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地下硐室围岩变形监测及突发失稳时间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隔河岩电站201夹层置换硐现场测试数据为基础,从位移时序曲线的特征出发,提出并验证用加速度作为状态稳定识别判据的可行性。对于稳定情况,讨论了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预测最终收敛位移;对于失稳的情况,探讨了用“黄金分割法”预测失稳时间。  相似文献   

2.
以隔河岩电站201夹层置换硐现场测试数据为基础,从位移时序曲线的特征出发,提出并验证用加速度作为状态稳定识别判据的可行性。对于稳定情况,讨论了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预测最终收敛位移;对于失稳的情况,探讨了用“黄金分割法”预测失稳时间。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用于测定岩石断裂失稳点的先进方法-动态云纹法。在岩石断裂韧度试件的表面裂缝处粘贴两片透明光栅,使之形成莫尔条纹。通过光电装置记录下断裂过程中裂缝开口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进而根据位移速度的快慢变化来确定岩石试件的断裂失稳点。实验中还将动态云纹法的实验结果同其他方法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加载率103~104MPa·m(1/2)·S(-1)范围内,岩石试件的最大载荷点即为断裂失稳点。  相似文献   

4.
峒室失稳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某软弱页岩峒室群开挖过程中监测到的变形资料,首先分析了岩体失稳过程中不同变形阶段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GM(1,1)与Verhulst联合灰色预测模型,并结合“黄金分割”原理,对峒室失稳进行了预测预报,结果表明可取得较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5.
煤(矿)柱失稳冲击破坏的突变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应用突变理论,建立了煤(矿)柱受载失稳发生冲击矿压(岩爆)的尖点突变模型,得到了在刚度比和全位移两个变量控制空间下煤(矿)柱失稳发生冲击矿压(岩爆)动力现象的分歧点集,得出了预测预报煤(矿)柱失稳发生冲击破坏的临界点位移公式.进而,对模型的应用作了进一步讨论,并解释了冲击矿压(岩爆)发生的刚度理论和预应力锚杆支护体系加固围岩防冲、减冲机理,同时结合热力学定律阐述了煤岩体注水、深孔爆破卸压等防冲减冲措施的机理。  相似文献   

6.
在系统分析降雨型堆积层滑坡位移与失稳动因与机制的基础上,首次提出卸加载响应比理论的基本原理.将降雨量的变化作为滑坡的卸加载参数,相应平均位移速率的变化值为卸加载响应参数,由此确定的位移卸加载响应比作为位移动力学参数,根据堆积层滑坡位移动力学规律论证了该位移动力学参数在滑坡预测预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建立卸加载响应比预测模型.以新滩滑坡分析为例,运用卸加载响应比预测模型对新滩滑坡关键部位监测点A3、B3进行了卸加载响应比计算,发现这两点的卸加载响应比时序曲线均在失稳前发生突变,其突变时间与边坡实际失稳时间完全吻合.上述研究结果证明了卸加载响应比理论是可以应用于堆积层滑坡中短期预测预报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售电量的灰色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售电量的灰色预测王志仁徐志勇[东北电力学院(基础教学部)(电力工程系),吉林132012]0前言售电量这类预测问题,通常一方面满足GM(1,1)建模条件,一方面单独用GM(1,1)模型求解,往往预测精度不高,甚至面目皆非。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1...  相似文献   

