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共混纤维的制备与性能测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H2O为溶剂、CaCl2为凝固剂,采用湿法纺丝技术制得羧甲基纤维素钠(NaCMC)/海藻酸钠(NaAIg)共混纤维。通过对纺丝液的流动性以及纤维的纤度、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吸湿性能的测试,研究了不同NaCMC添加量对共混纤维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aCMC的相对百分含量为15%时,可得到各种性能优良的共混纤维;用生物显微镜观察到纤维表面有沟槽,横截面为圆形,边缘为锯齿状。  相似文献   

2.
采用添加还原剂、助溶剂、超声波振荡处理羊毛,制得直径小于2μm的羊毛粉,与聚乙烯醇共混进行湿法纺丝,制备羊毛粉/聚乙烯醇共混纤维,对共混纤维进行形态结构与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羊毛粉/聚乙烯醇共混纤维截面趋于图形,无皮芯层,微孔结构致密;共混纤维的热性能较好,在234℃不分解;共混纤维强度约1.0 cN/dtex,随着羊毛粉含量增加,羊毛粉/聚乙烯醇共混纤维的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下降,但回潮率增加。  相似文献   

3.
羽毛角蛋白/聚乙烯醇共混纤维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还原法从羽毛中提取角蛋白,制得羽毛蛋白质粉,与聚乙烯醇进行湿法纺丝,制备羽毛角蛋白,聚乙烯醇共混纤维。共混纤维的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当共混纤维中羽毛角蛋白/PVA的质量比由1:9提高到3:7时,其强度由2.78cN/dtex下降到1.48eN/dtex。采用DSC、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等对所得纤维的结构与形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羽毛角蛋白分子和聚乙烯醇分子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容性;随着羽毛角蛋白含量的增加,共混纤维表面粗糙度增加,甚至出现槽沟。  相似文献   

4.
以二甲基亚砜(DMSO)/多聚甲醛(PF)为溶剂,添加柿叶活性成分,应用湿法纺丝技术,制得含柿叶提取物的再生纤维素纤维。研究了纺丝原液浓度、凝固浴温度、柿叶添加量对共混纤维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纺丝原液质量分数在10%-12%,凝固浴温度在40-50℃,柿叶提取物质量分数在5%左右,纤维具有较好的可纺性,柿叶的添加使共混纤维的结晶度、取向度、强度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DSC测试表明柿叶与纤维素之间有较好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5.
用含有碱性基团的丙烯酸氨基酯(TAM)与丙烯腈(AN)单体共聚,其共聚物与聚丙烯腈(PAN)共混,经湿法纺丝制备酸性染料可染PAN共混纤维。结果表明,AN/TAM共聚物与PAN有良好的相容性。随着TAM含量的增加,PAN共混纤维结晶度下降,力学性能下降。纤维中TAM质量分数5%较好,PAN共混纤维酸性染料上染率大于80%。  相似文献   

6.
碳纳米管经表面改性后与聚丙烯腈溶液共混制备了纺丝浆液,采用湿法纺丝技术制备了聚丙烯腈/多壁碳纳米管(PAN/MWNT)共混纤维。研究了碳纳米管对共混溶液动态流变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共混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能和结晶特性。结果表明:MWNTs的加入降低了纺丝原液的黏度,明显提高了共混纤维的力学性能,降低了延伸率,并对纤维的结晶度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海藻酸钠/水溶性甲壳素共混纤维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自制的湿法纺丝机制备了海藻酸钠/水溶性甲壳素共混纤维,并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其进行了表征,且对纤维进行了单纤维拉伸测试和吸水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共混纤维中确实有水溶性甲壳素的存在;从纤维的表面形态可以看出在轴向上有明显的筋状结构;拉伸结果表明共混纤维的平均断裂强度为16.25cN/tex,线密度为2.47dtex;共混纤维对水和盐水的吸收率都不高,但比纯海藻酸钙纤维的略高。  相似文献   

8.
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四亚甲基醚二醇(PBT-PTMEG)为改性剂,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进行共混纺丝,通过控制PBT-PTMEG添加量制备不同PTMEG含量的PTMEG/PBT共混纤维,探讨了PTMEG含量对纤维柔软性及其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共混纺丝过程中,PTMEG作为改性组分与PBT相容性良好,PTMEG质量分数为6%时可纺性好,继续增加至8%时可纺性变差;随着PTMEG含量的增加,PTMEG/PBT共混纤维的初始模量显著降低,断裂强度略有降低,断裂伸长率、断裂比功均逐渐提高,吸湿性及染色性能也得到改善;当PTMEG质量分数为6%、拉伸倍数为2.8时,PTMEG/PBT共混纤维的断裂比功最高达0.98 cN/dtex,初始模量也较低为21.8 cN/dtex,纤维的柔软性得到了明显提升,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9.
采用聚合度为500的聚乙烯醇(PVA-0599)与聚合度为1700的聚乙烯醇(PVA-1795)进行共混纺丝,制备水溶PVA纤维,分别对其结晶度、取向度、晶面间距、晶粒尺寸、溶程和水中溶断收缩率进行了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随着w(PVA-0599)的增加,PVA纤维的结晶度、取向度和晶粒尺寸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而晶面间距则先减小后增大;水中溶断收缩率主要受取向度的影响,随着取向度的增加而变大,最低溶断收缩率为45%;随w(PVA-0599)的增大,纤维在高温下的溶解率变化不大,但在低温下的溶解率先升高后降低,当w(PVA-0599)为7%时,纤维的溶程最窄,为16.9℃。  相似文献   

