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叙述了对原苯胺回收装置的改造,改进了原装置的间歇精馏效果,原塔顶冷凝器管程走苯胺改为壳程走苯胺,解决了氯化铝催化剂堵塔问题.改造后的装置生产稳定,产品质量良好。苯胺得到回收,环境污染问题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含氟苯胺树脂的合成及其用于环氧树脂固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邻三氟甲基苯胺与甲醛缩合,合成了一系列不同胺值的含氟苯胺树脂,将含氟苯胺树脂作为环氧树脂的固化剂,组成含氟环氧绔脂体系,通过DSC分析,确定了体系的固体条件,测定了含氟树脂体系的表面疏水角,介电损耗及干湿态的体积电阻,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含氟环氧体系,具有优良的表面疏水性及湿态电性能,已成功用于防雨防潮绝缘工具。  相似文献   

3.
对苯胺,乙醇气相N-乙基化反应催化剂剂的制备及其活性进行了评述,特别是对近十年来的发展作出了较说详细而深入的论述,指出研制这类反应催化剂的重要性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苯胺连续合成二苯胺催化剂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硅铝比的β沸石担体及引入的金属助剂对苯胺合成二苯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硅铝比的β沸石显示出独特的催化活性及反应稳定性,引入的金属助剂明显改善了催化剂的反应性能,改性β沸石制备的FD-20催化剂,在反应压力为4.0MPa,体积空速为0.2h^-1;V(H2)/V(苯胺)为250,在反应温度300-350℃范围内,苯胺单程转化率大于25%,二苯胺选择性大于95%,催化剂一次周期寿命大于1500h,并可多次再生,催化剂无腐蚀性,具有良好的活性稳定性及可再生性,实现了二苯胺合成的连续性,催化剂经逐级放大,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其反应性能优于国内同类催化剂水平,已投入工业应用,创造 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采用化学氧化法将苯胺(An)与间苯二氨基甲酰己二氨基甲酸聚氧乙烯乙酸酯(MPAE)进行共聚,制备出一种侧链含聚氧化乙烯(PEO)键段的苯胺共聚物。结果表明,MPAE投料量增加,共聚产率线性减少,共聚物的热稳定性逐渐下降,在极性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及成膜性能提高,但MPAE摩尔投料量达30%后,产物溶解性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6.
以苯胺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pH值、苯胺浓度、溶解气体、H2O2的加入量及超声波辐射时间等因素对苯胺废水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为8.3、加入0.5ml(30%)的H2O2、在废水曝气的情况下,经超声波辐射4h,苯胺废水的降解率可达87%。  相似文献   

7.
新型废水絮凝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苯胺和甲醛为原料,在酸性条件下,采用简单工艺合成一种阳离子絮凝剂F。用此絮凝剂处理染料废水和造纸黑液效果显著,脱色率和COD去除率都在96%和76%以上。  相似文献   

8.
以间硝基苯胺为主要原料,经苯甲酰化-还原反应合成了3'-氨基苯甲酰苯胺,并对影响反应的因素和产物的结构鉴定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通过邻三氟甲基苯胺与甲醛缩合,合成了一系列不同胺值的含氟苯胺树脂。将含氟苯胺树脂作为环氧树脂的固化剂,组成含氟环氧树脂体系。通过DSC分析,确定了体系的固体条件,测定了含氟树脂体系的表面疏水角、介电损耗及干湿态的体积电阻。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含氟环氧体系,具有优良的表面疏水性及湿态电性能,已成功用于防雨防潮绝缘工具  相似文献   

10.
乳化液膜分离技术处理苯胺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苯胺水溶液的乳化液膜(煤油-磷酸三丁脂-Span80-HCl溶液)处理过程,对溶剂和表面活性剂的选择及用量、搅拌速度、乳水比(Rew)、油内比(Roi)、外相pH值及处理时间的影响进行一系列的研究.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480mg/L的苯胺水溶液经该法处理后,苯胺去除率可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不同F覆盖度下石墨烯吸附体系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能,采用第一性原理对本征石墨烯和石墨烯吸附体系进行了几何优化,计算并分析了各体系的吸附能、能带结构、电子态密度、光吸收系数与反射率.结果表明,F原子稳定吸附在石墨烯的顶位,当F覆盖度为6.2%时,体系吸附能最大.F原子的吸附打开了石墨烯的能隙,使其由半金属型转变为半导体型.当F覆盖度为3.1%时,体系能隙值最大.与本征石墨烯相比,石墨烯吸附体系在费米能级处的电子态密度值增大,当F覆盖度为9.4%时,可以获得最大态密度值.石墨烯吸附体系的光吸收系数和反射率峰值相比本征石墨烯均明显减小,且F覆盖度越大,峰值减小程度越显著.在一定波长范围内吸附体系的吸收系数和反射率均出现蓝移现象.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流动水动力、浮力、管体以及输送介质重力、土壤地基抗力对管道的共同作用,建立洪水作用下的管道力学分析模型,选用数值分析方法和有限元方法计算了管道的应力及应变。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较接近。依据该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洪水流速和穿越距离对管道应力及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流速大于3.0 m/s时,管道应力和应变随流速的增加趋势加大;当穿越距离增加时,堤岸处管道最大应力和轴向应变逐渐增大,但增幅逐渐减小;当穿越距离小于160 m时,河流中部管道的应力和轴向应变随着穿越距离的增加而增大,当穿越距离大于160 m时,应力和轴向应变随着穿越距离的增加而略有减小。对榆⁃济线埋地悬空管道进行了安全评估,结果可知即时应力为178 MPa,悬空管道安全。  相似文献   

