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对8株茶卡盐湖附近土壤分离乳杆菌进行益生性的检测,以期获得具有较高益生活性的乳酸菌。采用纸片扩散法、人工模拟胃肠道环境来检测乳杆菌对抗生素的药敏性以及对胃肠道环境的耐受性。结果显示,8株菌株对万古霉素、庆大霉素、多黏菌素B、环丙沙星、青霉素G具有抗性,对氯霉素、氨苄西林、四环素较为敏感。在p H为1~2的极端酸性环境中,乳杆菌的生长受到抑制,几乎不能生存,但对p H为3的酸性环境耐受性较强。通过人工模拟胃肠道环境耐受性的检测,发现L.plantarum N20、L.pentose N7、L.pentose N6耐受性较好,存活率依次为61.11%、51.25%、50.00%。胆盐对乳杆菌的生长显示出抑制性,并且随着胆盐浓度的增加,抑制活性逐渐增强。其中L.plantarum N22、L.plantarum N19在0.3%的胆盐浓度下4 h活菌数仍有5.00×102,具有一定强度的胆盐耐受性。  相似文献   

2.
研究从传统发酵食品中分离植物乳杆菌并进行近亲种鉴定,通过直接测序法对8株植物乳杆菌近亲种的叶酸生物合成途径中5个关键基因fol B,fol E,fol K,fol P和fol Q进行扩增,并采用系统进化分析、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比对对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fol B,fol E和fol K基因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同时存在1处同义替换的SNP位点,fol P基因存在的14处SNP位点中,仅1处发生非同义替换,说明这些基因在氨基酸水平上相对保守.8株植物乳杆菌近亲种存在fol Q基因,但编码蛋白与Fol Q蛋白不具有同源性,故推测其拥有与Fol Q蛋白功能相似的生物酶,这些拟似酶有待进一步克隆鉴定与功能研究.本实验为植物乳杆菌近亲种中叶酸生物合成途径的分子调控机理提供前期基础.  相似文献   

3.
对乳杆菌(米酒乳杆菌和戊糖乳杆菌)和片球菌(戊糖片球菌和小片球菌)在发酵香肠中生物胺的生成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供试乳杆菌和片球菌均能产生0.83-8.41 mg/kg不等量的组胺、尸胺、腐胺、酪胺、亚精胺和精胺,但都不产生色胺,产品中的生物胺生成量表现出明显的菌株效应.采用复配菌种(片球菌 葡萄球菌)发酵可以明显降低香肠中组胺、尸胺、腐胺和酪胺,总生物胺的含量从28.21 mg/kg降至17.93 mg/kg.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两株自选乳酸菌的益生特性,为其应用于果蔬汁乳酸发酵的功能性饮料研制提供理论依据.以自选植物乳杆菌R23和干酪乳杆菌R35为目标菌,以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6045为对照菌,考察各菌对模拟胃液酸度和肠道胆盐的抗逆性以及凝集能力、表面疏水性等黏附性能,并评价其发酵液对超氧阴离子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等体外抗氧化功能.结果表明:两菌株对酸度和胆盐的耐受能力均优于对照菌,植物乳杆菌R23的抗逆性最强,能耐受pH值2.5、胆盐质量浓度5 g.L-1.干酪乳杆菌R35的黏附能力强,而植物乳杆菌R23疏水性较强而凝集能力较弱.各菌株的胞外代谢产物均有抗氧化能力,以植物乳杆菌R23为最强,其培养24 h后的发酵液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率达77.8%和80.94%,分别比对照菌高36.72%和5.81%.  相似文献   

5.
抗生素的滥用导致了耐药菌的大量出现,对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为研究污水处理厂进出水中的大肠杆菌对典型抗生素——四环素的耐药性和耐药基因的分布状况,以中国深圳市N污水处理厂和F污水处理厂的进水(NJ和FJ)和二沉池出水(NC和FC)为研究对象,从水样中分别分离培养得到86、88、46和52株大肠杆菌,比较菌株在有无添加10 mg/L四环素盐酸盐溶液的培养基中12 h的生长曲线,得到不同菌株对四环素的表观耐药性.结果表明,从污水处理厂进水样品NJ和FJ分离到的大肠杆菌对四环素耐药性检出率分别为36%和23%,出水样品NC和FC中的检出率分别为4%和8%,说明污水处理工艺对降低四环素耐药菌丰度有显著效果.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宏基因组学测序方法对部分敏感菌和耐药菌的四环素耐药基因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四环素耐药菌中普遍携带tet(A)、tet(B)、tet(C)、tet(D)、tet(L)和tet(M)等四环素耐药基因,卡方检验(χ2检验)结果表明,四环素耐药基因与其耐药性密切相关.然而,在四环素敏感菌中也检测到四环素耐药基因tet(A),表明抗生素耐药性的表观型和基因型也可能存在不一致现象.该研究为进一步探究耐药菌的耐药机制和挖掘新型的耐药基因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
对从西藏Kefir粒中分离出来的乳酸菌MA2进行了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其为植物乳杆菌.酸和胆盐耐受性实验显示,植物乳杆菌MA2在pH2.0、胆盐浓度为0.3%的情况下具有较好的耐受能力.动物实验证明,植物乳杆菌MA2显著促进了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的生长,调节了肠道菌群的平衡,是一株潜在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益生菌.  相似文献   

