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润滑油降凝剂T818C(醋酸乙烯-富马酸酯高聚物)的合成,考察了该降凝剂对国内几种主要基础油的降凝效果,并探讨了其降凝机理。结果表明当加剂量为3g/kg~5g/kg时,T818C降凝剂对环烷基基础油和石蜡基基础油均具有很好的降凝作用。  相似文献   

2.
希莫  贺建勋 《当代化工》2010,39(2):123-125
以季戊四醇硬脂酸酯、富马酸、苯乙烯为原料,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生成了季戊四醇硬脂酸酯-富马酸-苯乙烯三元聚合物(PSSF降凝剂),考察了聚合反应条件;同时研究了PSSF降凝剂的降凝效果。聚合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n(富马酸)/n(苯乙烯)=1︰4,温度90℃,时间4.0 h,BPO用量0.6%(以原料总质量计)。当润滑油基础油中添加5.0%(质量分数)的PSSF降凝剂时,降凝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在氮气保护下,以甲苯为溶剂,过氧化二苯甲酰为引发剂合成了甲基丙烯酸二十酯-马来酸酐-苯乙烯-醋酸乙烯酯四元聚合物降凝剂A、甲基丙烯酸二十酯-烷基马来酰亚胺-苯乙烯-醋酸乙烯酯四元聚合物降凝剂C;以丙酮为溶剂,三乙醇胺为催化剂合成了降凝剂A的醇解产物-降凝剂B;考察了降凝剂A和降凝剂C用于陕北原油降凝时所需的最佳引发剂用量;比较了降凝剂A和降凝剂B降凝的降黏效果;考察了脂肪醇/脂肪胺碳数对降凝剂B和降凝剂C降凝效果的影响;考察了降凝剂B、降凝剂C、EVA、十八烷基聚氧乙烯醚复配降凝效果。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一种润滑油基础油降凝剂的合成及其用于150 SN润滑基础油的降凝效果。该降凝剂以马来酸酐、十八胺、乙酸乙烯酯为原料,以二甲苯为溶剂,对甲苯磺酸作为催化剂,通过胺化和聚合反应制得。通过红外表征,表明所合成的产物与设计的分子结构吻合。考察了反应的工艺条件对降凝剂降凝效果的影响。该降凝剂对大庆润滑油厂的150SN润滑油基础油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以油酸十八酯、十六烷基马来酰亚胺、苯乙烯、醋酸乙烯酯为单体,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了新型柴油降凝剂;研究了单体摩尔比、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对降凝效果的影响;考察了新型降凝剂与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十八烷醇聚氧乙烯醚复配后降凝效果及加入降凝剂后柴油的储存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李学东 《广州化工》2013,(12):120-122
根据油品的降凝机理,降凝剂的烷基侧链长度应与油中正构烷烃的碳链长度相近,才能在低温下与初生态的蜡晶共结晶,以抑制蜡晶形成网状结构,从而达到降低油品凝点的目的。通过用不同的丙烯酸高级酯与第二单体共聚,共聚物做轻质润滑油的降凝测定,发现不同的丙烯酸高级酯对共聚物的降凝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7.
柴油流动改进剂的降凝机理与润滑油降凝剂的降凝机理基本相同。因此丙烯酸高级酯与第二单体的共聚物对柴油的降凝效果应与润滑油的降凝效果基本相同。用几种溶剂采用溶液聚合方法,用正交试验法或均匀试验法对丙烯酸高级酯与第二单体进行共聚试验,共聚物做柴油标准油的降凝测定,以共聚物降凝度为考察目标,探讨丙烯酸高级酯与第二单体共聚物对柴油和柴油馏分的降凝效果。  相似文献   

8.
以甲基丙烯酸十四酯-马来酸二异辛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降凝剂为主剂,分别与表面活性剂和极性化合物进行复配,研究了不同配比下复配物的降凝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质量比的情况下,降凝剂与表面活性剂复配后的降凝效果优于与极性含氮化合物复配后的降凝效果,其中,降凝剂与司盘40的复配物降凝效果最好,当复配质量比为4∶1时,可使150SN基础油凝点降低26℃。  相似文献   

9.
采用分散聚合法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分散剂,无水乙醇为分散介质,合成了含有咪唑环、苯环和酯基的聚(乙烯基咪唑-二乙烯基苯-甲基丙烯酸十八酯)三元交联共聚物(PVDS)。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HNMR)、热失重(TGA)和颗粒粒度仪器对聚合物进行表征。以大庆油田原油为实验对象,采用差示扫描热分析仪(DSC)和石油凝点试验仪对其进行了降凝效果的研究。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的单体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引发剂用量。实验表明当降凝剂加入量为750 mg/L,原油热处理温度为70℃时具有最佳的降凝效果。采用分子模拟对含有咪唑环、苯环和酯基类高蜡稠油降凝聚合物的作用过程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对实验进行了验证。并对其降凝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聚(甲基)丙烯酸酯或丙烯酸高级酯与其它一些单体的共聚物是一类优良的油品增粘-降凝双效剂。丙烯酸十二酯与第二单体A的共聚物对润滑油有较好的降凝效果。丙烯酸十二酯与第二单体A的共聚物对润滑油也应有较好的增粘作用(即稠化能力)。用四种溶剂分别采用溶液聚合方法,用正交试验法对丙烯酸十二酯与第二单体A进行共聚试验,共聚物以1%的添加量加入到润滑油基础油中,做调合油的粘度测定,以增比粘度、粘温指数Q和粘度指数VI为考察目标,探讨丙烯酸十二酯与第二单体A共聚物对润滑油基础油的稠化能力,并找出较好的共聚条件。试验结果表明:丙烯酸十二酯与第二单体A共聚物对润滑油确有较好的增粘和改变油品粘温性能的作用,是一种增粘-降凝双效添加剂。  相似文献   