13.
论振动体的电动力学(Ⅱ)——共振场的波粒二像性运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量子力学波粒二象性提出了一种新机理。电子与质子的运动是以共振形式存在。电子绕质子的运动具有基本的共振点,共振点是以直线型在轨道上运动。电子基本共振点绕核2π周期运动一周,产生了具有波动性质的能量累加值—驻波能量值。电子绕核角动量轨道运动,电子的自旋角动量运动,和电子自旋的进动运动,三者之和运动2π周期能量的积分总和,产生了原子光谱的跃迁能。原子中的电子绕核运动与另一个原子的绕核进动共振运动相互作用,绕核进行2π周期产生能量累加是分子振动或转动跃迁能。普朗克常数h是连接能量和频率的宏观常数,宏观能量是一个宏观波长的周期产生的能量累加值。电子和光子基本运动都是直线性的,对外都显示波动性质。  相似文献   

14.
自动制造系统规格说明语言的Petri网语义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自动制造系统中离散事件的形式化表示方法。依助通信顺序进程设计了制造系统的规格说明语言,在给出事件的Petri网表示的基础上,讨论了系统语言及Petri网控制器的结构,可以研究具有活性、安全或有界性以及可逆性的Petri网控制器初始标识的设计算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干气密封非稳态下摩擦特性对密封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考虑动、静环材料属性,微凸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摩擦热流耦合,建立了三维粗糙实体与理想光滑刚体滑动摩擦热力耦合模型。运用ANSYS软件数值模拟了摩擦热以及应力变化规律。研究发现,粗糙表面最高接触温度随滑动时间增加呈逐步上升趋势,并且温升呈 现了一定的波动性;粗糙表面的VonMises等效应力分布极其不均匀呈非线性变化;同时,还发现最大x 方向应力分量σxx 并未出现在最高接触微凸体上;在沿三维粗糙实体厚度方向存在一拉应力区,随着滑动时间的持续,拉应力区有一定程度扩大。从而说明两端面间的温升和波动性以热传导为主要影响因素,应力的变化是由于微凸体发生了弹塑性变形。研究成果为今后干气密封启停阶段特性研究以及参数优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在激光表面涂敷技术中,一种方法是用气体运载金属和陶瓷粉末从激光输出口喷出,溶化后在基底表面形成覆盖层.喷出的粉状微粒在基底表面上的分布情况对涂敷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从理论上研究了被运载的粉状材料从圆形喷口喷出后的运动情况,得到了在管口下方的基底材料表面上的分布形式,与实验的结果基本符合.这对提高激光表面涂敷的质量,从实验上改进喷粉微粒在基底表面的分布形式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步行能量采集器中磁致伸缩材料的机–磁耦合特性,提出了一种磁致伸缩材料机–磁耦合特性的研究方法,通过观察磁畴角度偏转的规律,研究应力和磁场载荷同时作用下的超磁致伸缩材料的机–磁耦合特性.发现外加磁场增加有利于磁畴的偏转和跃迁,而应力各向异性能不利于超磁致伸缩材料磁化的进行,使超磁致伸缩材料的磁化更加困难.依据以上结论选择最佳的外加磁场和应力的取值,并且计算磁致伸缩材料对外产生的磁化强度,该磁化强度具有更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range of clay content of Chinese earth dams, the world’s highest prototype tests have been made to research on the effects of cohesive strength of filling of cohesive homogeneous earth dam on breach formation. Three breach mechanisms were presented, they were the source-tracing erosion of dam body with the form of "multilevel headcut", "two-helix flow" erosion of dam crest and collapse of breach sidewalls due to instability.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cohesive strength of filling o...  相似文献   

19.
城市快速路交通事件影响范围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交通事件对城市快速路交通流的影响,在对MCTM模型进行改进的基础上,建立快速路交通事件影响范围预测模型.该模型针对城市快速路交通流的亚稳态现象,模拟亚稳态区域的交通流状态;同时考虑交通事件对元胞主要特征参数的影响,并结合事件发生的不同位置,对元胞设置进行调整;最后提出事件影响长度的概念,并将其作为交通事件影响范围的评价指标.以北京市局部道路网为研究对象,结合交通事件的相关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参数标定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仿真数据的变化趋势与实测数据基本一致,且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模型能清晰地反映出不同时刻各个路段的交通流状态,可有效地确定城市快速路交通事件的影响范围.  相似文献   

20.
结冰传感器探头的动态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振管模态参数的测试是结冰传感器调试的前提,利用有限元法对结冰传感器探头简化模型进行了模态分析,预估其模态参数.介绍了试验模态分析方法的原理和测试系统,通过该方法对传感器实际结构进行了精确测试,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有限元法的分析结果和探头结构理论设计的合理性,为传感器谐振电路的调试奠定了基础,提高了传感器的调试效率;并对振管轴向振动固有频率的温度特性进行了分析,为传感器的温度补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