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98%的甲酸为溶剂,不同质量分数的再生丝素溶液和3.5%的壳聚糖溶液以质量比70:30共混静电纺丝。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丝素质量分数、电压和极距(喷丝口到收集装置的距离)对丝素/壳聚糖纳米纤维的形貌及直径的影响。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丝素/壳聚糖溶液静电纺丝的工艺参数中,对纤维平均直径的影响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丝素质量分数、电压、极距。单因素试验表明:丝素/壳聚糖纳米纤维的平均直径及其分布范围随丝素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大;在15 ̄30kV范围内纤维的平均直径随电压增大而减小;当极距大于12cm时,对纤维直径影响不大。最佳工艺条件为:丝素质量分数13%,电压30kV,极距为12cm,制得的纳米纤维平均直径104nm。  相似文献   

2.
采用甲苯与二甲基甲酰胺(DMF)混合溶液做溶剂,以静电纺丝法制备了含有富勒烯(C60)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纤维,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纤维的形貌,分析了PMMA的质量分数、溶剂比、纺丝电压、收集距离等对纤维形貌及平均直径的影响。结果表明:PMMA溶液的浓度以及溶剂比对纤维的形貌起着主导作用,当二者变化时,纤维结构变化较大。纤维的平均直径随着PMMA浓废、纺丝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当甲苯/DMF体积比增大时,纤维平均直径先增大后减小;纤维形貌受收集距离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
《合成纤维工业》2016,(1):31-34
以质量比为2∶1的丙酮/N,N-二甲基乙酰胺混合溶液为溶剂配制二醋酸纤维素(CA)溶液,采用静电纺丝制备CA纳米纤维,探讨了CA浓度、纺丝电压、接收距离和溶液推进速度等工艺条件对CA纳米纤维形貌、直径及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CA纳米纤维的直径随CA浓度增加而增大,随纺丝电压增大而减小;适当的接收距离和溶液推进速度可以获得直径较小且分布均匀的纤维;当CA质量分数为11%、纺丝电压为30 k V、接收距离为15 cm、溶液推进速度为0.010 m L/min时,纺丝效果好,纤维平均直径约130 nm,且直径分布较均匀。  相似文献   

4.
以N,N-二甲基乙酰胺为溶剂配制聚乳酸(PLA)溶液,采用静电纺制备PLA纳米纤维,探讨PLA溶液浓度、纺丝电压、接收距离对PLA纳米纤维形貌、直径及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LA溶液浓度为10%、纺丝电压为24kV、接收距离为20cm时,纺丝效果好,纤维平均直径约91nm,且直径分布较均匀。  相似文献   

5.
静电纺丝制备聚丙烯腈纳米纤维及其预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聚丙烯腈/二甲基甲酰胺纺丝溶液由静电纺丝制备了聚丙烯腈纳米纤维,纳米纤维的直径在220~760nm。随着聚合物溶液浓度和纺丝施加电压的升高,纳米纤维的直径变大。采用热分析和热重分析研究了纳米纤维的热性能,还用红外光谱对纳米纤维预氧化过程分子化学结构的变化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纳米纤维有一个很尖锐的放热峰,是聚丙烯腈均聚物典型的放热峰。随着预氧化温度的升高,纤维的内部分子结构发生了变化,表现在红外光谱上最突出的是C≡N在2243~2241cm^-1峰的降低,以及C—H在1684cm^-1峰的降低。  相似文献   

6.
刘科  钟志成  乔辉 《塑料科技》2020,48(4):51-54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不同溶剂和纺丝变量下的聚苯乙烯(PS)纳米纤维,并研究了溶剂及盐助剂的种类对PS纳米纤维的形态以及直径的影响。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作为溶液时,纺丝液的电导率较高,黏度较低;且纺丝液中的PS纳米纤维呈现串珠状,直径较低。当加入无机盐氯化锌(ZnCl2)后,PS纳米纤维出现分支状结构,加入有机盐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则不会出现这一现象。SEM测试结果表明,用DMF为溶剂,SDBS为盐类添加剂可以获得具有较规整形态及较低直径的PS纳米纤维。  相似文献   

7.
张飒  王建江  赵芳 《合成纤维》2019,48(1):28-31
通过调节静电纺丝过程环境因素制备了CoAc_2/PAN前驱体纤维,再经过热处理得到Co/C复合纳米纤维,分析了预氧化温度对纤维形貌与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预氧化温度为160℃时,纤维中的PAN未形成稳定的耐热梯形结构,在碳化时纤维扭曲,生成枝节状物质;当预氧化温度为230℃时,碳化后可得到表面光滑、均匀,结构完好的Co/C复合纳米纤维;当预氧化温度为300℃时,纤维中的聚合物大分子遭到破坏,导致后续的碳化结晶过程无法正常进行,纤维形成颗粒聚集态。  相似文献   

