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文丽  吴秀松 《砖瓦》2011,(9):48-50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材料是民族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民族艺术特点和深厚的文化韵味。传统建筑装饰材料种类繁多,尤其是木雕和砖雕,装饰风格独特,图案造型生动。这些装饰材料极具装饰意味,他的内容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人们的精神追求,表达了人们的信仰、心愿、崇拜的装饰内容和审美情趣,形成了隐喻、暗示,象征的艺术表现手法。这些装饰风格、图案造型、艺术表现手法以及所反映出的审美情趣,都是现代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源泉,也是现代设计民族个性化设计的体现。因此,研究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材料的种类及其艺术特点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梅红 《山西建筑》2007,33(21):264-266
介绍了中国传统建筑装饰的概念、内涵及艺术表现,对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如何使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与室内设计更加完美结合进行了分析探讨,从而显示出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是影响世界发展的重要文化之一,也是世界上绵延不断、时间最长的文化之一,这其中也包括了传统图案。传统图案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构成了完美的中国传统图案文化。艺术来源于生活,传统图案也是起源于人类的生产生活。从造型上看,中国传统图案完美地体现了现代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本文从艺术的角度对我国传统图案在平面设计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我们国家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其中传统图案就是一笔珍贵的文化财富,它不仅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而且内涵极其丰富,深受大众的喜爱,是其他艺术形式不可替代的。在现代视觉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图案,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其的创新和发展,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进一步增强视觉传达设计的美感,将我国传统图案艺术演绎得更加完美。  相似文献   

5.
曾维林 《建筑结构》2021,51(18):后插17-后插18
在传统文化艺术体系中,建筑雕塑作为一种实体艺术展示形式,通过夸张、写实等不同手法的应用,并赋予其不同的意象,以表达相应的情感,呈现出多元化的艺术美学效果.随着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不断完善,建筑雕塑设计的文化渗透更加明显,在艺术美学呈现方面与不同的文化历史相融合,从而形成了丰富的建筑雕塑艺术作品.并且,建筑雕塑作为设计语言的一种形式,通过差异化的造型设计,使建筑雕塑更富有"生命力",使之成为现代艺术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现代建筑雕塑的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曾维林 《建筑结构》2021,51(18):后插17-后插18
在传统文化艺术体系中,建筑雕塑作为一种实体艺术展示形式,通过夸张、写实等不同手法的应用,并赋予其不同的意象,以表达相应的情感,呈现出多元化的艺术美学效果.随着现代建筑设计理念的不断完善,建筑雕塑设计的文化渗透更加明显,在艺术美学呈现方面与不同的文化历史相融合,从而形成了丰富的建筑雕塑艺术作品.并且,建筑雕塑作为设计语言的一种形式,通过差异化的造型设计,使建筑雕塑更富有"生命力",使之成为现代艺术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现代建筑雕塑的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建筑墙体是建筑物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商业建筑也是社会中存在最广泛的一种载体,建筑内外墙体的装饰能相应的反应出一个社会或国家的文化与经济状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理解和风貌。生活在当今时代的人们对建筑内外墙的装饰要求也在趋向多元化。将传统图案中的元素进行提炼、分析、重组、创新之后将其融入到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这样一种设计理念将是城市建筑墙体装饰设计的一种创新。将中国传统图案造型语言的质朴、率真和随意这种以和谐为美设计原则,运用到现代商业建筑墙体装饰设计中,为传承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提供更广泛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与西方古代建筑装饰艺术两者之间的对比展开,通过从装饰色彩、装饰图案、装饰手法等方面对它们进行比较与分析,发现其中的联系,以此引入新的视角,为中国建筑装饰艺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晋中大院门屏雕塑的简要的分析,了解晋商繁荣时期晋中传统建筑的规模及其文化艺术的表达方式,了解晋中大院门屏的形制内容寓意等等,从而能够看到整个当时建筑形制和文化内涵,以达到对现代建筑设计和建筑装饰设计发展起到启示的作用。更好地使中国文化得以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朱文丽 《砖瓦》2012,(11):142-144
瓦当作为中国传统的一种建筑及装饰材料,具有独特的装饰意味和较高的审美价值。汉代瓦当体现了瓦当的最高艺术成就,画面内容丰富,图案造型生动,构图明晰,呈现出一种昂扬向上、豪迈奔放的气势,具有独特的民族艺术特点和深厚的文化韵味,是中国建筑特有的"艺术语言"。  相似文献   

