金等实物作为本罪的对象,隐瞒存放在境外的合法收入也应当纳入本罪的对象范围;本罪主体应不限于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行为人通过贪污、受贿或其他犯罪所得的财物存放于境外,应认定为贪污、受贿罪一罪;将赃物存放于境外的行为,属于刑法中的事后不可罚行为,不另成立犯罪。行为人通过贪污、受贿或实施其他犯罪后取得财物,将其存放境外,但存放数额超出贪污、受贿数额巨大的,另成立隐瞒境外存款罪。  相似文献   

19.
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对原被告双方争议的诉讼标的没有独立的请求权,但案件处理的结果可能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而参加到已经开始的诉讼中进行诉讼的人。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参诉方式有两种:第三人本人申请参加和法院通知第三人参加。我国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在程序上存在问题,即判决其承担民事责任与其没有独立请求权相矛盾,无诉而被引入诉讼与诉的原理相冲突,诉讼经济和司法公正价值无法现实地实现,依权追加与不告不理原则相冲突。  相似文献   

20.
物权变动是物权立法的核心问题。而选择何种物权变动模式,则不仅需要立法者考虑到物权双方的利益均衡问题,还必须同时充分考虑到对物权变动第三者的保护问题,为此各国立法先后采用了物权行为、善意保护等制度。本文在比较分析物权行为和善意保护制度的基础上,提出我国立法应在采用物权行为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善意保护制度共同保护物权变动中的第三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