8.
静电纺丝制备聚丙烯腈纳米碳纤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静电纺丝制备连续的聚丙烯腈纳米碳纤维;介绍了静电纺丝的原理、影响静电纺丝的主要因素以及制备纳米碳纤维、纳米活性炭纤维、纳米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方法和原理;分析了静电纺丝产率低,难以得到单向平铺的纤维等问题,影响静电纺丝的参数主要有溶液特性、纺丝工艺参数、纺丝环境参数。由静电纺丝得到纳米聚丙烯腈纤维,然后再经预氧化和碳化制备纳米碳纤维,或把纳米纤维预氧化,经活化、碳化制备纳米活性炭纤维。并指出纳米碳纤维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9.
采用在线张力仪、光学显微镜、声速仪、紫外光谱、比表面积测定仪等手段研究了干湿法聚丙烯腈(PAN)纤维制备过程中纺丝速度对纤维形貌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纺丝速度的提高凝固丝条上的张力线性增大,初生纤维的全取向程度也随之增大;凝固效果没有受到速度变化的影响,没有大的孔洞缺陷生成,纤维的力学性能没有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复合纳米纤维因其具有优异的特性而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简要阐述了静电纺丝制备纯纳米纤维的方法,重点综述了静电纺丝构建复合纳米纤维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苯乙烯(PS)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复合纤维,通过除去复合纤维中的PVP成分,成功地制备了PS多孔纤维,并对其进行了SEM谱图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纺丝电压、PS与PVP配比直接影响着复合纤维的微观形态;PS/PVP复合纤维的浸泡时间、浸泡后的干燥方式、PS与PVP配比都会影响PS多孔纤维的表面形态以及纤维的内部结构。  相似文献   

12.
静电纺丝制备具有扭曲螺旋结构的微/纳米纤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纤维大多具有一种自扭曲螺旋结构,这种结构使得天然纤维具有较强的柔韧性和很高的孔隙度。主要介绍了两种可以用来制备扭曲螺旋结构微/纳米纤维的静电纺丝装置,并分别阐述了用这两种装置制备具有自扭曲螺旋结构微/纳米纤维的聚合物体系,最后指出了其发展现状和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为开发适宜人体温度的相变调温纺织品,采用同轴静电纺丝的方法将聚乙二醇(PEG)作为芯层封装在氮化硼(BN)增强的聚丙烯腈(PAN)壳层中,制备出氮化硼/聚丙烯腈/聚乙二醇(BN/PAN/PEG)复合相变纤维。研究了相变材料配比及BN浓度对纺丝膜形貌、热性能的影响,并对纤维膜进行热成像分析、热重分析表。结果表明:PEG1500与PEG1000-2在量比为6∶1时,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为36.4 ℃,满足人体温度舒适度要求;BN的质量分数为9%时,复合相变材料的热导响应性和储热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以再生丝素蛋白水溶液为皮层纺丝液,去离子水为芯层纺丝液,探讨了同轴静电纺制备丝素蛋白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随着皮层纺丝液质量分数的提高,支架材料的表观形貌逐渐变好;当皮层纺丝液的质量分数为39%(w)、流速为1.2 m L/h,芯层纺丝液流速为0.3 m L/h时,可制备出表观形貌好、纤维粗细均匀且具有稳定皮芯结构的支架材料。文章探索得到的同轴静电纺丝工艺可用于载药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制备,并在组织工程修复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正>1影响纤维纳米化的因素1.1聚合物种类用静电纺丝法可将许多聚合物制成纤维,已知容易制成纳米纤维的聚合物有:聚乙烯醇(水)、聚丙烯腈(二甲基甲酰胺)、聚乳酸(氯仿)、聚环氧乙烷(水),括弧内表示常用的溶剂。  相似文献   

16.
首先介绍了静电纺丝制备纳米纤维的原理及其影响因素,然后归纳、总结了当前国内外静电纺丝制备纳米纤维的研究内容,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了建设.  相似文献   

17.
纳米纤维静电纺丝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静电纺丝装置发展历程 美国Drexel大学Ko教授根据静电纺丝法进行了纳米纤维成形的研究,通过滋贺县立大学山下教授对该装置进行制品化。3年前,在美国合而为一的静电纺丝的装置销售几乎没有,都是研究者自己制作的装置。  相似文献   

18.
将静电纺丝技术应用到高分子材料研究中,可以制备聚合物纳米纤维,在众多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从静电纺丝聚合物纳米纤维原理、有序性、应用的角度,简述其研究进展,并指出一些仍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对电纺聚合物纳米纤维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静电纺丝制备纳米纤维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电纺丝技术是制备纳米纤维的有效方法之一,影响因素较多,工艺较难控制。本文从纺丝液性质、操作条件、纺丝环境三个方面综述了对静电纺丝制备纳米纤维的影响,最后展望了静电纺丝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碳纳米管/聚合物纳米复合纤维静电纺丝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述了静电纺丝装置的发展及其基本原理;介绍了静电纺丝制备碳纳米管/聚合物纳米复合纤维的技术进展,主要技术是碳纳米管在聚合基体中的分散性以及二者之间的界面结合力;详述了碳纳米管/聚丙烯腈纳米复合纤维和碳纳米管/聚氧乙烯(PEO)纳米复合纤维的制备及技术进展。指出今后应进一步发挥碳纳米管的性能,改进静电纺丝装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