10.
将含固体质量分数为5%的海藻酸钠纺丝原液与纳米二氧化钛(TiO2)水分散液均匀混合,制得海藻酸钠/纳米TiO2混合纺丝原液,采用湿法纺丝,通过氯化钙凝固浴,经拉伸、水洗,制备了海藻酸钙/纳米TiO2共混纤维,研究了纳米TiO2含量对共混纤维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TiO2的加入,提高了共混纤维的力学性能;加入质量分数为0.5%的纳米TiO2,海藻酸钙大分子链上的红外特征吸收峰峰形明显变宽,共混纤维的力学性能最佳,断裂强度为2.93 cN/dtex,断裂伸长率为7.34%,优于海藻酸钙纤维;添加纳米TiO2质量分数为3%时,纳米TiO2在共混纤维中仍能较好的分散,且纤维表面光滑。加入纳米TiO2后,共混纤维的热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11.
超低粘羧甲基纤维素钠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精制棉、氯乙酸、氢氧化钠和过氧化氢为原料,经过碱化、醚化、洗涤、干燥,制得羧甲基纤维素钠。同时,采用二步降粘法,在碱化及洗涤过程中加入过氧化氢,以降低纤维素钠的粘度,制得超低粘度的羧甲基纤维素钠。  相似文献   

12.
先以NaOH/H2O2水溶液对蔗渣进行预处理,再用预冷至-12℃的7%NaOH/12%尿素水溶液对预处理蔗渣进行分离,获得结构蓬松的蔗渣再生纤维素。以蔗渣再生纤维素为原料,以氯乙酸钠为醚化剂,在85%乙醇水溶液中,采用一次碱化、二次醚化的工艺,制备了羧基取代度达1.4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利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A)等手段对样品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羧甲基纤维素钠样品的黏度性能。  相似文献   

13.
利用羧甲基淀粉、羧甲基纤维素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进行复配,研究羧甲基类多糖与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协同作用,并对其增稠作用的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羧甲基淀粉钠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对非离子型纤维素混合醚都有一定的增黏协同效应,且淀粉羧甲基物比纤维素羧甲基物的增黏效应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
利用交联对硼酸钠和丙二醛缩聚剂与羧甲基纤维素(CMC)反应,生成速溶剂CMC,既解决了CMC溶解缓慢问题,又提高了CMC的粘度。  相似文献   

15.
生物质基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福建大宗农业废弃物——毛竹笋壳为原料,经酸泡、碱煮、漂白等工艺提取纤维素,并对其进行化学改性,合成了羧甲基纤维素钠产品,取代度为0.86,黏度为22mPa·s,达到医药行业的应用标准。最后利用FTIR及XRD衍射分析对产品进行了表征,通过与商品级CMC比较,验证了羧甲基纤维素产品的成功合成。  相似文献   

16.
用棉花杆制备羧甲基纤维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用棉花杆制备羧甲基纤维素的方法 ,讨论了影响合成工艺的条件 ,提出了最佳工艺操作条件 :碱化温度 35~ 40℃ ,碱化时间 2 .5h ,醚化温度 70℃ ,醚化时间 2h ,酸碱比 2 .2~ 2 .4,碱液浓度 2 0 %。在此条件下制备的2 %羧甲基纤维素 ,粘度为 40 0~ 6 0 0mPa·s。  相似文献   

17.
为制备低黏度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采用芬顿(Fenton)试剂对CMC进行降解,并对降解后的产物进行定量分析。在整个反应体系中,考查了反应时间、溶液浓度、温度、p H值以及V(H2O2)/V(Fe2+)的比值对CMC降解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Fenton试剂对CMC的降解效果非常显著。由正交试验得出最佳的降解工艺条件,即在3 g/L的CMC溶液2 L、反应温度50℃、p H值为3.5、V(H2O2)∶V(Fe2+)=3∶1(0.9 m L∶0.3 m L)、反应时间为30 min时,CMC降解率达到96.05%。对降解后产物的各项性能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均符合食品添加剂的各项理化指标。  相似文献   

18.
朱平  郭肖青  王炳  张传杰  张吉强 《合成纤维》2007,36(7):27-29,37
将海藻酸钠与环氧氯丙烷交联制备出改性海藻酸钠,并以改性海藻酸钠为原料,采用湿法纺丝制备海藻纤维,利用电子单纤维强力仪测试了改性海藻纤维的断裂强力,并研究了改性海藻酸钠纤维制备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环氧氯丙烷用量占海藻酸钠干重8%、pH值为10、温度50℃、时间2.5h的条件下制备的海藻酸钠,纺丝成形后纤维的强力比改性前提高33.67%。  相似文献   

19.
实验室及工业生产上用水媒法制备羧甲基纤维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原料配比(质量比)为棉花∶氯乙酸∶30% NaOH= 5∶6∶26,常温常压,反应约2 h。生产的羧甲基纤维素产品取代度高达0.8~2.2,粘度可达1 Pa·s~3 Pa·s,且水溶性好而迅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