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杏北开发区经过30多年的开采,现在已经进入水驱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模式和特征都很复杂,开采难度增大,特别是稳油控水需要加强力度,通过对注水井的细分调整,重新优化组合各层段内小层数、渗透率级差、砂岩厚度等参数,尽量使油层性质相近的小层放在同一个层段内注水,能有效控制区块含水上升速度和延缓产量递减,改善各类油层的动用程度,实现精细高效注水,目前仍是提高水驱开发效果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
某区块经过四十多年的开发,目前已进入特高含水期,区块剩余油分布更加零散,各种地质因素也因长期注水开发而发生了一定的改变。这时区块稳油控水难度进一步加大,为了进一步挖掘剩余油,控制区块含水上升速度、减缓产量递减,必须对注水井采取进一步的细分调整。本文通过层段小层数、砂岩厚度、渗透率级差与油层动用程度的关系,优化分级参数、量化分级数量、执行细分注水标准,可以更有效地提高油层动用比例,为今后区块细分注水调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前喇北东块一区已进入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剩余油分散,挖潜难度越来越大。为了进一步改善特高含水期水驱开发效果,我们以注好水、注够水,提高有效注水、强化提液挖潜、增加可采储量为原则,以精细调整、精细挖潜为手段,不断拓宽特高含水期控水挖潜新途径,努力控制产量递减与含水上升速度,不断提高水驱开发效果。本文针对水驱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应用精细油藏研究成果,分析水驱井的开采状况,分析剩余油分布状况,积极寻找剩余油富集区。通过对水井采取压裂、细分、测调等措施,改善注水井的注水状况;同时对油井采取补孔、压裂等措施,进行综合调整,有效挖潜剩余油,从而改善特高含水期水驱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井网的不断加密,开发对象逐渐复杂,各类油层之间注采关系矛盾突出,油层非均衡性逐渐加大,尤其水驱进入的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注水井的精细细分调整成为了提高油层动用程度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由于注采不均衡、平面及层间压力差异大等原因,易造成套管损坏。油水井是油田生产的基本单元,其套管损坏后,不但会使原有的注采系统受到破坏、影响原油产量,修复已损坏的套损井,也要投入较多的资金,而细分调整也是控制注水强度,降低套损速度,减少套损井的发生的重要方法。针对注水调整中存在的问题与潜力,不断丰富和完善细分注水标准,通过量化细分调整参数、优化层间细分调整、强化层内细分注水等方法,扩大注水波及体积,降低注水强度,平衡地层压力,努力提高油层动用程度,达到"水驱控递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文留油田具有断块复杂、油层埋藏深、温度高、产出液矿化度高等特点,自1979年投入注水开发,先后经历了低含水期细分开发层系调整,中含水期层系井网加密、逐层上返,进入开发调整及高含水期的二三类层细分、井组层间精细注采调整等开发过程,主力油层水淹严重,剩余油分布零散,部分油水井间形成水窜,导致低效高含水油井逐年增多。随着油藏开发向低渗、薄差层、二、三类储层开发的转移,层间差异大的矛盾凸显,注水压力高,水驱动用程度低,开发难度越来越大,精细分层注水工艺的研究势在必行。针对文留油田开发存在的系列问题,立足细分开发,精细到层的管理思路,开展了《文留油田精细分注工艺研究与应用》。现场技术人员结合实施区块油藏、井况等特点,通过研发及引进地面多功能恒流配水器、封隔配水集成器和智能、同心、免投捞测调一体化等工艺新技术,提高了分层注水工艺水平,提高了有效注水、降低了无效注水,增加了水驱波及体积、提高了原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6.
随着水驱细分挖潜对象由一二类油层逐渐转向三类油层,水驱增储向细分层段挖潜转移,细分调整向三类油层转移,三类油层剩余油分布零散、油层动用差、层间矛盾更加突出。本文针对长井段注水井底部层段欠注的问题,在精细低注井成因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双管分压注水技术研究,该项技术是将一口注水井按油层性质相近、深度临近的注水层段组合成上下两部分,对应采用内外双管注水。该技术对下部吸水能力差、启动压力高的低注井尤为适合。  相似文献   

7.