11.
朱文丽 《砖瓦》2011,(11):128-130
汉画像砖作为中国传统的一种建筑及装饰材料,具有独特的民族艺术特点和深厚的文化韵味。汉画像砖画面内容非常丰富,图案造型生动,在造型上强调的是神韵,呈现出一种昂扬向上、豪迈奔放、雄浑有力的气势,是民族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吴欣鑫 《建筑结构》2021,51(14):后插23-后插24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其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而不断丰富起来,同时,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使之能够在人们生活的不同领域有着广泛的渗透,其中就包括现代建筑装饰中国画这一传统文化艺术的应用.建筑装饰是一门复杂的艺术学科,是围绕现代居住空间的艺术环境改善进行的创新研究,而国画在建筑装饰中的应用是推动室内空间装饰设计由单一向多元转变的必然选择.区别于其它类型的传统文艺形式,国画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能够与空间进行完美融合,从而营造不同的空间环境效果,并有效烘托环境文化艺术氛围,满足人们对于建筑空间的不同装饰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13.
园林植物造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志明 《园林》2007,(2):34-35
植物造型可分为植物雕塑、植物建筑和植物图案。植物雕塑是利用单株或几株植物组合,通过修剪、嫁接、绑扎等创作各种造型,包括几何造型、独干树造型、动物造型、各种奇特造型和藤本植物造型。  相似文献   

14.
郭敏 《现代装饰》2014,(2):101-102
正传统纹样蕴含着中国文化、风俗、信仰等审美韵味,是构成装饰图案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就纹样多变的图形表现形式而言,充分地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和审美意象外在的形式美感。我们通过对传统纹样的了解与认识,将传统纹样的艺术元素与现代设计视觉图形融会在一起,形成装饰图案设计独特的表现形式与新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5.
《四川建材》2017,(11):60-61
道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建筑和文化中都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国内大地上处处开花的道教建筑、绚烂多姿的建筑装饰也是传统装饰艺术研究的肥沃土壤。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影响,反映在一些图案、纹样的产生上,这也折射出文化对人们生活的深刻影响。对这些图案纹样进行研究,就能探寻道教文化对道教建筑装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建筑空间中常见的传统装饰手法,从传统书法艺术、装饰图案、造型、陈设等角度,论述了传统装饰手法在建筑空间中的应用,指出使用传统装饰手法能够提升现代展示建筑空间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6,(10)
文章以关中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为研究对象,研究现存传统民居建筑的分布状况,探寻传统民居建筑的装饰手法,总结现存传统民居建筑中的装饰图案题材及其所蕴含的吉祥寓意。通过梳理与分析,可以了解当地劳动人民的淳朴民风、特有的审美观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对关中地区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探究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古今中外建筑与装饰艺术密切关联的分析,探讨当代建筑与装饰艺术的关系,阐明建筑需要装饰艺术,装饰艺术使建筑形象更加完美。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传统建筑及其装饰艺术,无论在建筑结构还是艺术特色上都展示了中国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精湛技艺。在我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建筑装饰图案都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色,这些对于研究现代装饰艺术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国劳有不我国传统建筑及其装饰艺术,是中华民族极为珍贵的文化财富。无论单体建筑还是组群建筑,大至宫殿、庙宇小至商店、民居,尽管规模不同,质量有差,但是延续几千年发展的木结构、雕梁画栋、琉璃装饰以及各种装饰图案等,都呈现出别具格调的艺术水平。  相似文献   

20.
陈华 《建筑科学》2023,(9):189-190
<正>中国古代建筑历史悠久、博大精深,造型美观、实用性强,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汗水和心血,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中国古建筑装饰图案是古建筑室内外的建筑构建、装饰构建和花纹图样,有独特的制作工艺、表现方式,以及丰富的形象美和内在美,体现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理念,对其的学习、探讨、发扬、传承具有重要意义。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眼光发生了变化,中国古代建筑装饰图案的应用范围有所局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