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王亚春 《广州化工》2014,(21):243-246
以西气东输三线通过的古山墩煤矿采空区为例,采用概率积分法预测管道沿线地表的移动和变形,并以之表示管道的下沉和横移弯曲,进而建立了考虑管-土间轴向相互作用的计算模型,对管道在煤层充分开采情况下的轴向应力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矿区地表变形、管道最大沉降量及管道最大轴向应力,三方面的计算结果量值均在相关规范的允许范围内,说明该煤矿开采对输气管道的威胁较小。  相似文献   

2.
随着煤炭浅部资源的消耗殆尽,采掘活动逐渐向深部延伸成为必然,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矿区地貌、建构筑物、水体等不受或少受地表沉降损害,研究煤矿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降移动规律特别必要。通过对宏盛煤矿11032工作面采空区沉降进行完整的观测研究,得出沿工作面走向的部分移动规律,为研究地表沉降及开拓部署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西部矿区的地形复杂多变,在其下面开采时,斜坡的形态对地表移动变形是有一定影响。以西部矿区的采矿地质条件为基础,采用FLAC3D软件模拟分析了西部矿区不同形态斜坡下开采对地表移动变形的影响,并通过计算得到不同形态斜坡滑移引起的地表移动变形规律,为类似情况开采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4.
赵坡煤矿村庄压煤量占矿井可采储量较大,为了矿井的生产和长远计划,在对地面房屋不产生影响或产生轻微影响情况下对压煤进行开采。根据区域地质开采条件及地表沉陷基本规律,分析了地表移动变形的基本特征,确定了研究区域12下、14、16、17四个煤层开采的地表移动变形合理计算参数,并进一步分析了村庄下压煤开采的基本途径,确定了村下开采方案和技术措施。通过运用数值模拟分析和开采方案综合分析,设计12下、14、16、17四个煤层条带法开采工作面的合理开采宽度。  相似文献   

5.
埋深煤层开采过程中的矿压显现规律作为煤矿开采作业中的重点问题,引起了技术人员的关注与研究。以S矿区为例,研究综放开采中矿压显现及巷道变形和超前应力分布规律,为不规则综放工作面的矿压显现工作打下理论基础,以供参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煤层重复采动时,地表移动变形预计参数的变化。研究了要实现地表移动变形动态预计的理论基础,分析得出基于Knothe时间函数的动态预计适用于近似规则的工作面匀速开采。同时,针对不规则开采区域的一般预计模型进行改进,建立适宜于不规则开采区域的稳态预计模型。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开滦林南仓矿地表移动观测数据的分析,得出了在该矿特殊地质采矿条件下(即在"三软"地层条件下倾斜煤层开采)地表移动规律,并对造成地表移动规律异常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为确定南庄公司地下12号和15号煤层开采后对地表良浒村建筑物的影响程度,由于受现场地貌影响,开展地表移动观测站观测良浒村地表及建筑物采动影响难度大,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故没有采用现场实测方法进行研究,而采用根据良浒村实际采动影响程度,结合12号和15号煤层开采情况,采用概率积分法这一理论方法进行良浒村地表沉陷计算。  相似文献   

9.
刘剑  郝兵元  黄辉 《电镀与涂饰》2014,(24):132-134
为得到余吾煤业在大采宽开采条件下的沉陷规律,以便提出切合实际的防治措施,以余吾煤业S1202工作面为研究背景,运用FLAC3D对该工作面的开采沉陷进行模拟分析,得出了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及其最大值。将FLAC3D模拟工作面停采时得到的地表最大下沉量和水平移动量与现场实测值作对比,结果表明两者相对误差较小,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准确性。对余吾煤业及其他矿区大采宽工作面的开采沉陷预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综合运用现场调研、理论计算、FLAC3D数值模拟等方法,对大同矿区某矿下部采用刀柱式开采后上覆煤层的移动变形特征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判定实施上行开采的可行性。研究表明:当下煤层采用刀柱式开采方法,所留煤柱能够支撑上覆岩层的全部重量时,煤柱及其顶板虽然遭到一定破坏,但仍能保持整体连续性,上覆煤层形成平缓的下沉盆地。随着下煤层开采后时间变长,煤柱及煤层的移动变形逐渐趋于稳定,满足上行开采所需条件。  相似文献   

