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聚苯胺/涤纶导电纤维的制备及其织物抗静电性能研究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采用现场吸附聚合法制取聚苯胺/涤纶导电纤维,研究了反应条件对纤维导电性能的影响。将导电纤维嵌织入普通涤纶织物中,讨论了该织物的抗静电及电磁屏蔽性能。采用此法制得的导电纤维具有较高的聚苯胺含量和优良的电导率,其与普通纤维的嵌交织物具有较好的抗静电性和电磁屏蔽性能。  相似文献   

2.
主要以有机导电纤维织物为研究对象,解析了开发抗静电织物的方法,并利用涤纶FDY和9种有机导电纤维进行嵌织,对不同基体的材料在不同的嵌织间距条件下的抗静电性能进行了详细分析和对比,最后总结出导电纤维嵌织间距对织物抗静电性能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3.
侯庆华 《合成纤维》2005,34(11):43-45
复合导电纤维除了具有导电性能外,还应保持原纤维较好的可纺性和纺织加工性能,有的还有所改善。复合导电纤维大量用于工作服、内外衣、装饰织物等,可以纯纺。但相当一部分复合导电纤维是用于与普通纤维混纺、交织,不仅使纤维制品具有抗静电性能,而且又织造出各种性能和风格的织物,丰富了市场,满足了民用和工业用的各种需求。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存放时间对锦纶POY纤维含水率、含油率、抱合性、摩擦特性、油膜状态以及抗静电性等性能的影响。发现随着时间的延长,纤维表面油剂浓度增高,油膜状态变差,纤维摩擦性能、抱合性能以及抗静电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5.
导电纤维在针织物中的应用及抗静电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嵌织导电纤维的抗静电针织面料的生产工艺,研究了织物中导电纤维间距与导电丝含量及抗静电性能的关系,并模拟曲线得出回归方程,计算出了导电纤维的理论间距和理论含量。  相似文献   

6.
采用自制的抗静电母粒与PET切片进行共混纺丝制备抗静电PET纤维,讨论了共混纺丝中添加金属粉末、金属卤化物、碳纳米管以及采用金属卤化物溶液处理抗静电PET纤维表面等对纤维抗静电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添加剂,未能显著改善纤维的导电性能,其体积比电阻值变化不大,但镍粉对纤维的导电性能有一定的影响;用金属卤化物溶液对纤维进行表面处理,洗涤后纤维的体积比电阻值可达7.2×106Ω.cm;表面处理对导电纤维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
闫承花 《合成纤维》2012,41(2):20-22
通过采用碳纳米管(CNTs)与聚酯(PET)切片混合制成抗静电母粒,再将抗静电母粒与PET切片共混纺丝制得PET/CNTs共混纤维。用纤维比电阻仪、摩擦式织物静电测试仪测量不同CNTs含量的共混纤维及其织物的抗静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少量的CNTs能明显改善聚酯纤维和织物的抗静电性能,共混纤维的抗静电性能随着CNTs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8.
赵宝艳  王瑄 《合成纤维》2015,44(2):38-39,43
在现代生活中,防静电纺织品已成为一种普遍需求。主要研究了导电纤维在洁净防尘、防静电织物中的分布状况,探讨经密、纬密、导电纤维的间隔距离与织物的抗静电性能的相关关系,以便提供有益的参数更好地服务企业,为企业实际生产提供指导和基础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复合型导电纤维实际上是通过复合纺丝技术使纤维的一部分含有导电物质,这样使纤维在具有导电特性的同时,又兼有普通合成纤维的性能,成为具有可纺性的功能性纤维。复合型导电纤维可制成各类抗静电纺织品,如抗静电服、防尘无菌衣等,因此目前在军队装备、特殊行业制服、高档纺织品出口以及医疗卫生等领域应用广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涂层作为一种织物用面料的后整理方式,近年来不断推陈出新,在当今国际市场上新产品层出不穷,涂层不仅能改善织物用面料的外观和风格,还能根据涂层的不同性能使织物具有防水、透气透湿及抗静电、抗紫外线等多种功能。本研究测试分析涂料的磨损对涂层面料性能的影响,对比了PU涂层、PU涂白织物的各项性能及不同摩擦次数后面料性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合成纤维》2017,(11):33-36
使用涤锦复合超细纤维纱和导电纱为原料,通过织造、染整处理、超净清洗等工艺加工成超细纤维型洁净防静电面料,并与同组织结构、同经纬密度的常规型涤纶防静电面料进行了面料规格、服用性能、洁净性能和防静电性能的对比与测试,初步分析了涤锦复合超细纤维防静电面料应用于洁净防静电服的优缺点。试验结果显示:超细纤维防静电面料更适宜作为高级洁净室用防静电服装的面料。  相似文献   

