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燃煤电厂发电煤耗正平衡测算的目标要求,针对目前入炉煤计量以给煤机自身附有的计量装置和通过入炉电子皮带秤和各原煤仓的犁煤器间接获取煤耗数据难以准确计量的问题,利用动态修正技术,将大吨位数字式负荷传感器和传统的电子料斗秤相结合,研究开发一套实时动态修正的高准确度、高可靠性的分炉煤动态计量系统,试验数据表明,研究开发的基于动态修正的原煤仓分炉煤计量系统,其计量误差优于0.1%。  相似文献   

2.
通过燃煤全程特征码技术和入炉煤电子皮带秤数据,建立入炉煤分仓计量分析模型,实现对每班次的入炉煤分仓计量和分炉计量;对仓内燃煤建立煤种分层分析模型,对煤仓的煤种、煤质、煤量、煤位进行实时动态分析和监测。对入炉煤煤种切换进行实时精确预测;通过对磨煤机热平衡分析,实现对煤种切换过程实时监测。机组运行对入炉煤的煤种切换具备了预测能力,提高了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同时,可实现正平衡方式机组发电煤耗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3.
《机电工程技术》2011,(5):11-11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光学所历经4年,终于完成了“逆反射系数测量装置的建立与研究”。该项目研制的逆反射系数测量装置,成功实现了我国材料逆反射系数的高准确度测量和校准,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达3.6%(k=2);该装置采用光强标准灯组对测量系统进行量值溯源,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的电表中,采样和数据处理模块用于计算测量值和电能,电压和电流电路直接或通过电磁变压器与电表连接,因而对数字电能计量系统进行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与传统计量系统的比较,讨论了数字计量系统的应用结构和特点,给出了数字电能表的溯源模型,并通过一系列测试对数字电表的计量特性进行了检验研究,提出了有关检测项目、标准定量值...  相似文献   

5.
根据《JJG 644-2003振动位移传感器检定规程》研究电涡流振动位移传感器自动检定对测量数据、技术指标要求,分析常规电涡流传感器校验装置测试方法与JJG 644-2003在数据采集及指标计算上的差别。按照规程技术要求,制定电涡流振动位移传感器静、动态自动检定量值溯源和传递系统图,在常规校验校准装置上开展自动检定的技术方案,对该自动检定计量标准装置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  相似文献   

6.
频率测量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计量部门,各计量部门需要建立合适、准确的测量系统,保证量值溯源的科学、可靠。本文阐述了建立铷原子频率标准装置的系统方案,系统不确定度分析,系统性能验证方法。  相似文献   

7.
概述我厂日产2000t/d熟料干法新工艺线中,煤粉制备采用间接燃烧系统。即原煤经磨机粉磨后将煤粉送入计量储存仓内,再通过自动计量喂煤控制系统分别喂入预分解炉内和锻烧窑内。其简化工艺流程见图1。  相似文献   

8.
祝学志  陈旭光 《机电信息》2023,(17):13-15+19
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末端设置多个原煤仓为磨煤机供给燃料,是锅炉燃烧唯一的燃料来源,操作员根据原煤仓的料位情况操作犁煤器抬起或落下对原煤仓上煤,以保证料位处于安全范围。现根据艾默生Ovation集散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DCS)的特点,结合输煤系统的实际情况,提出一种基于Ovation DCS控制系统的原煤仓自动配煤控制策略。该方法可根据皮带输送机输送的煤种,结合原煤仓料位,实时控制不同煤种进入规定的原煤仓,从燃料系统设备控制层实现自动配煤,为原煤仓预混掺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随着微纳技术中材料和器件关键尺寸的减小以及几何结构复杂性的增加,给微纳尺度的精确测量带来了新的挑战。微纳几何量计量技术主要是研究微纳尺度下测量量值的准确一致,并实现量值溯源到国际长度基本单位的科学。为保证微纳技术的领先优势,国外先进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微纳几何量计量技术的研究。目前,我国在微纳计量领域已成功研制了多种微纳几何量计量标准装置,并初步建立了我国自己的微纳计量溯源体系。对我国现有的微纳几何量计量技术与计量标准装置进行了回顾和介绍,并对我国微纳计量的未来发展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国际上美国、德国、俄罗斯的典型红外遥感亮度温度标准装置的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制的用于风云卫星红外载荷黑体定标的红外遥感亮度温度国家计量标准装置(VRTSF)。给出了VRTSF的设计方案,描述了它的结构和光路。设计了满足风云卫星红外载荷定标黑体工作环境的真空低背景实验舱,建立了满足量值溯源需求的标准黑体辐射源作为量值标准器。标准变温黑体辐射源的温度覆盖190K~340K,口径为30mm,空腔发射率为0.999 9,温度不确定度优于50mK@300K/10μm(k=2)。该装置的光谱为(1-1 000)μm,光谱分辨率为0.2cm-1,可满足多种红外载荷的定标需求。该装置具有高温度不确定度水平、高光谱分辨率和扩展性强等特点,如未来该装置温度覆盖至(100-500)K,将会满足大部分红外载荷量值的溯源需求。  相似文献   