11.
大倾角的煤矿采区蕴含丰富资源,随着中国近水平煤层及缓倾煤层中可开采的煤矿数量越来越少,人们逐渐把目光放在了储量巨大的大倾角煤层开采上。该煤层地质状况复杂,实际开采中难度大,技术水平要求高,需要综合运用煤矿机械化的开采技术方法,促进煤矿开采全过程的资源成本节约。本文在介绍煤矿大倾角采煤技术的实践应用背景上,探讨了大倾角采煤工艺方法运用于煤矿开采过程的重要实践作用,结合煤矿开采的基本需求来探析管理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2.
针对神南矿区张家峁煤矿常家沟水库周边浅埋煤层群开采现状,将保护煤柱沿宽度方向划分为矿压影响区和有效隔水区,并提出对煤层群中的上煤层开采,矿压影响区采动对煤柱破坏和影响而形成的屈服区宽度,对于煤层群中的下煤层开采,煤柱留设的原则是保证上煤层的保护煤柱不受采动影响。  相似文献   

13.
RFPA岩石破断过程分析系统软件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RFPA岩石破断过程分析系统软件分析了大倾角煤层开采过程中的顶板变形及破坏规律和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对煤矿大倾角煤层的安全开采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如今,随着先进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分布的煤层正接近开采的极限。在这个阶段,许多煤矿的剩余煤层都是那些开采困难的薄煤层或者地形复杂的煤层。在我国的煤矿生产中,三十五度以上的煤层称为大倾角煤层,经过漫长的地理演变,使煤岩层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机理,机械化开采工艺的实际使用存在一定困难。针对此类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研究,以提高大倾角煤层的开采能力和技术,促进中国煤炭开采的发展,并探讨其应用。  相似文献   

15.
唐殿喜  秦洪岩 《河北化工》2014,(2):13-14,47
通过西马煤矿的实测数据和相关资料给出地表变形预计的岩移参数和几何参数,选择地表移动变形的预计方法和软件。应用概率积分法对石油管道下工作面似膏体充填开采后的地表变形进行预计。对比分析预计结果和石油管道的保护标准,结果表明开采方案能够保证石油管道的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前,对煤中碱/碱土金属的研究主要以单个元素的赋存状态和迁移行为为主,煤中多种水溶态离子组合模式、可能来源及其对煤利用的影响缺乏系统的研究。为此,采用溶滤实验的方法,系统测定大井矿区煤中水溶态离子的含量及其沿煤层埋深方向的变化,分析大井矿区煤中水溶态离子的分布及其在煤中的组合形式。采集准东煤田大井矿区煤层钻孔样品、顶板样品及地表土壤样品,以样品中水溶态离子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煤质特征分析和溶滤实验,综合运用离子含量比值分析、Piper三线图等方法,研究了煤中水溶态离子的分布及赋存特征。结果表明:大井矿区煤中水溶态离子含量总体相对较高;水溶态Na+,Ca2+,Mg2+,SO42-等离子在煤层顶部含量较高,随着煤层埋深的增加含量呈明显降低趋势,到一定层位后,其含量基本趋于稳定;煤中水溶态Cl-纵向分布比较均匀,在下部煤层中含量略低;HCO3-随煤层埋深增加在中下部煤层中含量略有升高,但不显著。上部煤层中水溶态离子组合...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煤矿生产技术也得以迅速提升,给煤矿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促进煤矿开采的不断发展,为社会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煤炭资源。然而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复杂地质条件的煤层,给煤矿正常开采带来很大难度。其中大倾角煤层开采对煤矿生产效率以及其产量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文中在对大倾角工作面特点进行分析的前提下,并探讨大倾角综采工作面安全管理措施,对大倾角综放工作面实现安全生产和产能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煤矿的开采工作当中经常会出现由于煤层的倾斜角度过大,导致急倾斜煤层综采设备出现问题,直接造成了转载和平板车运输的难度上升,同时还直接会造成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加大,以及形成不安全因素等问题。甚至严重情况下会造成设备下倒甚至是倾倒等安全事故,为了有效提高煤矿开采的安全性,针对急倾斜综采工作面的安全快速安装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有效提高了设备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证煤矿开采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研究煤层瓦斯地质存在的规律以及如何对瓦斯问题进行治理。在煤矿开采的过程当中,瓦斯地质是非常常见的煤矿地质类型,由于瓦斯地质存在的特殊性,因此在煤矿开采的过程当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对瓦斯地质的形成原因入手,简要分析了煤矿煤体特质、煤层自然条件等瓦斯地质形成的因素,并以此为基础,着重分析了在煤矿开采过程当中瓦斯地质对煤矿工作的影响,以期促进煤矿开采过程当中安全性与可靠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地下煤炭开采之后,采空区上覆岩层中会形成一个沉陷盆地,直接威胁到区域内油气设施的安全。以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与葫芦素煤矿重叠区域为研究背景,采用概率积分法和现场观测,分别对地下采煤过程上方地表的移动变形情况进行预计和测量,通过对比分析,确定采空区影响范围,从而确定交叉开采避让距离,保障油气设施的正常运行,为大牛地气田与其它共生煤矿交叉条件下油气井、管道及地面油气设备设施的安全防护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