12.
丁丽 《合成纤维》2014,(3):44-47
通过分析染色预处理和面料水洗对导电纤维表面纵向结构和电阻值的影响,最终得出:染色和水洗会使导电纤维表面结构受损,影响导电纤维的导电性能;要满足GB 12014—2009《防静电服》要求,设计产品时要预留足够的损失空间,以保证防静电产品的功能性、安全性指标。  相似文献   

13.
采用阻燃涤纶和普通涤纶作为原料,研究了阻燃涤纶和普通涤纶交织混合时,混用的比例对织物阻燃性能的影响;并根据汽车座套面料的要求设计了不同层数的织物,研究其对使用性能和舒适性能的影响。从织物的阻燃性和使用性能综合分析,得出普通涤纶与阻燃涤纶比例为1∶2的双层织物为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4.
纬编双轴向多层衬纱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本文主要对高性能纤维的纬编双轴向多层衬纱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进行研究分析.本文所用的增强纤维为玻璃纤维和高强聚乙烯纤维两种,增强织物包括玻璃纤维织物、高强聚乙烯纤维织物及玻璃纤维/聚乙烯纤维层间混合织物三种,基体为乙烯基酯树脂,文中着重对几种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类复合材料有很好的弯曲性能,含有玻璃纤维的横向弯曲破坏有其特点,玻璃纤维为脆性破坏,而聚乙烯纤维表现为屈曲破坏.  相似文献   

15.
以玻璃纤维多轴向经编针织物为增强体,以环氧树脂为基体,将玻璃短纤维添加到玻纤织物增强体层之间,制备层间含有玻璃短纤维的多层多轴向经编复合材料。利用万能力学材料试验机对复合材料的层间撕裂性能进行测试和电镜扫描,对撕裂后的复合材料层间形态进行了观察,研究了玻璃短纤维对复合材料层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玻璃短纤维增韧处理的复合材料层间撕裂性能明显增强,载荷-位移曲线初始斜率大,复合材料不易被以撕裂形式为主的载荷破坏。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羽毛角蛋白(FK)对涤纶织物的后整理效果及其耐久性,本文向羽毛角蛋白整理液中添加了植酸(PA)组分,采用SEM和FTIR对整理前后涤纶织物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比分析了PA对FK整理涤纶织物表面静态接触角、芯吸高度、抗静电性能的影响规律。此外,将整理的涤纶织物进行洗涤处理,测试了织物上FK的保留率。结果表明:与单一组分FK整理的涤纶织物相比,PA组分的加入使得涤纶织物表面的FK附着量增加,整理涤纶织物的芯吸高度与抗静电性提升,表面静态接触角下降;同时PA还提升了FK整理涤纶织物的耐久性,经相同工艺水洗后,具有较高的FK保留率。  相似文献   

17.
从纺织过程中的摩擦特性、抗静电性等方面分析了阳离子可染聚酯(ECDP)纤维的可纺性与油剂性能之间的关系。采用双子型磷酸酯盐和两性表面活性剂制备的TDY-3型油剂对ECDP纤维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可赋予ECDP纤维优异的可纺性FCDP纤维的优质品率达98%  相似文献   

18.
《合成纤维》2016,(3):35-37
将等离子体处理前后的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纤维针织物分别与环氧树脂在平板硫化机上进行复合,制作出UHMWPE纤维针织物复合材料,对其进行裁样,测试UHMWPE纤维针织物复合材料的拉伸、弯曲和压缩性能。结果表明:经等离子体处理后,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均有较大提高,压缩强度有小幅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