11.
计量保证方案(MAP)是一种量值传递与溯源的新方法,通过期间核查,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测量过程进行控制,实现闭环量值传递.本文主要研究微波功率计量保证方案,梳理微波功率计量保证方案的实施步骤,实现微波功率量值传递与溯源.  相似文献   

12.
确定量值比对参考值的准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参考值是多实验室计量标准或测量仪表量值比对的关键结果。由于比对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参考值的确定一直是比对研究的重点之一。从比对量值的溯源性出发,分析了比对量值的独立性,提出内部复现量值、独立溯源量值和非独立溯源量值的概念;基于不确定度和相关性分析,得出确定计量量值比对最佳估计值——比对参考值的准则;提出不同独立量值来源情况下确定参考值的通用方法。  相似文献   

13.
纳米台阶高度标准物质是一种具有特定量值的物理标准物质,主要用于量值传递以及相关纳米测量仪器的校准。在获批国家标准物质之前,其量值的准确性、稳定性等计量特性必须经过严格的计量测试,才能得到行政许可部门的认可。针对5 nm这一较小量值的纳米台阶高度标准物质的定值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制建立的毫米级纳米几何结构计量标准装置采用单一原级的定值方式进行严格定值,采用方差分析法进行均匀性检验,保障了台阶高度量值的溯源性与准确性,定值结果为:h=(5.8±1.0) nm,k=2,并在12个月的时间内进行稳定性监测,最终实现了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的成功申报。  相似文献   

14.
李国慧  李怀新  冯伟宏 《衡器》2021,50(2):42-44
轨道衡在韶钢的应用十分广泛,不仅有物资进出厂用的计量动态轨道衡,也有高炉炉下出铁铁水静态轨道衡,以及厂际间铁水计量动态轨道衡等.为了确保轨道衡的计量准确可靠,量值传递溯源合法合规,为生产提供精准的称量数据,衡器检定人员掌握建立轨道衡计量器具临时检定校准用标准车尤为重要.本文针对高炉炉下轨道衡临时标准车辆重量建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强直流电流在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论述了强直流计量标准装置的工作原理、量值传递与溯源方法,重点对校验方法及电流变比准确度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旨在建立强直流电流量值传递与溯源体系,即实验室参考标准(0.0005级)、现场传递标准(0.02级)、现场工作标准(0.05级)装置及其量值测试、评定与溯源方法,该方法含盖自校、互校及与其他国内标准比对的全过程,为直流能耗准确计量、节能减排提供科学的强直流计量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6.
电能计量标准量值传递是电力企业计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量值溯源、精确量值传递,加强计量标准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及工作准确性的基础。从实际工作出发,介绍了如何建立健全计量标准体系,阐述了如何推进标准装置的管理和维护工作。规范电能计量标准量传递工作,保证了计量标准量值传递的准确性、可靠性和一致性,为更好地实现服务秦皇岛地区经济建设的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电子式互感器的推广应用,其量值传递的准确性受到日益重视。但传统溯源标准设备只支持通过基于直角坐标的比较测差法进行量值传递,这将引入不同坐标系之间差异的理论误差。首先分析基于极坐标的直接测量法和基于直角坐标的比较测差法在接线方式和误差传递方式方面的区别和存在的问题,根据两种坐标的矢量关系推导出互感器测量结果中比差和角差的坐标转换模型。以某量值传递标准装置与被检校验装置的量值传递为例进行误差实测,结果表明通过本文方法转换后的误差能满足量值传递需求。  相似文献   

18.
高准确度直流电能计量标准装置用于检定或校准下一级的直流标准电能表,构成直流电能量值溯源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本文分析了高准确度直流电能计量标准装置的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列出了测量不确定度分量的主要来源:电压测量、电流测量、电能脉冲测量,用A类评定方法和B类评定方法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  相似文献   

19.
针对近红外光谱仪难以进行量值溯源的现状,设计了计量检定系统。通过对其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分析,提出了需要计量受控的技术指标;选用干涉滤光镜和中性滤光镜等器件作为标准,提出了各项技术指标的检定、校准或者测试方法;采用高斯拟合法建立了寻峰数学模型,并基于LabVIEW平台开发了数据分析处理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近红外光谱仪的计量检定,解决了其量值溯源的难题。  相似文献   

20.
《生命科学仪器》2006,4(5):14-14
为追踪国际流体污染测试和流体污染控制技术的最新发展,新乡航空工业集团航空颗粒度计量测试站经过5年的努力完成了“新粒度标准溯源研究”课题,创建了“新粒度标准定值系统”,使我国国防工业拥有了国内最高的粒度测量能力,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颗粒度量值的溯源问题。“新粒度标准溯源研究”课题的完成,标志着我国从此结束了无法实施不规则形状颗粒“绝对测量”定值的历史,为国防工业型号科研生产中的污染粒度测试与计量量值的溯源性、准确性提供了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