对于采用一套直井注采井网开发的碎屑岩油藏,受各小层间渗透率差异大影响,储层非均质性严重,注水井注水层段内各小层吸水不均,高渗层强吸水,对应同层位油井见效快,易水窜,低渗层吸水量小或不吸水,导致水驱控制储量动用程度差,影响油藏开发效果。通过对M油藏注水效果分析,结合吸水剖面、产液剖面、含油饱和度等动态监测资料,利用渗透率极差、非均质系数以及变异体系数值大小,提出了注水井段内各小层细分重组方法,指导现场注水井段优化调整20井次,新增水驱动用储量146万吨,阶段注水累增油2.5t,取得较好效果,可为其他油藏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8.
由于区块油层小层多,隔层不明显,所以通过细分调整减缓层间矛盾及控制含水上升速度的难度都很大。另外由于长期停注的高渗透及其陪停层得不到有效利用,使得油层动用程度降低、产量递减速度加快。为解决特高含水期开发中这一矛盾,南一区东部区块油层通过精细选井选层,针对层间差异较大、与之连通采油井含水上升过快的注水井及钻降区成片的低压、高含水区,应用浅调剖技术,降低了中、高渗透层的渗透率,提高了低渗透层的吸水能力,改善了水驱效果,达到了稳油控水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花土沟油田为典型的长井段薄互层复杂断块油藏,非均质性严重,油水关系复杂,注采对应差,注水单层突进,地层压力下降快,产量递减幅度较大。为了改善该油藏的水驱开发效果,在精细油藏描述的基础上,通过实施改善水质、井网完善、层系细分、水井分注、剩余油挖潜等精细注采调整工作,达到“注好水、注够水、精细注水、有效注水”目的,注采井数比由1:2.7提高到1:1.7,水驱控制程度和动用程度明显提高,地层压力稳中有升,自然递减率由14.37%降低到8.7%,综合开发效果得到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大庆油田经过长期水驱95%的主力油层已开发动用,综合含水超过91%,目前油田开发对象已转到薄差储层,严峻的开发形势要求对注采结构进行精细调整,实现精细注水,努力增加水驱可采储量。而现有的配注工艺由于受工艺限制已无法满足当前需要。针对特高含水期"加密测试周期、加细注水层段"的开发需求,大庆油田开展了精细分注工艺的技术研究,该工艺有效解决了层段细分后带来小卡距、小隔层分注测试等问题,层段细分7级以上,最小卡距2m,可卡最小隔层0.5m,实现高效测调。目前该技术已在大庆油田水驱精细挖潜示范区应用,现场取得良好的效果,为特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提供新的技术支撑。本文介绍了此工艺在大庆油田的最新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1.
南一区高台子油层在经历了1998年的注采系调整及周期注水后,缓解了油层动用程度差、压力水平不均衡的矛盾,使产量递减幅度和含水上升幅度均有所减缓。2001年以来高台子油层注水井实施了浅调剖实验,通过精细选井选层,针对层间差异较大,且与之连通采油井含水上升过快的注水井进行实验。实施后有效地改善油层水驱状况,实现了有效注水,降低了中、高渗透层的渗透率,提高了低渗透层的吸水能力,改善了水驱效果,达到了稳油控水的目的,进一步改善了高台子油层的整体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文东沙三中高压低渗油藏注水开发中后期,二三类层水驱动用程度低、潜力大的特点。在理论研究和试验基础上,根据剩余油分布特点,针对性实施精细调整,取得较好效果。实践表明,在明确剩余油分布的基础上,采用与油藏特点相匹配的井网恢复、注采完善、缩小井距、细分层系、重组井网等手段,可有效提高二三类层的水驱动用程度。  相似文献   

13.