8.
深埋巷道破裂围岩位移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深埋巷道围岩普遍处于破裂状态的特点,采用非连续变形分析(DDA)软件对巷道围岩松动圈非连续体位移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模拟研究.分析了用锚杆、锚索和注浆加固以增加围岩破裂面的黏结力、抗拉强度和内摩擦角的数值朱减少位移量的机理,提出了非连续体巷道失稳破坏的判断标准,并对埋深1159m的大松动圈围岩巷道的非连续体位移进行了定量计算和实地观测.实测结果与DDA软件计算值比较吻合,说明对于深埋巷道破裂围岩采用DDA方法进行位移计算和支护参数设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深部开采岩爆机理数值分析方法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自行开发的岩石破裂与失稳分析数值工具(RFPA系统),模拟了深部开采中岩爆的发生,发展全过程,用应用场分布再现了岩爆和破坏失稳的机理,并结合辽宁抚顺红透山铜矿深部开采及其岩爆问题,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岩爆的发生是可以预测的,并提出了岩爆预测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预测单层柱面网壳破坏模式的细胞自动机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改进网壳结构有限元数值模拟效率以及拓展数值模拟结果应用,发展了一种预测单层柱面网壳结构破坏模式的细胞自动机方法.该方法通过有限元模拟,给出了单层柱面网壳简谐地面运动下动力失稳破坏模式和TAFT地震波作用下动力强度破坏模式;然后,用归一化节点有限元位移值、以及归一化节点对数应变能密度值构成网壳两种细胞自动机状态模式;进而,建立了单层柱面网壳相似节点域的概念,并给出了相应的匹配准则;最后,以基础网壳破坏模式为依据,通过匹配基础网壳和目标网壳之间的相似节点域,预测了目标网壳失稳破坏位移模式和强度破坏对数应变能密度模式.预测结果验证了所发展的细胞自动机方法的有效性,期待成为分析网壳结构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以高墩大跨曲线刚构桥为研究对象,基于欧拉稳定理论,利用空间有限元法,考虑可能的不利荷载工况,对最大悬臂状态和成桥运营阶段的结构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最大悬臂状态是施工过程中最不稳定的状态;对该桥结构稳定性起控制作用的是恒载,活载、风荷载、温度等对桥梁稳定影响不大或者比较小;在悬臂浇筑阶段,曲线刚构桥墩顶的横向位移显著增大,在成桥阶段时影响较小,尤其是风荷载的影响;得出高墩大跨曲线刚构桥墩高、曲率半径与稳定特征值之间的关系,为同类桥梁的设计、施工及线性监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黄河上游龙羊峡水库的建设改变了两岸的水文地质条件,库区水位周期性升降引起的渗透和侵蚀导致库岸坍塌和滑坡局部变形,非常有必要开展不稳定边坡的识别与监测,为库区坡体失稳因素研究以及预警预报提供技术支撑。采用2015年1月至2021年8月升降轨Sentinel-1A SAR影像,基于相干点目标分析(IPTA)方法对龙羊峡库区边坡进行识别,共识别出15处不稳定边坡。其中,查纳滑坡历史上多次发生塌滑现象,现今仍处于活跃状态,对库区人民生命财产与大坝工程安全造成潜在威胁,为此对查纳滑坡开展重点监测。首先,采用DS-InSAR技术获取该滑坡升降轨雷达视线向(LOS)形变; 然后,结合升降轨形变结果进行二维时序形变分解; 最后,采用小波分析定量分析了地表时序形变反演结果与降雨量、库区水位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DS-InSAR技术获取的形变场比相干点目标分析方法更加完整; 查纳滑坡东部坡体位移大于中部与西部坡体位移,且垂直向位移大于东西向位移; 查纳滑坡位移时间序列与降雨量序列相关性不高,降雨可能不会显著促进滑坡的位移; 滑坡位移与库区水位均具有很强的年度周期变化,并且滑坡位移时间序列滞后库区水位序列约半年。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有限元计算不收敛、坡体位移突变和潜在滑移面塑性区贯通这3种边坡失稳判据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边坡失稳的综合判据法,即先进行小变形有限元计算,以计算不收敛为边坡失稳判据,后进行大变形有限元计算,以位移突变为判据。采用综合判据法、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一个标准算例和一个工程实例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并与常用的简化Bishop法进行比较,二者所得安全系数接近,证明了边坡失稳综合判据法的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4.
城市内河道清淤,扩宽使河床上建筑物地基失稳,建筑物因此变成危房,甚至倒塌。该文通过对一个事故实例分析,对城市内河道清淤和扩宽工程提出几点建议,以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15.
在文献〔1,2〕的基础上,通过引入边界位移函数,建立了具有固支边的叠层厚柱壳在任意径向面荷载作用下的状态方程,给出静力问题的精确解。由于采用多项式函数假设了位移函数u的分布,该法具有收敛快,边界应力连续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为了准确评价磁悬浮旋转机械振动的稳定性,有效控制磁悬浮转子振动、提高系统稳定性,提出应用ISO14839标准对磁悬浮旋转机械的振动稳定性进行评价和分析.对ISO14839标准中的振动位移和稳定裕度内容进行介绍,以一磁悬浮轴承转子实验台为例,应用ISO14839标准评价实验台振动位移和稳定裕度等级,分析系统的振动问题和不稳定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实例结果分析得到,实验台振动位移水平为A等级,稳定裕度水平为B等级,验证了ISO14839标准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现代控制论中的状态空间理论,引入圆柱形拱坝内应力与位移作为状态变量,根据圆柱形拱坝的控制方程及其混合能量变分原理,推导出状态方程。对静力问题,将指数矩阵函数展成级数来求解;对动力问题,采用状态空间迭代法来求解。由于状态空间法同时可算出各种应力与位移量,因此应力与位移的精度均较高。文中给出圆柱形拱坝动力响应问题的数值算例,所得计算结果与其他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三软煤层巷道支护方式及围岩控制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三软煤层极不稳定煤巷矿压特点基础上,研制了适应两帮大变形的可缩性工字钢支架、适应两帮及顶底严重变形特别是底鼓的U29可缩性环形支架,设计了锚架注联合支护的参数与工艺,并在同一采区先后进行了工业性试验.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三软条件下锚梁网索支护不同参数选取、不同布置形式对围岩变形的控制效果,优选了支护参数并进行了现场试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极不稳定煤巷围岩变形主要特点是强烈和持久的两帮移近及底鼓,锚梁网索支护是控制围岩大变形的有效方法,其技术关键是提高锚杆初锚力、布置底角锚杆及顶角锚索.  相似文献   

19.
基于Lü混沌系统,构造了一个新的四维超混沌系统.分析了该系统平衡点的性质、超混沌吸引子的相图、系统的分岔图和Lyapunov指数谱等基本动力学特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新的四维系统随着新引入的参数变化能够在周期态、复杂周期态、拟周期态、混沌态及超混沌态之间转变.利用线性反馈控制法讨论了该超混沌系统不稳定平衡点的镇定,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