7.
一株高产乳酸细菌的分离鉴定与发酵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食物垃圾中分离到1株乳酸高产菌株TD175,该菌株在含100 g/L葡萄糖的发酵培养基中,经72 h发酵,可产生78.56 g/L的乳酸.根据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将菌株TD175初步鉴定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sp.)的细菌,其16S rDNA序列与乳杆菌MR2菌株、植物乳杆菌(L.plan tarum)和戊糖乳杆菌(L.pen tosus)的相似性最高,均达到99%.菌株TD175经过耐酸选育得到的新菌株TD175-1的乳酸产量提高了10.7%.菌株TD175-1能促进食物垃圾的乳酸发酵,厌氧发酵48 h,产生29.65 g/L的乳酸,比不接种的自然发酵高34.3%.  相似文献   

8.
兔肉香肠中乳酸菌分离与发酵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传统自然发酵兔肉香肠中分离得到3株乳酸菌L26、L34和L106经鉴定分别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清酒乳杆菌(L.sake)和果糖乳杆菌(L加”蜘淞)。对其发酵特性的研究表明:3株茵均有良好的产酸能力、耐盐能力、耐亚硝酸盐能力和抑菌性能,相互之间无拮抗作用,可作为发酵兔肉用混合发酵剂。  相似文献   

9.
对4株柠檬酸杆菌分离株进行全基因测序分析,并基于基因组序列进行16s rRNA、多位点序列分型(in silico MLST)及其遗传进化关系研究。对分离的4株柠檬酸杆菌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经拼接得到全基因组序列,然后进行16S rRNA物种鉴定、in silico MLST分析,并基于MLST分型构建遗传进化树,分析分离株的遗传进化关系。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表明,柠檬酸杆菌的基因组大小介于4.771~5.477 Mb之间,平均为5.03 Mb;基因数量在4 591~5 334之间,平均为4 871个。16s rRNA分析结果表明,4株柠檬酸杆菌分离菌中有3株为布雷氏柠檬酸杆菌,1株为沃克曼氏柠檬酸杆菌。MLST分析结果表明,4株柠檬酸杆菌均是新的ST型。该研究分析了4株柠檬酸杆菌的基因组,基因组MLST分型分析表明4株分离菌均为新ST型,丰富了柠檬酸杆菌的菌种资源和遗传信息,为柠檬酸杆菌的防控、溯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以盐酸四环素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超声功率、超声时间、盐酸四环素初始浓度、pH等单因素对超声波降解模拟抗生素废水的影响,通过4因素3水平的正交实验得出最优降解条件,并利用最优降解条件处理其他5种抗生素。实验结果表明:盐酸四环素的降解率与超声功率和超声时间成正比,与盐酸四环素初始浓度成反比;酸性条件下,盐酸四环素的降解率随pH值的增大而增加,碱性条件下盐酸四环素失效,降解率大大降低。当超声时间为11 min,盐酸四环素溶液初始浓度为30 mg/L,超声功率为1 080 W,溶液pH为5,超声降解盐酸四环素达到最优条件。最优降解条件对盐酸四环素同种类抗生素有效,对其他种类抗生素则失效。  相似文献   

11.
抗生素在各个行业中的广泛使用及其难降解性导致其富集进入水体而危害人类健康,越来越多的研究聚焦于水体中抗生素的去除。微生物电化学系统(BES)结合有机质生物降解和电信号刺激有效加速了废水中各类抗生素的去除。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BES对于各类抗生素去除的性能,阐述了BES系统在降解抗生素时,电极表面的电活性微生物组成、抗生素的微生物电化学代谢途径,总结了抗生素在BES系统中去除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各类传统废水处理技术与BES耦合技术对于抗生素的去除效率,并对BES在抗生素去除中的优缺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2.
筛选具有协同抗耐药菌活性的纳米材料与抗生素组合是解决抗生素耐药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采用水热法合成粒径为20 nm的氧化铜纳米颗粒,通过抑菌圈法测定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具有明显耐药性的抗生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哌拉西林、头孢呋辛和头孢噻肟与纳米氧化铜的联合抗菌作用,筛选具有协同作用的纳米氧化铜-抗生素组合. 通过棋盘法测定纳米氧化铜-抗生素组合的部分抑菌浓度指数 (FIC),并在此基础上测定两者对MRSA的时间-杀菌曲线. 实验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铜与庆大霉素联用比两者单独使用的抑菌圈面积增大0.88倍,FIC值小于0.5,两者联用能够显著抑制细菌生长.  相似文献   