细分注水技术,可以提高油层的动用程度,稳步推进精细高效注水,加细注水井段,控制层间差异,促使油层均衡动用。本文根据采油四厂注入井动用情况及层段划分情况,针对杏4-1-更321井及其周围油井进行综合分析,及时评价细分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文东油田水驱储量控制程度,以渗透率由低变高的油层为对象的注水井,分别实行三套注水压力系统。结果表明:以渗透率高的油层为开采对象的井实行注入压力18M Pa系统注水;经以中等渗透性油层为注水对象的井采用25M Pa压力系统注水;特低渗透层采用35M Pa压力系统注水。可提高水驱储量动用程度,控制了油井含水上升速度。  相似文献   

15.
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后,各套层系间含水差异逐年缩小,高含水井层逐年增多,油层动用差异较大,尤其是薄差层及表外储层动用程度仍然较低.因此,为了控制含水上升速度,减缓层间矛盾,改善吸水状况,提高油层动用程度,必须进一步细分调整,改变长期加强或限制层段的注水性质,重新建立特高含水期的动态平衡.本文主要是通过对细分的主要做法以及细分后的效果进行分析,也为以后细分调整工作提供可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提高文东油田低渗透油层水驱储量控制程度。方法:①按渗透率高、中、低三种类型油层选定注水井。②因含盐晶体被注入水溶解后渗透率由低变高的油层为对象的注水井,分别实行三套注水压力系统。结果:以渗透率高的油层为开采对象的井实行注入压力18MPa系统注水;经以中等渗透性油层为注水对象的井采用25MPa压力系统注水;特低渗透层采用35MPa压力系统注水。结论:提高了水驱储量动用程度,控制了油井含水上升速度。  相似文献   

17.
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后,水驱呈现多套层系、多套井网并存的开发格局,各套井网开发层系分均质性严重,层间性质差异大,剩余油高度分散,常规调整技术难以有效规模化挖潜剩余油潜力。层系重组和井网重构调整可减少层系内各油层间差异,减缓平面、层间、层内矛盾,改善多油层砂岩油藏特高含水期开发效果。以经济效益及提高采收率为出发点,利用理论公式、数模及物模方法,对层系重组界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层系细分重组以砂岩组作为基本单元,每套层系渗透率变异系数低于0.8,油层组合有效厚度控制在10m左右,地层系数级差控制在3以内,有利于改善水驱开发效果及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2012年油砂山油田为了解决水驱控制、动用程度差,一线油井供液能力弱等问题,水井全面进入细分层系、细分层精细注水调整阶段。力求通过精细注水工作的实施达到控制及降低油水井间层间矛盾,改善吸水状况,做到"层层控制,层层水驱",全面提高油田水驱控制及动用状况,提高油井产量。由于细分层精细注水在工艺施工过程中难度较大等问题,使得油砂山油田精细注水工作开展后开发工作出现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目前大庆油田已进入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零散,薄油层、低渗透性油层、稠油油层、垂直裂缝性油层气锥水锥严重,开采难度大,采收率低。在原开发技术条件下,水驱产量每年将递减100万t以上,到2017年将下降到1500万t以下。因此,为缓解递减,开展大庆油田二次开发的探索与研究,发展大庆油田精细注水挖潜新理论,形成长垣老区特高含水期精细注水挖潜技术系列、外围油田低渗透低注入量精细分层注水技术系列、高难度套损注水井有效修复技术系列等水驱精细注水更新换代技术,和适合于不同地质条件的精细注水挖潜工艺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非均质油藏在注水开发过程中由于渗透率在剖面上的差异 ,使得高渗层吸水多 ,油层动用好 ,采出程度高 ,渗透率低的油层因层间干扰造成油层动用差或不动用 ,因油层平面非均质的影响 ,物性好 ,注采完善的部位水淹程度高 ,而物性差的部位水淹程度低或未水淹 ,从而影响油藏的开发效果 ,胡 7-94块 S3中层系利用分测分治技术调整吸水剖面、增加水驱动用储量、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