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拥塞控制机制是一种分布式算法,本文分析和证明了一种在高速度高延时的TCP协议(FAST TCP)的拥塞控制机制的稳定性.在研究中,使用了一种基于时钟自同步分离时间模型.通过试验证明和理论分析,证明了FAST TCP在单瓶颈链路中拥有的反馈延时可以通过调整参数来达到稳定. 相似文献
3.
4.
针对FAST TCP协议参数选择指导方案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改进FAST TCP模型选择协议参数指导方案。建立了包含窗口更新周期参数和历史窗口值的非线性、时滞FAST TCP网络拥塞控制模型,在平衡点线性化后,采用pade近似式处理其时滞项,应用劳思-郝尔维兹稳定判据获得了确保该模型稳定的相关协议参数和网络参数应满足的条件。根据该稳定性条件,提出了一种根据控制器增益参数、窗口更新周期和网络相关参数选择合适协议参数的指导方案。NS2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得到更不保守的协议参数设置范围和更广泛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5.
在无线自组织网络中,基于IEEE 802.11的TCP流存在严重的不稳定性,其原因与MAC协议、路由协议和TCP本身均有一定的关系,但最根本之处在于MAC协议的不公平性以及假的链路失效消息导致了不必要的耗时的路由发现过程.结合IEEE802.11的MAC协议和DSR路由协议,对这些原因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并提出了针对MAC协议和路由协议的改进算法.仿真结果证明,提出的改进算法不仅能基本上避免TCP流的不稳定性,还能够极大地提高TCP流的平均吞吐量. 相似文献
6.
通过压缩邻居节点集合的势,进而调整网络拓扑结构的拓扑控制方法,可以提高传感器网络的能量效率 .然而现有的拓扑控制方法尚没有充分地考虑链路不稳定性因素,以及如何在提高能量效率的同时改善负载均衡 .在对链路损失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考察了能量效率、负载均衡和邻居节点集的势之间的关系 .发现在同时改善能量效率和负载均衡之间有一对矛盾 .提出了一个分层的拓扑控制算法LELB(layered energy-efficient and load balance algorithm),可以在链路不稳定的情况下进一步改善能量效率,同时获得更好的负载均衡 .仿真结果表明,LELB算法对网络性能有很好的改善 . 相似文献
7.
本文考虑两个多项式方阵凸组合的鲁棒稳定性。给出判别这一稳定性的充分必要条件和一个算法。 相似文献
8.
9.
分簇技术是传感器网络中的一项关键技术,然而对于组移动模型中的传感器网络,现有分簇算法对其群组特性的应用考虑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链路稳定性的传感器网络分簇方法——LSBC算法。该方法用链路已存活时间对剩余存活时间进行预测,并将预测剩余存活时间作为链路稳定性的度量,将具有较大稳定性的链路两端节点划为一簇,再从中选出簇头,该方法有效地利用了节点的移动特征。仿真结果表明,在组移动模型中,该算法较其他已有算法能取得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在移动Ad Hoc网络中,链路的稳定性是网络性能的保证。提出一种基于剩余生存时间的链路稳定性路由协议—RLT-LSRP,该协议中当节点检测到分组接收功率小于某一阈值时,依据分组接收功率的变化来区分节点间相对运动的趋势,结合节点的动态属性和三角形几何定理,选择链路剩余生存时间最长的路径进行数据转发,在链路断开之前提前启动路由修复机制。实验结果表明:RLT-LSRP协议能够有效地减少路由失效次数,增强路由的稳定性,延长网络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1.
FAST TCP协议研究及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FASTTCP是一种面向高速长延迟网络的新型TCP拥塞控制协议,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TCP的拥塞控制机制。论文对FASTTCP进行了详细研究,讨论了其设计动机、体系结构和算法实现,在Linux2.4.22内核中嵌入了FASTTCP协议。在千兆以太网内设计了一系列实验,使用iperf网络测量工具,测试了传统TCP与FASTTCP的性能。实验验证了即使在延迟较小的局域网内FASTTCP较传统RenoTCP也具有一定的性能优势。 相似文献
12.
13.
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Jacobson提出TCP的拥塞控制算法到现在,其算法经过不断发展和完善,在传统网络中具有优良的性能。但是,随着目前网络性能和网络环境的巨大变化,大量的试验和分析证明传统的控制算法(AIMD)并不适用于高速率、大延时的网络中的大块数据传送以及其他一些新出现的网络应用,如网格、多媒体数据传输等。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回顾和比较一些目前新出现的TCP代替协议,它们试图从不同的方面来解决上述问题。我们认为,在高性能网络中这些新的协议将有可能代替现有的TCP协议栈。 相似文献
14.
FAST-TCP协议与HSTCP协议都是面向高速网络的传输控制协议,其中 FAST-TCP协议减少了传输丢包,但启动时间较长,HSTCP协议使用改进的拥塞反馈系数虽然提高了传输中后期的带宽利用率,却没有能够减少丢包.提出的NHFTCP协议拥塞控制算法,通过改变静态参数α为动态参数加强对网络动态变化的敏感度,减少启动时间和丢包率,最后用仿真实验验证改进效果.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规模与应用的扩大,网络环境变得复杂,传统的拥塞控制已经不能适应高速网络,FASTTCP因此应运而生。通过仿真实验与传统TCPReno进行对比,发现FASTTCP确实有很大的提高,但也存在问题需要改进。 相似文献
16.
17.
Joon-Young Choi 《Automatica》2009,45(10):2462-2466
We consider a class of nonlinear time delay systems created by generalizing the model for FAST TCP, an Internet congestion control algorithm. We achieve a time delay independent sufficient condition for the global asymptotic stability of the class of systems. The sufficient condition is verified by constructing two sequences that represent the lower and upper bound variations of the system trajectory in time, and showing that the two sequences converge to the equilibrium point of the system. The simulation results exemplify that the sufficient condition is valid for global asymptotic stability, and that the sufficient condition is a close approximation to the unknown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 for global asymptotic stability. 相似文献
18.
在无线网络环境下,TCPReno和TCPVegas受到无线信道干扰和噪声的影响,其性能大幅降低。为克服无线环境下由于随机丢包而产生的性能下降,Fu等提出了一种新的无线网络环境下TCP拥塞控制机制——TCPVeno。TCPVeno综合了TCPReno和TCPVegas的特点,通过对慢启动、拥塞避免和快速恢复算法的改进,使TCP协议在无线网络环境下性能有了较大的改善,并兼顾了协议的公平性、灵活性。 相似文献
19.
TCP W estwood在慢启动和线性递增部分依然采用传统Reno的盲目递增的机制,导致发送端较为频繁的重传。在TCP W estwood和TCP Vegas的基础上提出一种TCP增强算法,可以明显减少分组重传,提高有效吞吐量,更有效地利用瓶颈带宽。并通过网络仿真工具NS2验证了其在吞吐量、丢失率等方面的增强性能。 相似文献
20.
在异构无线网络中TCP Vegas、TCP Westwood+等TCP拥塞控制算法存在低延迟向高延迟网络切换时最小往返时间(Round-Trip Time,简称哪不能更新问题。对于这一问题,通过改进最小IUT计算方法提出一种基于TCP Westwood+的增强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增强算法解决了最小RTT在切换后的更新问题,提高了异构无线网络中链路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