13.
乳酸杆菌对菊粉的利用情况受菊粉分子质量影响。在MRS培养基中添加3种不同分子质量的菊粉,通过测定发酵液中的菌体数量和发酵液pH的变化,研究了菊粉对2株乳酸杆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菊粉的添加均能促进两菌株生长,MRS培养基中菊粉的添加量为10g/L时促生长效果最好。以菊粉为唯一碳源时,嗜酸乳杆菌利用菊粉Ino和Ins的益生值PI比保加利亚乳杆菌的高0.2;对于菊粉Inh,嗜酸乳杆菌比保加利亚乳杆菌的益生值PI低0.05。分子质量最小的菊粉Ino对两菌株都有最强的促生长作用,其益生值PI达到1.1以上。3种菊粉均具有一定的益生作用,且分子质量越小,益生效果越强。  相似文献   

14.
考察莱茵衣藻、亚心形扁藻、四爿藻、微绿球藻和小球藻5种绿藻对几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莱茵衣藻对卡那霉素、四环素敏感,敏感浓度(细胞致死浓度,下同)均为25μg/mL,对氯霉素敏感性次之,而对氨苄青霉素不敏感;亚心形扁藻和四爿藻对氯霉素敏感,敏感浓度均为25μg/mL,对四环素、卡那霉素和氨苄青霉素不表现敏感性;小球藻和微绿球藻对实验中的4种抗生素都不敏感。  相似文献   

15.
猪粪堆肥过程中可培养耐药菌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饲料中常添加抗生素,导致猪粪携带一些耐药病原菌,堆肥是降低猪粪返田环境风险的有效手段,但猪粪堆肥产品耐药菌的特性仍不清晰.为揭示猪粪源堆肥产品中耐药细菌的种类、数量和分布,利用平板计数法、抗生素最小抑制浓度、16S rRNA测序等手段,对猪粪原样和额外添加金霉素CTC(chlortetracycline)猪粪的堆肥产品展开对耐药细菌的数量、抗性和种类的研究.结果表明:堆肥过程中可培养细菌数量是逐渐升高后逐步降低的规律,堆体可培养细菌菌落数远远低于粪便样品.猪粪样品检测到CTC、恩诺沙星ENR(Enrofloxacin)、红霉素ERY(Erythromycin)和磺胺甲基嘧啶SMZ (Sulfamerazine)等药物残留,堆肥结束时,堆体中ENR耐药菌略有增加,SMZ、ERY和CTC 3种耐药菌有效削减.筛选出可培养耐药细菌共25株,多重耐药菌的检出率为20%.粪便好氧堆肥对于耐药菌的数量和种类削减非常有效,但是仍有少部分多重耐药菌存在,对环境造成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抑菌性抗生素氨苄青霉素、羧苄青霉素、头孢霉素对西瓜外植体分化的影响,同时对西瓜转基因过程中的选择剂卡那霉素、潮霉素进行筛选.结果表明:氨苄青霉素、羧苄青霉素、头孢霉素3种抗生素浓度在600 mg/L以下对西瓜子叶芽分化没有明显的影响,600 mg/L以上对西瓜子叶芽分化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3种抗生素中,西瓜子叶对头孢霉素的耐受性更好一些,浓度为250 mg/L的头孢霉素已有良好的抑菌效果;确定潮霉素更适合做为西瓜转基因的选择剂,低浓度潮霉素已严重抑制根和芽发生,20 mg/L的潮霉素为不定芽分化适宜的筛选浓度,6 mg/L的潮霉素即可抑制根的分化.  相似文献   

17.
一株分离自椰子果面的、在LA培养基上产紫色水不溶性色素的野生细菌对安苄青霉素、卡那霉素、潮霉素表现出强烈的抗性。质粒与总DNA的比较分析表明该野生细菌极可能携带一个具有抗生素多抗性的质粒。差异表达显示该质粒能够为抗生素强烈地诱导表达。该质粒的RFLP分析证明这株野生细菌多抗药性确实来自质粒,且该多抗质粒有7个EcoRI酶切位点和5个HindⅢ酶切位点。该质粒电转化大肠杆菌(E.coli)JM109获得9株对安苄青霉素、卡那霉素、潮霉素皆有抗性的转化子,并从转化子中抽提到该抗性质粒,这就更进一步证明该野生细菌对抗生素的多抗性确实来自同一个质粒。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酸奶发酵菌种保加利亚乳杆菌的增菌培养基组成,考查了7种氮源对其生长的影响.以廉价易得的原料作为基础培养基,采用Plackett—Burman(PB)试验设计筛选了影响保加利亚乳杆菌生长的重要因素.结果表明:新生牛血清(p=0.0253)、酵母粉(p=0.0707)、酪蛋白水解物(p=0.0939)3种氮源对保加利亚乳杆菌的增殖效果比较明显,三者在大于90%的概率水平上差异显著,新生牛血清、酵母粉呈负效应,酪蛋白水解物成正效应.其他因素在大于90%的概率水平上差异不显著.因此,可选择该3种物质作为保加利亚乳杆菌的增殖因子.初步确定了3种氮源的添加量,为进一步优化确定培养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微生物亚油酸异构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已在GenBank上公开发表的罗伊氏乳杆菌、疮疱丙酸杆菌、嗜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和短双岐杆菌等的亚油酸异构酶基因序列进行了分析,并对这些基因序列编码的蛋白质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