11.
将一种电荷转移配合物(CTC)与丙烯酸十八酯(SA)发生聚合反应,合成出一种性能优良的降凝剂(CS),在加量为900μg/g时,可使长庆原油的凝点下降10℃;CS与T-1804A复配比例为1∶1时,可使长庆原油凝点下降14℃。通过差示扫描量热,研究了降凝机理及复配机理。结果表明,降凝剂的加入使得系统的热能发生改变,增加了相变能。  相似文献   

12.
Siddharth S. Ray 《Fuel》2009,88(9):1629-1633
In this work, we have studied the quantitative composition of seven lube oils obtained from different refineries by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spectroscopy and Gas Chromatography (GC) methods. A trend of low temperature flow behavior of these lube oils has been correlated with the composition, i.e. n-alkane, iso-alkanes and aromatics. The pour point of these lube oils does not depend only on distribution of n-alkanes, rather with quantity and types of other molecules like iso-alkanes and aromatics. Two alkylacrylate co-polymers with different mole fractions of co-monomers synthesized by free radical mechanism are used as pour point depressant (PPD) additives. Effectiveness of additive is dependent on polar aromatic type molecules along with iso-alkane type molecules in lube oil.  相似文献   

13.
以丙烯酸十八酯、马来酸酐、苯乙烯为原料,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自由基聚合制备一种传统共聚物降凝剂PSMS;为提升共聚物降凝效果及稳定性,选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后的蒙脱土(OMMT)与共聚物PSMS进行插层复合制备纳米复合降凝剂PSMS/OMMT,将其应用于克拉玛依原油进行效果评价,并借助偏光显微镜(POM)和其他测试初步阐明了降凝机理。结果表明,OMMT加入量为10%(以单体总质量为基准)、使用0.1%(以原油质量为基准)的PSMS/OMMT可使原油凝点降幅达25℃,降黏达65.7%;与纯共聚物降凝剂相比,使用量减少1/3、凝点降低3℃、降黏率提升约10%,并且抗老化性能也得到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4.
史鑫  马晓斌  杨飞  李传宪  姚博  孙广宇 《化工学报》2017,68(8):3014-3022
基于聚甲基硅倍半氧烷(PMSQ)微球良好的有机相容性与规则的微观球形形貌,将PMSQ微球与BEM降凝剂通过熔融共混制备了BEM/PMSQ杂化降凝剂。以青海含蜡原油为研究对象,通过流变实验评价了BEM/PMSQ杂化降凝剂对原油的凝点、黏弹性、黏度与屈服值的影响,利用偏光显微镜观察了加剂前后原油蜡晶形貌的变化,并与单独添加BEM降凝剂的油样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不加剂原油凝点27.0℃;在相同的降凝剂加量下(100 μg·g-1),降凝效果最好的是BEM/PMSQ 2%杂化降凝剂,可降低原油凝点19.0℃,相较于添加BEM降凝剂,进一步降凝6.0℃,降低胶凝点4.3℃,10℃时平均降黏率39.0%,G'值降低了62.0%。PMSQ微球与BEM/PMSQ杂化降凝剂在十二烷中的分散状态照片表明PMSQ微球表面吸附了BEM降凝剂,从而在原油中作为蜡晶的成核模版存在,使所形成的蜡晶结构更为紧凑,包覆更少的液态油,从而改善原油的宏观流变性。  相似文献   

15.
高蜡原油的集输工艺对降凝剂的降凝降黏作用有较大影响。使用降凝剂AE对吉林木南原油降凝处理,考察了集输过程中降凝剂加量和加剂温度、泵的高速剪切、原油的重复加热和输送过程中冷却速率等工艺条件对降凝剂作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降凝剂最佳加剂量0.7%,最佳加剂温度70℃,高速剪切温度应在析蜡点10℃以上,重复加热温度应不低于60℃,在55~40℃的析蜡高峰区应使原油温度缓慢降低。  相似文献   

16.
间戊二烯C5石油树脂改性作为柴油降凝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强  李长波  张洪林 《应用化工》2009,38(9):1260-1262,1266
间戊二烯C5石油树脂在引发剂的作用下与马来酸酐发生接枝反应,再用直链烷烃醇进行酯化,制得梳状结构的柴油降凝剂。戊二烯C5石油树脂改性制备柴油降凝剂的最佳反应条件是:各物质质量比C5石油树脂∶马来酸酐∶引发剂∶混合醇∶溶剂(二甲苯)为100∶12∶1∶20∶8,混合醇用量比C12∶C16∶C18为0.4∶0.3∶0.3,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4 h,所得到的改性石油树脂降凝剂与T 602C降凝剂复配(改性石油树脂降凝剂加入量为400μg/g,T 602C加入量为1 000μg/g)对柴油具有很好的降凝效果,可将抚顺石化公司生产的-10#柴油馏分的冷滤点降低7℃。  相似文献   

17.
柴油降凝剂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叙述了国内外柴油降凝剂的研究开发概况,提出了对降凝剂作用机理的新看法以及柴油低温流动改进剂研究开发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油田原油凝点高的特点,在该油田干线运输过程中,对其采用加降凝剂降凝处理。通过实验研究与实践观测,提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要对不同批次的该油田原油优化降凝剂的种类与剂量,改进运输方案,降低运输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